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习作小练习(无答案 9份打包)_第1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习作小练习(无答案 9份打包)_第2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习作小练习(无答案 9份打包)_第3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习作小练习(无答案 9份打包)_第4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习作小练习(无答案 9份打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习作小练习(无答案9份打包)四年级语文第二学期习作练习(1)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请以“游"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现把文题补充完整,再按照游览顺序写一写这个地方,把游览的过程、景物的特点写清楚。不少于400字。400字450字500字四年级语文第二学期习作练习(2)王阿姨的小狗找不到了,王阿姨希望李小云能帮帮她。请你根据小狗的照片帮李小云把寻狗启事写完整。万物皆有灵性,生活中,你一定也养过小动物吧,请你向我们介绍你的动物朋友吧!要写出它的特点或者有关它的趣事,表达你的情感。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400字450字500字500字导盲犬是怎么训练出来的①你了解导盲犬吗?导盲犬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狗,是工作犬的一种。经过训练后的导盲犬会懂得很多指令,可以带领盲人安全地走路,避免主人发生危险。其实,训练一只合格的导盲犬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导盲犬的训练期需要18个月左右,它们的挑选非常严格,淘汰率约为一半以上,训练费用一般超过10万元。②训练导盲犬通常是从幼犬出生两个月后开始。幼犬首先会被送往养育志愿者家中,接受“养父母”的照顾,从而适应人类的家庭生活,产生对人类的亲近与信任。③小犬一岁后就会告别“养父母”,被送到导盲犬训练基地进行大约五个月的集中学习。在一个月左右的“基础课”学习后,专业的驯导员会先对这些小犬进行考核,按综合表现决定小犬的去留。接受严格筛选后,留下的小犬将进行“专业课”学习,包括走直线,在马在我们的后视镜中,男孩依旧徒劳地挥手、解释,但每一辆车注定了要经过他两次。(本文作者陈垦,选入时有改动).这是一个关于()的故事。A.固执B.安全C.信任D.感恩.第⑧自然段中“我”胃部疼痛的真正原因是()。A.藏区高原反应B.瞬间刹车被撞C.道路颠簸晕车D.内心愧疚.第⑩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A.说明草原有穹顶般的晴空B.突出男孩的固执C.表现男孩的认真、执着D.衬托藏区的环境恶劣.对于“我们”的不相信,藏族男孩是怎么做的?你从中体会到他怎样的品质?.第自然段的“聪明”为什么要加引号?面对文中这样的事,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正确?二、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钻进网里的小鹰(节选)猛然间,机关枪、步枪,像急风暴雨一般“哇哇哇哇”扫起来。手榴弹像雷一样轰轰轰地响。炸起来的尘沙,卷成了黄色的大烟柱子,往半天空里钻。游击队员们都站起来,端着刺刀,呐喊着冲上去了。雨来也跳起来,嘴里喊着:“缴枪不杀!缴枪不杀!”一溜烟儿地跑上去了。雨来跑得好快呀,就像一只穿飞的小鹰,圆睁着小眼睛,一直往前钻。平常妈妈在屁股后追着打他的时候,雨来跑得最快,可是也比不上今天这么快。雨来跑着跑着,心里说:“怎么都是黄衣裳呢?爸爸呢?李大叔呢?杜绍英叔叔呢?啊?这不是警备队吗?”真糟糕,雨来只顾往前钻,竟同敌人混到一块儿了。他想偷偷挤出去,快逃跑,可是逃不出来了。这只小鹰钻进网里,想要飞出来,可就难了。雨来睁开眼睛,看见自己躺在一个井台上,身旁围着一群警备队。他们见雨来说话了,还睁开了眼,都弯下腰,用脚踢着雨来。警备队长把屋子里已经预备好的东西,指给雨来看。其实,雨来进屋就看见了,牛皮鞭子、棍子、板凳、绳子、水壶、辣椒面,炉子里烘烘地烧着的两根铁筷子。过梁上结着一根绳子,好像一条死蛇一样那么往下吊着。警备队长吸着烟,沉默了片刻,突然问他:“你们队长叫什么名字?”雨来早横了心了,只回答了三个字:不知道!.下列词语可以用来形容雨来的是()。[多选]A.有胆有识B.威武不屈C.贪生怕死D.英勇无畏.下列哪一项与文中画“ ”的句子形成前后呼应?( )A.雨来早横了心了,只回答了三个字:不知道!.平常妈妈在屁股后追着打他的时候,雨来跑得最快,可是也比不上今天这么快。C.雨来跑得好快呀,就像一只穿飞的小鹰,圆睁着小眼睛,一直往前钻。D.真糟糕,雨来只顾往前钻,竟同敌人混到一块儿了。.雨来为什么会同敌人混到一块儿?()A.他想要混入敌人的队伍中去刺探情报。B.他想冲入敌军杀死敌人。C.他跑得飞快,只顾往前钻,不经意同敌人混到一块儿了。D.他故意让敌人抓住自己,看看游击队员们会不会来救自己。.文中画“ ”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oA.描写出当地环境的恶劣渲染出紧张、惊险的战斗气氛,衬托出游击队员们和雨来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C.说明游击队员们的武器装备精良,战斗力很强D.侧面表现了敌人的疯狂10”已经预备好的东西”是指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警备队长为什么要把“已经预备好的东西”指给雨来看?()A.让雨来知道他们做事考虑周全。B.