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鲁教版通用)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测评十六人口迁移_第1页
高考地理(鲁教版通用)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测评十六人口迁移_第2页
高考地理(鲁教版通用)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测评十六人口迁移_第3页
高考地理(鲁教版通用)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测评十六人口迁移_第4页
高考地理(鲁教版通用)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测评十六人口迁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心素养测评十六人口迁移建议用时:45分钟(2019·天津模拟)有经济学者研究发现,现在中国出现了“城归”。即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在外面工作了几年,认识了一些朋友,学会了技术,积累了一些钱,更懂得了市场怎么运作,然后回去干,因为家乡有用武之地。据此回答1、2题。1.“城归”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发展可期C.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D.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2.“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是指“城归”人员 ()A.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C.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解析】1选B,2选C。第1题,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且开始实施。国家优惠政策的实施使乡村经济发展更有潜力;城市经济仍在增长,产业没有饱和;生活成本过高,污染严重、乡村土地的大面积撂荒不是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第2题,“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农民工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了专长,技能和素质得到了提升;人口红利升级是指质量上的变化;年龄构成的年轻化、性别结构的均衡化与人口红利升级没有关系。数量的大幅度提高并不是“城归”所带来的人口红利升级,而只是数量上的变化。(2020·东城模拟)上海市现常住人口已超2400万,根据其城市发展规划,未来人口控制目标为2500万。读我国上海市2006~2014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变动图,据此完成3~5题。3.2006~2014年,该市人口总量最多的时间是 ()年 年 年 年年以来,该市机械增长率持续下降,影响因素主要是 ()A.经济发展缓慢 B.政策影响C.人均收入下降 D.产业结构的调整5.上海市人口的机械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突出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解析】3选C,4选D,5选D。第3题,人口增长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当人口机械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的和为正值,则该区域的人口数量就在不断增加,因此当该地人口机械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的和由正值刚好变为0时,人口的数量最多。根据图中的数据,人口机械增长一直为正值,到2012年,人口自然增长为负值,而且与机械增长的和为0,说明此时该地人口数量最大。第4题,2006年以来上海市由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就业机会减少,迁入人口减少,人口机械增长率持续下降。第5题,上海市人口的机械增长率虽然在降低,但一直保持增长,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可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用地压力增大、失业人口增多等问题。(2019·惠州模拟)麦客是指麦熟季节,陕、甘、宁一带到关中地区替人收割麦子的人。关中平原小麦成熟有“夏东黄,秋西黄”的特点,随着黄进绿退,麦客们边割边回。随着社会发展,麦客们主要阵地由平原地区逐步转到以前很少到的山区。据此,完成6~8题。6.麦客在关中平原收割麦子推进的方向是 ()A.从东向西 B.从南向北C.从西向东 D.从北向南7.关中地区麦客多来自甘肃、宁夏的主要原因是 ()①甘肃、宁夏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小②甘肃、宁夏地区经济落后收入低③麦熟季节不同,不耽误自家农忙④交通便利,方便往返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8.现在麦客们的主要阵地逐渐转往山区,主要是因为 ()①山区劳动力不足②山区种植面积缩小③平原机械化水平提高④平原种植面积缩小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解析】6选A,7选B,8选A。第6题,由材料可知,关中平原东边的小麦夏季已经成熟,而西边的小麦要稍晚一点成熟,因此收割的方向是自东向西。第7题,关中地区平原面积广大,许多甘肃和宁夏人前来收割是因为甘肃和宁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受经济因素驱动前来收割小麦,同时麦熟季节不同,可以错开时间;甘肃和宁夏地区耕地与人口匹配良好,跟交通无关。第8题,随着经济发展,山区劳动力外迁,导致山区劳动力减少,同时平原地区便于机械化操作,山区地块小,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因此麦客们的主要阵地逐渐转往山区;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居民增加,小麦种植区山区、平原都可能减少,但这不是导致麦客转向山区的主要原因。下表为我国1985~2010年主要人口迁入地的人口迁入率(单位:%),完成1~3题。 省份1985~19901990~19951995~20002000~20052005~2010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天津江苏福建新疆4.1781.北京和上海的人口迁入率持续保持较高的水平和增长趋势,主要的原因是 ()A.教育、医疗等优势突出,薪资水平高B.交通发达,便于人员往来C.政策优势突出,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D.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居住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2005~2010年,上海市净迁入人口数量最多B.我国的人口迁移方向表现为明显的“向海型”C.大量人口的迁入必定会加剧新疆的环境危机D.人口迁入率波动由小到大为新疆、广东、上海3.生态移民是因为生态环境恶化或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所发生的迁移活动,以及由此活动而产生的人口迁移。最适合推广“生态移民”政策的是 ()A.北京 B.上海 C.新疆 D.天津【解析】1选A,2选B,3选C。第1题,北京和上海的人口迁入率持续保持较高的水平和增长趋势,主要是因为两城市的教育、医疗等优势突出,就业机会多,薪资水平居全国前列。1985~2010年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主要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不是主要原因。第2题,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入经济发达地区,我国沿海经济较内地发达,因此1985~2010年,主要人口迁入地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表现为明显的“向海型”。1985~2010年,上海市的迁入率最高,但其人口基数没有广东、江苏等省大,实际迁入的人口绝对数量并不是最多;大量的人口迁移不一定加剧新疆的环境危机;人口迁入率波动最大的是广东——高值为低值的7倍多。第3题,北京、上海、天津是我国的直辖市,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达,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污染严重。