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概论及-经络与腧穴课件_第1页
针灸学概论及-经络与腧穴课件_第2页
针灸学概论及-经络与腧穴课件_第3页
针灸学概论及-经络与腧穴课件_第4页
针灸学概论及-经络与腧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学

厦门市第二医院

陈燕坤中医学系列2023/10/171针灸学厦门市第二医院

陈燕坤中医学系列2023/10/91目的和要求:

1、掌握针灸学及针灸疗法的基本概念。2、掌握针灸疗法的基本特点,大致熟悉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3、了解针灸学的起源与发展。4、熟悉针灸学的内容及学习方法。2023/10/172针灸学概论目的和要求:

2023/10/92针灸学概论基本概念针灸针灸学针灸疗法2023/10/173针灸学概论基本概念针2023/10/93针灸学概论针

Acupuncture

以金属针刺入肌肤之中,针刺时须用补泻手法,施术时有酸、麻、重、胀等反应。2023/10/174针灸学概论针Acupuncture

以金属针刺入肌肤之灸

Moxibustion

以艾灸于皮肤之上,有火灼的温热感。2023/10/175针灸学概论灸Moxibustion以艾灸于皮肤之上,有火灼的温针灸学

TheScience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

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经络学说为核心,运用针刺和艾灸等方法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10/176针灸学概论针灸学

TheScienceofAcupuncture针灸疗法

在人体一定腧穴上运用针刺或艾灸,给予刺激,使之产生轻重不同的反应,并运用各种手法,以调整人体阴阳气血偏盛偏衰,从而达到祛除疾病,恢复健康的一种疗法。2023/10/177针灸学概论针灸疗法在人体一定腧穴上运用针刺或艾灸,给予刺针灸疗法的特点

1适应症广2

操作简便

3

疗效显著4

经济安全2023/10/178针灸学概论针灸疗法的特点1适应症广2023/10/98针灸的起源针: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砭石”。灸:灸的应用在火的发现和使用以后。《说文解字》“砭,以石刺病也。”2023/10/179针灸学概论针灸的起源针:灸:《说文解字》2023

历代有关针灸的主要著作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是迄今有关经络和灸法的最早著作《黄帝内经》——《素问》、《灵枢》

《灵枢》——《针经》——最早系统阐述经络、腧穴等针灸理论基础2023/10/1710针灸学概论

历代有关针灸的主要著作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历代有关针灸的主要著作《针灸大成》——明代杨继洲《针灸甲乙经》

——晋代.皇甫谧——世界上最早的针灸专著《铜人腧穴针灸》——宋代王维一——铸针灸铜人两具,为我国最早的针灸点穴教科书和教具模型2023/10/1711针灸学概论历代有关针灸的主要著作《针灸大成》——明代杨继洲《针灸甲乙经针灸学的发展《内经》时代奠定了以经络、腧穴为核心的针灸理论基础《针灸甲乙经》时代形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的针灸学。

第3-19世纪针灸学术继续发展

晚清、民国时期针灸的衰落新中国的针灸复兴2023/10/1712针灸学概论针灸学的发展《内经》时代《针灸甲乙经》时代

世界范围的针灸热

针灸早在六世纪已传人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17世纪传入欧洲国际针灸培训班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2023/10/1713针灸学概论

世界范围的针灸热

针灸早在六世纪已传人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

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

1针灸治疗2针灸保健3针灸麻醉4经络腧穴诊断2023/10/1714针灸学概论

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

1针灸治疗2023/10/91针灸学的主要内容经络学腧穴学刺灸学临床治疗学实验针灸学针灸文献学针刺麻醉学时间针灸学2023/10/1715针灸学概论针灸学的主要内容经络学2023/10/915针灸学概论针灸学的学习方法重视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重视同其他学科的结合熟练的针灸技术(抓重点、多问、多模、多练、多实践)2023/10/1716针灸学概论针灸学的学习方法重视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2023/10/916经络与腧穴教学要求:掌握:经络腧穴的分类、防治作用、定位方法。熟悉:常用腧穴及针灸方法。

