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中生物全册综合评估含解析(一)_第1页
2021高中生物全册综合评估含解析(一)_第2页
2021高中生物全册综合评估含解析(一)_第3页
2021高中生物全册综合评估含解析(一)_第4页
2021高中生物全册综合评估含解析(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册综合评估

错误!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lo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A)

A.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

B.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于氨基和

搂基

C.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

D.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功能基

团相关

解析:细胞膜上负责转运氨基酸的是载体蛋白,细胞质基

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是tRNA,A项错误;氨基酸之间脱水缩

合生成H2O,H2O中的氢分别来自氨基和竣基,B项正确;细

胞内蛋白质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而大部分酶的化学本质是

蛋白质,故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

参与,C项正确;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其基本骨架是碳链,蛋白

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与功能基团相关,D项正

确.

2.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

的是(C)

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出0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

形式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0中的氢来自氨基

和竣基

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

的分解

D.氏0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Ch还原成

(CH2O)

解析: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A正确;

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过程中生成物H20中的氢一个来自-NH2,

一个来自一COOH,B正确;有氧呼吸生成物H20中的氢来自

葡萄糖和水,C错误;光反应阶段,H2O的光解产生的[H]用于

暗反应C3的还原,D正确。

3.下列关于植物体内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D)

A.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

B.水是构成叶肉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之一

C.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D.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与休眠种子的相同

解析: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A正确;水

是构成叶肉细胞的重要化合物,B正确;自由水可以参与细胞呼

吸、光合作用等过程中的化学反应,C正确;萌发种子充分吸

水,代谢旺盛,因此,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大于休眠种

子,D错误。

4.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

酸(R基为一CH2—CH2—COOH),则该多肽(B)

A.有38个肽键

B.可能没有游离氨基

C.至少有5个游离较基

D.至多有36种氨基酸

解析:39个氨基酸形成环状多肽,有39个肽键,A项错误;

该环状多肽主链上没有游离的氨基,不能确定侧链基团中是否

含有游离的氨基,故该多肽可能没有游离的氨基,B项正确;

该多肽为环状,主链上没有游离的竣基,谷氨酸的侧链基团中含

有游离的竣基,故该多肽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竣基,C项错误;

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最多有20种,D项错误.

5.下列关于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4种生物分子的叙

述,正确的是(A)

A,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

B.都是水溶性物质

C.都含C、H、0、N这4种元素

D.都是人体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解析: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分别可被淀粉酶、脂肪

酶、蛋白酶、核酸酶水解,A项正确;脂肪不溶于水,B项错误;

淀粉和脂肪由C、H、0三种元素构成,C项错误;核酸不是能源

物质,D项错误。

6.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

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

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及高尔基体上合成

解析: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A正确;维生素D和

性激素属于固醇类,B错误;相同质量的脂肪中因含有较大比

例的H,故彻底氧化后比糖类产能多,C错误;脂质在内质网

上合成,D错误。

7.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

误的是(B)

A.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

B.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

C.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菌

为原核生物,有核糖体,无叶绿体,A项正确;蓝藻为原核生物,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但有核糖体,B项错误;水绵为

藻类植物,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C项正确;酵

母菌为真菌,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但无叶绿体,D项正确。

8.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

是(B)

A.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B.乙醇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ATP

C.氨基酸借助膜蛋白可通过细胞膜

D.蛋白质分子可以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活细

胞的细胞膜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A项正确;乙醇通过细

胞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消耗ATP,B项错误;氨基酸通过细胞

膜需要载体蛋白协助,C项正确;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有

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

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D项正确。

9.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

要生理功能.下列图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

功能的是(D)

胰高血糖素一一氨基酸神经递质一一葡萄糖

胰岛素受体二—转运氨基酸的载体神经递质受牝1—转运葡萄糖的载体

胰岛B细胞一,骨骼肌细艺

CD

解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部,不属于膜蛋白,A错

误;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T淋巴细胞膜上没有抗体,B错误;

胰高血糖素应该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胰高血糖素受体结合,C错

误;骨骼肌细胞能接受神经传导的兴奋,产生收缩,也可以吸收

葡萄糖,所以其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和葡萄糖载体,D正确.

