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15篇)_第1页
学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15篇)_第2页
学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15篇)_第3页
学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15篇)_第4页
学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学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15篇)

学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通用15篇)

学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篇1

为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体局、县教体局对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的有关要求,让学校的责任回归学校﹑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家校共育,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面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确保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二、工作目标

加强学生作业布置科学性﹑合理性规范要求,确保作业总里不超标﹔加强学生睡眠及午间休息管理,确保学生睡眠充足﹔加强学生手机进校园管控,确保必要时学生能和家长正常沟通交流;加强学生读物排查清理,确保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加强体质管理,确保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三、主要任务

(—)加强作业管理

1、把握育人功能。各年级组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里。

2、强化作业统筹。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每天控制在6分钟以内。初中学生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得超过90分钟○各年级组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特别是要加强学科组和年级组的统筹,严格按照规定控制作业总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等时间,使小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课堂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3、注重作业设计。要切实提高作业设计质里,将作业设计工作纳入校本教研工作体系,确保作业难度符合学生实际,不得超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分层布置作业,布置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注重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业、综合性作业,进一步创新适应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作业形式。

4、规范作业布置。课后书面作业以教材课后练习、学校统一征订的教辅资料为主,其他课后的探究性学习、习作练习、阅读及书写训练等学业安排布置,均应根据课程计划及课程实施情况安排。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高难度的作业,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里,不准用增加作业里的方式惩罚学生,特别是教师不得通过微信和等方式布置作业。

5、严肃作业批改。任课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要求学生对错误作业及时订正,及时做好向学生的反馈﹑笞疑等工作。特别是要注重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做好笞疑辅导工作。不得给家长布置或者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和批改作业。

(二)加强睡眠管理

1、加强科学睡眠教育。各年级组要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2、保障学生睡眠时间。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3、统筹学校作息时间。走读生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50。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初中一般不早于8:00﹔各年级组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门卫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寄宿生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

4、合理安排就寝时间。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班主任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

5、加强睡眠监测督导。中小学部要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睡眠管理与指导工作,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里评价监测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睡眠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督导室要把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监督范围。

(三)加强手机管理

1、限制带入校园。各年级组应利用班会﹑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2、细化管理措施。中小学部要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要通过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3、加强教育引导。学部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

4、做好家校沟通。学部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5、加强督导检查。校督导室加强指导学部细化手机管理规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及时解决学校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四、加强读物管理

1、激发阅读兴趣。中小学部要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可设立读书节、读书角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2、科学推荐读物。学部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推选、审核工作。推荐原则、程序按《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执行。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部不得组织统一购买。

3、加强图书室(馆)建设。中小学部要加强图书室(馆)建设,定期更新图书,提高图书室(馆)的使用率。鼓励在教室设置图书角、图书柜、小书箱等,方便学生阅读,丰富阅读体验。

4、建立督查机制。学部要加强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管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校督导室将建立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报备制度,畅通社会和群众监督渠道,定期对进校园课外读物的推荐情况开展抽查。校督导室将课外读物进校园有关情况纳入督导范围。(五)加强体质管理

1、配齐专业教师。中小学部要在核定的教师总人数内,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专兼职体育教师。

2、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足开好体育课,严格落实1-2年级每周4课时,3-9年级每周3课时。中小学部应力争做到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体育课堂要严格落实“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确保指导运动技能符合要求,运动量达到要求。

3、开展体育活动。中小学部要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综合性体育节,大力发展校园特色体育项目,加强专项体育人才培养。中小学部要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要培养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4、综合防控近视。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避免不良用眼行为,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要求,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5、做好体质检测。认真做好每年一次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如实记录测试结果,并将测试成绩及时录入系统,保证上报率100%,及格率不得低于85%,优秀率不得低于8%。完善学生体质健康不达标的'学生台账,针对体质健康不达标的学生,制定相应管理措施、改善计划,健全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一评估一反馈一干预一保障”闭环体系。

6、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学校教学、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加强学生营养配餐管理,政教处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7、健全责任机制。校督导室将统筹全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定期向校委会汇报,督促学部做好相关工作。校督导室将加强指导工作,督促学部细化体质健康管理规定。中小学部要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五、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是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大事,也是广大家长的烦心事。中小学部要站在为国家为民族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高度,增强工作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细化工作措施,做细做实各项工作,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2、加强宜传引导。加强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路径,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小学部要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家校沟通纽带作用,并通过印发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班会等形式,使“五项管理”制度家长知晓,学生熟记,让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并广泛支持,使家长尽到监护责任,不给孩子布置额外家庭作业,督促孩子按时休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监督孩子不阅读有害读物,不看不健康的影视片,不玩有害游戏,教育孩子自觉遵守“五项管理”制度,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3、严格督查考核。校督导室将加强对中小学部“五项管理”的督促指导,确保“五项管理”落实落细。同时,将“五项管理”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实行定期督导,校长是“五项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职尽责。对“五项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年级组和个人,按照学校相关制度严格追责问责。

学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篇2

一、活动组织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级正、副班主任各校体育教师

二、活动主题

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

三、参加对象

本校五、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__年__月__日—20__年__月__日

活动地点:

学校操场

活动内容:

20__年__月__日,升旗仪式后举行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起跑仪式。

每天长跑距离(基数)为:小学五、六年级1000米。体育教师及班主任可根据学生体质适当调整里程。

每天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完成跑步里程,节假日和寒假期间学生按学校要求自觉坚持长跑锻炼,每人每天做好记录(个人记录表填好后放在成长袋中),各班组要做好每月长跑活动情况记录,可由班级体育委员进行登记。每周计算好各班的总公里数。在冬季长跑活动结束时,统计每个学生冬季长跑的总里程。

活动结束时,学校组织一次五、六年级长跑比赛,学校每学期结束做好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总结。

五、六年级学生通过早操时间完成冬季长跑里程,由班主任带队,体育教师和政教处组织。

六、长跑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教育和体育卫生教育,各班学生在长跑前应整队进行热身活动,然后按顺序开始长跑。

2、在跑步过程中,严禁班级之间的超越。

3、在跑步过程中每个学生应听从教师或体育委员的口令指挥,要求队伍整齐,步调一致。

4、班级之间应间隔一定的距离,学生严禁说话、打闹、推挤、碰撞等现象发生。

5、班主任要做好学生身体素质的调查工作,对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长跑活动的学生,班主任应做好工作,并安排好该学生的活动。

