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木片的cmp法制浆性能研究_第1页
混合木片的cmp法制浆性能研究_第2页
混合木片的cmp法制浆性能研究_第3页
混合木片的cmp法制浆性能研究_第4页
混合木片的cmp法制浆性能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合木片的cmp法制浆性能研究

20世纪70年代,世界第一个大型浆砌石厂开始大规模生产以来,化学机械法律浆砌石技术在纤维原料利用率高、药物用量少、污染负荷低的特点上获得了世界制浆纸行业的青睐。经过短短三十几年的发展,全球化机浆产能已经超过700万t/a,在化机浆产能迅速增长的同时,纤维原料的供应却呈现出日趋紧张的局面。特别是作为世界最大化机浆消费国的中国,在经过短暂而迅猛的产能扩张之后,木材所占比例本来就不高的纤维原料供应结构又要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在单一品种木片很难维持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国内化机浆生产厂家纷纷开始采用混合木片制浆,常见的形式有干材和枝丫材混合、不同材种混合等。杨木是化学机械法制浆最为理想的原料之一,而桉木在木材原料短缺的情况下也是较适宜制化机浆的材种,在我国南方有广大的种植区域。所以虽然桉木有密度大、纤维较短、色泽较深等缺点,但仍然可以发挥一定的数量和价格优势,来弥补杨木供应的不足。目前国内已经有部分厂家在尝试使用杨木和桉木的混合木片进行化机浆制浆。本实验结合生产需要,对杨木和桉木混合木片的CTMP制浆性能,特别是混合磨浆后两种纤维各自的形态特点以及不同原料配比所导致的成浆性能变化进行了实验,希望能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1实验1.1北京实验原料为经过筛选的杨木片和桉木片,杨木片由北京林业大学提供,产地北京,树龄5年;桉木片为多个品种的混合木片,树龄4~5年,由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提供,产地广东湛江。1.2实验方法实验按下列流程进行(见图1)。1.2.1准备材料杨木与桉木按照7∶3、5∶5、3∶7的比例混合,每个比例备料2份,每份质量6.4kg(绝干)。1.2.2工艺参数及药剂用量对原料的汽蒸、挤压疏解、化学浸渍、压力磨浆全部由CD-300热磨机完成,具体工艺参数如下:化学浸渍:时间10min,压力0.11~0.12MPa,液比1∶5,化学药品用量为2%NaOH+4%Na2SO3和4%NaOH+2%Na2SO3;压力磨浆:压力0.11MPa,盘磨间隙1mm,浆浓20%。1.2.3游离度等级的精磨磨浆采用KRK高浓磨浆机对粗浆进行多段常压精磨,以获得不同游离度等级的纸浆,其中第一段精磨磨浆浓度为15%、盘磨间隙0.4mm,其余各段磨浆浓度20%、盘磨间隙0.1mm。1.2.4sundowner公司将浆料用80~90℃的热水浸泡30min,浆浓5%,以消除磨浆对纤维造成的挠曲。1.2.5微镜法测定原料的纤维长度、宽度、细胞腔径和细胞壁厚度均采用光学显微镜法测定(参照GB/T10336—1989)。浆料的纤维形态照片由PS-WT-Ⅰ电子显微细度检测仪拍摄,浆张的纤维形态照片由KYKY-2800型扫描电镜拍摄。1.2.6g阻燃的筛选筛渣率用KRK标准方筛测定:取10g绝干浆,筛选10min;细小纤维含量用Bauer-Menett筛分仪测定:取10g绝干浆,筛选20min。1.2.7手稿准备教材使用德国产Rapid-Kothen纸页成形器抄造手抄片,定量60g/m2。1.2.8se说唱性能评价浆张性能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检测。2结果与讨论2.1纤维形态特征为了便于在成浆中区分杨木和桉木纤维以及考察两种原料的纤维形态对成浆性能的影响,分别对杨木和桉木的纤维形态指标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杨木纤维长度较桉木大,纤维宽度接近桉木的2倍,这样的纤维形态特征将非常有利于对成浆中的两种纤维进行区分。另外,杨木的纤维腔径明显大于桉木,而细胞壁厚度却比桉木略小,杨木的壁腔比只有桉木的1/2,因此杨木的纤维更加柔软可塑,磨浆过程中更容易分丝帚化和扁塌,有利于提高纤维间的结合强度,而桉木纤维则较为短小挺硬,磨浆过程中完整分离及分丝帚化的难度相对较大,有可能产生较多的纤维碎片,对浆张强度产生不利影响。2.2不同游离度的杨木纤维显微观测由于两种原料的纤维长宽度和柔软度不同,两种纤维在磨浆过程中所受到的剪切作用必然有所差异。为了解这种差异,本实验对原料配比和浸渍条件一定(杨木与桉木配比7∶3、化学浸渍药品为2%NaOH+4%Na2SO3)但游离度不同的浆料取样并进行显微观测,观测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见,在游离度分别为400、280、180mL的3个浆料中,杨木纤维随着浆料游离度的下降出现了更多的细胞壁破损和分丝帚化现象,而桉木纤维的细胞壁始终较为光滑,没有明显的破损。