10.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

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

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

验现象的观察

解析:红色花瓣与白色花瓣相比,其细胞液中因含花青素

而呈现红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A正确;用黑藻叶片进

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现绿色,与无色的细胞

液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错误;紫色洋

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可能不同,因此,放在

同一浓度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可能不同,C正确;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含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

象的观察,D正确。

1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

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

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培养瓶中气离子相对吸收量

温度(℃)

体(%)

空气17100

氮气1710

空气328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

解析:由培养条件为空气和氮气且温度为17℃的两组实验

可知,有氧条件有利于幼根对该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氮气环

境不利于吸收,A项正确,D项错误;由培养条件为17℃和3℃

且培养瓶中气体都为空气的两组实验可知,幼根对该矿质元素

离子的吸收与温度有关,B项错误;氮气环境中幼根细胞需消耗

无氧呼吸产生的ATP来吸收该矿质元素离子,C项错误.

12.关于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植物根系吸收各种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相同

B.土壤温度不影响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C.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依靠渗透作用

D.植物根细胞能逆浓度梯度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离子

解析: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

错误;植物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能逆浓度梯度吸收矿质元素离

子,D正确;主动运输的速率与能量的多少、载体蛋白的数量和

离子浓度均有关,植物根细胞膜上不同矿质离子的载体蛋白数

量不同,故对各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A错误;土壤

温度能影响细胞呼吸,从而影响主动运输的能量供应,B错误。

13.ATP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

ATP的叙述,错误的是(D)

A.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

B.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C.ATP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

D.ATP由腺喋吟、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ATP的相关知识.酒精发酵即无氧呼吸

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少量能量,该过程中有ATP生

成,A项正确;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如果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

能量,这部分能量可由ATP提供,B项正确;ATP中高能磷酸键

水解可释放能量,C项正确;ATP由腺口票吟、核糖和磷酸组成,D

项错误。

14.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D)

(CHO)+C)2二=•二CO2+H2O+能量

2②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解析:分析示意图,过程①应为有氧呼吸,它发生的场所

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②过程应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

它发生的场所是真核细胞的叶绿体、原核细胞的细胞质或进行

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细胞中;过程①产生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

ATP中,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过程②产生的(CH2O)

中的氧全部来自C02;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能产

生[H],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也能产生[H],但过程①产生

的[H]用于还原02,过程②产生的[H]用于还原C3化合物。

15.下列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不需要蛋白质参与

的是(B)

A.Mg2+吸收B.Ch扩散

C.光能转换D.DNA复制

解析:。2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叶绿体的内膜和外膜,该过程

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参与Mg2+吸收的载体、催化光能转换

和DNA复制所需的酶均为蛋白质,故选B.

16.右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C)

A.C0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

化学能

B.C0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解析:由图解可知,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参与C3的还

原,而不参与C02的固定,A项、B项错误;被还原的C3在有关

酶的催化作用下一部分合成了(CH2O),另一部分又形成了C5,

C项正确;光照强度变弱时,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减少,

故短时间内C5含量会降低,D项错误.

17.将水生植物和小鱼放入盛有水的玻璃缸中,密闭后置于

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C)

A.植物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

B.鱼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Ch

C.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也可以由鱼到植物

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鱼和植物将会死亡

解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鱼可通过

呼吸作用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02,A、B正确,能量流动是

单向的,不能循环,C错;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没有能

量输入,鱼和植物将会死亡,D正确.

