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本管理的困境与突围_第1页
高校师本管理的困境与突围_第2页
高校师本管理的困境与突围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师本管理的困境与突围

现在,许多大学管理人员仍然认为“权力就是权力”,因此他们习惯于管理、卡和压的方式管理教师,并重视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来控制和限制教师。应该说,这种理性教师管理模式对于维持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和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然而,这种管理模式却忽视了高校教师作为一支有思想、有追求、有个性的高素质群体所具有的人类特性,从而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丧失,引起教学、科研质量的滑坡。因此,要真正提升教师的主体地位,就必须打破官本意识,拟制行政权力泛化,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的潜能,促进教师全面、自由地发展。一、建设一流大学,应以专家、教授的积极作用教授治校是以美国耶鲁大学为代表的一种高校管理模式,其组织基础是教授会、评议会和校务委员会同时存在。其实质是教授在大学的决策与管理中起决定性的或主导的作用,学校的行政机构起服务与辅助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在北大实施“教授治校”,清华大学前校长、著名教育家梅贻琦教授是继蔡元培之后将近代教育推向现代的中坚人物,他秉承“教授治校”制度,赋予教授会、评议会以更加稳固的权力范围,发挥学术权力对行政权力的制衡作用,体现了学术治校的理念,并在其就职演说中发表了著名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观点。高校教师是履行高等教育使命的主体,是提高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建设一流的大学必须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己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不仅要在学术上发挥专家、教授的积极作用,在管理上也要发挥专家、教授的积极作用,确立教师在办学治校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要确实从教师出发,充分依靠教师,尊重教师,尽可能地激发教师的参与意识、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树立“以人为本、以师为先”的观念,创建良好的学术环境,为学术带头人、优秀技术人才和学术精英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实现高校教师的理性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有机结合,使教师的潜能和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二、改变管理模式,激发创造能力,推行民主管理高校的民主管理制度和模式是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潜能的关键因素,是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形式。在高校管理中,教师不仅是学校管理的客体、管理的对象,而且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积极参加者、管理的主体。实行参与式管理,发动教师参与学校大事的讨论和决策,不仅可以使管理者集思广益,减少和避免管理中的失误,使决策和管理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而且可以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强教师对现象管理的认同感,有利于增强教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实行民主管理,最重要的是建立、完善民主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构建以教师为主体的开放、互动的管理模式,形成教师“参政议政”的机制,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以及参与学校管理、关心学校发展的积极性。首先,管理者应改变领导作风及其管理方式,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到育人工作的第一线,虚心听取教师的各种意见;其二,要尊重教师的知情权,增强其参与意识,调动教师参与决策与管理的积极性,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发动教师主动关心学校的发展,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其三,通过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等多种渠道,使教师在办学育人的大政方针上参与决策与领导管理,对学校教育目标、管理目标、发展规划、机构设置、干部任免、经费开支等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鼓励教师自由表达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其四,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逐步建立健全教师参与管理的制度,保障教师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权力,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三、强调教师的特殊性制度管理强调依靠严密的组织结构、严明的组织规章和赏罚分明的激励措施进行以工作为导向的管理。这种管理对整个工作流程进行监控,能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便于及时反馈和修正。但是,管理中太多的监控,容易让人感到不自在,产生不信任感,尤其是高校教师这一高度专业化的知识群体,其工作特点的复杂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很难靠强制措施来规范。这就要求管理者充分考虑其特点,不要只把注意力局限在要完成的任务上,只注重对教师进行指导和监控。也不要只注重给予他们物质激励,因为绝大多数高校教师不只是追求高工资、优待遇的“经济人”,他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要的情况下,更注重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所以,管理者不能只是靠制度管人,而是要潜心研究员工的个性化心理与行为规律,运用激励、感召、启发、诱导等方法,提高教师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帮助教师找到归属感与身份感,使他们自觉、自愿地将自己的知识、思想奉献给学校,奉献给学生。四、强调自主,建立自主的管理组织,发挥及保障组织的作用传统的科层式管理体制等级分明、职能明确,把规章制度作为主要的管理手段,以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管理为目标,只考虑制度的强制性、统一性,却忽视了教师的个性特点和职业特殊性,剥夺了教师的自主权,限制了教师的自主发展空间,影响了他们创造性的发挥。高校实施师本管理就必须要淡化制度约束,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实行教师自我控制,自主管理。自主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方式,是民主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它是“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监督的动态过程”,即“自己管理自己”,把个人意志与组织的意志统一起来,使每个人心情舒畅地为组织做贡献。自我管理是对人和人的主体性的再次确认和高扬,是其主体能动性的体现。高校教师作为高校组织中富有活力的细胞体,普遍具有较高层次的文化素养,十分注重拥有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强调工作中的自我了解。他们一般都具有很强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自尊心,具备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良好素质。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更适合在一种比较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而不能采取僵化、刚性的控制管理方式。因此,学校管理者应充分信任教师,承认其自主性,给教师以尽可能大的学术自主权,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充分体现教师的个人意愿和特性,使教师增强主体意识,弘扬专业个性,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使高校成为自由、民主与开放的学术乐园。五、转变教师管理理念,完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激发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目标管理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率先提出的,它是一种以激励为哲学指导、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在高校教师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可使每位教师肩上有任务,心中有目标,能有效发挥他们的工作潜能,进而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管理效果。长期以来,高校注重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却缺乏明确的教师管理目标;在传统的行政化科层管理体系中,管理者依靠拥有的职务与权力,采用行政性措施来管理教师,往往忽视了教师的心理特点、主体性地位和教师的发展,既不利于激励教师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提高学校管理效能。为此,高校管理者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及策略,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教师管理的先进理念,提高对目标管理的认识,充分利用目标的激励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让其参与目标的制订,把个人目标与高等学校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立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把握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制订切实可行的高校教师管理目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管理策略,增强服务意识,弱化行政控制,促进教师持续不断地自主发展,推进师本管理实施的进程。总之,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管理者不能只凭行政权力死板管人、规章制度强制压人。要从师本出发,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