6、雨雪天气等暂停。

七、班级优秀组织奖评先条件

1、冬季长跑活动组织健全,措施具体。

2、认真组织起跑仪式并开展冬季长跑的宣传教育活动。

3、冬季长跑普及率高,学生完成长跑里程,锻炼效果显著。

4、活动记载完整。

5、活动期间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评为优秀组织奖的班级由学校适当进行奖励。

学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篇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20__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中对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用眼时间以及作业时间的明确规定和以及《关于开展“五项管理”的通知》工作要求,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并优化学生睡眠管理,探索科学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睡眠管理做具体方案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睡眠管理的重要意义

睡眠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提高课堂的效率,需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可见学生的睡眠情况是高效课堂的关键,要积极做好和改善学生的睡眠情况,引导学生家长关注学生的睡眠质量并宣传睡眠重要性和睡眠不足的危害性,从而达到家校共识,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睡眠管理的具体实施

1、统筹安排作息时间。立足学校作息时间,整体考虑学生居家的作息时间,每天21:00—7:00为学生睡眠时间,确保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在10小时。每天不得早于8:20上课,系统、科学、合理制定学生的睡眠计划,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形成习惯。

2、科学布置各科作业。所有教师要立足课堂提升教学实效,优化学习方式和作业设计,严格控制作业时间。

3、学校要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通过班队会、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途径,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全校班级开展睡眠宣传教育和防近视专题班会,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4、学校、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睡眠完成情况并如实填写睡眠情况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学生睡眠动态。提醒家长注意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业练习、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家长避免给孩子增加过重课外负担,与孩子共同制定合理的居家作息时间,在保障孩子充足睡眠的前提下,带领孩子进行劳动、锻炼、阅读等课外活动,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家长也要做到不熬夜、睡觉前不玩电子产品等,为孩子做好榜样示范。

三、睡眠的管理与监督

加强学生睡眠时间的监督。班主任通过家长加强对学生睡眠情况的'监控,把好关,形成学生个人备案。定期开展有关睡眠阶段性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意见。

四、加强监管,优化睡眠管理保障措施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构建本校学生的睡眠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抓规范要求,从制度上规范家长和学生睡眠情况的落实。建立学生睡眠常规检查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形成以班主任和家长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注重对学生睡眠质量的反馈,确保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要求。

2、强化督查,完善评价。学校将班级睡眠开展情况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内容之一,加强监督检查,切实将学生睡眠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

学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篇4

一、领导小组组织架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管控专班,骆露晓任专班主任。同时分设应急劝返组、后勤保障组、专班管控组。

二、应急劝返组

(一)专班人员

牵头领导:

分管领导:

组成人员:

(二)主要职责

1、非五泄籍返镇人员劝返:涉及企业返镇人员由楼海军牵头,抽调小组成员、企业主要负责人成立临时工作组在规定时间内赴交通道口进行现场劝返;

其他人员由朱力牵头,抽调小组成员、村(社区)干部成立临时工作组进行现场劝返。

2、五泄籍返镇人员劝返:各村(社区)由包村领导牵头,抽调包村组成员、村(社区)主职干部成立临时工作组在规定时间内赴交通道口开展工作;

小区由唐轶彬副镇长牵头,抽调小组成员、物业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赴交通道口开展工作。如五泄籍返镇人员常住地为五泄辖区的,在规定地点落实14天隔离要求。

(三)工作要求

1、接到通知45分钟之内到交通道口接收返镇人员(值班期间由值班组长负责带队接人)。

2、外地户籍人口处置要求:分两类:一类为在五泄有合法房产的且当天外出往返的,工作组成员在道口告知其需居家隔离14天,取得承诺后接收至原居住地落实居家隔离各项措施。第二类为其他外地户籍人员:一律在交通道口进行劝返,若长时间无法劝返,道口又人员集聚时,先带离道口择地进行劝返(市统一集中劝返地为米果果)。

3、本地户籍人口处置要求:对当天往返短途出行的本地人口,工作组在道口告知其需居家隔离14天,取得承诺后接收至原居住地落实居家隔离各项措施。对其他从外地来(回)的本地人口,能劝返的就地劝返,不能劝返的告知其需在镇集中隔离点隔离14天,取得承诺后带至镇集中隔离点隔离。

4、工作组接收至镇的人员,由各工作组落实专人第一时间报至镇指挥部范佳处。

5、处置要求若有变化以市重点人员管控工作领导小组最新要求为准。

三、后勤保障组

(一)专班人员

牵头领导:

分管领导:

组成人员:

(二)主要职责

1、安置点落实:由丁国伟牵头,党政办负责落实2个安置点,其中,返镇人员集中隔离点为镇敬老院,密切接触者隔离点为康乐福养老中心。

2、物资保障:由周挺牵头,党政办、社事办负责落实应急包、空调被、洗漱用品、取暖器、热水器等物品;负责隔离区内人员集中生活期所需生活用品保障。如有隔离人员家属配送物资,须党政办接收后转交工作人员。

3、专车保障:由丁国伟牵头,党政办负责落实商务车为专用接送车辆(配驾驶员);如深夜临时通知,各工作组自行安排车辆前往。

4、场所消杀:由丁国伟牵头,党政办负责正式启用前开展一次全方位消杀;启用后按照要求每天定期消杀。同时,落实专人保洁,按要求开展保洁工作。

5、送餐服务:由丁国伟牵头,党政办负责早中晚三餐定时配送,另外按需要临时配送。

(三)工作要求

1、物资保障要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

2、工作人员要主动与专班管控组成员沟通了解情况,及时查漏补缺,做到隔离点温馨、周全。

四、专班管控组

(一)专班人员

牵头领导:丁国伟

分管领导:朱力骆露晓徐辉

组成人员:抽调派出所、五泄卫生院、镇机关、安保室等工作人员及宣传部下派干部。

(二)工作职责

按照市下发的集中隔离点规范操作要求,落实日常管控工作。具体如下:

