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剖析课件_第1页
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剖析课件_第2页
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剖析课件_第3页
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剖析课件_第4页
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剖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讲目录CH4设施布置设计

4.1设施布置概述4.2系统化布置设计(SLP)4.3螺旋法求解4.4SLP的改进(FacPlan)第7讲目录CH4设施布置设计4.2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工厂布置的方法和技术,一直是工业工程领域不断探索的问题.自工业革命以来研究出了许多手工设计、数字分析和图解技术,20世纪60年代以来,又发展了计算机辅助工厂布置。

在众多的布置方法中,以R·缪瑟提出的系统布置设计SLP(SystematicLayoutPlanning)最为著名,应用十分普遍;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工厂和生产系统设计,还可以用于医院、学校,百货商店、办公楼等设施设计。4.2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工厂布置的方法和技术,一直是一、阶段结构系统布置设计采用四个阶段进行,称为“布置设计四阶段”。Ⅰ确定位置:工厂的总体位置Ⅱ总体区分:初步规划基本物流模式和总体布局Ⅲ详细布置:确定各作业单位的具体位置Ⅳ实施:编制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安装阶段时间一、阶段结构系统布置设计采用四个阶段进行,称为“布置二、SLP程序模式选择分析寻优输入数据(P、Q、P—Q、R、S、T)1、物流2、作业单位的相互关系(非物流)3、物流—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综合图4、必要面积5、可用面积6、面积相互关系图9、拟定几种布置方案10、评价7、修正条件8、实际制约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二、SLP程序模式选择分析寻优输入数据(P、Q、P—Q、R、SLP程序模式选择分析寻优输入数据(P、Q、P—Q、R、S、T)1、物流2、作业单位的相互关系3、物流—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4、必要面积5、可用面积6、面积相互关系图9、拟定几种布置方案10、评价7、修正条件8、实际制约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SLP程序模式选择分析寻优输入数据(P、Q、P—Q、R、S、SLP详解目录4.2.1输入数据(准备原始材料)4.2.2物流分析4.2.3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4.2.4建立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4.2.5作业单位位置相互关系分析4.2.6面积的确定4.2.7布置修正4.2.8布置方案的评价与选择SLP详解目录4.2.1输入数据(准备原始材料)4.2.1输入数据(准备原始材料)输入数据(P、Q、R、S、T)?影响布置设计的因素众多,基本要素可以归纳为5项:P产品(或材料或服务)、Q数量、R生产路线(工艺过程)、S辅助服务部门、T时间(或时间安排)。五个要素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P——Product生产什么?Q——Quantity生产多少?R——Routing怎么生产?S——Supportingservice用什么支持生产?T——Time何时生产?4.2.1输入数据(准备原始材料)输入数据(P、Q、R、S产品—产量(P—Q)分析产品产量分析是为了确定设施基本布置形式而采用的综合分析方法,同时也是物料重要等级分类的方法。下图是一种典型的“80——20原则”下的PQ分析结果QAGBCDEFP由该图可知:A—D四种产品占总产量的80%,可考虑用产品原则布置,其余品种可考虑按工艺原则布置产品—产量(P—Q)分析产品产量分析是为了确定设施基本布I区为单一或少品种大批量产品,宜采用流水生产线的大生产方式和按产品原则布置IV区表示多品种小批量或单件生产,宜采用工艺原则布置II和III区的产品品种和批量均中等,宜采用成组技术布置产品品种数目P产量QIIIIIIIVI区为单一或少品种大批量产品,宜采用流水生产线的大生产方式4.2.2物流分析物流分析是设施布置设计的另一个基本分析,即工艺流程和物流路线的分析。分析的基本手段有工艺过程图(作业程序图)、多种产品工艺过程图和从—至表等。分析的结果为:各作业单位间的物流强度等级和物流相互关系图。4.2.2物流分析物流分析是设施布置设计的另一个基本分析,物流分析

1工艺过程图(OperationProcessChart)

工艺过程图就是把工艺路线卡和装配程序图汇总到—起而形成的一种流程图。绘制过程先在图的右上部从第—个装配作业的主要组件开始,在垂直线上按工艺路线卡的作业顺序用圆圈表示加工和装配,用正方形表示检验.其它零部件,如果自制,分别用垂直线画出其作业顺序,如果外购,则分别用水平线进入装配作业。物料形态表示符号