2023/10/1717针灸学概论经络与腧穴教学要求:2023/10/917针灸学概论腧穴定义

腧穴定义:腧穴又称穴位,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针灸治疗的施术部位。

2023/10/1718针灸学概论腧穴定义

腧穴定义:2023/10/918针灸学概论☆腧穴的分类☆腧穴分为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1、经穴:“十四经穴”的简称,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定位和归属经脉,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作用。(361个)2、奇穴:又称“经外奇穴”指不属于十四经的腧穴,有一定的名称和明确的定位,但无归属经脉,其主治范围较单纯,多数对某种病有特殊的疗效。如四缝治小儿疳积、定喘治哮喘3、阿是穴:“天应穴”、“压痛点”、“不定穴”,既无一定的名称,也无固定的位置和归经,是以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作为针刺或施灸部位的。“阿是”之称,始见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

2023/10/1719针灸学概论☆腧穴的分类☆腧穴分为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2023/10/腧穴的命名

腧穴的命名

1、依据生理功能命名:气海2、依据所在部位命名:大椎、乳根3、依据治疗作用命名:光明、水道4、结合中医学理论命名:阳陵泉、阴陵泉、心俞5、依据天体地貌命名:合谷、水沟6、参照动植物命名:鱼际、伏兔7、借助建筑物命名:印堂2023/10/1720针灸学概论腧穴的命名

腧穴的命名2023/10/920针灸学概论☆腧穴的防治作用☆腧穴的治疗作用1、近治作用:指一切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病变的作用。2、远治作用:指十四经穴具有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离腧穴所在部位的脏腑器官、组织病证的作用,有些还有影响全身的作用。3、特殊作用:指某些腧穴对某种疾病有特殊的治疗或双向调节作用。2023/10/1721针灸学概论☆腧穴的防治作用☆腧穴的治疗作用2023/10/921针灸学☆腧穴的定位方法☆腧穴的定位方法1、骨度分寸定位法(骨度法)2、体表标志定位法(固定与活动标志)3、简便取穴法4、手指同身寸定位法(1)横指同身寸(一夫法)(2)拇指同身寸(3)中指同身寸2023/10/1722针灸学概论☆腧穴的定位方法☆腧穴的定位方法2023/10/922针灸学2023/10/1723针灸学概论2023/10/923针灸学概论骨度分寸表2023/10/1724针灸学概论骨度分寸表2023/10/924针灸学概论2023/10/1725针灸学概论2023/10/925针灸学概论2023/10/1726针灸学概论2023/10/926针灸学概论2023/10/1727针灸学概论2023/10/927针灸学概论☆十四经循行与常用腧穴2023/10/1728针灸学概论☆十四经循行与常用腧穴2023/10/928针灸学概论手太阴肺经◆属络的脏腑:属肺,络大肠,环循胃口。◆联络的器官:喉咙2023/10/1729针灸学概论手太阴肺经◆属络的脏腑:属肺,络大肠,2023/10/92手太阴肺经—腧穴

本经腧穴共11穴,分布在胸部的外上方,上肢的掌面桡侧和手掌及拇指的桡侧。起于中府,止于少商。

2023/10/1730针灸学概论手太阴肺经—腧穴

本经腧穴共11穴,2023/10/930【尺泽】

(1)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2)主治:咳嗽,少痰,咳血(3)配伍:配大椎治疗肺结核(4)刺灸法: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2023/10/1731针灸学概论【尺泽】2023/10/931针灸学概论

【列缺】(1)定位: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2)主治:外感咳嗽,头项强痛(“头项寻列缺”)(3)刺灸法:向上斜刺0.3-0.5寸2023/10/1732针灸学概论

【列缺】2023/10/932针灸学概论【太渊】

(1)定位:在腕掌侧横纹的桡侧,桡动脉搏动处(2)主治:咳嗽痰多,无脉症(3)配伍:配列缺治风痰咳嗽;配内关、人中治无脉症(4)刺灸法: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刺法要点:针尺泽、太渊要避开动脉,且不可在这些穴位直接施灸,免伤动脉。2023/10/1733针灸学概论【太渊】2023/10/933针灸学概论【少商】

