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九章 法律行为民法总论_第1页
(31)-第九章 法律行为民法总论_第2页
(31)-第九章 法律行为民法总论_第3页
(31)-第九章 法律行为民法总论_第4页
(31)-第九章 法律行为民法总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与作为民法法律关系的客体的行为是一个概念吗?答曰:非也。1.作为客体的行为是指债的给付行为,是债权中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因为债权是请求权,债权人只能就自己的利益请求债务人为给付,如交付物、完成工作。2.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法律关系产生的原因之一,属于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事实包括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是民事法律关系产生的原因)2

法律行为效力不完全的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不合法行为)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3有效法律行为--合法行为一、民事法律行为地位与概念民法法律行为是意思表示行为,是行为人按自己意愿做事的行为。地位:落实私法自治原则。

私法自治,指个人得依其意思形成私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1、行为人的内心意思的自由;

2、行为人内心意思的外化即其行为的自由。概念:(民事)法律行为是有意思表示,能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概述4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情谊行为法律行为是意思表示行为,产生内心所期待的法律效果。如赠与行为。事实行为是非意思表示行为,是按照法律规定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如,拾得遗失物。情谊行为是不产生合同效果的行为,但如果存在侵权,会产生侵权责任后果。如搭顺风车。5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1、民事法律行为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法律事实。

2、民事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法律事实。

3、法律行为的目的在于发生私法上效果,而不是追求公法效果。

注意:法律行为就是指民事法律行为。6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一)区分标准:以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所需的意思表示的数量不同

1、单方法律行为:基于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1)无相对人的单独行为。遗嘱(2)有相对人的单独行为。债务免除

2、双方法律行为:双方当事人相互对应的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买卖合同

3、多方法律行为: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共同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合伙、公司章程的制定。(二)区分标准: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取得利益是否支付对价

1、有偿法律行为:一方当事人从对方取得某种利益必须支付相应对价的法律行为。

2、无偿法律行为:一方当事人从对方取得利益无须支付相应的对价的法律行为。(三)区分标准: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除意思表示之外,是否还须交付标的物

1、诺成行为,指仅以意思表示而不须交付标的物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买卖合同。

2、要物行为(实践合同),指除意思表示之外,尚须物之交付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保管合同。7

(四)区分标准: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必须具备特定的形式

1、要式法律行为:指必须具备法律要求的特定形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

2、不要式法律行为:指不要求具备特定形式就能成立的法律行为。(五)区分标准:相互关联的多个法律行为,是否具有独立性

1、主法律行为:指相互关联的法律行为中能够独立成立的法律行为。

2、从法律行为:指相互关联的法律行为中不能独立成立而必须以主法律行为为前提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无主法律行为,从法律行为不能成立;从法律行为随主行为消灭而消灭。8

第二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意思表示

一、民事法律行为构成的概念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指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二、意思表示(一)意思表示的概念意思表示,指民事主体将其欲产生一定民事法律效果的内心意思,通过一定方式表达于外部,从而使对方当事人或者社会知晓的活动。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核心的行为,没有意思表示,就不是法律行为。如事实行为就不以意思表示为要件。

下列哪个有意思表示:1.甲立遗嘱,把遗产全给了大儿子;2甲把乙揍了一顿。3.甲捡到了一个钱包。(法律行为?事实行为?事实行为包括侵权行为和适法的事实行为)9

(二)意思表示的构成

意思表示是一个意思由内到外的表示过程。单纯的停留在内心的主观意思是没有法律意义的,该意思必须表示在外,能够为人所知。意思表示概念意味着法律行为参与人欲设立一定法律关系的主观想法的外在表达或宣示。

10要素内心意思行为意思表示意思效果意思表示行为明示或默示控制自己行为的意识知道行为会产生民法后果的意识知道行为会产生特定民法效果的意识

默示(行为推定;法律规定的默示情形)1、教授甲举办学术讲座时,在礼堂外张贴栏中公告其一部新著的书名及价格,告知有意购买者在门口的签字簿上签名。学生乙未留意该公告,以为签字簿是为签到而设,遂在上面签名。对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05/3/1)

A.乙的行为可推定为购买甲新著的意思表示

B.乙的行为构成重大误解,在此基础上成立的买卖合同可撤销

C.甲的行为属于要约,乙的行为属于附条件承诺,二者之间成立买卖合同,但需乙最后确认

D.乙的行为并非意思表示,在甲乙之间并未成立买卖合同案例:11

2、下列哪些情形构成意思表示?