18.将如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在不同光照强

度下,细胞内外的C02和。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B)

①胞外CC>2浓度

④胞外浓度

适宜条件下悬浮培养的

水稻叶肉细胞示意图

A.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

B.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①、③增大

C.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

D.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增大

解析:当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或黑暗条件下,水稻叶肉细胞

消耗胞外和胞内。2,释放C02,故①②增大,③④减小;当光强

等于光补偿点时,水稻叶肉细胞呼吸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

②③①④保持不变;当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水稻叶肉细胞光

合作用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②减小,④增大。

19.将一株生长正常的某种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

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从照光开始,净光合速率随着时间延长

逐渐下降直至为0,之后保持不变。在上述整个时间段内,玻璃

容器内CO2浓度表现出的变化趋势是(B)

A.降低至一定水平时再升高

B.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不变

C.持续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密闭容器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分

析等相关知识。由题干信息可知,从照光开始,净光合速率随

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直至为0的过程中,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

率,植物需要不断从外界吸收CO2,因此玻璃容器内CO2浓度不

断降低。在净光合速率为0且之后保持不变过程中,植物真光

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O2浓度保持不变,B正确,A、C、D错

误。

20.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

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

5

8

O1525354555

叶片温度/℃

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B.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C.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

同于植物乙的

D.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

度的差值均为0

解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能量均来自于太阳能,A正

确;叶温在36〜50°C时,植物甲的曲线在植物乙曲线上方,所以

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B正确;叶温为25℃时,

植物甲和乙的曲线没有相交,即二者的净光合速率不同,C正

确;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同且大于

零,所以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大于0,D错

误。

21.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

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C

O

80800

6oo

皿600

4oo

量400

2OO

200

020406080100120020406080100120

DNA相对含量DNA相对含量

对照组实验组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解析:a、b峰细胞的DNA含量分别为40、80,A正确;a

峰中细胞为DNA未复制的细胞,b峰中细胞为DNA复制已完

成的细胞,a峰与b峰之间的细胞DNA含量为40〜80,正在进行

DNA复制,B正确;分裂前、中、后期细胞中的DNA含量加

倍,被计数在b峰中,C错误;药物处理后b峰中细胞数目大大

减少,这说明此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D正确。

22.关于人体造血干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B)

A.造血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中的酶存在差异

B.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C.健康成年人的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其骨髓中

D.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寿命不同

解析:人的成熟红细胞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而造血

干细胞可进行有氧呼吸,两种细胞中的酶存在差异,A正确;

细胞分化一般是不可逆的,且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

器,不可能再分化为造血干细胞,B错误;健康成年人的造血干细

胞主要存在于其骨髓中,C正确;人体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红

细胞和白细胞寿命不同,D正确。

23.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C)

A.细胞凋亡受细胞自身基因的调控

B.细胞凋亡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C.细胞凋亡不出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凋亡清除

解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A、B正确;在胚胎发育全过程中存在

细胞凋亡现象,如人在胚胎时期,尾的消失属于细胞凋亡,C错

误;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D正

确。

2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

叙述,正确的是(B)

A.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

B.癌细胞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

C.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

D.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细胞增殖

解析: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A项错误;癌细

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细胞增殖失控,B项正

确;人在幼年时期也有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C项错误;人到

成年后有些细胞需要继续增殖,如表皮的生发层细胞、小肠绒

毛上皮细胞、造血干细胞等,D项错误.

25.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A.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

D.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未发生改变

解析:一般每个体细胞均具有全套的基因,A项正确;原癌

基因和抑癌基因在细胞中正常表达,可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

进程、阻止细胞异常增殖,B项错误;真核生物的增殖方式包

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C项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

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均发生改变,D项错误。

第n卷(非选择题,共5。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9分)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和0。5℃)条

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1)

和图(2)。

T

q

3二

<、

<

时间

0/h

。(2)

(1)由图可知,与25℃相比,0.5℃条件下果实的CO2生成

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活性;随着

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

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5浓度变化来计算呼

吸速率。

(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

①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

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

②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和0.5C条件下储存,每隔一

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O2浓度.