(1)定位: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2)主治:咽喉肿痛、咳嗽、发热、晕撅,急救穴之一(3)配伍:(4)刺灸法:直刺0。1寸,或向腕平刺0.2-0.3寸,可点刺放血。2023/10/1734针灸学概论【少商】2023/10/934针灸学概论手阳明大肠经◆属络的脏腑:属大肠,络肺。◆联络的器官:入下齿中,挟口、鼻。2023/10/1735针灸学概论手阳明大肠经◆属络的脏腑:属大肠,络肺。2023/10/9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本经腧穴共20穴,14穴分布于上肢背面桡侧(10穴分布于手部及前臂,4穴分布于上臂)6穴在肩、颈和面部。本经经穴起于商阳,止于迎香2023/10/1736针灸学概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本经腧穴共20穴,142023/10【合谷】

(1)定位:手背,第1,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中点。(2)主治:一切面部疾病,也是止痛的要穴(“面口合谷收)经闭、滞产(3)配伍:配风池、大椎、曲池、太阳治发热头痛;补合谷泻三阴交治难产(4)刺灸法:直刺0.5-1寸,孕妇不宜针。2023/10/1737针灸学概论【合谷】2023/10/937针灸学概论【阳溪】

(1)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上跷,当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的凹陷处。(2)主治:头痛,牙痛等。(3)刺灸法:直刺0.5-0.8寸。2023/10/1738针灸学概论【阳溪】2023/10/938针灸学概论【曲池】

(1)定位:肘横纹外侧端,曲肘成直角,肘横纹外端与肱骨上髁连线的中点。(2)主治:皮肤病、热病、神志病及肘臂肩疼痛或不遂等(3)配伍:配大椎治热病;配血海治皮肤病(4)刺灸法:直刺1-1.5寸2023/10/1739针灸学概论【曲池】2023/10/939针灸学概论【肩髃】(1)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方凹陷中。(2)主治:肩臂疼痛,上肢不遂等(3)配伍:配条口治疗肩周炎(4)刺灸法: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2023/10/1740针灸学概论【肩髃】2023/10/940针灸学概论【迎香】(1)定位: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2)主治:一切鼻疾(鼻塞流涕、鼻衄等)(3)配伍:配风池、外关治疗鼻塞流涕;配孔最治鼻衄(4)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3-0.5寸。

2023/10/1741针灸学概论【迎香】2023/10/941针灸学概论足阳明胃经◆属络的脏腑:属胃,络脾。◆联络的器官:起于鼻,入上齿,环口挟唇,循喉咙。2023/10/1742针灸学概论足阳明胃经◆属络的脏腑:属胃,络脾。2023/10/942足阳明胃经—腧穴

本经腧穴共45穴分布在头面部、颈部、胸腹部、下肢的前外侧面。本经经穴起于承泣,止于厉兑。2023/10/1743针灸学概论足阳明胃经—腧穴

本经腧穴共45穴分布在头面部、颈部、胸【承泣】

(1)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2)主治:目疾(3)配伍:配风池治疗目痒;配肝俞、肾俞治夜盲(4)刺灸法: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直刺0.5-1.5寸,不要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水肿。2023/10/1744针灸学概论【承泣】2023/10/944针灸学概论【地仓】[定位]承泣之下与口角水平的交界点,约口角旁o.4寸取穴。[主治]口面局部病[操作]斜刺或平刺0.5-1.5寸。可向颊车透刺。2023/10/1745针灸学概论【地仓】2023/10/945针灸学概论【颊车】[定位]开口取穴,在下颌角前上方1横指凹陷中。上下齿咬紧时,在隆起的咬肌高点处。[主治]口齿面等局部病。[操作]直刺0.3~0.5寸,或平刺0.8-1.5寸。可向地仓透刺。2023/10/1746针灸学概论【颊车】2023/10/946针灸学概论【下关】[定位]在耳前方约一横指,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围成的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牙痛等。[操作]直刺0.5-1.2寸。2023/10/1747针灸学概论【下关】2023/10/947针灸学概论【天枢】

(1)定位:脐旁2寸。(2)主治:治疗腹痛、腹胀、泄泻、痢疾、便秘;月经不调等。(3)配伍:配足三里、上巨虚治肠鸣腹泻;配三阴交治月经病(4)刺灸法:直刺1-1.5寸,孕妇不可灸2023/10/1748针灸学概论【天枢】2023/10/948针灸学概论【犊鼻】

(1)定位:屈膝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2)主治:膝疼痛,屈伸不利(3)配伍:配内膝眼治疗膝痛肿胀(4)刺灸法:向后或内斜刺0.5-1寸。2023/10/1749针灸学概论【犊鼻】2023/10/949针灸学概论【足三里】

