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博爱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材料一:

古籍今译,是把古籍翻译为现代书面语言,是古籍整理的重要形式。有人追溯其历史,将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尧典》等上古文献的改写,看作当时的古籍翻译,这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在言文分离的时代,对前代典籍的字词改写与替换,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今译"并不相同。真正的古籍今译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大规模展开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批古籍今译的成果先后面世。

今译是赓续中华文脉的有效途径。大量的古籍文献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古籍今译者的历史使命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译是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桥梁。赓续中华文脉的核心,还在于社会大众对古籍的熟悉与亲近。今译的读者群体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非专业的传统文化学习者和爱好者。让广大读者了解古籍、热爱古籍,从而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今译无疑是最好的门径,这就要求译者要有自觉的读者意识,不可“曲高和寡",使得呈现的今译受众面窄。

今译是古代文化信息的现代阐释。随着历史进步与时代发展,古籍承载的很多文化信息与现代社会有很大差异,不能很好地为现代读者所了解和掌握,需要将其作现代的阐释,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今译就是要实现古籍内容在现代语境中的重新“呈现”,力求古籍内容完整、准确地再现,更要求便于现代读者的理解接受。人们常把严复所说的“信、达、雅"作为古籍今译的标准,其实,这更可看作对今译“现代阐释”性质的说明:“信"是求真,强调译文要忠实于古籍文本;“达”是求通,强调译文要全面准确反映古籍的文化信息;“雅"是求美,强调译文文辞的文雅优美,这更是说今译文本的现代形态。一句话,今译就是要忠实、完整、准确、优美地再现古代文化信息,也就是古典文本的现代阐释,这也是古籍生命力的当代传承。

我国古籍浩如烟海,形态多种多样。对社会大众而言,普通读者重视的是其阅读价值。今译是古籍现代形态的一种特殊体现。说“特殊”,是因为今译不是古籍的原始形态,是经过古今语言转换之后生成的文本形式;可是,从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来说,它又是由原始文本衍生而成的,其内容依赖于原始文本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今译不是古籍的复制,不能也不可能替代古籍本身。

(摘编自马世年《为什么要古籍今译——兼论其百年以来的成就》)

材料二:

古籍今译的根本不是古典文本的复制,今译古籍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替代古籍。实际上,今译的过程是古典文化向现代文化的有机转换过程。今译古籍既不完全是古典文化文本,也不完全是现代文化文本,而是前者向后者转换的一种中介文本。

任何一种翻译都不可能是简单的复制,究其实质,翻译是一种旨在复制的阐释活动。整个翻译过程,可以划分成相互联系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翻译者对翻译内容的理解接受,第二阶段是对它的转换表述。当然,这样的划分是相对的,实际上两个阶段常常相互渗透、难分彼此,接受的同时就有转换,表述的过程加深着理解。第一阶段的理解接受,是力图与古典文本作者的心意沟通,客观、公正、全面地接受原有内容。但由于古代典籍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原有语境的丧失往往使它失去确定的含义,事实上,我们接触到的古代典籍常常是歧义丛生的,阅读时须作出自己的选择。而这种选择的结果又总是由阅读者自身的文化心理背景、知识结构决定的。这样一来,原以为客观的理解接受就不可避免地染上了主观色彩。第二阶段的转换表述更是如此,尽管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同属一种语言,但它们的语词系统、语法结构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各自产生和使用的历史文化环境不同,所荷载的文化信息也大为不同。仅就语词而言,许多文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就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词句。在实际翻译中,在转换表述的同时,古典文本必然遭到某种程度的改造,新文本和古籍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差异。

从古籍今译的文化目的看,我们需要的也正是这样的一种阐释,而非复制。只有阐释才能使古典文本所表达的内容有机地融入现代文化的新结构,从而达到文化转换的目的。在翻译的过程中,借助翻译者文化心理背景中潜在的现代性因素和新语词本身所携带的现代文化信息,古典文本就被改造成一种新文本,一种易于为现代社会接受,也易于融入新文化结构的文本。