这表明在磨浆过程中宽度较大而细胞壁较薄的杨木纤维易于受机械作用而分丝帚化,桉木纤维则因较为细小且细胞壁较厚而难以分丝帚化。2.3杨树和桉树混合使用ctmp砂浆性能2.3.1实验结果分析杨木、桉木混合木片的CTMP成浆纤维束含量如图3所示,细小组分含量如图4所示。由图3可见,在两种化学浸渍条件下,当混合原料中杨木所占比例下降、桉木所占比例增加时,成浆纤维束含量均有所下降。同样是上述两组化学浸渍条件,图4所示实验结果表明,当混合原料中杨木所占比例下降、桉木所占比例提高时,成浆中细小纤维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筛分实验过程中还发现,通过200目筛网沉淀下来的细小纤维,其颜色明显深于其他目数的组分,因此推测细小纤维中桉木的纤维碎片占较大比例。上述实验结果仍然可以由杨木和桉木的纤维形态差异得到解释,即相对挺硬的桉木浆料在磨浆过程中容易受到更加猛烈的剪切作用,使纤维束在得到较充分磨解的同时也增加了纤维被切断的几率。所以随着混合原料中桉木比例的提高,成浆中的纤维束含量有所下降而细小纤维有所增多。2.3.2不同配比的ctmp成浆酸度各指标的影响植物纤维原料往往带有一定的颜色,例如桉木就因含有一种被称为“奇诺树胶”的物质而呈深浅不一的褐色,其木粉白度一般在20%~30%,而杨木则较为洁白,木粉白度可达50%以上。纤维原料颜色的深浅往往对成浆白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通常颜色较深的纤维原料成浆白度也较低,因此混合原料中桉木比例的提高将会对成浆白度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杨木、桉木混合木片的CTMP成浆白度如图5所示。由图5可见,当混合原料中杨木与桉木的配比由7∶3变为3∶7时,化学浸渍药品为2%NaOH+4%Na2SO3的成浆白度下降了3.3个百分点,化学浸渍药品为4%NaOH+2%Na2SO3的成浆白度下降了6.1个百分点。另外通过纵向比较发现,当化学浸渍用碱量由2%增加至4%时,3种混合比例的原料成浆白度分别下降了2.8、4.6和5.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随着混合原料中桉木比例的增加,提高化学浸渍用碱量将更加明显地降低成浆白度,这是因为桉木的木素含量远高于杨木,桉木比例高的混合原料遇碱后将造成更多的碱性发黑。2.3.3成浆松厚度的变化杨木、桉木混合木片的CTMP成浆松厚度比较如图6所示。由图6可见,在两种化学浸渍条件下,随着混合原料中杨木所占比例的降低、桉木所占比例的增加,成浆松厚度并没有呈现预想的下降趋势,而是略有上升。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对成浆和浆张的显微观察得到解释,即细胞腔较大、细胞壁较薄的杨木纤维在磨浆剪切力以及压榨压力的作用下发生了更多的扁塌,而相对挺硬的桉木纤维则较多地保持了原有的柱状形态,因此桉木纤维的增加对保持成浆的松厚度起到了积极作用。2.3.4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原料配比的通过提高成纸强度杨木、桉木混合木片的CTMP成浆抗张指数和撕裂指数如表2、表3所示。由表2、表3可见,随着混合原料中桉木比例的提高,成浆强度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在提高化学浸渍用碱量后变小,也就是说化学浸渍用碱量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原料配比变化带来的成浆强度波动。根据经典理论,纤维的长度、柔软程度、分丝帚化程度是决定成纸强度的几个关键因素。由于杨木纤维长度较大且更加柔软,磨浆后分丝帚化和扁塌程度较高,所以含杨木纤维较多的浆张必然具有更好的强度性能。化学浸渍用碱量的提高则更好地润胀和软化了纤维原料,促使更多的纤维能够在磨浆过程中完整剥离和分丝帚化,这一点对原本较为短小、挺硬的桉木纤维尤为重要。3不同药品用量对ctmp成浆性能的影响3.1实验所用杨木原料的纤维长度大于桉木原料,纤维宽度接近桉木的2倍,纤维腔径也明显大于桉木,而细胞壁厚度比桉木略小,即杨木的纤维更加柔软可塑,而桉木纤维则相对短小、挺硬。3.2用杨木、桉木混合木片进行CTMP法制浆时,成浆中的杨木纤维随着成浆游离度的下降出现了更多的分丝帚化,而桉木纤维的细胞壁始终较为光滑,分丝帚化不明显。3.3随着混合原料中杨木所占比例的减小、桉木所占比例的增加,成浆纤维束含量有所下降、细小纤维含量有所增加,成浆白度、抗张指数和撕裂指数均呈下降趋势,成浆松厚度略有提高。化学浸渍药品用量是CTMP成浆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本实验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杨木和桉木的混合木片进行化学浸渍适宜采用的NaOH用量为2%~4%、Na2SO3用量为2%~4%,其中2%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