1、现场管控:由丁国伟牵头,抽调人员实行三班倒,有序管理隔离人员落实隔离措施,动态掌握隔离人员思想动态,关注日常生活保障情况。

2、医学观察:由骆露晓牵头,抽调五泄卫生院工作人员,对隔离人员每天定期开展3次测温、问询等活动,实时掌握隔离人员健康状态;对有症状人员及时制订工作预案,报镇指挥部决策落实。

3、突发处置:由朱力牵头,抽调派出所、五泄卫生院、安保室等工作人员,对影响隔离点日常管理、正常运行等不良行为,做到第一时间出手制止。

(三)工作要求

1、各抽调人员严格服从组织安排,合理安排好手头或分管工作,如需请假提前向牵头领导审批。

2、专班人员无缝交接好工作,工作期间做好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3、后勤保障组落实防护服、护目镜、口罩等防护设备。

学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

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是进一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提升我校品味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区教育局的工作要求,特制定本方案,意在以体育特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全面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以“培养体育特长,增强学生体质,打造体育品牌”为特色办学理念,以篮球为突破口,以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为抓手,经过一到两年左右的时间使我校成为体育特色学校,全面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__、9月20__、1月

进一步规范体育课堂教学行为,向40分钟求质量;根据学校实际选准要创建的优势项目,制定规划,初步构建优势项目的内容体系、实施途径和评价机制;组织开展大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第二阶段:20__、2月20__、7月

在完善项目的内容、实施途径、评价方式等的基础上,成立多个体育兴趣活动小组,并使大课间活动更科学、规范、有效,从而带动其他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使教师、学生大面积参与学校体育运动,掌握技能,愉悦身心,锻炼身体。通过教师指导、参与、比赛把学生从课堂带到操场。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和学校体育特色。

第三阶段:20__、9月20__、2月

通过一年多的打造,以点带面,从体育的崛起,使学校形成鲜明办学风格,学生有特长的基础上,将其拓展成学校的办学个性,成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最终实现特色学校的目标。

三、实施步骤

第一步,巩固特色项目。篮球作为我校的传统项目,我们要保持,要发展。一要稳定教练队伍;二要形成梯队;三要学生广泛参与。校篮球队继续要在全旗处于绝对领先位置,代表全旗参加比赛争取优异成绩。

第二步,形成体育特色。在篮球的带动下,丰富和创新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学上水平,体育科研见成效,体育竞技领风骚。

第三步,创建特色学校。体育展风采,德育提素质,智育重技能,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四、创建体育特色学校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

成员:全体教职工

五、特色项目:

大课间、篮球、课外活动

六、具体实施方案:

1.加强业余篮球训练。学校成立篮球训练队,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和发展规划,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积极争取班主任对体育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努力形成全校上下人人支持体育、人人参与体育的良好氛围。

2.科学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

大课间活动安排在上午第二节课后,时间为25分钟。大课间操内容主要以广播体操和学生长跑运动为主,具体安排根据学校实际和季节、气候情况确定。课外活动课以班为单位进行,内容主要包括:游戏、体育趣味比赛,自主活动(包括跳绳、踢毽子、掷沙包和球类)等。课外活动课由教导处统一划定活动区域,要求各班课前有教案,课中留记录,课后有反思。学校开展检查评比活动,成立大课间活动检查评比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查评比细则,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定期评比,定期指导,定期总结。建立活动的长效机制,将大课间活动作为创建学校特色内容之一,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排入学校作息时间表。落实好待遇和器材问题,体育教师组织大课间活动每周按两课时计入工作量,号召每名学生自配一件体育活动器材,学校积极筹措经费最大限度地满足活动器材的需求。

3.营造浓厚校园体育文化。张贴有关体育、全民健身有关标语,利用墙报、校园广播、校园网、校报等宣传阵地加强宣传,提高参加锻炼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4.家校结合,进一步推动体育特色学校建设。通过发告家长书、举办家长座谈会、书面联系卡等形式,宣传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国家有关体育的政策法定;将体育知识的传授纳入家长学校教学计划,引起家长对孩子体育活动的关心和支持,为子女创设良好的家庭体育学习环境;邀请家长参与学校体育竞技活动。

5.认真做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学校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制定好体育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按照课程标准开设体育课,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进体育教学,制定体育课管理办法,督促体育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根据学生实际,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形成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积极推行“学生参与法”、“师生互动互练法”、“启发探究式教学法”、“以赛代练法”等教学方式。

6.不断归纳、总结体育精神,使它成为学风、班风、教风和校风,使体育起到育德、益智、强志、健体、养性的作用,带动学校工作走上新的台阶。

学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篇6

为保证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本着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原则,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

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我校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二、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最迟于21:20入睡,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三、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

从保证学生充足睡眠需要出发,每天上午不得早于8:20上课,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将提前开门、妥善安置。

四、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

学校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或课后服务时间,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提醒家长注意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业练习、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

五、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

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

学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篇7

为进一步加强机关内部管理,规范办公行为,提高机关职工敬业精神、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充分调动机关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青年职工相互学习和交流,促进机关人才队伍建设,学校将开展首届机关管理岗位基本功大赛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结合机关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望相关单位遵照执行。

一、参赛人员

1、机关所属部门年龄未超过45周岁的管理岗位上的所有职工。

2、学校其它部门和单位的年龄未超过45周岁的管理岗位的职工,经申请批准后也可报名参赛。

二、大赛项目

公文写作和计算机应用两项基本技能。

三、大赛程序

1、预赛

个人填写参赛申请表(见附件1)交到机关党委办公室。通过现场公文写作的预赛试题,选出优胜者参加决赛。优胜者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报名参赛人员总数的20%。

2、决赛

通过现场公文写作和计算机应用(形成电子文档)的决赛试题,评选出大赛一、二、三等奖。

四、大赛时间、地点

1、预赛时间定于10月29日下午1:30——2:30时,地点:第三教学楼202室。由机关党委组织参赛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试题(手写公文)。

2、决赛由校工会组织,参赛人员使用电脑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试题。决赛时间地点另行通知(见校园网)。

五、大赛要求

1、机关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会组织应积极响应工会的号召,组织好本部门员工积极参赛;各单位领导要支持鼓励员工参赛,为员工参赛提供必要的时间和条件。

