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课时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课时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课时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课时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课时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一、单选题1.1861年,林肯当选总统,分官使他精疲力尽,他曾说:“如果前院起火,我都无法去救。”1881年,因分官不均,美国加菲尔德总统被刺。这表明(

)A.“政党分肥制”影响政治稳定 B.美国总统权力失去制度约束C.恩赐官职制度已在美国泛滥 D.美国政治制度不具有制衡性2.英国的行政官员队伍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两个系统。政策制定的预案由事务官进行初步筛选,提出相应意见后交政务官处理。作为政务官的内阁大臣是英国政治的“大脑”,所有的发展战略和决策都由内阁提出并制定。这表明英国(

)A.议会丧失制约政府权利 B.政府的行政效率大大降低C.君主立宪制度受到破坏 D.体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3.1854年,在与俄国作战过程中,英军因后勤供应问题伤亡严重,加剧了人们对政府官员管理能力的强烈不满。随后,英国相继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以及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一做法(

)A.完善了英国政党制度 B.提高了英国民众的文化素质C.提高了军队作战水平 D.有利于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4.《是,首相》是上世纪80年代BBC出品的政治情景剧,描绘和讽刺了首相哈克与内阁秘书长汉弗莱为代表的公务员体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一经播出风靡全国。其中有一段剧情,为提高民众支持率,首相哈克准备暂缓公务员加薪计划。同属公务员系统的首相秘书向汉弗莱通风报信,希望他想方设法阻止首相。这一剧情反映了(

)A.公务员系统影响工作效率 B.文官制度不受政党影响C.行政官员的产生机制不同 D.英国国家实力的衰弱5.1883年《美国文官法》规定:“为了公开与竞争考试以测验申请现在已分类的或依此分类的公职之人员合格与否,这类测验在种类上必须有实务性”,考试内容应是“与他们希望被指派的职务之相关能力与资格的那些相关事项”。这一规定(

)A.有效地解决了政治腐败的问题 B.确保了行政效能的整体提升C.迎合了工业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D.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6.美国第二任总统、“联邦党”人约翰·亚当斯(1797-1801年任职)在去职前几小时,突击任命了大批联邦党官员。继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上台后立即对这些被“午夜任命”的官员进行了清洗,换上了“民主共和党”人。此后,这类情况愈演愈烈。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总统权力呈扩大趋势 B.文官制度运行尚待完善C.政党分肥制较为盛行 D.三权分立机制出现危机7.1883年《美国文官法》规定:“为了公开与竞争考试以测验申请现在已分类的或依此分类的公职之人员合格与否,这类测验在种类上必须有实务性”,考试内容应是“与他们希望被指派的职务之相关能力与资格的那些相关事项”。该规定(

)A.有效地解决了政治腐败的问题 B.确保了官员素质的整体提升C.迎合了工业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D.体现了绝对公平公正的原则8.英国自1870年建立文官制度以来,考核以工作能力与表现为标准,考核结果作为奖励和晋升的依据。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官员考核制度更贴近于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逐渐废除了“通才”的考核标准。这一变化表明(

)A.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B.国家干预力度的加强C.工业革命的率先进行 D.议会制度的不断完善9.19世纪初,随着英国两党制日益成熟,内阁开始由竞选中获胜的政党组成。“此时想做官的多是庸碌无能之辈……能进到政府里做官的人大概都同大臣有关系”。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公民的政治素质较低 B.议会君主制度尚不完善C.政党分肥制弊端突出 D.文官集团垄断政府权力10.19世纪中期以前的一段时期内,英国出现了政府官员雇佣他人代为履行职务的现象,如有法庭书记员一方面替他人代职,另一方面又雇佣他人为己履职,并借此赚取差价。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司法独立遭遇挑战 B.文官收入渠道多元C.雇佣劳动利润丰厚 D.官僚制度亟须改革11.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白金汉宫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数是由撒切尔夫人与其大臣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美国总统为了推进行政改革的进程,往往利用政治权力任命官员,从而加强对文官系统的控制。这些表明,文官制度(

)A.受到行政权的干扰 B.已成为政客夺权的工具C.已经失去传统优势 D.摒弃了“政治中立”原则12.据下表可知,19世纪中晚期的英国(

)1853年英国议会组织调查委员会考察东印度公司的人事制度,形成了《麦考莱调查报告》,建议以公开竞争的考试形式录取人员。1854年屈维廉爵士在《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中提出“凡初任人员都应按规定的年龄从学校毕业,通过竞争考试表明具有通才智力后才能被择优录用”。1855年新首相帕麦斯顿颁布《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命令》,成立了文官事务委员会主管考试录取工作。1870年格来斯顿执政时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的第二个枢密院命令,规定行政机构人员的任命要定期举行公开党争考试。A.文官考试制度逐步形成 B.君主立宪制得到完善C.文官管理队伍不断壮大 D.民众就业压力比较大13.1890年,英国政府调整文官分类,在原来两大等级基础上再分别划分三个等级,均按照大学毕业考试类似的科目,通过公开的竞争考试,从20至24岁的青年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这一改革(

)A.为文官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B.使政府管理的专业水平提高C.有效地遏制了文官的官僚习气 D.使社会等级制度进一步固化14.(英国)一位部长认为要对付常务次官,必须有“牛顿的智慧、亚历山大的勇气和拿破仑的手腕”。否则就休想改变高级文官的决定。这说明(

)A.高级文官是政府的决策官员 B.执政党任命的部长实际无权C.高级文官对部长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D.部长实际上是高级文官的助手15.19世纪中期,(英国)由于实行政党政治,政府的更迭经常导致工作人员大换班,往往引起周期性的政治动荡。材料意在说明(

)A.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B.英国文官制度的弊端C.文官制度建立的必要 D.责任内阁制必须废除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870年7月,英国格莱斯顿内阁绕过议会,颁布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二个枢密令。该枢密令规定:“一切文官制度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事务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委员会在财政部监督下,有权独立决定被录用文官的基本条件。”枢密令也规定了不用经过考试而可以直接任命的特殊情况,一种是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初级人员,另一种就是外交部和财政部。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某些高级文官仍然可以不用经过考试,由内阁直接任命。枢密令还将考试细化为高等级考试和低等级考试两个等级,对于不同等级考试考查的内容和考试科目的安排是不同的。1870年,枢密令将公开竞争考试正式纳入英国文官录用系统,这标志着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正式建立。它是英国文官制度史乃至世界文官制度史的一个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作用。——摘编自李华欣《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1870年英国第二个枢密令的基本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70年英国第二个枢密令颁布的历史意义。参考答案:1.A2.D3.D4.C5.C6.C7.C8.A9.C10.D11.A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