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人口的变化数量变化:人口增长空间变化:人口迁移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人口迁移过程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人口的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1999年10月12日0时2分,一名男婴在波黑降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右一)专程来到医院看望母子二人。2005年1月6日0时2分,中国的第13亿公民在北京妇产医院诞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左一)向宝宝颁发了中国的第13亿公民证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材料一人口自然增长是指某时期某人口中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后的余数(或差额)。公式: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历史时期农业革命前农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20世纪以来人口数量情况人口增长情况人口变化原因数量少

数量较多持续增加数量多增长缓慢增长加速明显加快空前增长人们获取食物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生产力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可靠,死亡率下降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

假如某地某年有20万人,第一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那么这一年会增加多少人口?假设其他条件保持不变,10年后,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若降至1.7%,到那时一年会增加多少人?根据上述计算,你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阅读课本P3活动题1、200000×2%=4000(人)

200000×(1+2%)10=243799(人)

243799×1.7%=4145(人)2、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和共同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基数大小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读上图思考:到2000年止,各大洲按人口从多到少的排序是:2000年与1950年相比,人口增长数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地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亿)非洲3.81.42.47.84拉丁美洲2.40.61.85.19亚洲2.20.81.436.83发展中国家2.50.91.648.07大洋洲1.80.71.10.33北美1.40.90.53.10欧洲1.01.1-0.17.29发达国家1.11.00.111.98全世界2.20.91.360.5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各大洲人口出生率由高到低排序为人口死亡率由高到低排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序为非、拉美、亚、大洋、北美、欧洲非洲、欧洲、北美、亚洲、大洋、拉美非、拉美、亚洲、大洋、北美、欧洲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高的是哪些大洲?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哪类国家?欧洲、北美等大洲死亡率很高,什么原因导致的?

和非洲国家死亡率高原因一致?

各存在什么人口问题?自然增长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原因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俄罗斯、德国、日本水平较高增长很快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等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材料二现金津贴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意大利的出生率连年下降,国内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鼓励人民多生育,意大利政府用心良苦地宣布一项新措施,就是给予生育一胎以上的家庭经济津贴。从生育二胎开始可以一次性领取由政府支出的1000欧元的津贴。材料三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德国人口出生率很低,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对夫妇只有1.8个孩子。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在德国每年有14.5万多名婴儿的父母是外籍人或父母的一方是外籍人,占全德婴儿出生率的20%。人口增长慢的国家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什么?人口多且增长很快的国家又会采取什么人口政策呢?自然增长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原因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人口政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俄罗斯、德国、日本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水平较高增长很快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等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特点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高高高高低低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所处历史阶段原因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差,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很差农业社会、产业革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抵御灾害能力提高,但传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依赖大现代社会时期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生产力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2、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变化3、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地区代表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世界欧洲和北美现代型亚非拉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熟悉芬兰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8∶11。旗地为白色。稍偏左侧的十字形蓝色宽条将旗面分为四个白色长方形。芬兰以“千湖之国”著称,西南临波罗的海,旗上的蓝色象征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说象征蓝天。芬兰有超过四分之一的领土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征白雪覆盖着的国土。旗面上的十字表示芬兰历史上与北欧其他国家的密切关系。

自然地理:面积为33.8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北部,北面与挪威接壤,西北与瑞典为邻,东面是俄罗斯,南临芬兰湾,西濒没有潮汐的波的尼亚湾。地势北高南低。丘陵海拔200—700米,中部为200—300米的冰碛丘陵,沿海地区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芬兰境内拥有极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居世界人均林地的第二位。全国有69%的土地被森林覆盖,其覆盖率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茂密的丛林中到处是鲜花和浆果。南部的塞马湖面积达4400平方公里,是芬兰第一大湖。芬兰的湖泊与狭窄的水道、短河、急流相连,从而形成互相沟通的水路。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阅读课本P6—7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完成活动题1和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因素从原始型转变为传统型从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社会福利、文化观念、国家政策、自然环境1、2、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发展中国家受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欠发达,无法提供充足的社会福利保障和良好的受教育机会等因素限制,人口增长模式大多未进入现代型。每一种人口增长模式都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年龄结构类型少年儿童人口比重(0~14岁)%老年人口比重(65岁及以上)%年轻型40以上4以下成年型30~404~7老年型30以下7以上一、单项选择题1.(2008年广东地理)“长寿村”是指人口预期寿命较长或百岁以上老人比例较高的村庄。在下列影响“长寿村”形成的因素中,最不可能的是 (

)A.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B.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C.饮用水质量好D.海拔高度适中,气候凉爽宜人(2009年全国卷Ⅰ文综)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2~3题。2.甲市可能是 (

)A.西宁 B.延安C.上海 D.广州3.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

)A.①

B.②C.③

D.④4.(2008年高考广东文基卷)下图是环渤海经济圈四城市不同年份人口比重变化图。下列说法与图不相符的是 (

)A.唐山人口比重逐渐减小B.北京人口吸引力增大C.北京和天津人口比重差距扩大D.天津和廊坊两市的人口比重持续下降下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读图完成5~7题。5.有关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00~1950年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皆为原始型B.1850~1950年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C.1900~1950年乙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D.20世纪末甲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6.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A.出生率的下降

B.死亡率的下降C.自然增长率的下降

D.自然增长率的上升7.甲、乙两国人口的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

)A.甲国的社会负担加重B.乙国城市化进展减慢C.甲国劳动力就业困难D.乙国的环境污染一定加剧二、综合题8.(2008年广东韶关)读下列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回答问题。(1)图示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2)图示各省、市自治区中,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________,最少的是________。(3)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上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____________型。(5)对比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的关系是________;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关系是________。1.(2008年广东理基)下图是某地人口年龄金字塔图,造成该地人口年龄金字塔出现一对“翅膀”的原因是(

)A.大量老人和少年儿童迁往外地B.有大量外来劳动力涌入该地就业C.年轻夫妇多不愿生孩子D.中年人多外出打工(2009年江苏地理)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1)、图(2)回答2~3题。2.图(1)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A.人口素质下降 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加大 D.劳动力成本下降3.图(2)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2006年公布的部分国家“重男轻女指数”。分析回答4~5题。4、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似的国家是(

)A.韩国、泰国、菲律宾B.菲律宾、泰国、尼泊尔C.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D.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国家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泰国肯尼亚哥伦比亚菲律宾委内瑞拉指数4.94.03.31.41.11.00.90.95.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B.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的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C.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没有性别偏好D.“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国家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泰国肯尼亚哥伦比亚菲律宾委内瑞拉指数4.94.03.31.41.11.00.90.96.若下表中某国四个年份的人口变动情况反映了人口增长模式的一般规律,则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依次是A.甲、丙、乙、丁 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 D.乙、丙、甲、丁年份甲乙丙丁人口出生率(%)3.83.82.91.3人口死亡率(%)2.43.21.71.0人口自然增长率(%)1.40.61.20.3(2009年广州模拟)读中国2000年到2050年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图,完成7~8题。7.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①人口总量庞大②人口增长快③少年人口男性多于女性④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8.据图判断,到2050年我国的人口状况是(

)A.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较大B.将面临青壮年劳动力严重短缺C.出生率降至零,导致人口负增长D.青壮年劳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