符号

行动类别

主要结果

操作

生产或完成

运输

移动

检验

鉴定

停滞

干扰

储存

保存

物流分析1工艺过程图(OperationPro工艺过程图可以用来详细描述产品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描述全厂各部门之间的工艺流程。其重要作用是在分析工艺过程的基础上,通过产品加工、组装、检验等各加工阶段及加工路线的分析,可以计算出每个工艺过程的各工序(作业单位)间的物流强度,从而为作业单位位置的确定找到基础数据。1450.190.10.310.19废料0.49(0.29)原材料机加工热处理30.01标准件工艺过程分析:毛坯重0.49,经热处理的毛坯重0.19,机加工中需返回热处理的为0.1。由此可知,1——4之间的物流强度为0.3工艺过程图可以用来详细描述产品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之间的关系,也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剖析课件2.多种产品工艺过程图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多,特别是只进行成形加工处理生产,而不考虑装配时,可以采用多种产品工艺过程图来分析确定其物料流。从该过程图中可以看到平面布置的雏形。多种产品工艺过程图是将所有零件或产品的工序都汇总在一张图表上、通过分析、调整图表上的工序,使彼此之间有最大物流量的工序尽量靠近,直至获得最佳工艺安排顺序。

2.多种产品工艺过程图多种产品工艺过程表多种产品工艺过程表3、从至表(From—ToChart)从至表通常用以表示建筑物之间、部门之间或机器之间的物流量、物料搬运总量等。表上横行和竖行的标题内,按同样顺序列出全部作业单位(建筑物、机器;部门)。将每个产品或零件在两个作业单位之间的移动,分别用字母表示产品或零件,数字代表搬运总量,填入两个作业单位横行和竖行相交的方格内,注意,从图表的左上角至右下角,划一条对角线,零件前进记在右上方,退回记在左下方。如下图:3、从至表(From—ToChart)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剖析课件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剖析课件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的绘制(1)划分物流强度等级——由于直接分析大量物流数据比较困难,而且也没必要,因此,SLP中将物流强度转化为5个等级,分别用符号A、E、I、O、U表示。当产品品种少时用工艺过程图进行物流分析;产品品种多时,用从至表或多产品工艺过程表对实际设施间的物流量进行统计。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的绘制(2)物流相关表工艺过程物流强度作业单位间物流物流强度分析物流相关表(2)物流相关表工艺过程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剖析课件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剖析课件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剖析课件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剖析课件4.2.3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设施布置设计要根据部门之间在工艺流程或业务往来中的密切程度,决定相互位置。各部门(作业单位)之间存在着物流关系、非物流关系两种关系。物流关系可以用物流强度来表示两个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非物流关系无法定量表示,只能通过定性分析加以区分。4.2.3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设施布置设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表的构造:基本思路——根据经验确定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密切程度后,利用与物流相关表相同的表格形式,建立非物流相互关系表。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工作流程(2)作业性质(3)使用设备情况(4)使用场地情况

(5)监督和管理(6)安全、卫生(7)联系频繁程度(8)躁声、振动(9)公用设施相同(10)文件信息往来情况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表的构造:(1)确定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等级(2)列出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切理由(示例)(1)确定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等级(2)列出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切(3)建立非物流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示例)(3)建立非物流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示例)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剖析课件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剖析课件4.2.4建立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工厂中,作业单位之间物流相互关系与非物流相互关系往往并不一致,为了确定各作业单位之间综合相互关系密切程度,须将两个表进行合并。求出合成的相互关系——综合作业相互关系,然后从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综合相互关系出发,实现各作业单位的合理布置。(1)确定物流(m)与非物流(n)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加权取值)——一般地m:n不应超过1:3或3:1,当比值大于3:1时,说明物流关系占主导地位,工厂布置时只需考虑物流相互关系的影响。(2)综合相互关系计算——根据作业单位对之间物流与非物流关系等级的高低进行量化,并加权求和,求出综合相互关系。(3)综合相互关系的等级划分——综合计算得出的是量值,须经过等级划分,才能建立与物流相互关系表相似的综合相互关系表。4.2.4建立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工厂中,作业单位之间物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剖析课件示例:液压转向器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计算表示例中须计算55对作业单位,计算分数在1—8之间,由此得综合相互等级划分表如下:示例:液压转向器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计算表示例中须计算55对建立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示例)建立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示例)

P95:5-9P95:5-9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剖析课件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剖析课件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剖析课件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剖析课件

P97:5-11P97:5-114.2.5作业单位位置相互关系分析在SLP中,设施布置并不直接去考虑各作业单位的占地面积和几何形状,而是从作业单位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出发,安排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密切等级高的作业单位之间距离近,等级低的距离远。问题:作业单位间必然会出现密切等级相同的作业单位对,这会给位置分析造成困难。怎么办?引入综合接近程度的概念——某一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等于该作业单位与其他所有作业单位间量化后的关系密切等级之和。综合接近程度值的高低反映了该作业单位在布置图中是应该处于中心位置还是处于边缘位置。4.2.5作业单位位置相互关系分析在SLP中,

①、如何计算综合接近程度:将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变换成类似于从至表一样的三角矩阵,然后量化关系等级。示例:液压转向器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①、如何计算综合接近程度:示例:液压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剖析课件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剖析课件2、如何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第一步——处理关系密级为A的作业单位对。按各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的高低排序,找出综合接近程度最高的布置在中心位置;依次处理作业单位对。第二步——处理关系密级为E的作业对。

