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法律法规(第2版)》教案 第26课 掌握我国法律对民用航空犯罪的规定_第1页
《民航法律法规(第2版)》教案 第26课 掌握我国法律对民用航空犯罪的规定_第2页
《民航法律法规(第2版)》教案 第26课 掌握我国法律对民用航空犯罪的规定_第3页
《民航法律法规(第2版)》教案 第26课 掌握我国法律对民用航空犯罪的规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8 PAGE8PAGE7 PAGE7 PAGE7PAGE7

课题掌握我国法律对民用航空犯罪的规定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熟悉我国法律对劫持航空器罪、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破坏航空器罪、破坏航空设施罪、非法携带或运输违禁物品罪、传递虚假情报扰乱正常飞行秩序罪、聚众扰乱民用机场秩序罪等犯罪行为的相关规定(2)能准确判断某种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的性质素质目标:深入社会实践,培养脚踏实地、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提升职业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我国法律对各类民用航空犯罪的规定教学难点:能准确判断某种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的性质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传授新知(35min)第2节课:课堂小结(3min)→作业布置(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min)【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案例导入(8min)【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法治为民——谎称女友携爆炸物乘机,男子惊动警方触犯刑律”的案例(详见教材),并提问以下问题案例的男子犯了什么罪?你知道哪些关于民用航空的犯罪类型?【学生】聆听、阅读、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掌握我国法律对民用航空犯罪的规定通过案例导入,让学生主动探究民用航空犯罪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传授新知(35min)【教师】引入新知,讲解劫持航空器罪、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破坏航空器罪、破坏航空设施罪、非法携带或运输违禁物品罪、传递虚假情报扰乱正常飞行秩序罪、聚众扰乱民用机场秩序罪一、劫持航空器罪劫持航空器罪是指行为人以暴力、暴力相威胁或者其他恐吓方式,非法劫持或者控制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这一条款具体规定了危害民航运输安全的行为方式,并明确规定了这些行为的责任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年修正)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温州永强机场曾成功制止预谋劫机案”的案例(详见教材),并提出以下问题劫持航空器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学生】聆听、阅读、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二、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是指对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如何区分劫持航空器罪与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学生】聆听、阅读、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对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三、破坏航空器罪破坏航空器罪是指故意在使用中的民用航空器上放置或唆使他人放置危险品,足以毁坏民用航空器、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故意在使用中的民用航空器上放置危险品或者唆使他人放置危险品,足以毁坏该民用航空器,危及飞行安全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四、破坏航空设施罪破坏航空设施罪是指盗窃或者故意损毁、移动使用中的航行设施,危及飞行安全,足以使民用航空器发生坠落、毁坏危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九十七条规定:“盗窃或者故意损毁、移动使用中的航行设施,危及飞行安全,足以使民用航空器发生坠落、毁坏危险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五、非法携带或运输违禁物品罪非法携带或运输违禁物品罪是指旅客非法携带违禁物品乘坐航空器,或旅客、企事业单位以非危险品品名托运危险品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隐匿携带炸药、雷管或者其他危险品乘坐民用航空器,或者以非危险品品名托运危险品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企业事业单位犯前款罪的,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隐匿携带枪支子弹、管制刀具乘坐民用航空器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条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哪些物品是禁止带上飞机的?请结合实际举例予以说明。【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六、传递虚假情报扰乱正常飞行秩序罪传递虚假情报扰乱正常飞行秩序罪是指故意传递虚假情报,扰乱正常飞行秩序,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而造成严重影响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故意传递虚假情报,扰乱正常飞行秩序,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第一款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七、聚众扰乱民用机场秩序罪【教师】组织学生扫码播放“擅自开启应急舱门被追刑责”视频(详见教材),并提出以下问题我们在乘坐飞机时,应遵循哪些规定?【学生】观看、思考、回答聚众扰乱民用机场秩序罪是指纠集多人扰乱民用机场正常秩序,致使机场无法运营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聚众扰乱民用机场秩序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通过老师讲解和课堂问答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我国法律对民用航空犯罪的相关规定第二节课探索活动一(15min)【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案例分析——非法携带枪支登机”(详见教材),并提出以下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王某与其同行人员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学生】聆听、阅读、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回答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加深学生对非法携带或运输违禁物品罪的认识探索活动二(25min)【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完成以下活动(1)各小组查找相关资料,搜集近年来我国关于民用航空犯罪的典型案例,然后说说这些案例的犯罪类型及所触犯的法律规定。(2)各小组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和本项目所学知识,尝试对这些案例的法律制裁结果进行点评,并形成讨论结果。(3)讨论结束后,各组代表轮流上台发表讨论结果。【学生】聆听、思考、组内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表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各组的发言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加深学生对我国法律关于民用航空犯罪相关规定的认识和理解课堂小结(3min)【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本节课学习了我国法律对各类民用航空犯罪的相关规定,希望大家通过学习能够准确判断某种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的性质,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民航安全。【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总结知识点,巩固学生对我国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