(07/3/51)

A.甲对乙说:我儿子如果考上重点大学,我一定请你喝酒B.潘某在寻物启示中称,愿向送还失物者付酬金500元C.孙某临终前在日记中写道:若离人世,愿将个人藏书赠与好友汪某D.何某向一台自动售货机投币购买饮料

12【答案】1、D2、BCD13

三、意思表示的形式

1、口头形式(注意其优缺点)

2、书面形式

书面形式的分类及书面形式的优缺点

3、推定形式

4、沉默形式(《意见》66条、《继承法》25条)

5、视听资料形式(《意见》65条)

14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成立与生效)案例1:原告曾于1996年3月5日在H省某县丢失一个提包,内有现金10万元,各种票据等价款8万余元。原告发现钱物丢失以后,立即到该县电视台和有线广播台连续播发寻物启事。在寻物启事中声称:谁拾到提包并归还失主,失主将付给拾得者1.5万元酬金,以示谢意。10天后,被告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拾到该提包,当即前往原告指定的交物地点,准备将提包、钱物交付给原告。但在交付时,被告提出原告应当按寻物启事的内容先偿付1.5万元酬金,然后才能交付拾得物。原告提出当初播放寻物启事主要是为了尽快地找到拾得物,考虑到提包内只有10万元现款,因此不能给1.5万元的酬金,只能给2000元酬金。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被告遂拒绝交付拾得物。后原告请有关部门出面做协调工作,并同意支付1万元酬金,被告仍坚持应实现许诺的1.5万元,否则不交钱物。原告被迫向法院起诉,请求被告交付拾得物。

问:本案中原告的悬赏广告行为是否成立?15案例2:夫妻忠诚协议案

原告曾明与被告贾雨虹都是曾离婚,后二人相识后准备再婚。为慎重起见,2000年6月双方签订了一份“忠诚协议书”,特别强调了“违约责任”:若一方在婚姻期间出现了背叛另一方的不道德行为(婚外情),要赔偿对方精神损失费30万元。协议签订后,在婚姻存续期间,贾雨虹发现曾明与其他异性有不正当关系。2002年5月,曾明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与此同时,贾雨虹以曾明违反“夫妻忠实义务”为由提起反诉,要求法院判令曾明支付违约金30万元。

问:原告与被告之间的约定是否有效?16

上海市闵行区法院审理后认为,婚姻法第四条规定了夫妻双方有相互忠实的义务。虽然法律没有具体规定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但法律也没有明文禁止当事人自行约定。而贾雨虹与曾明约定30万元违约责任的忠诚协议,实质上正是对婚姻法中抽象的夫妻忠实责任的具体化,完全符合婚姻法的原则和精神。也正是这一具体的协议,使得婚姻法上原则性的夫妻忠实义务具有了可诉性。

法院认定:既然协议没有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且是双方没有受到任何胁迫的平等地位下自愿签订的,协议的内容也未损害他人利益,因而当然有效,应受法律保护。据此,法院判决曾明支付对方违约金30万元。17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的意义

1、法律行为的成立,指民事法律行为具备构成要素的事实状态,即在客观上产生了民事法律行为。

2、法律行为生效,指已经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状态。

3、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其生效的前提条件和事实基础,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是法律对已经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所作出的价值判断的结果。18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一)一般成立要件

1、须有民事主体存在。民事主体的行为能力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2、标的确定和可能。(1)标的确定,指法律行为之标的须自始确定,或可得确定。标的不确定的法律行为,无效。(2)标的可能,指法律行为之标的在客观上有实现的可能性。