……

最后重点调整X级作业单位对的相互位置2、如何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剖析课件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剖析课件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剖析课件由相互关系图产生空间关系图

(1)试错法(2)关系表布局法(3)计算机化布置方法(第7章)由相互关系图产生空间关系图

(1)试错法50(1)试错法

Muther的SLP用线型图来试错生成空间关系。①线型图表示法:A:4条平行线;E:3;I:2;

O:1;U:不表示;

X:用折线表示。②先将A、E级关系的部门放入布置图;相同级别的关系用相同长度的线段表示。调整,使E级关系的线段长度约为A级关系的2倍。随后,按同样的规则布置I级关系。若部门较多,线段混乱,可以不必画出O级关系。但X级必须表示。③调整各部门的位置,以满足关系的亲疏程度。最后,将各个部门的面积表示进布置图中,生成空间关系图。经过评价、修改,便获得最终布置。50(1)试错法

Muther的SLP用线型图来试错生成空间51例:51例:52加工工艺从至表从至123451-40+50150020-05040+153015-004000-5050000-52加工工艺从至表从至123451-40+50150020-53部门关系图53部门关系图545455空间关系图55空间关系图56(2)关系表布局法试错法定量性不强,也不适合初学者。因而Tompkins提出关系表法。方法:1)转化物流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为关系表。2)选择A级关系最多的部门作为第一部门优先进人布置。3)选择与第一部门具有A级关系的部门作为第二部门进入布置。4)按照与第一二部门为从AA、AE、AI、A*的排列顺序选择第三部门。5)依次选择直至结束o6)根据面积进行实际面积的布置。56(2)关系表布局法试错法定量性不强,也不适合初学者。因而57关系表从至12345A21EI4,52,52,4O331,2U57关系表从至12345A21EI4,52,52,4O33158目录58目录4.2.6面积的确定在实际的设施布置设计过程中,常因受到现有厂房或可利用土地面积与形状的限制等,不得不把需要的面积与可利用的面积结合起来考虑,因而面积的设定方法有下列几种:1、计算法:按照设备和作业所需的面积,加上辅助设施、材料存储、维修、通道以及人员等所需面积得到该单位的总面积。2、标准面积法:采用某种工业标准求得所需的面积。3、概略布置法应用模板或设备模型进行布置并确定面积。4、比率趋向预测法:将过去各个时期每台设备、每个工时或每个单位的面积作为基础,按未来产量和人员的发展预测要求,按比例扩大来设定面积。4.2.6面积的确定在实际的设施布置设计过程中,面积的确定一般来说,需要的面积常常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与可用面积相适应。调整的方式,可以是压缩某些不很重要的面积、也可以进行新的组合。此外,做面积相关图时需考虑流动模式的选择。面积的确定一般来说,需要的面积常常受到实际4.2.7布置修正所谓修正条件,是指诸如运输方式、贮存设备、场地环境、人的要求、厂房特性、辅助设施和管理控制等具体因素。它们的重要程度各不相同,但都以独特的方式影响布置设计方案。在进行布置设计时,需要加以考虑。用适当的方法根据现有厂房的实际条件使部门面积结合,同时结合修正条件对各部门的位置、形状等进行调整,可以形成几个理想的、理论的块状布置(Blocklayout)方案。例:精密车间应远离锻造车间铸造车间应处在背风之处4.2.7布置修正所谓修正条件,是4.2.8布置方案的评价与选择布置方案的评价常常从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索两个方面进行,经济评价可以采用费用对比法等,非经济因素评价可以采用优缺点比较法和加权因素法等。4.2.8布置方案的评价与选择布置4.2.8布置方案的评价与选择1、非经济因素评价每个布置方案都有一些不能用费用精确地衡量的非经济因素,常见的有:(1)是否易于将来发展(2)工艺过程的适应性(3)灵活性(4)物流的效率(5)物流搬运的效率(6)储存的效率(7)空间利用率(8)辅助服务部门的综合效率(9)工作条件(10)安全性(11)是否易于管理(12)产品质量(13)维修(14)设备利用率

(15)是否满足需求能力(16)是否适应公司的组织机构

(17)人流(18)外观(19)自然条件的利用(20)环境保护4.2.8布置方案的评价与选择1、非经济因素评价布置方案的评分示例:布置方案的评分示例:2、经济因素评价:对于各种布置方案,可以通过工程经济分析,评价其节省费用、投资额及投资回报期等,作为比较选择的基准。至于比较哪些指标最好,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2、经济因素评价:66举例1:某机械厂的设施布置设有3种零件A、B、C,其工艺路径及日产量如表1所示(1-5:分别表示5个部门)部门12345面积m22040406020表2:5个部门所需厂房面积如何布置?66举例1:某机械厂的设施布置设有3种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