2、凡符合参赛条件的机关管理人员,须参加预赛;未参加预赛的,不能参加决赛。

3、预赛、决赛时,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大赛试题,超过规定时间的不予评判。

六、组织机构

由校工会、机关党委等部门组成学校管理岗位职工基本功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分设在工会和机关党委。联系人:李智;联系电话:。

七、奖励与义务

1、奖励数额。“机关管理岗位职工基本功大赛优胜奖”,根据参赛人数奖励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2、奖励形式。对于获奖人员,学校将在庆祝教师节大会上进行表彰,并为获奖者授予“管理岗位基本功大赛优胜奖”荣誉称号、颁发获奖证书。

3、获奖者义务。获奖的员工,有义务为机关职工推介经验。

八、报名时间、地点:

从即日起至10月25日止。将经过批准后的参赛申请表通过办公自动化发至机关党办主任李智邮箱中。

学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篇8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意见的精神及要求,制定此整改方案:

一、条件保障

(一)成立领导小组

由教管中心主任担任组长,各个学校校长为副组长;成员由各个学校教管中心主任和体育科组长组成。

(二)组建教研团队

各中小学要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积极参加市、区开展的各项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抽测的各项会议和培训,由体育教研员定期安排各学校体育教师开展的各项培训,针对性开展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培训力度,组建一支具有战斗力的教研团队。

(三)增加经费投入

提高教师工作成效,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成立专项基金,专金专用,为提高学生健康体质做出有力保障,针对有关参与学生健康体质测试或训练的教师,各学校须按照一定的课时给予补助或奖励,每年在省抽测学生体质健康前进行区的抽查体测,并聘请第三方对街道进行抽测,抽测到的学校给予第三方的费用支出。

(四)配齐体育教师,开足体育课程。

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程刚性要求,完善体育课时保障机制,落实好国家对体育课程的设置的规定,小学1—2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3—6年级、初中每周3节及高中每周2节体育课。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和学校教学周数,保证总的体育课时数。不断拓宽课程领域,逐步增加课时,丰富课程内容,开足开齐体育课,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机制要健全,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普遍建立,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逐年有所提升。

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效持续发展

(一)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学校要将大课间体育活动排入课表,按时进行。各学校要积极探索、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把这项工作,列为对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检查、学校校长年终考评以及有关的工作评比内容之中,定期进行检查、督促,使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工作落到实处。

(二)落实国标测试运动会

举行一年一度国标测试运动会,成立学校运动会机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全员参与,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并认真完成各项目的测试,测试员要做好准确真实的成绩存档,相关负责人应做好统筹安排和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测试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三)做好学生体质数据整理与应用。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水平,整理好学生体质健康体测的有关数据,成立学生个人独立档案,全面增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可以引进先进的测试器材,确保测试学生体质健康的各项指标的真实性。

三、成立领导小组,扎实开展督导检查。

各学校严格执行体育课和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强化校内体育锻炼。街道开展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专项督导检查,重点检查中小学体育课开课、落实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等情况。根据20__年学生体质健康报告,教育管理中心将成立督导组,重点检查民办学校大课间和体育教学环节。

四、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水平,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及评价。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把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并将抽测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校教学工作评估和校长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当前旗峰教育奖实施办法已明确学生体质健康不达标,不能参与旗峰奖评比。

五、以国标测试内容为主,开展专项行动。

以落实《国标》为抓手,各中小学校从20__年10月份起,根据各年级《国标》测试项目设置,必须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含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学校体育竞赛等)中强化《国标》测试项目的专门教学与训练。同时,学校体育科组要研究20__年本校学生体质测试成绩报告,找出去年成绩偏低的测试项目,制定训练计划和训练措施,取长补短,不断提升学生体质测试的整体成绩。各中小学校每学年第一学期(11月30日前)要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国标》测试项目与体育课教学内容融合的专题运动会,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积极开展《国标》测试项目锻炼,努力提高《国标》测试成绩。

六、完善和规范测试工作。

各中小学校每年按要求组织开展面向所有学生的《国标》测试,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测试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测试工作经费、场地、器材等条件,分管体育工作的学校行政领导要对测试工作全程管控。探索购买第三方专业机构服务,开展《国标》测试工作。要加强安全教育,强化规范意识,程序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防止伤害事故;按规定为学生购买测试意外险,建立预防机制和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等突发情况处理预案,确保测试安全。自20__年起将每年的11月定为《国标》测试月,现场测试采取集中单元测试的方式,半天为一个测试单元,各项目必须在同一个单元内完成。

七、增加经费投入,完善监测制度。

要求每所学校上报国标测试运动会的方案和活动照片。及时上报国标数据,对辖区内国标测试工作进行随机抽查监测,抽测结果及时在街道教育系统通报。根据东城街道20__年学生体质测试报告,重点将对辖区内民办学校体质测试工作进行监测。

八、加强体质健康数据分析与应用。

各中小学校对学生《国标》测试结果进行评定,按要求如实填写《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将其作为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记录的重要依据,并妥善保存。各学校要确保上报数据的完整、真实、准确、有效,测试数据经校长审核确认后,于20__年12月10日前报至东莞市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管理系统,经市审核后再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各校根据东莞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年度报告,及时了解和分析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和制定提升学生体质工作对策和方法。

学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篇9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明确我校体育工作目标,提高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做好“阳光体育”活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常规教学为主渠道,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和创新实践的能力,提高教师的学习理论水平,让学生学会求知做人及终身体育发展奠定基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结合我校各项工作的实际,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重点深化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体育课改教研活动,努力施行新课程标准,用新的理念来强化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注意加强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增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树立集体主义荣誉感,培养不怕苦,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个性,战胜困难的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激烈竞争奠定基础,使学生身心得到和协地发展。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和大课间活动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组织领导

为全面有序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并使活动能有计划、有组织、有部署且落到实处地展开,学校成立了“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以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脚踏实地地开展活动,争取学生喜欢积极参加。

组长:(校长)

副组长:(分管副校长)

(分管教学副校长)

(党建副书记)

(工会主席)

成员:、

职责和分工:

校长:组织制定计划和工作指导。定期召开工作研究。

副校长:组织具体实施、督促检查和协调指导。

成员:1、后勤保障

2、教导处和大队部,带领班主任和相关老师,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三、活动主题: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每一天