(1)定位: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2)主治:为保健穴,具有强壮作用,可治由于脾胃虚弱所出现的各种病证(肚腹三里留),并可治乳痈、肠痈、癫狂。(3)配伍:配天枢、上巨虚治泄泻;配大敦治不省人事—急救(4)刺灸法:直刺1-2寸。2023/10/1750针灸学概论【足三里】2023/10/950针灸学概论【上巨虚】

(1)定位:足三里穴下3寸。(2)主治:腹胀腹泻,便秘,下肢痿痹等(3)配伍:配天枢、内关、中脘治急性吐泻;配天枢、气海治便秘(4)刺灸法:直刺1-2寸。2023/10/1751针灸学概论【上巨虚】2023/10/951针灸学概论【下巨虚】

(1)定位:上巨虚穴下3寸。(2)主治:小腹疼痛,泄泻,大便脓血,腰脊引痛睾丸等(3)配伍:配天枢、上巨虚、血海治大便脓血(4)刺灸法:直刺1-2寸。2023/10/1752针灸学概论【下巨虚】2023/10/952针灸学概论【丰隆】

(1)定位:外踝高点上8寸,距胫骨前缘外2横指。(2)主治:是治痰要穴,既可治有形之痰,如痰多咳嗽、哮喘,又可治无形之痰,如癫狂痫证、眩晕、中风等;下肢痹痛(3)配伍:配太渊、肺俞、中脘治痰多咳嗽(4)刺灸法:直刺1-1.5寸。2023/10/1753针灸学概论【丰隆】2023/10/953针灸学概论足太阴脾经◆属络的脏腑:属脾,络胃,流注心中。◆联络的器官:挟咽,连舌本,散舌下。2023/10/1754针灸学概论足太阴脾经◆属络的脏腑:属脾,络胃,流注心中。2023/1足太阴脾经—腧穴本经腧穴共21穴。分布足大趾内侧端,下肢内侧前缘,腹部,胸部。本经经穴起于隐白,止于大包2023/10/1755针灸学概论足太阴脾经—腧穴本经腧穴共21穴。2023/10/9

【隐白】

(1)定位:拇趾内侧趾甲角旁约0.1寸。(2)主治:善治出血证(尿血、吐血、衄血崩漏)等(3)刺灸法:浅刺0.1寸。2023/10/1756针灸学概论【隐白】2023/10/956针灸学概论【三阴交】

(1)定位: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2)主治:功善调血,主治妇科疾患(月经不调、难产、崩漏、赤白带下、产后恶露不行等),还可治疗皮肤病(3)配伍:配曲池、血海、风池治荨麻疹;配合谷治气滞血瘀所致月经后期(4)刺灸法:直刺0.5-1寸。孕妇禁针2023/10/1757针灸学概论【三阴交】2023/10/957针灸学概论【阴陵泉】

(1)定位: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2)主治:治水证(小便不利、水肿等)膝肿痛或屈伸不利(3)刺灸法:直刺1-2寸。2023/10/1758针灸学概论【阴陵泉】2023/10/958针灸学概论【血海】(1)定位:大腿内侧,髌骨内侧端上2寸。(2)主治:一切血证,膝舯痛等(3)配伍:配隐白、大敦治血崩(4)刺灸法:直刺0.5-1.2寸。2023/10/1759针灸学概论【血海】2023/10/959针灸学概论手少阴心经◆属络的脏腑:属心,络小肠,上肺。◆联络的器官:挟咽,系目系。2023/10/1760针灸学概论手少阴心经◆属络的脏腑:属心,络小肠,上肺。2023/10手少阴心经—腧穴本经共9穴:分布腋窝及上肢内侧后缘,手掌至小指桡侧端。本经经穴起于极泉、止于少冲。2023/10/1761针灸学概论手少阴心经—腧穴本经共9穴:分布腋窝及上肢内侧后缘,手【极泉】

(1)定位: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2)主治:臂痛不举及胸痛(3)配伍:配肩治肩痛或上肢不遂(4)刺灸法:避开腋动脉,直刺0.3-0.5寸。