古籍今译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劳动,说它是创造性劳动,是因为今译古籍应该是一种完整的自足的文本。谈论翻译的人往往都讳言创造,他们常常只是空泛地高标“信"“达”“雅",其实要“达”要“雅",哪里离得开创造?古籍今译工作的特殊性,要求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必须具有特定的知识文化结构:不只能读懂古书的字句,而且对翻译对象的产生、流传、演变、影响等有具体、细致、全面的研究;不只了解该古籍的历史价值,而且要明了它的当代意义。今译的创造性,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不仅要做到对古典文本的忠实,还要做到在不损害这种忠实的基础上,使新的文本自然、优美。

(摘编自邵宁宁、王晶波《古籍今译与现代文化建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籍今译是古籍整理的重要形式,最早源于司马迁在《史记》创作中对上古文献的改写,大规模展开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

B.我国古籍数量多,形态多种多样,今译文本是古籍的现代形态,是经过古今语言转换后生成的文本形式,为普通读者所重视。

C.古籍今译的过程是古典文化向现代文化的有机转换过程,今译古籍是一种介于古典文化文本和现代文化文本之间的特殊文本。

D.翻译实质上是一种旨在复制的阐释活动,这种阐释会导致今译文本与古籍出现差异,但也使今译文本融入现代文化的新结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译文不是古籍的原始形态,如果将译文等同于古籍本身,就难以传递古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B.古代典籍歧义丛生,阅读者由于自身的文化心理背景和知识结构不同,会选择不同的语义。

C.即使在翻译过程中找到完全对应文言词汇的词句,今译文本也会与古籍存在文化信息差异。

D.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但二者论述的侧重点不同。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今译的学术价值显而易见。专业研究者而言,优秀的今译能解决古籍文本中的很多疑难问题,从而促进古籍的整理与研究。"

B.“今译最重要的,是把原文的内容含义尽可能忠实地译为白话文,以利于大众阅读。这一点做起来尽管有困难,但还比较容易。”

C.“以古籍文本为经,以出土古物证明为纬的学术理念,得到学界的肯定。考古学的学术发展,为古籍今译研究的进步提供条件。"

D.“古书虽经考证、研究、标点、索隐,仍只能局限于少数博识的学者,而一般人终难以接近,于此今译一法实足以济诸法之穷。”

4.材料二第2段论证严密,请简要分析。(4分)

5.古风出版社拟对一部古代典籍进行文白对译,以期对非专业读者普及传统文化。出版社应选用怎样的今译人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至9题。

文本一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天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待过。有时候待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待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天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天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文本二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有一天大雾迷漫,世界缩小到只剩了园中的一棵老树。有一天春光浩荡,草地上的野花铺铺展展开得让人心惊。有一天漫天飞雪,园中堆银砌玉,有如一座晶莹的迷宫。有一天大雨滂沱,忽而云开,太阳轰轰烈烈,满天满地都是它的威光。数不尽的那些日子里,那些年月,地坛应该记得,有一个人,摇了轮椅,一次次走来,逃也似的投靠这一处静地。

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清楚,每一丝风飞叶动,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

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

那安静,如今想来,是由于四周和心中的荒旷。一个无措的灵魂,不期而至竟仿佛走回到生命的起点。

有人跟我说,曾去地坛找我,或看了那一篇《我与地坛》去那儿寻找安静。可一来呢,我搬家搬得离地坛远了,不常去了。二来我偶尔请朋友开车送我去看它,发现它早已面目全非。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恰如庄生梦蝶,当年我在地坛里挥霍光阴,曾屡屡地有过怀疑:我在地坛吗?还是地坛在我?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节选自史铁生《想念地坛》)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用“宿命”一词,形象地写出了自己与地坛冥冥之中的缘分,虽然相逢具有偶然性,但相逢让彼此联系更紧。

B.作者想通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之后,便不再对自己的不幸耿耿于怀,转而庆幸并感激自己的遭遇。

C.文本二写“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表现出地坛幽静又生机盎然,这也是作者说自己主要想念地坛的安静的原因。

D.文本二写“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表明地坛已经融入作者的生命,作者获得了彻底的宁静,不愿再去地坛。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从两个层面展现了作者的心路变化,表达的中心从“地坛"变化到“家”。

B.“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作者将“死”和“节日"联系起来,在反差中体现出作者面对死亡时乐观豁达的心胸。

