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统编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兴衰更替,并非简单的重复和循环,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乱世中藏生机,分裂中孕统一,破坏中有发展。长时段的分裂局面之后,往往迎来的是更强大的统一盛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大繁荣——隋唐时期,领略大放异彩的隋唐盛世。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的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

第二帝国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导入新课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本课难点

藩镇割据;本课重点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国号“隋”改元“开皇”589年杨广灭陈南北统一604年杨广即位为隋炀帝年号“大业”618年隋炀帝身死江都隋朝灭亡一、隋朝的兴亡1)隋朝的统一,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2)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社会的发展;3)打击了魏晋以来的士族势力;4)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一)隋朝的兴亡(二)隋朝的建设1.广设仓库2.兴建洛阳城3.开通大运河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咏史诗·汴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思考

如何评价隋朝大运河?利:①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交流;②促进运河沿岸城市发展;③巩固统一,强化中央集权弊:

①过度役使民力,给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②开凿过程中滥用刑法,阶级矛盾激化,推动了起义的爆发。

618年李渊称帝唐朝建立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907年唐朝灭亡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二、唐朝的盛衰(一)唐朝前期的繁荣1.政治之盛: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2.经济之盛1)农业:①中国古代耕犁基本定型

:曲辕犁;②新型灌溉工具:筒车;2)手工业:①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②唐三彩是唐朝著名的陶器。3)商业:①长安、洛阳成为大都市;②对外贸易发达,丝绸之路又被称为“瓷路”1)含义: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交融。2)概况:

民族方式概况突厥东突厥西突厥回纥吐蕃靺鞨战争灭亡东突厥汗国战争与设机构联合回纥灭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册封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后回纥改名回鹘,现在的维吾尔族。和亲与会盟松赞干布遣使求婚,文成公主下嫁长庆会盟册封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3.民族交融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意义及启示

材料一(唐太宗认为)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资治通鉴·唐纪十三》

材料二

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其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1)特点:①政策开明包容;②措施灵活多样;③以“和”为主;④因俗而治,因地制宜。3)启示: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政策;

②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宗教信仰;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2)意义:①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②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③促进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史料探究思考

根据我们刚才所学的隋朝和唐朝的建设,归纳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1)从历史大势看:经历魏晋南北朝的动乱,人心思定;2)从唐朝统治看: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群众: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开创并完善科举制,大兴文治,兴学重教;改革兵制、对外节制用兵;

政策开明,民族交往密切;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隋唐帝国在其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表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不仅达到中国历史上的新高峰,就世界范围来看也称得上最富庶、最文明的国度。——张帆《辉煌与成熟:隋唐至明中叶的物质文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黄巢起义吐蕃入侵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唐朝灭亡(二)唐朝后期的衰亡政治腐败边疆危机军事失当1.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下辖的兵马、财物、徭役等,故称节度使。节度使在其地域,可以指挥军队,管理财政,甚至该地区用人大权亦在节度使之掌握,于是便形成为“藩镇”。这一制度设置()A.消除了地方割据隐患B.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加强了对相权的监督D.完善了国家监察制度2.(2018·新课标Ⅰ·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贡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表2“安史之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