《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上李邕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注】①李邕yōng,唐代书法家,曾任渝州刺史。李白游渝州时谒见李邕,因不拘俗礼,放言高论,使李邕不悦,对李白颇为怠慢。李白临别寄赠《上李邕》,以抒心志。②宣父,唐朝统治者给孔子的封号。阅读延伸觅诗心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画与颂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强烈不满,表现了李白高度自信、傲视权贵的个性。文学常识(补充)“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诗囚”——孟郊☆文体知识

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言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本诗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关于“歌行”乐府的别称:歌:《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陇上歌》行:《兵车行》《丽人行》《东门行》《十五从军行》

吟:《秦中吟》《白头吟》

引:《李凭箜篌引》曲:《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此外还有:谣、辞等别称解题——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梦中游历,记梦诗。天姥:所梦内容,游仙诗。吟:乐府歌行体的一种,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不拘一格。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另名《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亲友离开寄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在异地送亲友留别:自己要离开,向留在原地的亲友告别虚实结合李白思想复杂,儒、道、侠三者互相影响.

1.儒即李白的“入世”思想。

积极入仕、建功立业

2.道即道家的“出世”思想。

逍遥,自由放荡。超然世外,取法山水以自适。

3.侠即李白的任侠思想。

蔑视封建秩序,豪放仗义,扶危济困。知人论世——李白思想

天宝三载,李白因得罪杨贵妃高力士而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受挫。离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历山河。这时他在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李白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供奉翰林——赐金放还——寄情山水知人论世——写作背景儒道侠天姥山瀛洲天台

剡溪

渌水谢公屐倚石暝殷岩泉栗深林

水澹澹石扉訇青冥

鸾回车云霓

魂悸

脚著

长嗟觉时mǔ

yíng

tāi

shàn

lùjīyǐ

míng

yǐn

dànfēi

hōng

míng

luán

zhuójiējué识字正音预习,疏通文本,思考下列问题①诗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②诗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③诗中的诗眼句是: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第一段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

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确实、实在谈起也许形容词作动词,遮蔽天姥山超出偏斜,倒下第一段瀛洲难求天姥可睹烟涛微茫向天横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倾对比联想神秘美妙、峻拔雄伟无限向往第一段总结:本节总写天姥山的高峻、雄伟、神奇,这是入梦之由。夸张衬托第二段时间场景特点(意境)情感第一天晚月夜镜湖第二天白天白昼半壁第二天傍晚傍晚深山第二天夜晚夜晚仙境本段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写了四个场景,请分析每个场景的意境与诗人情感。1.哪一个字可以体现出李白的心情?“飞”:夸张,点题“梦游”,体现游山之急切、兴奋。2.分析“送”字的妙处。拟人手法,明月如影随形,人与自然和谐一体。月夜镜湖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意境(山脚):凄清幽静感情(飞):心驰神往依据清澈凄清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穿谢公屐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半山腰昏暗意境:

壮美雄奇情感:

乐而忘返白昼半壁诗人为何提到“谢公”?

明确:谢灵运是南朝时期著名的山水派诗人,他热衷政治仕途,但到了刘宋时代,他的仕途地位受到威胁,很不顺利;后来他干脆辞官,领着僮仆门生几百人游山玩水,以排遣政治上的不满。

谢灵运与李白一样,也是空有满腔抱负,却在政治上饱受打击,都有政治上的不满。所以,李白借谢灵运来写自己,用典,丰富作品人文景观,增强文学色彩,表达了自己要效仿谢灵运寄情山水、鄙弃俗世。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震动使动用法,使……战栗熊在怒吼,龙在长吟,声音在岩泉中震响,使幽静的树林战栗,使层层山岩震惊,乌云黑沉沉的将要下雨,水波荡漾升起阵阵烟雾。使动用法,使……震惊层层山峰黑沉沉的波浪起伏的样子名作动,下雨意境:恐怖奇险感情:惊恐震惊傍晚深山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通“裂”名作状,在中间天空名作动,降下名作动,弹奏电闪雷鸣,山峰好像要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门,轰隆一声从中间打开了,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筑成的宫殿,仙人以彩虹为衣,以清风为马,云中的神仙一个接一个地飘然而下。老虎弹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排成列多如麻。感情:惊叹、艳羡、神往连词,表修饰。相当“地”结构助词,可不译意境:瑰丽神异、华美盛大夜晚仙境诗人为何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绘梦中仙境呢?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对自由的追求。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忽然因惊惧而心跳猛然惊醒的样子醒原来连词,表并列,可不译忽然惊魂动魄,恍然间,我一惊而起,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见到的只有枕头床席,刚才梦中的烟雾云霞消失了。时间场景特点(意境)情感第一天晚月夜镜湖第二天白天白昼半壁第二天傍晚傍晚深山第二天夜晚夜晚仙境清幽寂静壮美雄奇恐怖奇险瑰丽神异神往欣喜乐而忘返惊恐震惊惊叹艳羡意境的赏析思路:①景——寻意象②境——组画面③情——品情感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人世间行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等到要走时就骑上它去探访名山。怎么能低头弯腰侍奉权贵,使我不得露出开心的容颜!第三段梦游之叹副词,暂且名作状,向东名作动,侍奉等到梦游之旅(二)魂归枕席夸张想象对名山仙境的向往痛苦惆怅、憎恨现实第二段小结月夜飞度登山奇观仙人盛会梦境美妙欢乐现实浑浊冷酷理想世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性格?在全诗起什么作用?①傲岸性格,表现了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②“诗眼”,起了揭示主题的作用。小结李白借这首留别诗,以排解内心的悲愤,表现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从本诗梦境描写看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1、丰富的想象

天鸡、金银台、霓衣、风马2、大胆的夸张

向天横、拔五岳、掩赤城、倾天台3、瑰丽的色彩

云霞、明月、渌水、清猿、青冥4、奇特的构思

全诗运用对比手法,从现实(浑浊、冷酷)到梦境(美妙、欢乐),又回到现实。梦游吟魂飞剡溪着屐登山洞天仙境魂归枕席现实梦境现实不事权贵卒章显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李白诗名句欣赏李白诗名句欣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诗名句欣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