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_第1页
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_第2页
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_第3页
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_第4页
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第一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一、职业健康管理安全体系原则与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一)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概念1、职业健康安全(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影响工作场合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协议方人员、访问者和其别人员健康安全的条件和原因。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ccupationHealthSafetyManagementSystem.英文简写为“OHSMS”):总的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便于组织对于其业务有关的职业健康风险的管理。它涉及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所需的组织构造、筹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3、环境(environment):组织运营活动的外部存在,涉及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4、环境管理体系:(EMS,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环境管理体系是一种组织内全方面管理体系的构成部分,它涉及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机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还涉及组织的环境方针、目的和指标等管理方面的内容。(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原则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是企业总体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作为我国推荐性原则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原则,目前被企业普遍采用,用以建立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该原则覆盖了国际上的OHSAS18000体系原则。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2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GB/T28002—2023)(三)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伴随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恶化,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组建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连续发展的观点。国际原则化制定的ISO14000体系原则,被我国等同采用。即:《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23)《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GB/T24004—2023)(四)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原则的比较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23)和《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23)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都是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其管理的主体是组织,管理的对象是一种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职业健康安全发生相互作用的不健康、不安全的条件和原因,以及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两个管理体系所需要满足的对象和管理侧要点有所不同,但管理基本原理相同。1、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同点(1)管理目的基本一致(2)管理原理基本相同(3)不要求详细绩效原则2、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不同点(1)需要满足的对象不同(2)管理的侧要点有所不同(五)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构造和模式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构造和模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结构1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2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1.规范2.引用标准3.定义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4.1总要求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4.3策划4.4实施与运行4.3.1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策划4.3.2法规和其他要求4.3.3目标4.3.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4.4.3协调和沟通4.4.4文件4.4.5文件和资料控制4.4.6运行控制4.4.2培训、意识和能力4.4.1结构与职责4.4.7应急准备和响应4.5.1绩效测量和监视4.5.2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4.5.3记录和记录管理4.5.4审核4.5检查和纠正措施4.6管理评审图6-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总体构造图管理评审

检查和纠正措施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策划实施和运行持续改进图6-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营模式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方针(4.2)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策划(4.3.1)法规和其他要求(4.3.2)目标(4.3.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4.3.4)结构和职责(4.4.1)文件(4.4.4)培训、意识和能力(4.4.2)协商和沟通(4.4.3)运行控制(4.4.6)应急准备和响应(4.4.7)文件和资料控制(4.4.5)审核(4.5.4)(与本要素之前的所有要素相互作用)管理审核(4.6)(与本要素之前的所有要素相互作用)记录和记录管理(4.5.3)绩效测量和监视(4.5.1)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4.5.2)图6-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各要素的关联图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23)的模式关键要素涉及如下10个要素: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筹划;法规和其他要求;目的;构造和职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运营控制;绩效测量和监视;审核;管理评审。7个辅助性要素涉及:培训、意识和能力;协商和沟通;文件;文件和资料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统计和统计管理。环境管理体系的结构1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2各内容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3、环境管理体系的构造和模式《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1.范围2.引用标准3.定义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1总要求4.2环境方针4.3规划(策划)4.4实施与运行4.3.1环境因素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3目标、指标和方案4.4.3信息交流4.4.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4.4.5文件控制4.4.6运行控制4.4.2能力、意识和培训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4.4.7应急准备和响应4.5.1监视和测量4.5.2合理性评价4.5.3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4.5.4记录控制4.5检查4.6管理评审4.3.4内部审核图6-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构造图管理评审

