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课件3_第1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课件3_第2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课件3_第3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课件3_第4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课件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太丘与友期司马光砸缸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曹冲称象孔融让梨导入新课你知道这三幅图画有什么共同特点吗?导入新课都是古代关于早慧儿童的故事。《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志人小说”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

全书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篇。

本课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第二》和《方正第五》,题目《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是编者加的。

这本小说集记载了很多魏晋时代早慧儿童的故事。文体知识1、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2、能够参照译文背诵课文。3、理解本文主旨。学习目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

去,陈太丘与友期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课文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好正午(见面),正午过了那个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不再等候离开了,陈太丘走后那人才到达。元方当时才七岁,在门外嬉戏,那人问元方:相约而行。期,约定到达放弃离开才嬉戏“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课文翻译“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来,他已经离开了。”那人便生气的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对别人父亲的尊称通“否”等待不是丢下,舍弃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课文翻译元方说;“你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你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就是没有礼貌。”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己家的大门。我爸爸信用就惭愧回头看拉

(2)太丘舍去去(3)相委而去委

古今异义古义:离开。今义:到、往,与“来”相对。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托。)(4)下车引之引

(5)入门不顾

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古义:拉。今义:引导,牵引。(1)与友期行期

古义:约定。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文言积累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友于元方家君君家君人君君文言积累补出课文中的省略部分。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面对父亲友人的无信、无礼,义正辞严地加以反驳的故事。既表现了他的明白事理、聪敏过人,也告诫人们为人处世要懂礼知信的道理。整体感知《陈太丘与友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什么主题?陈太丘元方陈寔(shí)整体感知下列人物叫什么名字?他们是什么关系?陈纪,陈寔的长子时间顺序。期日中、过中不至、去后乃至。整体感知《陈太丘与友期》按什么顺序叙述故事的?标志性语句有哪些?“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足下⑦令郎⑧老朽⑨麾下敬词有:③④⑥⑦⑨谦词有:①②⑤⑧合作探究“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无信暴躁易怒粗鲁无礼知错能改

——“期日中,过中不至”——“友人便怒”

——“非人哉!”

——“对子骂父”

——“友人惭,下车引之”合作探究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白事理(懂礼识仪),聪明刚正,性格直率。两方面反驳:1、无信“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2、无礼“对子骂父,则是无礼”陈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反驳父亲友人的?合作探究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失礼。客人既已认错,就应原谅他,给人改错的机会,不应用同样不礼貌的方法待人。而元方“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很尴尬。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怀宽广,有涵养吗?

不失礼。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如此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无信无理之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这也体现了元方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合作探究5、你从《陈太丘与友期》中得到什么启示?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诚实守信、礼貌待人。注:本文是反面事例例合作探究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孟子

3、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4、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5、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7、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8、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9、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格言警句拓展延伸曾子杀猪

古代有个曾子,为人老实。有一天,他妻子要上街买东西,孩子闹着也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只好说:“你在家里玩,我回家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妻子上街回来后,看见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连忙劝阻说:“我只是哄哄孩子,你不必当真。”曾子说:“怎么能说谎呢?”就把猪给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正面事例拓展延伸

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拓展延伸

烽火戏诸候

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拓展延伸

韩信不忘旧恩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以漂母。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汉朝的季布,以真诚守信为世人景仰,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季布跟随项羽,项羽败于刘邦,株连到他,为刘邦所通缉。许多人多出来帮他避难,使他安全渡过难关。最后季布凭着诚信,还受到了汉朝的重用,拓展延伸

皮阿司以诚获赦(shè)古代,意大利一个名叫皮阿司的小伙子犯了死罪,背判绞刑,临刑前他请求回家与父母诀别,但国君不同意。这时,他的朋友达蒙愿意戴他服刑,说:“如果皮阿司不能暗示返回,我原替他受刑,行刑之期临近,皮阿司却没有回来,人们都嘲笑蒙达背带上绞刑架,突然远方出现了皮阿司的身影。他飞奔在暴雨中高喊:“我回来了!“两位朋友热泪盈眶地拥抱,刑场上所有人多被感动流泪。最后连残暴的国君也被感动,特赦了皮阿司,并说:”我原倾我所有来结识你这样的朋友。”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