C.文本二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明自己当初身在地坛,获得了生命的成长,并且多次对“我与地坛"的关系进行了思考。

D.文本二写“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与上文照应,表明此时的作者只要想到地坛,便能够超越形体和时空的限制。

8.文本一第6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古园中那些“任谁也不能改变"的事物?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对于作者而言,地坛意味着什么?请结合两个文本简要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至14题。

楚庄王见天不见妖,而地不出孽,则祷于山川曰:“天其忘予欤?”此能求过于天,必不逆谏矣。安不忘危,故能终而成霸功焉。

或谓赵简子曰:“君何不更乎?"简子曰:“诺。”左右曰:“君未有过,何更?"君曰:“吾谓是诺,未必有过也,吾将求以来谏者也;今我却之,是却谏者,谏者必止,我过无日矣。”

韩武子田,兽已聚矣,田车合矣,传来告曰:“晋公薨。"武子谓栾怀子①曰:“子亦知吾好田猎也,兽已聚矣,田车合矣,吾可以卒猎而后吊乎?”怀子对曰:“范氏之亡也,多辅而少拂,今臣于君,辅也;畾②于君,拂也,君胡不问于畾也?"武子曰:“盈,而欲拂我乎?而拂我矣,何必思哉?”遂辍田。

齐人弑其君,鲁襄公援戈而起曰:“孰臣而敢杀其君乎?"师惧③曰:“夫齐君治之不能,任之不肖,纵一人之欲,以虐万夫之性,非所以立君也。其身死,自取之也。今君不爱万夫之命而伤一人之死,奚其过也。其臣已无道矣,其君亦不足惜也。”

司城子罕相宋,谓宋君曰:“国家之危定百姓之治乱在君之行赏罚也赏当则贤人劝罚得则奸人止赏罚不当则贤人不劝奸人不止奸邪比周欺上蔽主以争爵禄不可不慎也夫赏赐让与者,人之所好也,君自行之;刑罚杀戮者,人之所恶也,臣请当之。"君曰:“善,子主其恶,寡人行其善,吾知不为诸侯笑矣。”于是宋君行赏赐,而与子罕刑罚。国人知刑戮之威,专在子罕也,大臣亲之,百姓附之,居期年,子罕逐其君而专其政。故曰:“无弱君无强大夫。"老子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借人。”此之谓也。

(节选自《说苑·君道》)

【注】①栾怀子:即栾盈,晋平公时为下卿。②畾:人名,未详姓字。③师惧:人名,鲁国乐官。

10.文中画框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在相应位置的划斜线进行标注。(3分)

国家之危定百姓之治乱在君之行赏罚也赏当则贤人劝罚得则奸人止赏罚不当则贤人不劝奸人不止奸邪比周欺上蔽主以争爵禄不可不慎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何不更乎"与“良庖岁更刀”(《庖丁解牛》)两句中的“更"字含义相同。

B.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等。

C.寡人,寡德之人,即“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D.“专在子罕"与“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两句中的“专"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国风调雨顺,楚庄王却极为忐忑,觉得上天忘记了他;赵简子没有过错却接受劝谏,他认为这是为了寻求进谏的人。

B.韩武子去打猎,晋公去世的消息传来,但他不想停止,栾怀子以范氏的灭亡为例,劝谏他要停止打猎,否则会因为沉溺娱乐而亡国。

C.鲁襄公听到齐君被杀,援戈而起,师惧进谏,他认为齐国的国君没有能力治国,也没有任用有才华的人,伤害了很多人,他的死是咎由自取。

D.子罕建议宋国国君去赏赐好人,自己去惩罚那些坏人,最终大臣亲近他、百姓依附他,子罕驱逐了宋国国君而掌握了政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子亦知吾好田猎也,兽已聚矣,田车合矣,吾可以卒猎而后吊乎?