检查和纠正措施环境方针规划(策划)实施和运行持续改进图6-5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关系图持续改进环境方针(4.2)环境因素(4.3.1)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2)目标、指标和方案(4.3.3)资源、作用、职责与权限(4.4.1)文件(4.4.4)能力、意识和培训(4.4.2)信息交流(4.4.3)运行控制(4.4.6)应急准备和响应(4.4.7)文件控制(4.4.5)内部审核(4.5.4)(与本要素之前的所有要素相互作用)管理评审(4.6)(与本要素之前的所有要素相互作用)记录控制(4.5.4)监测和测量(4.5.1)合规性评价(4.5.2)不符合、纠正和预措施(4.5.3)图6-6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关系图(六)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1、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预防和降低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产品生产者的健康和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免受损失;控制影响工作场合内员工、临时工作员工、协议方员工、访问者和其他有关部门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原因;考虑和防止因管理不当对员工健康和安全造成的危害。2、建设工程环境管理的目的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企业应该遵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和企业本身的要求,采用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多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而且注意资源节省和防止资源的挥霍。二、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和要求(一)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1、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生产的流动性以及受外部影响原因多,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复杂性2、产品的多样性和生产的单价性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多变性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决定了生产的单件性。3、产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分工性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协调性4、产品生产的阶段性决定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连续性5、产品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决定环境管理的经济性(二)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1工程设计阶段2工程施工阶段3项目验收试运行阶段4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营(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环节:1、领导决策2、成立工作组3、人员培训4、初始状态评审5、制定方针、目的、指标和管理方案6、管理体系筹划与设计7、体系文件的编写8、文件的审查审批和公布(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营1、管理体系的运营(2)信息交流(3)文件管理(5)监测(6)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7)统计(1)培训意识和能力(4)执行控制程序文件的要求2、管理体系的维持(1)内部审核(2)管理评审(3)合规性评价第二节安全生产管理一、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全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关键。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主要涉及企业主要责任人的安全责任,责任人或其他副职的安全责任,项目责任人(项目经理)的安全责任。2、安全生产责任制检验项目应对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应要求检验和考核措施,并按要求期限进行考核,对考核成果及兑现情况应有统计。3、独立承包的工程安全生产详细指标和要求项目独立承包的工程在签订承包协议中必须有安全生产工作的详细指标和要求。4、主要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项目的主要工种应有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般应涉及砌筑、拌灰、混凝土、木作、钢筋、机械、电气焊、起重、信号指挥、塔式起重机司机、架子、水暖、油漆等工种,特殊作业应另行补充。应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列为日常安全活动和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应悬挂在操作岗位前。5、施工现场安全人员配置施工现场应按工程项目大小配置专(兼)职安全人员。以建筑工程为例,可按建筑面积1万m2如下的工地至少有1名专职人员;1万m2以上的工地设2~3名专职人员;5万m2以上的大型工地,按不同专业构成安全管理组进行安全监督检验。(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该具有下列安全生产条件: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3、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4、主要责任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5、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6、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8、厂房、作业场合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原则和规程的要求;9、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置符合国标或者行业原则的劳动保护用具10、依法进行安全评价;11、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12、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置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13、法律、法规要求的其他条件。(三)政府安全生产监督检验制度1、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对全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对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3、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国务院铁路、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要求的职责分工,负责有关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建设工程安全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推行安全监督检验时,有权纠正施工中违反安全生产要求的行为,责令立即排除检验中发觉的安全事故隐患,对重大隐患能够责令临时停止施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能够讲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验委托给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详细实施。(四)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五)安全措施计划制度(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七)专题施工方案教授论证制度(八)危及施工安全工艺、设备、材料淘汰制度(九)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十二)“三同步”制度(十三)安全预评价制度 (十四)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十)安全检验制度(十一)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二、危险源的辨认和风险控制(一)危险源危险源与事故3.第二危险源2.第一危险源1.(二)危险源辨认1、危险源的辨认(1)人的原因;(2)物的原因;(3)环境原因;(4)管理原因。2、危险源辨认措施(1)教授调查法(2)安全检验表(SCL)法(三)危险源的评估GB/T28002推荐的简朴的风险等级评估成果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风险等级。(四)风险控制1、风险控制筹划风险评价后,应分别列示出所找出的全部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对已经评价出的不允许的和重大风险(重大危险源)进行优先排序,因为工程技术主管部门的有关人员进行风险控制筹划,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和管理方案。对一般危险源能够经过日常管理程序来实施控制。2、风险控制措施计划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在实施前宜进行评审。评审主要涉及如下内容:(1)更改的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允许水平;(2)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3)是否已选定了成本效益最佳的处理方案;(4)更改的预防措施是否能得以全方面落实。3、风险控制措施(1)第一类危险源控制措施能够采用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和隔离危险物质、个体防护、应急救援等措施。建设工程可能遇到不可预测的多种自然灾害引起的风险,只能采用预测、预防、应急计划和应急救援等措施,以尽量消除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第二类危险源控制措施提升各类设施的可靠性以消除或降低故障、增长安全系数、设置安全监控系统、改善作业环境等。最主要的是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和教育,克服不良的操作习惯,严格按章办事,并帮助其在生产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交底(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安全控制(1)安全控制的概念(2)安全控制的目的(3)施工安全控制的特点

