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第四章 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_第1页
(12.6)-第四章 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_第2页
(12.6)-第四章 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_第3页
(12.6)-第四章 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_第4页
(12.6)-第四章 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基本问题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极不平衡。对此,毛泽东曾指出,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在此基础上如何建设新中国,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早在1954年,毛泽东就提出了团结一切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思想。他指出:“我们现在要团结全国人民,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和应当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总结历史上我们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成功经验,毛泽东指出:“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他进一步强调:“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此,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对于什么是国内外的积极因素,毛泽东指出,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做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第一,调动工人、农民的积极性。毛泽东认为,在无产阶级政权下,工人的政治觉悟和劳动积极性一直很高,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这样才能使工人的劳动积极性持久。对于农民,我们不能犯苏联那样的错误,要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第二,发挥知识分子的力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知识分子的服务,毛泽东强调,凡是真正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知识分子,我们都应当给予信任,从根本上改善同他们的关系,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必须解决的问题,使他们得以积极地发挥他们的才能。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党对知识分子的阶级性质作出了新的判断。指出知识分子中间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判断。提出了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基本方针,为了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得更好,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最充分地动员和发挥知识分子的现有力量,同时尽一切努力尽可能迅速地实现进一步的改造、扩大和提高,使这种改造、扩大和提高的速度和规模能够真正符合我们国家各方面发展的步伐。第三,调动各个民族的积极性。毛泽东指出,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而一切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共同努力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第四,调动民主党派和民族资本家的积极性。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起着很大的作用。他们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在某些时候甚至比工人阶级的影响还大。对于民族资产阶级,毛泽东认为把他们都团结起来,阻碍就少些,事情就容易办得通。我们对民族资产阶级不但要作斗争,同时要团结他们,要给他们利益。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们党根据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特点,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成功地用和平的方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把民族资产阶级改造成了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要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第五,利用国际上的一切有利因素。我们不仅要加强同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的协作与交流,而且要努力发展同那些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特别是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合作、贸易来往、文化和技术的交流。2.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十大关系的思想1956年2月至4月,毛泽东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先后听取了中央34个部委的汇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经过中央政治局几次讨论,毛泽东集中概括了关于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的思想。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接着,在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的讲话中,他又作了进一步阐述。《论十大关系》总结经济建设的初步经验,借鉴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围绕着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注意避免苏联走过的弯路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这一思想强调,在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上,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不能只顾一头,无论只顾哪一头,都不利于社会主义。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儿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在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巩固各民族的团结。在党和非党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上,肯定社会上还有反革命,但已经大为减少,镇反要少捉少杀。在是非关系上,强调党内党外都要分清是非,对犯了错误的人,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上,提出向外国学习,但是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十大关系的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这一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思路,它也成为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3.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1956年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比较突出,有些地方甚至发生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部分农民要求退社的情况。这是许多人所始料不及的。对这类事件怎么处理,全党既没有思想准备,也没有经验。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的矛盾,成为我们党反复思考的重大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在1957年2月27日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做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了各种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是非对抗性的,是可以通过社会主义改革加以解决的。毛泽东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和解决途径,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二,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毛泽东指出: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一般说来是非对抗性的。解决敌我矛盾用专政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他还指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敌我之间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对抗性的矛盾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不是对抗性的,但是如果处理不适当,或者失去警觉,也可能发生对抗。因此,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已经居于主导地位的人民内部矛盾。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第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和方针。毛泽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和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要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克服政府机关的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对于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等等。所有这些方针,都是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一总方针的具体化,为解决不同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指明了方向。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第一次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以及解决办法。它对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它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所取得的重要思想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做的一项重要贡献。4.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必要条件。毛泽东鉴于苏联在发展经济中的经验教训和我国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首先论述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又把这三者关系上升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来认识。毛泽东认为,由于我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以工业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建设的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必要和必需的;同时,必须充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尤其要重视农业的基础作用。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为工业提供粮食、原料、市场和积累资金,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轻工业和重工业。毛泽东提出,要适当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在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上发展重工业;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要将过去那种以重、轻、农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做法,改为以农、轻、重为序。毛泽东在探索中国式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基本方针。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必须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必须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等等。此外,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以及党的其他领导人,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其中涉及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实现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执政党建设等方面。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的第一条“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对初步探索经验教训的总的概括。因为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本上讲就是没有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没有找到一条真正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他几条经验教训都是对这个根本经验教训的具体展开。由于错误地把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确定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我们今天才强调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由于在建设中出现了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的倾向,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偏离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忽视了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的经济效果和各项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经济措施的科学论证,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我们今天才得到了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的经验;由于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违背人民民主,甚至搞“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等“大民主”的极端现象,我们才开始强调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由于我国的民主集中制和党的集体领导制度一度遭到了严重破坏,“一言堂”“家长制”代替了集体领导制度,使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