向雨来展示他们充足的战斗物资。C.让雨来可以随便吃点儿、喝点儿,以填饱肚子。D.是想让雨来感到害怕,老实回答他提出的问题,获得情报。 .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哪些内容?请你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简单补充这部分内容,让故事情节更加完整、生动。四年级语文真阅读练习(1)、填空题。(30分).名句积累。(20分)(1)绿杨烟外晓寒轻,O(2)杨花榆荚无才思?o何求美人折。(4)纵使晴明无雨色,o(5),非宁静无以致远。(6)上善若水,o(7)人法地,,天法道,。(8)祸兮福之所倚,o(9)千里之行,o.走近名著。(10分)《柳林风声》是国作家的经典童话,塑造了性格迥异的动物形象。《灰尘的旅行》是作家的作品,它以的游记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生活中的微观世界。《》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家李四光先生所写,他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科普了一些地理常识。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40分).霰鼠刚出洞时,谁向他要买路钱()。A.河鼠B.兔子C.老灌D.蟾蛛TOC\o"1-5"\h\z.蟾蛛扮成什么逃出了监狱?( )A.妈妈B.小精灵C.大雁.《柳林风声》有几位主人公?( )A.5B.3C.4D.1.菌儿比苍蝇的眼睛小()倍。A.1000B.100C.200.以下哪个不是造纸原料?( )A.树皮B.破布C.动物的皮毛.《看看我们的地球》是一本( )。A.文学名著B.侦探小说 C.科普著作.具有一对外壳的海生动物是( )A.两栖动物B.鱼类C.腕足动物.《看看我们的地球》作者李四光的主要身份是:( )。A.地质学家B.教育家C.中国科学院院士D.中国著名文学家.在书中,细菌说自己的名字是( )A.细儿B.病毒C.菌儿.细菌是个“贪吃”的家伙,下列哪种血,是它的最爱?( )A.生血B.半生不熟的血 C.熟血.当细菌在人类的呼吸道内探险时,首先会碰到( )的“抵抗”A.肺B.气管C.扁桃体.《灰尘的旅行一一细菌世界历险记》的作者是( )A.李四光B.高±其C.伊林.从地球的表面到深部,温度会( )A.越降越低B.越升越高 C.没有很大变化.地壳的结构为( )层。A.2层B.3层C.4层.伦敦的地盘构造像一个什么形状( )A.盆形B.圆形C扇形.大猩猩、西弥猩猩、长臂猿中,谁最特别( )A.大猩猩B.西弥猩猩C.长臂猿TOC\o"1-5"\h\z.山西煤最好的出路是哪个地方( )A.青岛B.大同C.阳泉.谁霸占了蟾蛛的家?( )A.灌B.鼬、黄鼠狼C.水獭D.河鼠.灌、蟾蛛等一行通过哪儿进入蟾蛛府并重新夺回它?( )A.地下通道B.小河C.前门D.马厩.一天,河鼠受了谁的影响想要航海远行?( )A蟾蛛B獴C霰鼠D海老鼠三、简答题。(30分)1.癞蛤蟆为什么会坐牢呢?《柳林风声》里的河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形象分析。四年级语文下册真阅读练习题(2)(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班级:学生姓名:学号:一、填空。(19分).《柳林风声》主要讲述了柳树林中几个好朋友之间的故事。全书一共( )章节,()在春天的召唤下来到河岸边,认识了宽容的()、富有的()、沉稳的(),经历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蟾蛛喜欢(),接二连三地闯祸,以致丢掉了祖传的()。后来,四个好朋友齐心协力,用智慧夺回了蟾蛛府。蛤蟆也一改从前()的坏习气,成为一个()的绅士。.《》采录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并以简明活泼的语言介绍基本的科学知识。这本是作者是前苏联作家()。.《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是学者()专门为了解答()这个问题而写的科普书。.《》以细菌的游记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生活中的微观世界,为我们带来生命与科学的启迪。它的作者( )是我国著名的微生物专家,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科学普及和少年儿童读物的创作。.《看看我们的地球》是我国地质学家()创作的文学作品,首次出版于1981年。他在书中写到,地形大概分为两种形式,即()和()。二、选择。(10分).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几大行星之一?( )A.八大B.九大C.十大.地震的发生是偶然的吗?( )A.是B.不是C.不知道.()是呼吸道的破坏者,它们会使鼻孔不通、气管发炎、肺部受损而引起伤风、流行性感冒、肺炎等传染病。A.细菌B.灰尘C.空气.《柳林风声》中,第十一章的主题是( )A.他的眼泪像夏天的暴雨B.温暖的家C.流浪的海鼠.穿一件三倍厚的衬衫比穿三件衬衫( )A.更冷B,更热C.不知道、日积月累。(17分).若待上林花似锦,O.岸芳春色晓,o.文章最忌随人后,o.新丰美酒斗十千,o.,绿柳才黄半未匀。.吾生也有涯, , ,殆已。.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O孤陋而寡闻。.事以利人皆德业, .人有不为也, 。]2.隐士不荒三径菊, 13.此地一■为别,o]4.浮云游子意,o15.青山缭绕疑无路,o四、传统文化。(4分).生于忧患,o——《孟子》.手挥五弦易,。一一《世说新语》.观摩诘之诗,;观摩诘之画,o《书摩诘》.投我以木桃,o——《诗经》路边沿停下,听懂并服从指令等。④若想成为合格的导盲犬,还要经历“专业课”考试,首先要考查的是注意力。