2023/10/1762针灸学概论【极泉】2023/10/962针灸学概论【少海】

(1)定位:屈肘,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上髁连线的中点处。(2)主治:肘痛、手颤等(3)配伍:配后溪治手颤(4)刺灸法:直刺0.5-1寸。2023/10/1763针灸学概论【少海】2023/10/963针灸学概论

【神门】

(1)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在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中。(2)主治:癫狂,是治疗失眠的要穴。(3)配伍:配内关、三阴交治失眠(4)刺灸法:直刺0.3-0.5寸。2023/10/1764针灸学概论【神门】2023/10/964针灸学概论手太阳小肠经◆属络的脏腑:属小肠,络心,抵胃。◆联络的器官:循咽,至目锐眦,入耳中,抵鼻。2023/10/1765针灸学概论手太阳小肠经◆属络的脏腑:属小肠,络心,抵胃。2023/1手太阳小肠经—腧穴

本经共19穴,分布小指外侧端、上肢内侧后缘,锁骨上沿颈旁,到面颊、外眼角,至耳前。本经经穴起于少泽、止于听宫。2023/10/1766针灸学概论手太阳小肠经—腧穴

本经共19穴,分布小指外侧端、【少泽】(1)定位:小指尺侧指甲角旁0.1寸。(2)主治:为痛乳要穴(3)配伍:配檀中治妇人无乳(4)刺灸法: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2023/10/1767针灸学概论【少泽】2023/10/967针灸学概论【后溪】

(1)定位:微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处。(2)主治:善治头项病变;小指拘挛等(3)刺灸法:直刺0.5-1寸。2023/10/1768针灸学概论【后溪】2023/10/968针灸学概论【听宫】

(1)定位:在耳屏中点前缘与下颌关节之间凹陷处,微张口取穴。(2)主治:耳鸣,耳聋,聍耳,牙痛,头痛等。(3)刺灸法:张口,直刺0.5-1寸。2023/10/1769针灸学概论【听宫】2023/10/969针灸学概论足太阳膀胱经◆属络的脏腑:属膀胱,络肾。◆联络的器官:起于目内眦,至耳上角,入络脑。2023/10/1770针灸学概论足太阳膀胱经◆属络的脏腑:属膀胱,络肾。2023/10/9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本经腧穴共67穴,分布在内眼角、额部、头顶、背腰部、大腿外侧后边、小腿后侧、到小趾的外侧。本经经穴起于睛明、止于至阴。2023/10/1771针灸学概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本经腧穴共67穴,分布在内眼角、额【肺俞】

(1)定位: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主治:肺病(咳嗽、气喘、潮热、吐血等)(3)刺灸法:斜刺0.5-0.8寸。2023/10/1772针灸学概论【肺俞】2023/10/972针灸学概论【肾俞】(1)定位: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2)主治:肾病(遗尿、遗精、耳鸣、耳聋、腰痛等)(3)刺灸法:直刺0.5-1寸。【大肠俞】(1)定位: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2)主治:大肠病(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等)(3)刺灸法:直刺0.8-1.2寸。2023/10/1773针灸学概论【肾俞】2023/10/973针灸学概论【膀胱俞】(1)定位: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2)主治:小便不利、癃闭、遗尿、腰痛等)(3)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8-1.2寸。【委中】(1)定位:腘横纹中央。(2)主治:腰背疼痛(腰背委中求)(3)刺灸法:直刺1-1.5寸,或点刺腘静脉出血,禁直接灸。2023/10/1774针灸学概论【膀胱俞】2023/10/974针灸学概论【至阴】

(1)定位: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2)主治:是矫正胎位的主穴 (3)刺灸法:浅刺0.1寸,矫正胎位用灸法。2023/10/1775针灸学概论【至阴】2023/10/975针灸学概论足少阴肾经◆属络的脏腑:属肾,络膀胱,上贯肝入肺中,络心。◆联络的器官:挟喉咙,挟舌本。2023/10/1776针灸学概论足少阴肾经◆属络的脏腑:属肾,络膀胱,上贯肝2023/10足少阴肾经—腧穴

本经腧穴(27穴),分布在脚小趾下边小腿内侧、大腿内后侧及腹胸。本经经穴起于涌泉、止于俞府。2023/10/1777针灸学概论足少阴肾经—腧穴

本经腧穴(27穴),2023/10/9【涌泉】

(1)定位:于足底(去趾)前1/3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2)主治:神昏、晕厥 (3)刺灸法:直刺0.5-1寸。2023/10/1778针灸学概论【涌泉】2023/10/978针灸学概论【太溪】