3、具有意思表示。应相对完整且为相对人知晓。(二)特别成立要件

1、要物法律行为的成立,尚须标的物的交付;2、要式法律行为,尚须具备意思表示的特定形式或者履行特定的程序;3、有因行为须具有给付原因。19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法律行为发生行为人所追求的民事法律后果所应具备的有效条件。(一)一般生效要件

指所有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均应具备的法律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自愿真实。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意思自由。指当事人内心意思的形成与表示是其自由意志决定的,不存在欺诈、胁迫等干涉和妨害其自由形成意思和自由表示其意思的因素。(2)表示一致(真实)。指表意人表示出来的意思与行为人的内心真意一致、相符合,不存在误解、表示错误、内心保留等妨害意思表示一致的因素。

3、不违反法律强制性或者禁止性规定

4、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二)特别生效要件

1、死因行为以行为人死亡为特别生效要件;

2、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所附条件成就时发生法律效力;

3、附始期的民事法律行为在始期到来时生效;

4、要式民事法律行为,在具备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时生效。202007年9月,在成都工作的李先生通过中介,以31.8万元的价格向刘氏夫妇买了一套房子。当李先生付清房款进屋装修时,邻居大妈却告诉他一个惊人的消息。

2004年间,就在这套房子里,刘氏夫妇的儿子将一名到他家做客的10岁小女孩杀了,还残忍地将她碎尸后藏在屋顶的水箱边。李先生多次找卖家夫妇商量退房,均被拒绝。无奈之下,李先生只好告上法院,要求退房。刘氏夫妇在庭上表示,他们无法理解李先生的感受。他们辩称自己卖的是房子,不是房子的历史。买卖过程中,没有义务主动告诉买方这些情况。他们认为,自己已将手续齐全、产权明晰、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交给了李先生,履行了相关义务,因此该房的买卖完全合理合法。案例1:出售“凶宅”未告知是否构成欺诈?买受人可否退房?21

成都市金牛区法院公开宣判,卖家刘氏夫妇违背诚信原则,其行为已构成欺诈,判决撤销该房的房屋买卖合同,李先生退房、卖家夫妇退款。该案主审法官指出,当前的房屋价值,由建筑成本、交通、地理位置、居住环境、人文环境等多种综合因素构成。根据人们的观念和风俗习惯,对住宅内发生的凶杀碎尸事件感到恐惧和忌讳,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发生过凶杀碎尸事件的住宅,虽未在实物形态上受损,但已因人们的忌讳而大大贬值。因此,房内曾发生的凶杀碎尸案,已构成合同标的物的重大瑕疵。根据《合同法》第六条,卖家夫妇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告知李先生这一事实。凶案致使房屋贬值卖方被判欺诈22案例2:郑州保罗国际理发店天价头是否构成胁迫?