四、任务与目标

(一)认真学习,转变观念,力求创新。

认真学习强化新课程标准,加深对课改工作的认识,在工作中积极实施课改要求,转变观念,用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来指导体育工作,用创新的思维,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二)依照新课程标准,搞好体育课改活动。

要全面开展体育课改活动。在体育课中要有新的理念,要有创新意识,在上好平时课的前提下,体育教师要在体育健康课上,力求有创意,逐步使我校的体育课正规化。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得到锻炼,身心得到和谐地发展。

(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课堂评价。

正确评价学生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评价还要从学生的自身条件出发,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积极参加、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兴趣。

(四)抓好“两操”“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积极贯彻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精神

学校“两操”、“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和“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两操”“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更要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所以各班要认真抓好队列队形和广播操常态化工作,要做到人人参与,师生共练。争创体育特色和大课间活动的创新,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五)继续抓好业余训练,争取更大成绩

认真抓好我校体育运动队训练工作。为了全面提高我校各运动队的竞技水平,在今年的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校争光,近期体育组及各个集体项目训练队的负责人,将对我校各运动队全面选拔和分项强化训练。各个教练员要抓好常规训练,做到开训前有计划、中期检查及末期测试总结。各队所选队员必须要有意外人身保险、正规二代身份证,同时要做好梯队运动员选拔工作,注重培养后备运动员。各队负责人要协调好各部门工作,经常、积极、主动和班主任、家长联系,做好运动员沟通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并做好运动员的思想工作,使运动员的训练时间得到保证。训练时要根据学校场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内容和训练时间,确保运动能力稳步提高,为全市小学生运动会取得优异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活动保障

1、进一步明确校长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负全责,学校各部门及广大教师要关心和支持阳光体育活动。学校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要有计划有步骤有实效地实施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立足校园,深开展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

2、增加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保证经费按一定比例投放于学校体育专项项目。

3、按规定配足配齐体育器材。体育老师和后勤部门要随时注意器材的良好和维护,充分利用场地及器材,提高使用效率,确保学生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4、为了使活动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能够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学校制订具体可行的措施方案,就具体时间、活动项目、活动次序、安全防范等事宜做出周密的安排。领导小组每学期都要和体育老师一起制订学校学生阳光体育活动计划,对活动有要求,有记录,有检查,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把握发展方向,年末进行总结,保证阳光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有组织、有目标、高效率地实施。

5、严格考核评比,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情况纳入学生体育课程、综合素质多元评价的重要内容,把班级组织体育活动作为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把上好体育课,指导学生科学锻炼作为体育教师工作实绩的重要考核内容。以此推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有效开展、深入发展。

6、为保证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学校设立监督电话:。

学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篇10

为全面做好应急状态下重点人群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和健康权益,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主要目的

认真汲取外省市孕妇流产事件等深刻教训,结合前期我县突发疫情应急处置经验,考虑到最坏情况,充分预估全县可能发生新冠疫情暴发导致大面积区域封控管控等极端风险,统筹防控力量,规范处置流程,指导各地做好慢性病患者、急危重症患者(心梗、脑卒中、创伤、中毒等)、血液透析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孕产妇、新生儿、精神病患者、残疾人、行动不便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医疗服务保障工作,维护正常就医秩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精准战、持久战,特制定本方案。

二、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服务管理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的通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印发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方案的通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医疗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修订版)》《四川省应急状态下重点人群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方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三、处置原则

坚持“县级统筹、分类救治、精准服务、高效规范”的原则,按照疫情防控实际情况,完善封城应急状态下医疗服务管理运行机制,落实差异化的医疗服务管理措施,根据不同患者医疗需求进行精准救治,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具体措施流程

(一)提前掌握底数。此项工作由医院公卫科牵头落实方案,制定完善相关表格,并在1月28日前收集汇总。发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网底作用,与属地镇人民政府实施联防联控,统筹辖区内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结合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数据等信息,迅速摸清辖区内慢性病患者、血液透析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孕产妇、新生儿、精神病患者、残疾人、行动不便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数量和就医习惯,登记造册,实行网格化管理。要求精准到社区(村组),以便在划定封控管控区域时,能第一时间确定封控管控区域医疗服务需求。

(二)成立工作专班。县应急指挥部医疗救治组成立封控管控区域重点人群医疗服务保障工作专班,组建县级救治专家组,制定全县应急状态下重点人群医疗服务保障方案,建立完善县域三级医疗救治服务网络,实施分类救治,协调跨区域间各类重点人群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根据疫情防控需求,配合县级专班统筹做好辖区医疗服务保障工作。突发疫情发生后,积极协助珙泉镇人民政府迅速组织派出所、社区(村组)、医院及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等成立封控管控区域重点人群医疗服务保障工作专班,统筹做好辖区内疫情防控和各类重点人群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三)组建三级医疗救治网络。根据封控管控区域范围,建立“医疗点+乡镇(中心)卫生院+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救治网络。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_市矿山急救医院为定点医疗机构,定点医院建立绿色通道、合理划分医疗区域,成立专门部门全面落实封控区、管控区重点人群医疗救治服务。_人民医院负责指导珙泉镇、孝儿镇、沐滩镇、底洞镇、玉和苗族乡,中医院负责指导巡场镇、罗渡苗族乡、洛表镇、王家镇、上罗镇,_市矿山急救医院负责指导曹营镇、洛亥镇、观斗苗族乡卫生院落实重点人群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提供精准服务。

1、医疗点。根据我院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情况,统筹安排全镇全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村卫生室乡村全科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名单见附件4),根据封控管控区域面积、特殊重点人群数量等实际情况,在封控管控区域设置医疗点,派驻足够的医护团队,实行24小时轮值,为居民提供健康监测、健康巡查、上门诊疗、上门送药、核酸标本采集等服务,经评估确需外出就医的,按规范转运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职责见附件2)。一旦发现新冠肺炎阳性病例时,迅速将患者闭环转运至市级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_市第二人民医院临港院区)。

2、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作为本辖区封控管控区重点人群医疗服务主体,积极配合县级派驻辖区内的医疗工作组做好医服务保障工作,切实承担起封控管控区域的医疗任务,对医疗点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无好转或恶化的,要及时转到本院或上级医院治疗,要做到“应治尽治、应收尽收、应转尽转”。驻点医疗队工作职责(附件3)。

