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美好 艺润心田-美术馆、博物馆公共教育活动精彩纷呈_第1页
播种美好 艺润心田-美术馆、博物馆公共教育活动精彩纷呈_第2页
播种美好 艺润心田-美术馆、博物馆公共教育活动精彩纷呈_第3页
播种美好 艺润心田-美术馆、博物馆公共教育活动精彩纷呈_第4页
播种美好 艺润心田-美术馆、博物馆公共教育活动精彩纷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播种美好艺润心田——美术馆、博物馆公共教育活动精彩纷呈嘉德艺术中心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特展儿童建筑搭建活动现场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通识”系列主题夏令营海报今日美术馆“1棵树·1世界”展览海报故宫博物院“博‘骨’通今”活动海报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厅雅集公共教育活动现场听文物收藏背后的故事、与艺术家面对面、手工艺体验工作坊……暑期来临,许多美术馆、博物馆都吹响了“艺术集结号”,丰富多彩的公共教育活动,集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于一体,为广大青少年儿童提供了与艺术零距离接触的良好机会。从“参观”到“参与”,从“宣教”到“融合”,近年来,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越来越重视公众服务职能,不断创新多元美育模式,搭建与观众沟通的桥梁,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艺术服务。博古通今

浸润传统文化打开上海博物馆的“少儿探索版折页”,可以看到正在举办的“何以中国”大展的详细导览。清晰流畅的路线指引、色彩鲜明的插画、生动活泼的文字,让小观众可以迅速了解展览上的建筑形态、生产工具、动物造型、身份象征等知识,还可以通过找一找、想一想、画一画,来拓展思维、探索展览。此外,还有考古盲盒现场体验活动,让“小小考古学家”用一铲、一刷、一竹签,体验挖掘宝藏的快乐。暑期以来,博物馆利用自身藏品优势,推出了一系列科普和美育工作坊、研学站等活动。国家博物馆举办“古代中国·通识”系列主题夏令营,通过仁医仁术、天地同和、吉金铸史、古韵茶香等四大主题,帮助青少年丰富历史知识、提升文化素养,深度探索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魅力。上海博物馆组织“充实一‘夏’,‘暑’你精彩”系列亲子活动。汉字世界的打怪升级之路、跟着良渚人体验“潮”生活、远古小陶匠、一堂课了解漆器……琳琅满目的活动、新颖有趣的方式,把传统文化的奇思妙想注入了一个个活泼的心灵。湖南博物院结合院藏文物本身的教育主题,组织西汉服装搭配、漆器设计、纺织品染色、长沙窑品鉴等课程,营造视觉、听觉、触觉多重体验,让参与者在互动性强、情境式参与的轻松氛围中,体会工艺的传承、色彩及纹饰艺术的魅力。一些博物馆则走出馆厅,走向山川自然、名胜古迹。苏州博物馆推出“中华文明探源——从苏州‘草鞋山’到洛阳‘二里头’”游学项目,帮助孩子厘清历史脉络,激发青少年对历史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他们在旅行中获得历史知识、增强文化理解力。网上寻宝、“艾特(@)我”、刷一刷……线上线下相结合,搭建了美术馆、博物馆与观众互动的新形式。故宫博物院在微博上发起了“博‘骨’通今”趣味打卡活动,通过在网页上搜索寻找故宫院内垃圾桶上的甲骨文标志,截屏甲骨文的图文科普内容,可以与故宫博物院官方账号互动,还能参与抽奖等趣味活动。共思共创

推进美育启蒙在玩中学,在乐中思,美术馆结合展览活动,让孩子做“主人翁”,在成为一个个小小导览员、设计师、创作人的同时,增强对艺术的兴趣和理解力。木棒和橡皮泥搭建的花园穹顶、吸管拼接成的几何城市图形……在嘉德艺术中心的现场建筑体验活动中,孩子们正亲身参与到建筑设计的过程里,动手搭建属于自己的“未来之境”,一件件立体艺术作品造型虽显稚嫩,却充满旺盛的想象力和生命力。通过给予专业指导和丰富实践机会,让孩子们学习到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体验空间、形态和功能相互交融的魅力。同样把视线聚焦在儿童创造力启蒙之上的,还有红点设计博物馆推出的“友善+1创新设计营”。在这里,孩子不仅可以对话设计师,学习设计思维和方法,更可以深入城市进行设计调研,了解身边亟待解决的大小问题,开动脑筋,寻找属于自己的创新解决方案。在用多样化材料进行想象创作后,孩子们还将变身策展人和导览员,向公众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和理念。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小设计师”的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促进了他们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共思共创,共享艺术与科技之美。今日美术馆的“1棵树·1世界”沉浸式亲子展由“树”的意涵阐发,通过“木林森计划·北京”“地球之声”“植物的低语”等丰富多彩的展项,让孩子们观察树的形态,倾听树的声音,了解树的功能,创作以树为主题的作品,感受树的独特生命形式,并且在沉浸式新媒体的呈现中增强互动、提升趣味,使孩子对前沿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更直观的理解。艺术为桥

拓展服务广度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提高,美术馆公共教育职能也在不断探索和拓展。“无墙的美术馆”“开放的美术馆”“公共化的美术馆”,将美术馆汇聚的艺术资源通过有机转化,越来越多地植入到社区营造、社会美育之中。由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广东美术馆与文化馆、省立中山图书馆和广东粤剧院共同承办的“志愿童行”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已连续举办了八年。与大多美术馆的公教活动不同,他们的邀请对象有点“不一样”,包括来穗探亲的留守儿童、异地务工人员子女、特困家庭子女、在穗学习港澳台学生等。“很多农村家庭、困难家庭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到美术馆来,我们希望能够关注到这个特殊的群体。”广东美术馆项目策划人叶小青介绍。活动期间,将带领这些孩子们参观展览、手工艺体验、了解VR(虚拟现实)设备等,希望能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关于美好、关于艺术的种子。苏州博物馆与苏州市盲聋学校建立合作,将听障儿童带领进美术馆,举办花笺纸刷印、青花瓷学习、姑苏风物文博系列课程等学习体验活动。通过多媒体图文、唇语、手语和实时语音转换器等多种沟通手段,12位同学在华春、顾佳媚两位聋人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合作绘制成《姑苏风物图》。此卷长520厘米,宽30厘米,整体画面以水彩表现,同学们用稚嫩的画笔勾勒出12个姑苏城代表性景点,呈现出一幅古今交融的姑苏图景。“随着信息传播手段、特征、效能不断发生变化,美术馆公共教育也需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和公众认知习惯,将更多研究成果转化为可亲可感的公共教育资源。”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说。“美术博物馆拥有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资源,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于美术、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提高审美能力,更能够传承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历史记忆和文化根脉。”中央美术学院少儿美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郑勤砚教授说。同时,她认为,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