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地理《北方地区》的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基本信息设计者课型新授课时间课程标准主题认识区域-认识中国-认识分区单元主题名称北方地区单元总课时数4课时一、学习主题分析大单元主题背景分析(教材、学情、资源等)本单元学习,落实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材素材丰富,利于学生运用地图及其他地理工具,从媒体及生活体验中获取并运用信息资料,认识北方地区及其内部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念。课标要求、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要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深度参与地理学习活动,实现学生在做中学。二、学习目标设计单元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2.进行野外考察或运用相关资料 ,说明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北京的 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建设成就,认识首都职能。三、学习活动设计课时1活动落实课标要求,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以学生为中心,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将教材丰富的地理素材与地理活动相结合,学生做中学,深度参与学习活动,获得并积累学习经验,经历提升核心素的学习过程。1.赏图阅理2.协调人地关系课时2活动1.东北印象2.因地制宜课时3活动1.特色文化与自然环境关系2.地理演示实践探究课时4活动北京符号北京古今四、学习评价设计评价设计侧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进步情况,正面导向,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在诊断和激励学生地理学习的同时,帮助教师改进地理教学。对学生的答问、演讲、演示、绘图、读图与分析、观察与观测、调查、制作等各种活动进行评价,加强评价对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实时诊断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多元评价,调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要对学生学习的全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评价采用评语与等级、评分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学生的特有学情,对学习成果作出个性化、发展性的解读。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给予必要的、及时的、适当的鼓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评语。评语使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体验成功,发现不足,知道努力的方向。五、单元作业设计1.基础知识梳理,建立知识网络。2.完成文中活动。3.同步练习册。六、反思性教学改进落实课标要求,教学体现学习整体性,充分使用教材,侧重情景活动设计,注重地图、图像等资料的感知,正面导向评价,诊断和激励学生学习。七、单元教学结构图课时设计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型新授课R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为北方地区的概述。北方地区是四大地理区域中最先讲述的一个区域,教材比较全面地讲述和分析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本节教材内容共设计了两个标题。第一个标题是“黑土地黄土地”。在此标题下,教材从地表景观特征入手,介绍了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形成的作用。第二个标题是“重要的旱作农业区”。在此标题下,教材重点介绍了北方地区适宜发展旱作农业的地形、气候、土壤等条件,还简介了旱作农业的主要农作物,以及春旱对农业生产、城市生活的不利影响。2.学习目标确定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2.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3.学习重点、难点通过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4.学习评价设计基础知识梳理,建立知识网络。2.完成文中活动:5页、6页。3.同步练习册:8页6题、9页13题。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赏图阅理教师活动一引导学生欣赏图片6.1、6.2、6.4指导学生分析过程学生活动一欣赏图片,描述景观,说出其中的地理信息(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活动设计意图:区域认知,通过图片感知,认识区域特色,建立区域空间观念,认识区域景观与自然地理特征的关系。环节二:协调人地关系教师活动二指导学生读图6.6及其相关资料,并完成文中活动,培育学生人地协调观念学生活动二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完成文中活动,说明北方地区自然条件对该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活动设计意图:人地协调观培育:通过分析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6.课堂板书设计7.课堂教学反思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型新授课R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东北三省在北方地区中是一个典型的综合区域,不仅自然地理条件独特,而且其农业和工业在全国都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本节教材比较系统地讲述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农业地理和工业地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设了“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三个标题。每个标题下不仅叙述地理特点,还通过“活动”突出分析地理特点形成的方法。2.学习目标确定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2.说明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对该区域农业、工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性。3.学习重点难点说出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2.说明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对该区域农业、工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性。4.学习评价设计基础知识梳理,建立知识网络。2.完成文中活动:16页、18-19页、20-21页。3.同步练习册:11页6题、13页13题、16页6题、18页14题。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东北印象教师活动一指导学生观察东北景观图片,说出知道的东北称谓,指导学生认识东北的自然地理特征。学生活动一说出图片里包含的东北地理信息,读图完成活动,说出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活动设计意图:区域认知,通过图片感知,认识区域特色,建立区域空间观念,认识区域景观与自然地理特征的关系。环节二:因地制宜发展教师活动二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对该区域农业、工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性学生活动二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认识东北三省农业、工业发展历史、条件,以及与湿地保护的关系;认识东北三省工业的地位、发展条件、工业布局和面临的问题。活动设计意图:培育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6.课堂板书设计7.教学反思第3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型新授课R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黄土高原是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黄土高原是一个以黄土景观为特色的特殊地形区,教材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突出其有别于其他区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认识区域的重要方法。教材分四个标题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文明摇篮(黄土文明和黄土风情)、风成黄土(黄土景观和黄土地貌)、水土流失及其综合治理。这三个主题均与黄土这一自然因素及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本节教材以认知和求证的思路来组织教学内容,并注意体现教学过程。叙述式课文从现象入手,强调运用图文材料来阐明主题;活动式课文则围绕主题联系实际,通过实例举证、实例分析、模拟实验求证及议题讨论等活动设计,力求把主题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2.学习目标确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黄土高原地方文化特色与自然环境额关系。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黄土高原的成因、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3.学习重点难点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黄土高原地方文化特色与自然环境额关系。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黄土高原的成因、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4.学习评价设计1.基础知识梳理,建立知识网络。2.完成文中活动:25页、29页、30-31页。3.同步练习册:20页6题、23页6题、16页6题、25页13题。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特色文化与自然环境关系教师活动一指导学生欣赏黄土高原特色景观图片学生活动一举例说明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习俗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活动设计意图:感受区域特色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环节二:地理演示实践探究教师活动二播放黄土高原形成、水土流失及治理的视频资料,指导学生活动探究学生活动二演示探究黄土高原的成因、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及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风吹来的黄土”:运用地理观点解释地理现象,或用事实证据印证和说明科学观点。“严重的水土流失”:通过模拟实验和阅读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认识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水土保持”:认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措施与对策及成功经验,进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活动设计意图:地理演示,培育学生地理实践力,科学的态度和环保意识。6.课堂板书设计7.教学反思第4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课型新授课R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该知道的区域。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北京为必学区域。本节教材从首都北京、古城北京、现代北京三个方面来讲述北京的城市职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化建设。北京的自然地理条件作为北京发展的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本节教材共设了三个标题,分别是“政治文化中心”“历史悠久的古城”和“现代化的大都市”。2.学习目标确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建设成就,认识首都职能。3.学习重点难点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建设成就,认识首都职能。4.学习评价设计1.基础知识梳理,建立知识网络。2.完成文中活动:35-36页、42页。3.同步练习册:28页6题、30页15题。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北京符号教师活动一播放北京视频、提供代表北京文化符号的著名建筑图片。2.指导学生完成35-36页活动。学生活动一欣赏北京视频;识别代表北京文化符号的著名建筑,认识北京的城市职能。2.完成文中活动:分析北京成为古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认识自然地理条件对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活动设计意图:符号化认识首都北京的城市职能,认识自然地理条件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