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建筑对比课件_第1页
中西建筑对比课件_第2页
中西建筑对比课件_第3页
中西建筑对比课件_第4页
中西建筑对比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1第1页/共24页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传统民居不仅建筑考究,而且

风格多样,种类繁多,从北

京四合院到江南水乡,从东

北大院到皖南民居,从福建

土楼到黄河流域的窑洞……可谓气象万千、丰富多彩。1、北京四合院四合之“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

”字形的结构。正规四合院一般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分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2第2页/共24页3第3页/共24页2、江南水乡民居江南水乡的古村与民宅盛于明清时期。建筑上着意于修饰乡村外景。修建道路、桥梁、书院、牌坊、祠堂、风水楼阁等,力图使环境达到完善、优美的境界,

虽然规模较小,内容稍简,但是具体入微。表现为借景为虚,造景为实的建筑风格,强调空间的开敞明晰,又要求充实的文化氛围。在艺术风格上别具一番纯朴、敦厚的乡土气息。4第4页/共24页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境内,是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一,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形成水陆相邻、河街平行的双棋盘式格局。乌镇依河道而建的廊棚极富水乡韵味,是古镇上典型的建筑。5第5页/共24页乌镇西塘傍晚西塘夜景贵州侗族吊脚楼6第6页/共24页7第7页/共24页四川民居贵州民居8第8页/共24页5、西北民居——窑洞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我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9第9页/共24页、10第10页/共24页二西方建筑(一)古希腊建筑的辉煌—巴特农神庙•帕特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女

神的最大神殿,帕特农原意

为贞女,是雅典娜的别名。

此庙不仅规模最宏伟,坐落

在雅典卫城中央最高处,庙

内还存放一尊黄金象牙镶嵌

的全希腊最高大的雅典娜女

神像(菲迪亚斯亲手制作)。它从公元前447年开始兴建,

9年后大庙封顶,又用6年之后各项雕刻也告完成,1687年毁于战争,今仅存残迹。11第11页/共24页(二)拜占庭建筑的最高成就——圣索菲亚大教堂,,圣索非亚大教堂建于东罗马皇帝统治时期(公元532年—公元537年)当时拜占庭帝国正处于鼎盛阶段。圣索非亚教堂恢宏无比充分体现出了卓越的建筑艺术,从而也成为了后来伊斯兰清真寺的设计模板。拜占庭帝国衰落后,圣索非亚大教堂已转变成了供奉安拉的土耳其清真寺。第12页/共24页1213第13页/共24页(三)哥特式建筑的典范——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属哥特式建筑形式。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 定

建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成,历时180德·苏利决多年。14第14页/共24页(四)文艺复兴纪念碑——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教堂,又译为梵蒂冈圣伯铎大殿,是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位于梵蒂冈,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15第15页/共24页(五)古典主义的杰作——凡尔赛宫凡尔赛宫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作为法兰西宫廷长达107年(

1682-1789

)。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代表。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

16第16页/共24页17第17页/共24页三、中西建筑对比18第18页/共24页中西建筑形式上的差别,

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它反

映了物质和自然环境的差

别,社会结构形态的差别,人的思维方法的差别以及

审美境界的差别。(一)建筑材料不同西方: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

属于砖石结构系统。诸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输水道,中世纪欧洲的。教堂……是部“石头史书”的历史见证中国:我国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比如中国古代一些帝王宫殿等不无是木制的。19第19页/共24页(二)建筑结构的差异西方:西方建筑追崇抽象的“石质人体”结构是一种关于人体的抽象雕塑的美。中国:古代建筑是“框架式结构”体系,

20第20页/共24页(三)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西方: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采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

由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整体。中国: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由数以千计的单个房屋组成的波澜壮阔,

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围绕轴线形成一系列院落,平面铺展异常庞大。古罗斗兽场21第21页/共24页故宫(四)建筑的发展不同西方:经常求变,其结构和材料演变得比较急剧。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窿顶技术,

从哥特建筑的尖券,十字拱和飞扶壁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无论从形象、比例、装饰和空间布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反映了西方人,敢于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精神。中国:从建筑发展过程

看,中国建筑是保守的。据文献资料可知,中国

的建筑形式和所用的材

料3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