(2)老子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借人。”此之谓也。

14.君道,即为君之道。请简要概括材料中有哪些“为君之道"。(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至16题。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15.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词中“巧”与“恨",契合七夕时人间“乞巧”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特征。

B.范词中嫦娥蹙紧蛾眉,“风姨吹雨",承“群仙相妒”写出,宕开一笔,诗意隽永。

C.两首词遣词造句各异,但都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欢娱苦短"的永恒主题。

D.两首词都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赋予牛郎、织女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

16.对于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秦观和范成大所表达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李白《将进酒》中,诗人由自己的不得志联想到历史上古圣先贤不被理解的普遍现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至20题。

工匠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工匠精神并不是西方工业文明的“舶来品”。中国自古虽是农业大国,但从不缺少①_______,鲁班、李春、李冰、沈括等世界级工匠大师成长,工作于此;也不缺少精美的中国制造产品,中国的丝绸,瓷器,金银器亦曾经是西方贵族的奢侈品。他们承载的是中国古代工艺匠人执着专注,独具匠心的精神。《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还有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百炼成钢……这些②_______的诗句、成语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匠人们所秉持的③_______、一丝不苟的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发挥积极行动起来,工匠精神将引领人们书写精彩的更多故事,为实现中国梦献计力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要求人们要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执着精神,要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这些精神都体现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屠呦呦、袁隆平、南仁东……这些大国工匠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至22题。

一个词往往不只具有一个意义。当它有两个以上的意义的时候,其中应该有一个是本义,①_________________。所谓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例如,“道”字,本义是“路",《诗经·秦风·蒹葭》中说“道阻且长”;引申为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论语·里仁》中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词义的引申和词义的更替应该区别开来。词义的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同时排斥原始的意义,而词义的引申是指某词产生新的意义后,②_________________。例如“道”字虽然产生了一些新的意义,但是“路"的意义一直保存在现代汉语里。当然,③_________________。近的引申义容易让人意识到,如长短的“长”引申为长久的“长";远的引申义不容易让人意识到,如长短的“长”引申为首长的“长"。

抓住本义去说明各种引申义,就会处处都通,而且令人明白:虽然一个词有许多意义,但是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着的,而且往往围绕着一个基因展开。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画框线处的冒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用以过河的建筑。

B.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C.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绚烂春天。

D.这一事实证明:人能创造环境,环境同样也能创造人。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帝待人是公平的:它给了拿破仑一米五的小个子,却给了他非凡的才智;它让梵高一生困苦,却赋予他绘画的热情和天才;它给史铁生残缺的肢体,却赠予他一支生花妙笔。所以,我们不能抱怨上帝,抱怨生活,应多从自身找原因。

请以“上帝公平待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主题不限,不少于800字。博爱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最早源于司马迁在《史记》创作中对上古文献的改写"错误。由材料一第1段中“有人追溯其历史,将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尧典》等上古文献的改写,看作当时的古籍翻译,这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并不相同”可知,是“有人"将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上古文献的改写,看作当时的古籍翻译,并未得到公认,且这种改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今译”并不相同。B项,“今译文本……为普通读者所重视"错误,偷换概念。材料一最后一段中说的是“对社会大众而言,普通读者重视的是其阅读价值”,可见普通读者重视的是古籍的“阅读价值",而不是“今译文本”。D项,“使今译文本融入现代文化的新结构"错误。材料二第3段中说的是“只有阐释才能使古典文本所表达的内容有机地融人现代文化的新结构”,“阐释"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且能“融入现代文化的新结构”的是“古典文本所表达的内容",而非“今译文本”。故选C。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就难以传递古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错误。由材料一第3段可知,今译是“古籍文化信息的现代阐释”;由材料一第4段可知,今译是“古籍现代形态的一种特殊体现"。据此分析可知,译文本身就传递了一部分古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即使将译文等同于古籍,仍然可以将一部分“古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传递出来。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材料一的主要观点是:①今译是赓续中华文脉的有效途径;②今译是古代文化信息的现代阐释;③今译是古籍现代形态的一种特殊体现。A项,强调今译对专业研究者的价值。B项,重在论述如何翻译。C项,侧重考古学的作用。D项,强调今译有助于社会大众熟悉与亲近古籍,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观点①。故选D。