(4)施工安全的控制程序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一般要求和主要内容(1)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一般要求(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二)安全技术交底1、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2、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3、安全技术交底的作用四、安全生产检验的类型和内容

(一)安全检验的类型

安全检验可分为日常性检验、专业性检验、季节性检验、节假日前后的检验和不定时检验。

(二)安全检验的注意事项

1、安全检验要进一步基层2、建立检验的组织领导机构3、做好检验的各项准备工作4、明确检验的目的和要求5、把自查与互查有机结合起来6、坚持查改结合7、建立检验档案8、制定安全检验表(三)安全检验的主要内容1、查思想2、查管理3、查隐患4、查整改5、查事故处理(四)建筑施工安全检验原则1、安全管理,是对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评价2、文明施工,是对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评价3、脚手架是对八种脚手架的评价4、基坑支护,是对施工现场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评价5、模板支架,是对施工过程中模板工作的安全评价6、高处作业,是对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工作的安全评价7、施工用电,是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情况的评价8、物料提升机与施工升降机是对龙门架、井字架等物料提升机的设计制作、搭设和使用情况和施工现场用人货两用电梯的评价。9、塔式起重机与起重吊装,是对施工现场塔式起重机使用情况、起重吊装作业和起重吊装机械的安全评价10、施工机具,是对施工中使用的施工机具安全情况的评价。五、安全隐患的处理(一)建设工程安全的隐患

建设工程安全隐患涉及三个部分的不安全原因:人的不安全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组织管理上的不安全原因。(二)建设工程安全隐患的处理1、安全事故隐患治理原则(1)冗余安全度治理原则(2)单项隐患综合治理原则(3)事故直接隐患与间接隐患并治原则(4)预防与减灾并重治理原则(5)要点治理原则(6)动态治理原则2、安全事故隐患的处理(1)当场指正,限期纠正,预防隐患发生(2)做好统计,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3)分析统计,查找原因,制定预防措施(4)跟踪验证第三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一)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1、综合应急预案2、专题应急预案3、现场处置方案(二)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内容(1)综合应急预案编制的主要内容(2)专题应急预案编制的主要内容(3)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一)应急预案的评审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该涉及应急预案涉及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教授(二)应急预案的备案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应该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三)应急预案的实施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四)奖惩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未按照有关要求备案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处三万元如下罚款。三、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一)职业伤害事故的分类1、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分类

按照我国《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原则要求,职业伤害事故分为20类,其中,与建筑业有关的主要有如下12类。

(1)物体打击:指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造成的人身伤害,不涉及因爆炸而(2)车辆伤害:指被车辆挤、压、撞和车辆倾覆等造成的人身伤害。(3)机械伤害:指被机械设备或工具绞、碾、碰、割、戳等造成的人身伤害,不涉及车辆、起重设备引起的伤害。(4)起重伤害:指从事多种起重作业时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不涉及上下驾驶室时发生的坠落伤害,起重设备引起的触电及检修时制动失灵造成的伤害。(5)触电:因为电流经过人体造成的生理伤害,涉及雷击伤害。(6)灼烫:指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强酸或强碱引起的灼伤、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不涉及电烧伤及火灾事故引起的烧伤。(7)火灾:在火灾时造成的人体烧伤、窒息、中毒等。(8)高处坠落:因为危险势能差引起的伤害,涉及从架子、屋架上坠落以及平地坠人坑内等(9)坍塌:指建筑物、堆置物倒塌以及土石塌方等引起的事故伤害。(10)火药爆炸:指在火药的生产、运送、储备过程中发生的爆炸事故。(11)中毒和窒息:指煤气、油气、沥青、化学、一氧化碳中毒等。(12)其他伤害:涉及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等。2、按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类我国《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原则》(GB6441-1986)要求,按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类,事故分为如下几点。(1)轻伤事故。是指造成职员肢体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能引起劳动能力轻度或临时丧失的伤害的事故,一般每个受伤人员休息1个工作日以上,105个工作日如下。(2)重伤事故。一般指受伤人员股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能引起人体长久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或者造成每个受伤人员损失105个工作日以上的失能伤害的事故。(3)死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职员1~2人的事故。

(4)重大伤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

(5)特大伤亡事故。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3、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分类(1)尤其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涉及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如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如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如下直接经济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