3、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_市矿山急救医院为我县封控管控区域非新冠患者救治县级定点医疗机构,重点保障心脑血管意外、外伤等急危重症患者以及血透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孕产妇、新生儿、精神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医疗救治。当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资源无法满足全县特殊重点人群医疗服务保障需求时,县应对新冠疫情医疗救治组请求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支援。

(四)加强转运调度。县卫生健康局统筹调度全县院前急救医疗资源,120救护车24小时应急值守,指定专用120救护车,点对点接送封控区、管控区患者,坚决打通看病就医“最后一米”。当120救护车不足时,县交通运输组紧急征调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等进行统一调度。各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保证120急救电话24小时通畅,必要时统筹电信、移动等话务员力量,及时扩容120急救热线调度坐席,避免发生占线问题。建立120救护车闭环管理机制,参与转运的医务人员、车辆固定,不参与其他工作,工作期间实行单人单间(带独立卫生间)集中居住,不相互交流走访,避免堂食,避免外出购物、就餐等行为,所有转运人员按照居住地与医院之间两点一线出行。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对转运车辆、医疗设备等进行终末消毒。

(五)实施分类救治

1、发热患者。发热门诊及诊室或哨点的医疗机构要“应开尽开”,必须提供24小时服务,必须配备核酸快检设备,所有到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无论有无核酸检测报告,必须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反馈前一律留观。对发热患者、参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救治工作的高风险岗位人员实行严格闭环管理。

2、非急诊及择期手术患者。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大力推行非急诊预约挂号、预约检查,有序引导患者分时段就诊,有效减少医疗机构人群聚集和疫情防控期间人员流动,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同时,医疗机构要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优势,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功能,通过应用互联网医院、“云门诊”等手段,为非急诊患者提供线上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宣教、就诊指导、疾病复诊、心理疏导等服务。互联网医院为非急诊患者开具电子处方,探索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为患者提供药品邮寄服务。对于择期手术患者,医疗机构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全面了解患者意愿与病情进展情况,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结合疫情防控形势确定手术时间。

3、急危重症患者。定点医疗机构提前制定接诊封控区、管控区急危重症患者的工作预案,设置必要的急诊抢救室、手术室和病房缓冲区,畅通绿色通道,落实首诊负责制,对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急危重症患者,医护人员应做好防护第一时间救治,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诊患者。在积极抢救的同时进行核酸检测,对救治后需留院治疗的,应先在缓冲区进行单人单间隔离治疗,排除新冠肺炎后再转入普通病房。各医疗点及基层医务人员应协调做好急危重症患者衔接和转运,缩短院前急救时间。

4、各类重点人群。坚持“追踪到人、登记在册、社区管理、上门观察、规范运转、异常就医”的原则,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监测和健康管理,并结合实际开展诊疗服务。

(1)慢性病患者。乡由镇卫生院负责解决慢性病患者就医问题,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团队作用,可视病情将其处方用量延长至12周。通过电话、微信随访等加强远程指导,强化慢性病患者日常管理,满足日常用药和医疗咨询服务。

(2)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人群。定点医疗机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_市矿山急救医院)统筹协调院内医疗资源,全力满足患者定期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医疗服务。要落实好专门时段、专门通道、专门病房、专门检查设备、专门医护团队,为有指征但暂未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或肿瘤放化疗。指定专用车辆点对点接送患者,转运过程中要落实防护措施,车辆转运结束后开展终末消毒。

(3)孕产妇、新生儿人群。县妇幼保健院根据建档在册情况,加强对孕产妇、新生儿的健康管理,主动通过线上、电话等多种形式,加强健康教育和咨询指导,帮助孕产妇做好自我监测和个人防护,并严格做好孕28周以上、有妊娠合并症的高危孕产妇健康监测和专案管理。对于临产孕产妇、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等需要急诊急救的患者,由医疗点及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联系辖区乡镇政府、村(社区)协调闭环转运至县级定点医疗机构或县妇幼保健院,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给予及时治疗,当产儿科能力不足,立即请求上级支援,由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医疗资源开展救治,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拒诊或延误治疗。县妇幼保健院及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妇产科、儿科要规范设置过渡病房、隔离分娩间等,对需要收住院但暂无核酸检测结果的,应当先收治在过渡病房,在隔离分娩间进行分娩,待确认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再转入普通病房。对需急诊急救孕产妇和新生儿存在就诊困难的,由辖区乡镇政府、村(社区)24小时值守兜底,协调闭环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保障救治工作。

(4)应急预防接种人群。镇卫生院统筹安排值班人员负责。按照辖区内人口基数及以往接种情况,科学测算需接种狂犬疫苗、破伤风疫苗等应急预防接种人群数量,安排医院值班值守人员开展应急接种疫苗服务。

(5)其他重点人群。做好残疾人、行动不便老年人等其他重点人群医疗服务保障工作。

(六)加强封闭式管理。当医疗机构出现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发生院感暴发或其他需要封闭式管理的情况时,县应急指挥部要统筹做好医疗机构安全保卫、交通管制、物资供应、信息发布、流行病学调查及集中隔离场所准备等工作,并予以优先保障。医疗机构要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根据疾控部门的流调溯源及追踪排查,做好院内高、中、低风险等级的划分和管理,统筹人力资源科学调配和合理安排,完善医疗服务及后勤管理流程,科学、快速、平稳、有序的开展应对和处置,并加强院内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和监测,保障急诊急救患者及在院患者诊疗服务。

五、就医流程

(一)基础病就医。由患者或其直系亲属(或监护人)向乡镇疫情防控部门提出申请,由乡镇疫情防控部门协调医疗点、乡镇(中心)卫生院进行诊视。医疗点、乡镇(中心)卫生院根据患者病情,提出如下建议:

