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课件_第1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课件_第2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课件_第3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课件_第4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由平等的追求

知识梳理1.怎样珍视自由?(1)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2.怎样践行平等?(1)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2)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3)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4)践行平等,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知识拓展: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危害及正确的做法:(1)现象:身高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就业歧视等。(2)危害: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3)做法: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3.什么是特权?(1)含义: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2)地位:特权是平等的大敌。(3)表现: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知识拓展:认识身边的特权现象。(1)福利享受型代表:公款吃喝、旅游,奢华接待,超标办公室、超标车,额外福利。(2)破坏规则型代表:交规无奈特权车。(3)抢占资源型代表:特权房、特权医。(4)安全堡垒型代表:某些特供食品基地。(5)思想意识型代表:我是××、我爸是××。4.怎样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1)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的美好梦想,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2)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课前预习1.阅读教材第101页“运用你的经验”。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价。提示:田某的言行是错误的。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也是自由的保障,他的行为是不珍惜受教育的权利、不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表现。2.阅读教材第102页“探究与分享”。(1)请你评论唐某的言行。唐某的言行侵害了关某的人格尊严权,没有做到自觉守法,没有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2)如果你是关某,面对此事,你会怎么做?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用法律维护权利,以遭受精神损害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随堂练习1.珍视自由就是要()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②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③摆脱限制,无拘无束④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2.践行平等就是要()①反对特权②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④依法行使权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3.下列对“特权”认识正确的有()①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②特权是平等的大敌③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的行为④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D课后提升1.孔子形容自己是“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到七十岁的时候,他已经修炼到了能够随心所欲地为人处事,然而再怎样任性而为也都在合理的规矩之内,不会逾越禁区去触犯规则、冒犯他人。这说明,珍视自由需要()A.自觉守法B.遇事找法C.公正司法D.解决问题靠法A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下列属于依法行使权利的是()A.小刚骑自行车上学因为担心迟到而闯了红灯B.小李揭发领导偷税漏税被单位领导除名,只好自认倒霉C.农民工小罗“讨薪”不成暴打包工头D.小刘的著作被小王剽窃,小刘把小王告上法庭D3.“阳光跟帖”行动开展以来,倡导网民聚焦文明理性发帖,识别网络谣言,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和公德意识,改善跟帖评论生态,形成了人人争做“中国好网民”的良好评论氛围。要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好网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坚持理性发言,不信谣、不传谣②坚持言论自由,不需要监管网络发言③对一些人和事,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④公民应该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C4.(2020云南模拟)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一个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我们()①用真诚、尊重、友善、礼貌的态度对待他人②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③反对特权,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④恃强凌弱,自傲自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5.平等观念,是照亮现代文明的一道亮光,让我们与之同行。当今社会生活中,与这一要求相符的是()①尊重从事脏活、重活、苦活的人②有钱、有权者就可以任性③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④保证农村考生都能被大学录取A.①③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A6.调查研究表明,许多校园欺凌是由于一些同学缺乏平等意识。我们要践行平等、反对欺凌,就要()①平等对待同学,尊重每位同学的生命健康权②既尊重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也尊重学习差的同学③只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交往,歧视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④敢于批评和纠正那些恃强凌弱、以大欺小的行为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D7.【核心素养·社会责任】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生理的缺陷使他们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面对这样的弱势群体我们的正确态度是()①平等对待他们②尊重他人人格③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④歧视、嘲笑他们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C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到孙中山的“大同世界”。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平等的追求。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促进公平、维护正义、打击邪恶、扫除不公。为了帮助同学们树立平等意识,某校八年级(1)班召开了一次以“平等的脚步”为主题的班会。(1)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拟一个新颖别致的标题。例:“维护社会平等,打击歪风邪气”“平等,人类永恒的追求”等。(2)请你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不少于两例)例:社会上还存在就业歧视、性别歧视;城乡学校的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在城市中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等。(3)平等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追求平等?①追求平等,就要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②追求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③追求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应依法维权。谢谢观看自由平等的追求

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每个人生活、成长的环境不同;天赋、能力不同;有的同学学习成绩优秀,有的同学学习成绩差;有的同学长得漂亮,有的同学长得比较难看等等。对此,我们不应()A.增强平等意识B.平等地对待他人C.互相取长补短D.只与优秀的同学交朋友D课后作业2.屠格涅夫在一次外出散步时碰到一个穷人向他乞讨,他伸手在衣袋里摸了半天,然后抱歉地说:“兄弟啊,实在对不起!我没带吃的东西,钱包也丢在家里了。”那穷人突然紧紧地握住屠格涅夫的手,一个劲地说:“谢谢你,太谢谢你了!”屠格涅夫奇怪地问:“你谢我什么呢?我什么帮助也不能给你啊。”那人答道:“我本想找点吃的东西然后就去自杀,没想到你竟然称我为兄弟!还向我表示歉意,你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由此可见()A.人们需要宽容B.人们需要平等尊重C.人们需要取长补短D.人们需要怜悯B课后作业3.八年级(2)班的小玲同学是个残疾人,智力较低。但她班里的同学很爱护她、自觉帮助她,和她一起学习、生活,她很快乐。可见,八年级(2)班同学()①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区别的②能够平等待人③学会礼貌待人④懂得关爱弱势的人A.①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中学生李红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无论他人家庭贫与富、成绩好与差,总是能一视同仁。这表明李红在与人相处中做到了()A.平等待人B.礼貌待人C.宽容他人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A课后作业6.2017年6月,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依法到某足疗店执行公务。被告人李某不配合执法,辱骂民警,并暴力反抗,致民警王某、辅警刘某受轻微伤,辅警朱某制服受损。2017年9月15日,法院以妨碍公务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七个月。这警示我们()①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②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特权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辱骂民警要受刑罚处罚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D课后作业7.右边漫画说明了()A.我国已经实现完全的平等B.只要有了就业促进法,就能实现真正的平等C.我国从多方面保障公民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D.我国在就业方面已经不存在不平等的现象C课后作业二、简答题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规范信访秩序合理表达诉求】对以静坐或者采取其他方法堵塞、阻断道路交通,不听劝阻,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课后作业从上述材料中你受到哪些教育?①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②作为公民,应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界限,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要依法维权。课后作业三、辨析题9.请你对右边漫画中年轻人的言行进行辨析。(1)漫画中年轻人的言行是错误的。(2)①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