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处理设备安全检查表(RTO焚烧法)_第1页
废气处理设备安全检查表(RTO焚烧法)_第2页
废气处理设备安全检查表(RTO焚烧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废气处理设备安全检查表(RTO焚烧法)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依据实际情况备注1在过滤器后、净化装置前,应设置阻火器。阻火器的阻火性能应符合GB13347的规定。《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20101-2006)4.72设置在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净化装置,应按GB50058的规定选用其电器设备及电控装置,其接线应符合GB3836.15中的有关规定。《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20101-2006)4.83净化装置中可能产生静电的管道和一切设备均应可靠接地,设置专用的静电接地体,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Ω,静电导体与大地间的总泄漏电阻应小于1×106Ω,并应符合GB12158的规定。《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20101-2006)4.94净化装置的设备及与其相连接的管道,均应有密封件,紧密不漏气。《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20101-2006)4.105净化装置的隔热、保温层应采用非燃烧体材料制作,保温层外壁温度宜不高于室内温度1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20101-2006)4.116净化装置前设置风机正压操作时,风机与电机均应选用防爆型。通过风机的气体温度应低于风机运行时的规定温度。风机前应设风量调节阀。《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20101-2006)4.127净化装置、辅助装置及风机等应采取减振、隔音措施,运行时的噪声应符合GBJ87的规定。《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20101-2006)4.138净化装置应设置在通风良好的场所,并具有安全疏散通道或空间。《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20101-2006)4.149燃烧室进口应设置有机废气浓度测定和报警联锁装置,随时显示进口气体浓度,当气体浓度超过4.4规定的危险值时,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启动直接排空装置。《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20101-2006)8.210燃烧室燃烧应良好,运行时排气烟道畅通。《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20101-2006)8.411燃烧器在运行时应能长时间维持正常的稳定火焰。《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20101-2006)8.512燃烧器应设置燃烧安全装置。燃烧安全装置应包括燃料输送管紧急切断阀、燃烧监视装置和相应的检测控制仪。《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20101-2006)8.613燃烧器的燃料输送管紧急切断阀应符合以下要求:a)在燃烧器启动后点火不正常或燃烧用空气突然中断时,应能立即自动切断燃料的供给。b)在紧急切断阀上不应设置旁通。c)紧急切断阀宜设置在靠近燃烧器处。d)使用气体燃料的紧急切断阀,应定期进行泄漏试验,试验时周围无明火。《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20101-2006)8.714预热室和燃烧室的室体应选用耐热、耐腐蚀材料制作,确保预热和燃烧时室体强度。《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20101-2006)8.815燃烧器供应燃料的设备及输送管应设置在不易过热或被损坏的安全场所,在运行时应无故障。《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20101-2006)8.916热力燃烧净化装置气体出口处应设置气体浓度检测仪,定时检测气体浓度。《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20101-2006)8.1117热力燃烧净化装置应设置安全泄放装置,安全泄放装置的设计安装应符合5.2的规定。《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20101-2006)8.1218预处理:⑴预处理工艺应根据废气的成分、性质和污染物的含量等因素进行选择。⑵当废气含有酸、碱类气体时,宜采用中和吸收等工艺进行去除。⑶当废气中的颗粒物含量不满足本标准4.7要求时,应采用过滤、洗涤、静电捕集等方式进行预处理。⑷过滤装置两端应装设压差计,当过滤器的阻力超过规定值时应及时清理或更换过滤材料。《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1093—2020)6.3.219燃烧室:⑴燃烧室的结构和尺寸应根据燃烧温度、停留时间以及待处理废气通过燃烧室的有效体积流量等因素计算确定,其温度/浓度场可利用流体力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⑵燃烧室内衬耐火绝热材料应选用陶瓷纤维,内衬设计宜符合HG/T20642的相关规定。⑶废气在燃烧室的停留时间一般不宜低于0.75s。⑷燃烧室燃烧温度一般应高于760°C。《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1093—2020)6.3.320燃烧器:⑴燃烧器应根据辅助燃料类型、燃烧室结构、压力、待处理废气流量、装置启动时间等因素配置。⑵辅助燃料应优先选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燃料。⑶燃烧器应具备温度自动调节的功能。⑷燃烧器应符合GB/T19839的相关规定。⑸优先选用低氮燃烧器。《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1093—2020)6.3.521净化装置进风、排风管道采用金属材质时,应采取法兰跨接、系统接地等措施,防止静电产生和积聚《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1093—2020)6.5.322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应采取下列防止爆炸的措施:一、首先应使产生爆炸的条件同时出现的可能性减到最小程度;二、工艺设计中应采取消除或减少易燃物质的产生及积聚的措施;1.工艺流程中宜采取较低的压力和温度,将易燃物质限制在密闭容器内工艺布置应限制和缩小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并宜将不同等级的爆炸危险区,或爆炸危险区与非爆炸危险区分隔在各自的厂房或界区内3.在设备内可采用以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覆盖的措施;4.宜采取安全联锁或事故时加入聚合反应阻聚剂等化学药品的措施;三、防止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形成或缩短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滞留时间;宜采取下列措施:1.工艺装置宜采取露天或开敞式布置2.设置机械通风装置3.在爆炸危险环境内设置正压室4.对区域内易形成和积聚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地点设置自动测量仪器装置,当气体或蒸气浓度接近爆炸下限值的50%时应能可靠地发出信号或切断电源;四、在区域内应采取消除或控制电气设备线路产生火花、电弧或高温的措施。《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第2.1.3条23进入净化装置的有机废气的浓度应低于其爆炸极限下限的25%。《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1093—2020)4.324应在治理工程与主体生产工艺设备之间的管道系统中安装阻火器或防火阀《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1093—2020)6.5.225管道气体温度超过60度或蓄热燃烧装置表面可接触到部位的温度高于60度时,应做隔热保护或相关警示标示《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1093—2020)6.5.426治理工程进风、排风采用金属管道时,应采取法兰跨接、系统接地等措施《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1093—2020)6.5.327治理工程的防爆泄压设计应符合要求《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1093—2020)6.5.528燃料供给系统应设置高低压保护和泄漏报警装置《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1093—2020)6.5.729燃料供给系统应设置压力检测装置《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1093—2020)8.2.530燃烧室应设置燃烧温度和极限温度检测报警装置,蓄热体上下层应分别设置温度、压差检测装置《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1093—2020)8.2.431治理设备应先于产生废气的生产工艺设备开启、后于生产工艺设备停机,并实现联锁控制。在运行过程中,蓄热燃烧装置应与待处理废气通过自动控制实现实时联动《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1093—2020)8.3.132现场应设置就地控制柜或远端控制《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1093—2020)8.3.233燃料供给系统一般由燃料源、过滤器、供给管路、压力调节装置、压力检测和保护系统及泄漏报警装置等组成《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1093—2020)9.3.134在治理设备启用前,应对管理和运行人员进行培训,掌握治理设备、附属设备的操作和应急处理措施《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1093—2020)12.2.235治理设备应纳入生产管理中,并由专业人员负责《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1093—2020)12.2.136应建立治理设备运行状况、设施维护等的记录制度。《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1093—2020)12.2.337应制定治理设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