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设备工程师-专业基础(给水排水)-水文学和水文地质-地下水运动_第1页
公用设备工程师-专业基础(给水排水)-水文学和水文地质-地下水运动_第2页
公用设备工程师-专业基础(给水排水)-水文学和水文地质-地下水运动_第3页
公用设备工程师-专业基础(给水排水)-水文学和水文地质-地下水运动_第4页
公用设备工程师-专业基础(给水排水)-水文学和水文地质-地下水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用设备工程师-专业基础(给水排水)-水文学和水文地质-地下水运动[单选题]1.有一承压完整井位于砂砾石含水层中,抽水量Q=1256m3/d,已知含水层的导水系数T=100m2/d(江南博哥),释水系数等于6.94×10-4,则抽水后100min时距井400m处的降深可表示为()。[2019年真题]A.2W(3.99)mB.W(3.99)mC.2W(0.399)mD.W(0.399)m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由非稳定流运动的泰斯公式,降深为:S=[Q/(4πT)]×Wr2μ/(4Tt)因此可得:S=[1256/(4π×100)]×W×4002×6.94×10-4/(4×100×100/60/24)=W(3.99)m[单选题]2.一潜水含水层厚度为125m,渗透系数为5m/d,其完整井半径为1m,井内动水位至含水层底板的距离为120m,影响半径100m,则该井稳定的日出水量为()。[2018年真题]A.3410m3B.4165m3C.6821m3D.3658m3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潜水完整井的出水量公式为:式中,Sw为井中水位降深;Q为抽水井流量;h0为含水层厚度;k为渗透系数;rw为井的半径;R为影响半径。代入数据得:Q=1.36×5×[2×125-(125-120)]×(125-120)÷lg100=4165m3。[单选题]3.一承压含水层厚度为100m,渗透系数为10m/d,其完整井半径为1m,井中水位为120m,观测井水位为125m,两井相距100m,则该井稳定的日出水量为()。[2017年真题]A.3410.9m3B.4514.8m3C.6825m3D.3658.7m3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承压完整井的出水量公式为:式中,k为渗透系数,单位为m/d;h0为含水层厚度,单位为m;Sw为井中水位降深,单位为m。将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Q=2.73×10×100×(125-120)÷lg(100/1)=6825m3。[单选题]4.某地区一承压完整井,井半径为0.21m,影响半径为300m,过滤器长度35.82m,含水层厚度36.42m,抽水试验结果为:S1=1m,Q1=4500m3/d;S2=1.75m,Q2=7850m3/d;S3=2.5m,Q3=11250m3/d,则渗流系数K为()。[2013年真题]A.125.53m/dB.175.25m/dC.142.65m/dD.198.45m/d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承压井的裘布依公式为:即式中,Sw为井中水位降深;Q为抽水井流量;h0为含水层厚度;k为渗透系数;rw为井的半径;R为影响半径。代入计算得:k1=142.79,k2=142.01,k3=142.79,C项最接近。[单选题]5.研究地下水运动规律时,不属于用假想水流代替真正水流的条件是()。[2010年真题]A.水头B.流量C.流速D.阻力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研究地下水运动规律是研究岩石内平均直线水流通道中的水流运动特征,其实质是用充满含水层的假想水流来代替仅仅在岩石空隙中运动的真正水流。假想水流替代真正水流的条件是:①假想水流通过任意断面的流量必须等于真正水流通过同一断面的流量;②假想水头在任意断面的水头必须等于真正水流在同一断面的水头;③假想水流通过岩石所受到的阻力必须等于真正水流所受到的阻力。在假想水流条件中没有流速的假设。[单选题]6.承压水完整井稳定运动涌水量计算和潜水完整井稳定运动涌水量计算主要区别在于()。[2010年真题]A.潜水完整井的出水量Q与水位下降值s的二次方成正比,承压井的出水量Q与下降值s的一次方成正比B.潜水完整井的出水量Q与水位下降值s的一次方成正比,承压井的出水量Q与下降值s的二次方成正比C.潜水完整井的出水量Q与水位下降值s的三次方成正比,承压井的出水量Q与下降值s的一次方成正比D.潜水完整井的出水量Q与水位下降值s的一次方成正比,承压井的出水量Q与下降值s的三次方成正比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承压水完整井稳定运动涌水量计算公式为:出水量Q与下降值s的一次方成正比;潜水完整井稳定运动涌水量计算公式为:Q=s(s+L)。出水量Q与下降值s的二次方成正比。[单选题]7.为了得到较大的取水量,设计人员常将井布置在河流附近。当抽水时,河流与地下水都会向井内运动,此时井距河边的距离b与抽水影响半径R应满足条件为()。[2009年真题]A.b<0.5RB.b<2RC.b>0.5RD.b<R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当井布置在河流附近,井距河边的距离b小于0.5R。[单选题]8.某厂打一取水井,井径为530mm,井深40m,初见水位为地面下5.00m。由地表至24.00m深处地层岩性分别是亚砂土、粗砂和较纯的砂砾卵石;24.00~25.00m深处为一亚黏土透镜体;25.00~34.00m处为中粗砂夹小砾;34.00~40.00m处为黏土层。经稳定流抽水试验知含水层渗透系数为120m/d,影响半径为548m。若该厂每天需水4300m3,则取水时井中水位必须下降多少米时方可满足要求?