1、可以居家治疗的,建议居家治疗,由乡镇疫情防控部门协调乡镇(中心)卫生院、医疗点落实居家治疗或送医送药上门服务事宜。

2、必须送医院治疗的,在明确接诊医疗机构后,由患者所在社区(村)疫情防控部门审核登记、盖章签发《居民就医通行证》(包含患者及陪同就医人员姓名、身份证号、通行时间、通行路线等),并安排就医专用车辆,按通行路线对患者送医。患者病情不需要安排陪同人员的,原则上不安排陪同人员,因病情较重或行动不便等原因,可1名家属陪同。通行路线上的各卡口要核对《居民就医通行证》无误后放行。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考虑疫情防控期间各种突发情况导致群众看病就医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应急预案,方案各个环节要明确到机构、明确到具体联系人。

(二)强化协调联动。各乡镇应急指挥部要将疫情防控和各类特殊重点人群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统筹考虑、协同推进,特别加强对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医疗点的支持,优先保障特殊重点人群医疗服务需求。根据辖区疫情发展变化,及时对可调用的医疗场所、人力资源、防护物资进行合理分配和优化调整。一旦启动应急预案,按要求做好社区管控、慢病管理、安全转运、分类救治、院感防控等重点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医疗需求。

(三)落实院感防控。要持续强化感控管理意识,坚持科学合理开展院感防控工作。落实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普通门急诊、住院病区管理各项措施,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感控管理;做好环境、物表消毒,抓好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实施相应级别标准防护;做好院内各类人员健康检测和核酸检测,采取措施防范人群聚集,确保不发生医院聚集性疫情和院感事件。

(四)加强宣传引导。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一旦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将非新冠疾病救治定点医疗机构信息包括联系人、联系电话等,在省、市(州)、县卫生健康委(局)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上公示,并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开。县定点医疗机构要在入口处、公告栏等醒目位置公示各类特殊重点人群就医流程、服务项目等信息,引导患者合理选择就医。

(五)严格责任追究。在本方案执行过程中,对不执行首诊负责制、推诿患者,玩忽职守、失职、渎职,不服从统一指挥、调度,组织协调不力,措施落实不到位,以及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舆情的,将依据党纪、政纪有关规定,追究部门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学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篇11

一、岗位竞聘目的

为了提高物管中心的工作效率,加强物管中心人才的竞争机制,结合物管中心的实际情况及工作人员自身特点,物管中心将开始新一轮的人员岗位竞聘工作。目的是为企业降低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同时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效果,尤其是通过岗位竞聘不但为物管中心的市场化运作提供了良好实践机

会,同时也为物管中心的平稳转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物管中心部门设置

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为避免机构臃肿给管理带来的不便,根据物管中心后勤服务项目的范围及针对的服务对象和对外经营的情况,现将物管中心机构设置为三部一室,即办公室、工程部、综合部、经营发展部和旅行社。

三、部门管辖范围

1.办公室

管理范围:公文处理、人事管理、安全保卫及园区交通管理、驾驶员管理、分部各部门的协调工作。

2.工程部

管理范围:分部办公楼的工程维修工作、分部家属区的工程维修工作及绿化管养、维护工作、新迎小区和云津市场住宅区的工程维修工作、分部住宅区域卫生工作。

3.综合部

管理范围:分部办公楼卫生、收发及会议室管理工作、分部中餐管理工作、物管中心财务管理工作、医务室管理工作。

4.经营发展部

管理范围:铺面出租、招待所管理、文化用品经营部管理、其它经营项目。

5.旅行社

管理范围:旅行社日常管理及经营业务。

四、各部门人员编制共计13名

1、办公室:主管1名、驾驶员1名、保安管理员兼驾驶员1名

2、综合部:主管1名、会计1名、出纳1名、医务室人员1名

3、经营发展部:主管1名、招待所人员1名、文化用品经营部人员1名

4、工程部:主管1名、工程人员1名

5、旅行社:主管1名

五、岗位竞聘条件及范围

1、符合应聘条件的园部及分部工作人员。

2、竞聘条件(参与竞聘人员年龄均要求在45岁以下,不含45岁)

(一)办公室:

(1)办公室主管:年龄45岁以下,身体健康,大专以上学历,具有较长时间的办公室工作经历,沟通、协调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和公文处理能力。

(2)驾驶员:年龄45岁以下,身体健康,大专以上学历,持有驾驶b照,具有5年以上驾龄,熟悉汽车维修和护理,吃苦耐劳,能适应经常出差。

(3)保安管理员兼驾驶员:年龄45岁以下,身体健康,大专以上学历,具有5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熟悉保卫安全业务,熟悉内保及安全消防业务,沟通、协调能力强,工作责任心强。

(二)综合部

(1)主管:年龄45岁以下,身体健康,大专以上学历,沟通、协调能力强,具有一定的财务知识及管理能力,熟悉一定的医务知识,持有会计资格证,工作责任心强。

(2)会计:年龄45岁以下,身体健康,大专以上学历,具有5年以上的从业经验,持有会计资格证,动手能力强。业务突出者,条件可适当放宽。

(3)出纳:年龄45岁以下,身体健康,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从事该行业的相关资格证书,从业经验5年以上,实作能力强。业务突出者,条件可适当放宽。

(4)医务室人员:年龄45岁以下,身体健康,大专以上学历,熟悉一般的药物知识及医务知识,具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持有从事该行业的相关资格证,工作责任心强,动手能力强。

(三)经营发展部

(1)主管:年龄45岁以下,身体健康,大专以上学历,熟悉对外经营业务,协调、沟通能力强,具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经营方针和经营思路,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和经营。业务能力强者,条件可适当放宽。

(2)招待所管理员:年龄45岁以下,身体健康,熟悉接待业务,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强。

(3)文化经营部人员:年龄45岁以下,身体健康,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零售商品销售能力及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强。

(四)工程部

(1)主管:年龄4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身体健康,具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具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证,工作责任心强,业务能力突出者,条件可适当放宽。

(2)工程管理人员:年龄45岁以下,身体健康,大专以上学历,具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动手能力强,工作责任心强。

(五)旅行社主管:年龄45岁以下,身体健康,大专以上学历,熟悉旅行社业务,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熟悉旅游行业的有关规定,具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证。沟通、协调能力强,工作责任心强。

以上欲参与竞聘的人员在了解竞聘岗位要求、细则后,请于三日内按拟竞聘岗位写出拟职计划书,通过物业中心评议后确定岗位。

学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篇12

为进一步加强后勤服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考核对象

我校从事后勤服务管理工作,在编在岗财政供养的正式教职工。

二、考核内容

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绩效。

三、考核办法

成立以分管后勤工作副校长为组长的考核领导小组,根据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民主考评。