比如,英国的导盲犬培训学校会将“与猫共处”作为一个必考科目。合格的导盲犬,不仅要能与猫和睦相处,还必须能经受住猫的“挑衅二因为在真正为盲人服务时,导盲犬的注意力一旦被猫或其他动物吸引,就可能丢掉自己的主人。此外,对于导盲犬来说,最困难的是既要服从指令又不能盲从。比如主人命令穿过马路,但此时有汽车驶来,导盲犬就要拒绝服从直至危险排除。因此,考试也会对导盲犬的判断力作出考查。⑤最后一个多月的训练是导盲犬与主人共同参与的,这样主人与犬之间才会逐渐熟悉,建立信任。⑥正是由于经过如此严格的筛选和训练,导盲犬才会成为许多盲人的“眼睛”。(有删改).形成解释第①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说明训练导盲犬( )(2分)A.费用很高B.很不容易C.时间很长.整体感知根据短文,将导盲犬的训练内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参加“专业课”考试②学习适应人类家庭生活③与主人一起参加训练④学习“基础课”与“专业课”A.②③①④B.③④①②C.②④①③3.整体感知判断正误。在正确的后面画“”,错误的后面画“X”。(3分)(1)经过训练后的导盲犬可以带领盲人安全地走路,避免发生危险。( )(2)第②自然段中的“养父母”指专业的驯导员。 ( )(3)经过“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导盲犬就可以为盲人服务了。()4填空。(3分)(1)获取信息短文第④自然段中的“专业课”考试”主要考查的是导盲犬的和两项能力。(2分)(2评价鉴赏短文第⑥自然段中将导盲犬称为盲人的“眼睛”说明 (1分)5.创意运用《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自2021年H月起正式施行,其中明确提出,视力残疾人持相关证件可以携带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因此,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导盲犬时,应该注意些什么?请你围绕短文内容或以下资料在横线上写一两句完整的话。(2分)资料:导盲犬小知识①导盲犬接触旁人投喂的食物之后容易分心。②行进中的导盲犬如受到他人抚摸,会因此分心。③旁人的招呼声,会使导盲犬分心。④经过训练的导盲犬一般比较温顺,不会伤害别人。 节约水资源材料一:“节水型社会”指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扩大水资源利用效益的基础上,从制度、政策、技术、机制等方面创新推动生产和生活方式变革,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材料二:下图是国家节水标志。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为节水。.获取信息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好处 是_o(2分).创意运用读完材料后,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为节约水资源设计一句宣传标语。(2分).形成解释下列对国家节水标志留白部分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水资源属于全人类,节约用水,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努力。.每一滴水都是很珍贵的资源,我们要好好珍惜、利用。C.标志中的“手”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象征水资源取之不尽。D.其意思是“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寓意从“我”做起,共同节约用水。.创意运用明明家每月的用水量特别大,妈妈为此烦恼不已。你觉得明明家应该如何节约用水呢?请提出两条可行的建议。(4分)《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材料一:《生物多样性公约》是联合国地球生物资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公约之一。缔约方大会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最高议事和决策机制,每两年举办一次。材料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简称“C0P15大会”)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可概括为5个特点:主题鲜明、影响深远、规模大、级别高、会期长。“C0P15大会”包括正式会议、边会和展览三个部分。材料三:"COP15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已于2021年10月15日在云南昆明顺利闭幕。本届大会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旨在倡导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材料四: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就生物多样性而言,云南省仅占中国领土总面积的4.1%,却生活着国家重点保护的50%以上的陆生野生动物,这里的植物品种数量之多堪称全国之最,其中包括了2500多种本地独有物种。.整体感知把四则材料与和它们相对应的小标题用线连起来。(4分)【材料一】云南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数据【材料二】"COP15大会”的主题【材料三】《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概况【材料四】uCOP15大会”的基本情况.