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1页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2页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3页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4页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的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A.余粮收集制B.企业国有政策C.粮食税D.劳动义务制A2、列宁指出:“我们的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到了严重的失败。”下面理解不正确的是()A.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B.列宁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B材料: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这个材料说明什么?共同生产共同分配的方法严重打击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能继续实行了,直接过江到社会主义行不通。只能逐步过渡。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一、新经济政策制定的背景1、战争破坏国民经济经济危机

2、战时共产主义不适应经济要求政治危机3、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新经济政策

二、主要措施:

a农业

b工业

c商业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3.意义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二)成立苏联1.1922年底,苏联成立2.当时加盟共和国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3.后来,苏联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四、影响:

a、推动生产力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恢复生产)

b、使危机消失,调动广大农民工人积极性,巩固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巩固政权)时间全称组成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的成立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政治方面)请指出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地理位置名称变化:1917年二月革命以前,在沙皇统治下简称为沙俄。1917年十月革命到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简称为苏俄。1922年到1991年简称为苏联。

列宁是哪年逝世的?他为俄国革命和建设、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做出了哪些贡献?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斗争。1928开始,苏联开始在全国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1、社会主义工业化:(1)重点:

(2)措施:(3)成就: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2、1933-1937落后的农业国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的探索——实行计划经济)2、农业集体化:(1)目的: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2)方法: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打击富农(3)1937年完成。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935年9月2日,苏联《真理报》刊登了这样一则不大的简讯:“中伊尔敏诺的采煤工斯达汉诺夫同志为庆祝国际青年节21周年,创造了风镐劳动的全苏新纪录。在六小时一班的工作时间里,斯达汉诺夫开采了102吨煤,这是矿井一昼夜开采量的10%,挣了200卢布工资。”苏联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斯大林就认为,我的工业化资金只能靠我自己内部来积累,内部来积累呢,那主要当然要来自于农业,所以,他就明确提出一个要贡税论,就是说要农民,除了他要交的粮食,应该交的国家任务之外,在工业品上,他要把工业品的价格定得更高一些,然后这样让农民买东西的时候付出更多的钱,就是说通过这样一个方式来积累工业化的资金。3.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制)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2)背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3)评价:①对苏联工业化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发挥了重要作用。②弊端:第一,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比例失调;第二,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效益低,浪费能源。斯大林的经济发展也存在着一些致命的弱点,首先是经济发展不均衡,重工业、军事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轻工业、农业受到了很大的伤害,特别是农业。第二方面呢就是人民的生活没有能得到重大的改善,没有能够和工业发展同步得到改善,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的粮食的产量、人均的肉类的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给了我们什么教训?①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②发展经济要尊重市场规律,既抓产值和产量,也抓产品品种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③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必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④大力保护环境和资源,提倡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效益等;⑤在政治上要防止个人专断,切实加强民主与法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

列宁时期,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比较一下苏联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哪些不同?一、开始的部门不同: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资本主义国家从轻工业开始二、资金来源不同:苏联主要采取行政手段来保证、实行高积累多投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来源于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延伸

本课小结: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 列宁时期,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新经济政策转为斯大林模式。

前苏联有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C.农业集体化运动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C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A、“列宁的思路”好在哪里?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B、“后来苏联的模式”也被称为什么?C、这个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斯大林模式材料: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的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吃米,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1、根据材料分析,上述材料中说的是苏联什么事情?2、毛泽东评价“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的依据是什么?3、中国也曾出现“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的事件,它是什么?这件事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农业集体化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一些地方甚至把农民的家禽和家畜等完全收归公有,富农阶级成了集体化过程中的打击和消灭对象。“大跃进”运动。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农业生产有所增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1958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片面追求速度的冒进倾向。材料: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请回答:1、新经济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