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声声慢》(寻寻觅觅)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3《声声慢》(寻寻觅觅)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3《声声慢》(寻寻觅觅)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3《声声慢》(寻寻觅觅)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3《声声慢》(寻寻觅觅)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声声慢》(寻寻觅觅)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9课《声声慢》(寻寻觅觅)

一、素养目标

1.赏析词作中的景物描写及人物形象。

2.赏析词作的语言及表达技巧。

3.赏析词作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二、教学素养

宋词之美,美在雄浑苍凉、豪迈悲壮,美在清丽淡雅、婉约多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让我们看到了苏轼的气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让我们看到了辛弃疾抗战救国的情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让我们看到了李清照凄苦悲酸的内心世界。现在,让我们走近他们的作品,感悟宋词之美。

三、作者背景常识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区西北)人。她好学多才,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词主要是反映她早期的美满生活,表达她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以及对丈夫的相思之情。这些词格调优美,热情明快,天真活泼,委婉含蓄。后期的词主要写她在离乱中的孤独生活和国破家亡后的悲苦心情,深厚的故国之思,凄苦的身世之感,使她的作品风格突变,社会意义也随之扩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名家评说]

(李清照)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词尤婉丽,往往出人意表,近未见其比。

——[宋]朱彧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李清照的晚期作品,词情凄清。李清照写这首词时,正值金兵南下,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婉约派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等。

易安体

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易安体"既保持了南唐以来抒情词的传统词风,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作者个人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

[情境活动]

《历代诗余引吹剑录》中记载,有一幕士善歌,东坡因问曰:“我词何如柳七?”幕士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这个故事可以引用到饮酒上来,喝淡酒,宜读李清照;喝甜酒,宜读柳永;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至于李太白,则浓淡皆宜,狂饮细品皆可。

结合上文,你对豪放词风和婉约词风有何认识?请尝试总结其特点。

________________

[答案]豪放词风视野独特,境界宏大,气势恢弘;婉约词风含蓄婉转,表情细腻,情调柔美。

四、鉴赏活动

(一)文意理解

(第1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乍(忽然)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养息,休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请概括层意:上片写作者滞留南方的孤独生活和悲苦心情。

(第2层)满地黄花堆积,憔悴(凋零、枯萎)损(极),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怎么、怎样)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光景,状况),怎一个愁字了得!

请概括层意:下片进一步表达作者的凄苦之情。

(二)基础梳理

(A)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虚词的含义。

(B)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乍暖还寒时候(形容词作动词,变暖;变寒)

(C)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古义:__________

今义: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义:__________

今义:次序;依次,一个挨一个地。

[答案]1.凋零、枯萎。2.光景,状况。

(三)诵读指导

用“/”划分朗读节奏,“"标出韵脚。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答案]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意:该词押的全是入声韵,入声急而短的特点与全词表达的愁怨之情相切相合。

(四)文白对译

五、文本研读

(一)整体感知

1.依据你对内容的理解,补充空缺部分。

《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词通过对①的描绘,抒发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表现了词人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①__②__

[答案]①残秋景象②国破家亡

2.找出文本中对应部分,将图示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①__②__

[答案]①憔悴损②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任务活动

任务一赏析诗歌的语言

[学习情境]

唐朝诗人卢延让《苦吟》诗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这首词以朴素清新的口语入词,开头连用十四个叠字,与下文“点点滴滴"形成前后照应,以及词中一些极具表现力的字,折服无数的读者。诵读时,要注意体会这些语言所包孕的情感。

1.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开篇使用多处叠词,请简要分析这些叠词是如何表现词人情感的。

叠词内容情感

寻寻觅觅①③

冷冷清清渲染了环境的悲凉

凄凄惨惨戚戚②

[答案]①描摹了词人的动作②描摹了词人的伤痛③表现出国破、家散、夫亡带来的悲痛、哀伤以及孤独寂寞、茫然无措的情感

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出了怎样的意境?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描绘出一种凄凉愁苦的意境。②梧桐叶落,细雨霏霏,细雨落在梧桐上,又点点滴滴洒到地上。这是梧桐在落泪,也是词人的心在滴泪!词人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情景交融更添愁绪,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3.全词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作结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这是对前面的概括,概括了“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细雨”等情景,这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作者的哀愁又何止这些呢?②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痛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

4.词中用了三个“怎”字,试品味这三个“怎"字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个“怎"字,表达了词人的借酒浇愁的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个“怎"字,表达了词人孤独地看着窗外的黄花憔悴,目送空中飞过的雁群,无比凄凉的心情。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个“怎"字,表达了词人的哀愁之情已经达到了顶点。

这三个“怎”字表达的都是愁情,但渲染程度却是一层比一层强烈。

任务二赏析诗歌的思想情感

[学习情境]

明代文学家杨慎曾这样评价此词“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靖康之变后的李清照,面对的是国破、家散、夫亡,这时期她的作品转为沉郁凄婉。诵读时,要注意体会这种复杂的情感。

5.《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三句流露出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花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虽然人不摘花,花也当自萎;花儿已损,则更不堪摘了。②这里既写出了词人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出词人惜花将谢的情怀。

6.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中,词人围绕词眼“愁"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在抒情上具有怎样的作用?

意象在抒情上的作用

黄花①

②“淡酒”,因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处境凄凉惨淡。

③“风急”明写天气恶劣,实写词人愁重。

雁④

⑤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梧桐⑥

[答案]①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表现了词人晚年孤苦飘零。②酒③风④象征悼亡之悲,怀乡之思。⑤细雨⑥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更显凄楚伤感。

六、文本联读

本课三首词代表了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的风格,请阅读后分析,三首词的豪放或婉约的风格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角度代表人物风格体现

语言上苏轼、辛弃疾①

李清照李词读来感伤婉转,有一种怨苦凄悲之感。

手法上苏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