新疆深居内陆,干旱面积广大,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人口增多或人类活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最适合推广“生态移民”政策。中新网上海1月10日电2019年春节日益临近,铁路、航空春运抢票大战也日趋“白热化”。由于返乡车票“一票难求”及机票昂贵,今年选择“反向春运”的人群大幅增加。“反向春运”是指年轻人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节后再返乡。除夕前一周飞往某些城市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40%,“四老一小”旅客订单显著增长。据此完成4~6题。4.“反向春运”人口流动的特点是 ()①人口流动的规模近年来逐渐加大②人口流动主要受家庭和婚姻因素的影响③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④人口流动以年轻劳动力为主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5.“反向春运”对人口流入地带来的影响是 ()A.优化了当地的人口结构B.带动了春节期间城市的消费,繁荣了市场C.缓解了春节期间用工难的问题D.增强了当地第二、三产业的活力年春节前,最不可能踏上“反向春运”之旅列车的省是 ()A.四川 B.陕西 C.江苏 D.安徽【解析】4选D,5选B,6选C。第4题,由材料可知,“今年选择‘反向春运’的人群大幅增加”,①对。人口流动主要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进行就业,然后导致在春节期间,不回家过年,从而出现了“反向春运”,与婚姻、家庭关系不大,②错。由于经济发达地区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因而大量人口从欠发达地区流向人口发达地区,③对。人口流动以老年人口和少年儿童为主,④错。第5题,“反向春运”的人口,是在短时间内,到城市里去过春节,对当地的人口年龄结构不会产生影响。由于大量的农村老人和孩子到城市里度过春节,那么会带动春节期间城市的消费,繁荣了市场。农村老年人和孩子到城市来过年,并不能缓解春节期间用工难的问题。农村老人和少年儿童到城市度过春节,不会给当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活力起到增强的作用。第6题,由材料可知“反向春运”是在经济落后地区的老年人和孩子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里去过春节的现象。这种人口流动主要是发生在经济相对落后的省区,而选项中,江苏属于经济发达省区,不会出现人口反向流动的情况。【加固训练】“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近年来,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上海市的外来流动人口明显增多。其中,Q区成为主要外来人员迁入地之一,且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据此完成(1)、(2)题。(1)上海市的人口倒挂区 ()A.主要为高档住宅集中区B.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高C.主要为高科技产业园区D.加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2)上海市出现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 ()A.环境承载力逐渐增大B.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C.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D.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解析】(1)选D,(2)选C。第(1)题,人口倒挂区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这些迁入人员收入相对较低,主要为低级住宅集中区;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低。第(2)题,上海市出现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人口迁入;人口倒挂不能表示环境承载力逐渐增大,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资源、消费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该现象表示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不是开始加快。7.(2018·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据图中信息,概括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解析】读图看出,攀枝花各地人口密度差异大;1965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区域迁入人口少。答案:特点: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分布不均);1965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区域迁入人口少。(2020·郑州模拟)下图是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情况,图中箭头的含义分别是:①国外人口迁往美国,②美国人口迁往国外,③国内人口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④国内人口由其他地区迁往东北部。读图完成1、2题。1.以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的人口迁移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2.若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现象造成美国人口机械增长率呈正增长态势,则以下数量关系式表达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② C.③<④ D.③>④【解析】1选A,2选B。第1题,美国经济发达,国外人口迁往美国可以提高经济收入;美国其他地区人口迁往东北部工业区也是为了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第2题,国内人口迁移对本国人口数量的变化没有影响,而大量国外人口迁往美国可以导致美国的人口数量增长。3.读我国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主要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主要城市)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北京和上海常住外来人口来源地对比图。(2010年统计数据)材料二《2015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至2015年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万人,同比下降1.5%,2014年外来常住人口为万,这是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十五年来首现负增长。(1)分析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来源地构成的异同之处及影响原因。(2)2015年上海常住外来人口开始出现减少,有哪些原因?【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一“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来源地对比图”可知两地人口来源地较广泛,周边行政区更多;原因是上海和北京都是国家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广。由于距离近,周边省级行政区人口流入更方便。但北京是首都,辐射范围比上海大,因此北京来源更广泛。第(2)题,结合材料二和“上海市常住人口数量和增速变化图”可分析出上海常住人口数量2015年之前一直增加,2015年开始减少;增速变化是1995年前波动下降且增速较慢,1995~2010年波动上升且速度较快,2010年之后增速较快下降且2015年为负数。原因是上海近年来生活成本持续上升,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严重,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下降;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对普通劳动者的需求减少,而普通劳动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