获取信息“C0P15大会”的主题是()(2分)A.倡导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C.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D.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3.获取信息缔约方大会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 机制,每年举办一次。“C0P15大会”的特点是、、、、o(7分)4.形成解释下列选项对【材料四】与其他材料的联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材料四】通过具体的数据对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的情况进行了介绍。B.【材料四】是为了说明【材料三】中“C0P15大会”在中国云南省举办的原因。C.【材料四】是独立的内容,和文本中的其他材料没有联系。D.【材料四】通过数据分析,体现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就。5.创意运用为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请你拟写一条相关标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5字以内)(2分)四年级语文练习(古诗文阅读,满分5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练习。(26分)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②等闲③。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④在人间。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⑤尔⑥东西南北风。【注释】①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②若:好像。③等闲:平常。④清白:指高尚的节操。⑤任:任凭。⑥尔:你。.下面的加点字与“坚劲”的“劲”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o(2分)A.劲头B.费劲C.强劲.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诗句。(4分) 9 这句诗将竹子拟人化,写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于谦通过“, ”这句诗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8分)①这两首诗都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②《石灰吟》中“千锤万凿出深山”写出了开采石灰石很容易。()③《石灰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竹石》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事物人格化,表现得形象生动。()④《石灰吟》表达的是应对磨难的平常心,《竹石》表现的是应对困难的坚决心。( ).读了《石灰吟》和《竹石》,我想到了《》,它们都是借咏物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的。(2分).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4分)即使……也……不管……还…无论……都……不但……而且①()是千锤万凿,还是烈火焚烧,石灰石()当成很平常的事。②()粉身碎骨,诗人()要把一身清白留在人间。.《石灰吟》和《竹石》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的志向。《竹石》中表现诗人在困难和打击面前毫不动摇的诗句是:,o6分二、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一)铁杵成针(15分)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正确的选项下打钩。(6分)去A.距离B.离开逢A.遇到B.迎合欲A.想要B.需要.对“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白感受到了老妇人的用意,决心回去继续完成学业.李白感动了老妇人,最终回去完成了学业C.李白被老妇人的意志所感动,于是就回去勤奋学习,完成学业.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一句谚语: ,铁杵磨成针。(2分).体会人物的变化,感悟道理。(4分)读了这个故事我也明白了“世上无难事,”的道理。在学习上,我也会遇到困难,如:,但我不会退缩,我会(二)凿壁偷光(9分)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①壁引其②光,以书映光而读之③。邑人④大姓文不识⑤,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⑥,问衡,衡日:“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节选自《西京杂记》)【注释】①穿:凿穿。②其:指蜡烛。 ③之:指代书。④邑人:同县的人。⑤文不识:人名。⑥怪:认为……奇怪。.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不逮:烛光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