()[2007年真题]A.1.41mB.1.55mC.1.70mD.2.10m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凡透水性能好、孔隙大的岩石,以及卵石、粗砂、疏松的沉积物、富有裂隙的岩石,岩溶发育的岩石均可为含水层。由该题所述的水井周围的地质结构,可知该水井为承压水井(承压水是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承受着水压力的重力水)。本题给出的已知条件有:渗透系数k=120m/d,井的半径rw=530mm,抽水井流量Q=4300m3/d,含水层厚度(包括两种埋藏类型,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潜水和埋藏在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承压水,即初见水位地面下5.00m处到24.00m深处和25.00~34.00m处为含水层)h0=19+9=28m,影响半径R=548m。承压井的裘布依公式为:故井中水位降深为:[单选题]9.有一承压完整井位于砂砾石含水层中,抽水量Q=1256m3/d,已知含水层的导水系数T=100m2/d,释水系数μ=6.94×10-4,则抽水100min时距井40m处的降深可表示为()。[2016年真题]A.2W(0.0399)mB.W(0.0399)mC.2W(0.399)mD.W(0.399)m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由非稳定流运动的泰斯公式,降深因此可得:[单选题]10.在无越流含水层中作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时,当抽水井带有一个观测孔时,可选用()方法求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2008年真题]A.达西公式B.裘布依公式C.降深-时间配线法D.降深-距离时间配线法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利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确定水文地质参数常用的方法有:配线法、直线图解法、恢复水位法。其中,配线法包括降深-时间配线法、降深-距离配线法、降深-时间距离配线法。[单选题]11.地下水以10m/d的流速在粒径为20mm的卵石层中运动,卵石间的空隙直径为3mm,地下水温为15℃时,运动黏度系数0.1m2/d,则雷诺数为()。[2011年真题]A.0.6B.0.3C.0.4D.0.5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地下水的运动状态可分为层流和紊流两种状态,其流态可用无量纲的雷诺数Re来判别,其表达式为:Re=νd/υ。式中,ν为地下水的渗流速度;d为卵石间的空隙直径;υ为地下水运动黏滞系数。代入数据计算得:Re=νd/υ=10×3×10-3/0.1=0.3。[单选题]12.达西公式并不是对所有的地下水层流运动都适用,其适用的雷诺数范围为()。[2011年真题]A.0~1B.1~10C.10~20D.>20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达西公式的适用范围:只有当雷诺数为1~10时地下水运动才服从达西公式,大多情况下地下水的雷诺数一般不超过1。[单选题]13.不属于地下水运动特点的是()。[2010年真题]A.曲折复杂的水流通道B.迟缓的流速C.非稳定、缓变流运动D.稳定、平面流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地下水运动具有曲折复杂的水流通道、流速慢、流态大多为层流、多呈非稳定流,缓变流动的特点。根据地下水运动要素(如水头H、渗透速度ν、水力梯度I、渗透流量Q等)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地下水运动可分为稳定流运动和非稳定流运动。前者是指渗流场中任意点的运动要索变化与时间无关,后者则随时间变化。自然界中的地下水运动始终处于非稳定流状态,而稳定流运动只是一种相对的、暂时的动平衡状态。只有在特定条件下,由于运动要素变化幅度小,才可把非稳定流运动近似当成稳定流运动来处理。[单选题]14.下渗曲线和下渗量累积曲线之间存在的关系是()。[2009年真题]A.积分和微分的关系B.累加和递减的关系C.累乘和连除的关系D.微分和积分的关系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下渗曲线和下渗量累积曲线之间是微分和积分的关系。下渗曲线是下渗能力(下渗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线;下渗量累积曲线是下渗量F随时间的增长曲线。下渗量累积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斜率表示该时刻的下渗率,t时段内下渗曲线下面所包围的面积则表示该时段内的下渗量。[单选题]15.地下水运动基本方程是由下面哪两个定律推导而来?()A.牛顿第一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B.达西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C.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地下水运动根据地下水运动要素(如水头H、渗透速度ν、水力梯度I、渗透流量Q等)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可分为稳定流运动和非稳定流运动。达西定律是描述地下水运动的规律,由达西定律和能量守恒原理,可以推导出地下水运动的基本方程。[单选题]16.一潜水含水层均质,各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