③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CO2生成速率。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

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

a.选取的果实成熟度还应一致;

b.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3个平行重复实验。

解析:(1)该实验测定蓝莓果实的CO2生成速率,即呼吸

速率,与25℃相比,0o5℃时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较低,故

呼吸速率较低;由于果实进行细胞呼吸需消耗。2释放CO2,所

以该密闭容器中C02浓度越来越高,。2浓度越来越低,故该实验

还可通过检测02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2)根据实验设计

的单一变量原则,选取果实的成熟度还应一致,避免无关变量对

实验结果的影响;根据实验设计的重复性原则,为使实验结果

更可靠,还应在每个温度条件下设置多个实验组进行平行重复

实验。

27.(9分)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

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02浓度等条件相同、

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

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

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

对含量为50%。

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

暗时间各为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

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

暗时间各为3.75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o

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

量为100%.

回答下列问题:

(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高工(填“高

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C组只用

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

的,丝£;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

要光照,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基质。

(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的增

加,使光下产生的ATP和还原型辅酶H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

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02的同化量。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暗反应的条件及场所、光照和黑暗

交替的频率对光合作用产物的影响等。(1)对比c、D两组实验,C

组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D组只有光照,故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

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高于D组。分析C组和D组实验,可推知光

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光照,这些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

中。(2)对比A、B、C三组实验,在总光照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随着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的增加,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也

增加。究其根本原因是光照与黑暗的交替频率越高,光下产生

的还原型辅酶II和ATP越能及时利用并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

光合作用中C02的同化量.

28.(9分)观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平均叶面气孔密度净光合速率

叶色

强度积(cm,)(个•mm-2)(ptmolCO2*m-2,s-1)

强浅绿13.6(100%)826(100%)4.33(100%)

中绿20.3(149%)768(93%)4.17(96%)

弱深绿28.4(209%)752(91%)3.87(89%)

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照

(1)C02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五碳化合物结合

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H](或:NADPH)

和ATP。

(2)在弱光下,柑橘通过增加叶面积和提高叶绿素含量来

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

(3)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柑橘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较

少,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C02吸收量较少。对强光下生长的柑

橘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

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净光合速率,最后发生改变的是叶面积.

解析:(1)CO2等气体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叶绿体,进

入叶绿体的C02首先与C5结合生成C3,C3的还原需要光反应

提供ATP和[H].(2)据题中表格数据可知,在弱光下,柑橘

的叶色加深,平均叶面积增大,气孔密度变小.故柑橘通过增加叶

绿素含量和增大叶面积来适应弱光环境。(3)分析表格数据可

知,强光下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为13.6x826x100=1123

360(个),弱光下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为752x28。4x100=2135

680(个);强光下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CO2吸收量为4o

33x13.6x10—4=5。9x103(jimol),弱光下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

叶CO2吸收量为3。87x28o4x10-4=1.1x10—2(pnol),对强光下

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柑橘的光反应强度降低,光合速率相对下

降。为适应弱光环境,柑橘叶合成更多叶绿素来增强吸收光的能

力,以合成相对较多的有机物,有利于叶的生长,故最后发生

改变的是平均叶面积。

29.(11分)油菜果实发育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果皮的

光合作用。

(1)油菜果皮细胞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02的细胞器是叶绿

住。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主要以蔗糖的形式运输至种子。种

子细胞内的蔗糖浓度比细胞外高,说明种子细胞吸收蔗糖的跨

(穿)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2)图甲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油菜果实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

率的变化。分析可知,第24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小壬(填“大于”

或“小于”)第12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第36天后果皮逐渐变黄,

原因是叶绿素含量减少而类胡萝卜素(或:叶黄素和胡萝卜

素)(填色素名称)的含量基本不变。叶绿素含量减少使光反应变

慢.导致光反应供给暗反应的「H](或:NADPH)和ATP(注:两

空可颠倒)减少,光合速率降低。

(3)图乙表示油菜种子中储存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第36

天,种子内含量最高的有机物可用苏丹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