四、奖励性绩效工资的组成

奖励性绩效工资=突出绩效工资+岗位绩效工资-缺憾绩效扣发工资。

五、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

1、突出绩效工资

突出绩效工资由荣誉、论文的发表与交流等组成。此项绩效工资的发放参照学校相应的实施细则执行。

2、岗位绩效工资

岗位绩效平均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突出绩效工资总额+缺憾绩效扣发工资总额)÷总人数。考核小组按各岗位工作绩效考核细则考评,根据考评分数的高低,分两个档次发放岗位绩效工资,两个档次之间相差150元。

3、缺憾绩效扣发工资

各岗位因各部门和学校组织的检查或考评工作有失误的,视情节大小扣发10元—100元绩效工资,违反学校其它相关绩效考核细则的,按相应的扣发条款执行。

学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篇13

为做好全市应急状态下重点人群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和健康权益,特制定本预案。

一、主要目的

认真汲取外省市孕妇流产事件等深刻教训,结合前期我市突发疫情应急处置经验,考虑到最坏情况,充分预估全市可能发生新冠疫情暴发导致大面积区域封控管控等极端风险,统筹防控力量,规范处置流程,指导做好慢性病患者、急危重症患者(心梗、脑卒中、创伤、中毒等)、血液透析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孕产妇、新生儿、精神病患者、残疾人、行动不便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医疗服务保障工作,维护正常就医秩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精准战、持久战,特制定本方案。

二、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服务管理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的通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印发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方案的通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医疗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三、处置原则

根据疫情防控实际情况,完善应急状态下医疗服务管理运行机制,落实差异化的医疗服务管理措施,根据不同患者医疗需求进行分类救治,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五、具体措施

(一)提前掌握底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发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网底作用,与街道社区(村组)实施联防联控,结合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数据等信息,于4月15日前迅速摸清辖区内慢性病患者、血液透析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孕产妇、新生儿、精神病患者、残疾人、行动不便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数量和就医习惯,登记造册,实行网格化管理。要求精准到社区(村组),以便在划定封控管控区域时,能第一时间确定封控管控区域医疗服务需求。

(二)组建三级医疗救治网络。根据封控管控区域范围,建立“医疗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点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救治网络。

1、医疗点。统筹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全科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封控管控区域面积、重点人群数量等实际情况,在封控管控区域设置医疗点,派驻足够的医护团队,实行24小时轮值,为封控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上门医疗服务,为管控区居民提供驻点医疗服务,重点开展健康咨询、常见病及慢性病诊疗,经评估确需外出就医的,按有关规定规范转运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职责详见附件2)。一旦发现新冠肺炎阳性病例时,立即将患者闭环转运送至遂宁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辖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等单位抽调责任心强、专业技术能力突出的医务人员组成专业救治医疗队,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诊疗设施,进驻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承担封控管控区域的医疗救治任务(职责详见附件3)。医疗点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无好转或恶化的,要及时安排专用救护车转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

3、确定非新冠患者重点人群定点救治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为非新冠患者重点人群定点救治医院。

(三)加强转运调度。强化120救护车24小时应急值守,指定专用120救护车点对点接送封控区、管控区患者,坚决打通看病就医“最后一米”。120救护车不足时可紧急征调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等进行统一调度。建立120救护车闭环管理机制,安排专人参与转运,人员、车辆要固定,工作期间安排单人单间(带独立卫生间)居住,不得混住,不相互交流走访,避免堂食,避免外出购物、就餐等行为、所有参与转运人员按照居住地与医院之间两点一线出行,并安排交通车做好保障。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对转运车辆、医疗设备等进行终末消毒。

(四)实施分类救治

1、发热患者。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要应开尽开,必须提供24小时应诊服务,必须配备核酸快检设备,所有到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无论有无核酸检测报告,必须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反馈前一律留观。对发热患者、参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救治工作的高风险岗位人员实行严格闭环管理。

2、非急诊及择期手术患者。医疗机构要大力推行非急诊预约挂号、预约检查,有序引导患者分时段就诊,有效减少医疗机构人群聚集和疫情防控期间人员流动,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对于择期手术患者,医疗机构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全面了解患者意愿与病情进展情况,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结合疫情防控形势确定手术时间。

3、急危重症患者。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要提前制定接诊封控区、管控区急危重症患者的工作预案,在各住院病区各科室增设隔离病房2—3间,用于集中收治高风险、危重症或手术病人,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分别准备1—2间手术室作为隔离手术室。应规范设置隔离病房、手术室转运通道,并完成改造,统筹做好相应区域感控管理,制定管理制度,配齐救治设施设备。按照病区收治患者数量配备经过系统培训的医护人员及工勤保障人员,实施统一封闭管理、严格核酸检测等。落实首诊负责制,对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急危重症患者,医护人员应做好防护第一时间救治,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诊患者。在积极抢救的同时进行核酸检测,对救治后需留院治疗的,应先在缓冲区进行单人单间隔离治疗,排除新冠肺炎后再转入普通病房。医疗点医务人员应协调做好急危重症患者衔接和转运,缩短院前急救时间。

4、各类重点人群。坚持“追踪到人、登记在册、社区管理、上门观察、规范运转、异常就医”的原则,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监测和健康管理,并结合实际开展诊疗服务。

(1)慢性病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解决慢性病患者就医问题,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团队作用,可视病情将其处方用量延长至12周。通过电话、微信随访等加强远程指导,强化慢性病患者日常管理,满足日常用药和医疗咨询服务、医联体牵头单位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帮扶,提高慢性病治疗管理效果。

(2)血液透析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以及其他需要维持定期治疗的重症患者。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以及其他需要维持定期治疗的重症患者,要落实好专门时段、专门通道、专门区域、专门病房、专门检查设备、专门医护团队,提供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等不间断的医疗服务。要指定专用车辆点对点接送患者,转运过程中要落实防护措施,车辆转运结束后开展终末消毒。

(3)孕产妇、新生儿人群。各助产机构要根据建档建卡及在册情况,加强对孕产妇、新生儿的健康管理,主动通过线上、电话等多种形式,加强健康教育和咨询指导,帮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