(1)定位: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2)主治:咳喘,胸痛,眩晕,耳聋耳鸣,踝痛等。 (3)刺灸法:直刺0.5-1寸。2023/10/1779针灸学概论【太溪】2023/10/979针灸学概论手厥阴心包经◆属络的脏腑:属心包,络三焦。2023/10/1780针灸学概论手厥阴心包经◆属络的脏腑:属心包,2023/10/980针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本经腧穴(9穴),分布在上肢内侧至中指桡侧。本经经穴起于天泉、止于中冲。2023/10/1781针灸学概论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本经腧穴(9穴),分布在上肢内侧【曲泽】(1)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2)主治:心痛、胃痛、肘臂挛痛等 (3)刺灸法:直刺0.5-1寸,或点刺出血。【内关】

(1)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2)主治:心悸,胃痛、呕吐心痛等证 (3)刺灸法:直刺0.5-1寸。2023/10/1782针灸学概论【曲泽】2023/10/982针灸学概论手少阳三焦经◆属络的脏腑:属三焦,络心包。◆联络的器官:系耳后,出耳上角,入耳中,至目锐眦。2023/10/1783针灸学概论手少阳三焦经◆属络的脏腑:属三焦,络心包。2023/10/手少阳三焦经—腧穴

本经腧穴(23穴),分布于无名指末端、手背、前臂背侧、上臂外侧、颈项耳后到面部。本经经穴起于关冲、止于丝竹空。2023/10/1784针灸学概论手少阳三焦经—腧穴本经腧穴(23穴),分布于无名指末端、【外关】(1)定位:腕横背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2)主治:一切外感风寒暑湿所致的头痛、发热 (3)配伍:配大椎、曲池治外感发热、头痛(4)刺灸法:直刺0.5-1寸。【翳风】(1)定位: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2)主治:口歪眼斜、耳鸣、耳聋等证 (3)刺灸法:直刺0.8-1寸,避开动脉。2023/10/1785针灸学概论【外关】2023/10/985针灸学概论足少阳胆经◆属络的脏腑:属胆,络肝。◆联络的器官:起于目锐眦,下耳后,入耳中,出耳前。2023/10/1786针灸学概论足少阳胆经◆属络的脏腑:属胆,络肝。2023/10/986足少阳胆经—腧穴

本经腧穴有44个,分布于目外眦,耳前、耳后、颞部、肩,胸、腹、下肢外侧,足第四趾外侧端。本经经穴起于瞳子髎、止于足窍阴。2023/10/1787针灸学概论足少阳胆经—腧穴

本经腧穴有44个,分布于目外眦,耳【风池】

(1)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处。(2)主治:内、外风所致病证以头面之风为主等证 (3)刺灸法: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5-1寸,或平刺透风府,其深部中间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方向和深度。2023/10/1788针灸学概论【风池】2023/10/988针灸学概论【肩井】

(1)定位: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2)主治:乳痈、难产;肩背疼痛等证 (3)配伍:配少泽、乳根、足三里之治疗产妇乳少(4)刺灸法:直刺0.5-0.8寸,内为肺尖,不可深刺;孕妇禁针。2023/10/1789针灸学概论【肩井】2023/10/989针灸学概论【环跳】

(1)定位: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2)主治:下肢痹痛、腰痛等证 (3)刺灸法:直刺2-3寸【阳陵泉】

(1)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2)主治:小腿痉挛、脚气等证 (3)刺灸法:直刺1-1.5寸2023/10/1790针灸学概论【环跳】2023/10/990针灸学概论足厥阴肝经◆属络的脏腑:属肝,络胆,挟胃,注肺。◆联络的器官:过阴器,连目系,环唇内。2023/10/1791针灸学概论足厥阴肝经◆属络的脏腑:属肝,络胆,挟胃,注肺。2023/足厥阴肝经-腧穴

本经腧穴有14个,分布于足大趾外侧端、小腿内侧、股膝内侧正中及胁肋部。本经经穴起于大敦、止于期门。2023/10/1792针灸学概论足厥阴肝经-腧穴本经腧穴有14个,分布于足大趾外侧端、小【太冲】(1)定位:足背,第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