4.答案:①结构严密。采用层进式结构,首先指出翻译的实质,接着从两个阶段阐述,进而得出今译文本与原作间存在差异性的结论,层层推进,逻辑严密。②语言严密。“往往"“尽管”“但"“完全对应”“某种程度"等词语,用语准确,逻辑性强。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从论证结构严密和语言严密两方面进行分析。结构上要点明论证结构并结合文本进行梳理,语言上可以通过找出衔接过渡的词语或表达推理判断的词语进行分析。结构上,采用层进式结构。由第1句“任何一种翻译都不可能是简单的复制,究其实质,翻译是一种旨在复制的阐释活动”可知,本段首先指出翻译的实质;由“整个翻译过程,可以划分成相互联系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翻译者对翻译内容的理解接受第二阶段是对它的转换表述"可知,本段接着从两个阶段阐述;由最后一句“在实际翻译中……新文本和古籍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差异”可知,本段进而得出今译文本与原作间存在差异性的结论,层层推进,逻辑严密。语言上,结合“但由于古代典籍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原有语境的丧失往往使它失去确定的含义"“尽管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同属一种语言,但它们的语词系统、语法结构有很大的差异”“仅就语词而言,许多文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就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词句"“古典文本必然遭到某种程度的改造”等内容可知,本段使用了“往往"“尽管”“但"“完全对应”“某种程度"等词语,用语准确,逻辑性强。

5.答案:①具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②具有自觉的读者意识。③具有特定的知识文化结构。④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阅读两则材料可知,材料一主要阐述了古籍今译的原因,材料二主要论述了古籍今译与现代文化建构的关系。两则材料在强调古籍今译的重要性时,也对译者提出了要求,如材料一第2段中“古籍今译者的历史使命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要求译者要有自觉的读者意识,不可‘曲高和寡’,使得呈现的今译受众面窄",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古籍今译工作的特殊性,要求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必须具有特定的知识文化结构”“今译的创造性,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据此分析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转而庆幸并感激自己的遭遇”理解错误。作者只是坦然接受了自己的遭遇。C项,“这也是作者说自己主要想念地坛的安静的原因"理解错误。作者想念地坛的主要原因是“那安静,如今想来,是由于四周和心中的荒旷。一个无措的灵魂,不期而至竟仿佛走回到生命的起点”。D项,“不愿再去地坛"理解错误。根据文本二最后一段“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可知,是作者的灵魂里住着一个地坛,不必再去地坛,而不是“不愿再去"。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能力。D项,“表明此时的作者只要想到地坛,便能够超越形体和时空的限制”理解错误。根据文本二最后一段“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可知,应当是作者只要想获得精神的宁静,就仿佛仍身在地坛一样,很快进入宁静的状态。

8.答案:①写古园中那些“任谁也不能改变”的事物,交代了作者到园子里去的原因,这些不变的事物让作者能够回忆起当初的美好时光,让他的内心得到些许的安慰;②古园中那些“任谁也不能改变"的事物,给了自己思考的空间,给了自己一个灵魂的栖息之地;③正是这些不变的事物让作者懂得了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不会改变的,让他懂得了生命真正的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古园中任谁都不能改变的事物有“祭坛石门中的落日”“一群雨燕"“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熨帖而微苦的味道"等,尽管很多事物都已经被改变,但作者认为“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交代了作者到园子里去的原因,那就是这些不变的事物让作者能够怀念、记忆,让他能够回忆起当初的美好时光,让他的内心得到些许的安慰。尽管自己的双腿残疾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幸好还有这些不变的事物给了自己思考的空间,给了自己一个灵魂的栖息之地。这些“任谁也不能改变"的事物,让作者懂得了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不会改变的,让他懂得了生命真正的意义。

9.答案:①地坛对于作者来说是一个可以包容自己、允许自己滞留于此的收容所;②地坛对于作者来说还是他精神的庇护所,生命的启迪者,是他的人生导师。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地坛对于作者来说是一个可以包容自己、允许自己滞留于此的收容之地。文本一第4段写“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文本二第4段也说“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地坛”这个世界,是有别于“健全人的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地坛收留了这个被健全人的世界所放逐的残疾的身体,作者“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总是摇着轮椅往地坛去。在这个新的栖所里,作者以广大的空间、茂密的树林为隐身之处,于其间独自软弱迷茫、思索徘徊。地坛对于作者来说还是他精神的庇护所、生命的启迪者。文本一第5段写“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地坛启发了作者关于生、关于死、关于命运、关于写作的深邃哲思,让他不再像个被俘虏的人质一般惶惶不可终日。在这里,作者完成了对自己的精神救赎。文本二最后一段中,作者说“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身处地坛的作者,已经找到了灵魂的真正的宁静,他由脆弱变得坚强了,由惊慌变得沉稳了,由躁进变得淡定了,由怨天尤人变得安然接受命运的考验了。地坛之于作者,是空间,是地方,是同伴,是导师,还是母亲。

10.答案:国家之危定/百姓之治乱/在君之行赏罚也/赏当则贤人劝/罚得则奸人止/赏罚不当/则贤人不劝/奸人不止/奸邪比周欺上/蔽主以争爵禄/不可不慎也/

解析:句意:国家的危险和安定,百姓的安定和动荡,在于国君实行的赏罚制度。赏赐合适那么贤能的人就勤勉,惩罚得当就能制止奸邪的人作乱;赏罚不得当,那么贤能的人不会勤勉,奸邪的人就不会停止作乱。周围都是奸邪的人,欺骗蒙蔽君主,来争夺爵位俸禄,不可以不谨慎啊。

11.答案:A

解析:“含义相同"错,“更”,改正/更换。句意:您为什么不改正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B.正确。C.正确。D.正确。“专",独霸、专有。句意:独霸在子罕手中/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

12.答案:B

解析:“栾怀子以范氏的灭亡为例,劝谏他要停止打猎”错,由“范氏之亡也,多辅而少拂,今臣于君,辅也;畾于君,拂也,君胡不问于畾也"可知,栾怀子认为自己是辅佐的人而非劝谏的人,敢于直谏的人是畾。

13.答案:(1)您也知道我喜欢打猎,野兽已经聚集在一起了,打猎的车已经合围了,我可以打完猎之后再去吊唁吗?

(2)老子说:“鱼不可以从深潭中脱离,国家的权柄不可以借给他人。”这说的就是这件事啊。

14.答案:①要居安思危;②要接受进谏;③不能一意孤行;④要爱护万民的生命;⑤不能把刑罚杀戮的权力交给大臣。

1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C项,“都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欢娱苦短’的永恒主题"错误,秦词的主题是歌咏忠贞不渝的爱情。

16.答案:①秦观认为,鹊桥相会,虽聚少离多,却不值得哀怨。因为时空的阻隔反而能酿就相会的甜蜜;只要彼此情深意长,就不必在乎能否朝夕相守。②范成大认为,七夕相会,匆匆一面,不如不见。因为见面只会重新撩乱万千离愁别绪;而且旧愁未消,反载了难以负荷的新恨归去。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秦词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彼此真诚相爱,即使不能朝夕相守也无妨。秦词借鹊桥相会的传说,歌咏忠贞不渝的爱情。范词旨在“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范成大认为,七夕相会,相见匆忙,短暂的聚首反而重新搅起离别的忧伤;见面的欢乐总不抵久别的愁苦多,反倒又增添了新愁。

17.答案:(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3)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18.答案:能工巧匠;耳熟能详;精益求精。

解析:第一空结合后文列举的“鲁班、李春、李冰、沈括等世界级工匠大师”可知这里应该是讲中国从不缺少世界级工匠大师,可以用“能工巧匠"。“能工巧匠”,指工艺技术高超的人。第二空前面列举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百炼成钢”是人们很熟悉的诗句、成语,可以用“耳熟能详"。“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第三空前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百炼成钢”等诗句、成语体现的是人们认真执着、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可以用“精益求精"。“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19.答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工匠精神将引领人们书写更多精彩的故事,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解析:一是“需要每一个人发挥积极行动起来"句式杂糅,可以删除“发挥”。二是“精彩的更多故事"语序不当,应该是“更多精彩的故事”。三是“为实现中国梦献计力量"搭配不当,应该是“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故答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工匠精神将引领人们书写更多精彩的故事,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20.答案:“要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执着精神,要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构成排比。形式整齐,节奏感强,具有音韵美,形象生动地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的内涵。

解析:划线句中“要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