俩当事女生在说明情况23

法院查明:2008年3月29日下午3时许,河南省某职业学院女学生张怡、袁莎莎在郑州市二七路逛街时,来到保罗国际美容美发(河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罗国际”),分别选择了38元和68元的剪发服务。在剪发过程中,为被害人张怡、袁莎莎服务的美发师程勇、杜海非在店长金小英的授意下,采用隐瞒价格方法,以种种理由诱骗被害人接受多项服务。到6点钟剪完头结账时,收银员报出了总共1.2万元的天价。而两女生兜里总共不到300元。后在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叶剑文的指使下,店方执意要求二被害人办理该店9800元的会员卡。当晚8时许,二被害人无力支付天价理发费,被看管在店内,联系同学借款结账,直至当晚10时许,筹足款项后,按该美发店要求,被迫办理了一张9800元的会员卡,并用于支付“理发”费6013元(打折价)后才得以脱身。【事件回放】女生理发被索万元24公诉人员称,“保罗国际”的行为不但侵犯了被害人的财产权,而且侵犯了自愿、公平的市场秩序,符合强迫交易罪的客观要件。此外,强迫交易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对被害人实施了暴力、胁迫行为。本案中,“保罗国际”员工虽然没有对被害人实施暴力行为,但是在夜间将被害人限制在一个陌生的地点让其结账后才能离开,因此从案发时间、地点、双方心理优势的差异来看,当时的氛围已经对被害人的心理形成了强制,属于胁迫,并且该胁迫发生在交易过程中,因此,其行为符合强迫交易罪的客观要件。此外,“保罗国际”员工的强迫交易行为不但严重侵犯了被害人的财产权,给被害人的生活带来了困难,而且严重侵犯了自愿、公平的市场秩序,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给郑州市的良好投资环境带来了负面评价,因此,其行为已属情节严重,应受到刑罚惩罚。经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审理后做出判决。法院以强迫交易罪判处被告人叶剑文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判处该公司店长金小英有期徒刑1年3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分别判处该公司美发师程勇、杜海非有期徒刑1年两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25甲欠丙800元到期无力偿还,乙替甲还款,并对甲说:“这800元就算给你了。”甲称将来一定奉还。事后甲还了乙500元。后二人交恶,乙要求甲偿还余款300元,甲则以乙已送自己800元为由要求乙退回500元。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06/3/4)A.甲应再还300元B.乙应退回500元C.乙不必退回甲500元,甲也不必再还乙300元D.乙应退还甲500元及银行存款同期利息26第四节欠缺生效要件的民事行为一、无效的民事行为(一)意义无效的民事行为,已成立的法律行为,由于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范或社会公共利益,法律不允许发生当事人意欲发生的法律后果。

1、无效的民事行为具有违法性——违反的强行性规范和社会公共利益。

2、无效民事行为具有国家干预性(1)法院和仲裁机构可以职权主动审查民事行为是否无效;(2)有关机关可查处一些无效民事行为,追究有关当事人的其他责任。

3、无效民事行为不具有履行性

4、无效民事行为是完全的、自始的、当然的、确定的无效27注意:

《通则》58条与《合同法》52条规定的差异,《通则》第58条下列民事行为无效: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六)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七)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合同法》第52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8甲为一乘客(老烟民,熟知烟的价格),乙为一小贩。乙在火车车厢里叫卖“红塔山香烟,10元钱一条。”甲欣然买之。经查,该烟为假烟。问甲与乙之问的行为性质应如何认定?()(00/2/5)

A.无效民事行为,理由为欺诈

B.可撤销民事行为,理由为欺诈

C.无效民事行为,理由是违反法律规定D.有效民事行为,理由是双方达成合意29

张某(女)与林某于1998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女,因性格不合,双方常为家务琐事争吵,为此,张某曾于2002年9月诉请离婚,后经慎重考虑撤回了起诉。同年12月31日,双方就财产及子女抚养问题签订了一份协议,协议约定:如张某再次提出离婚,不管是真心离婚,还是以离婚相要挟,双方的婚姻关系即告结。所有婚前婚后财产均归林某所有,婚生女由林某抚养,张某不得有任何异议。协议签订后,双方的关系并无改善,张某因林某殴打她,于2003年11月再次起诉离婚并按法律规定分割财产。林某虽表示同意离婚,但坚持按照协议的约定确定财产归属及婚生女的抚养权。

【案例】限制人身自由协议无效案30

虽然夫妻可以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及婚前财产作出约定,但这种约定不得以违法条件为前提。按照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如果所附条件违背法律规定,则该民事行为无效。本案中双方的协议以张某提出离婚为前提,违背了我国婚姻法关于婚姻自由的基本原则。婚姻双方及其他任何人均不得通过对他人人身或财产的限制来干涉他人的婚姻自由,且双方约定离婚时子女一定要由林某抚养也与法律规定的原则不相符,因此该协议属无效协议。在向双方讲明法律规定和查明双方确无和好可能的基础上,法官对案件进行了调解,张某与林某达成了合理分割财产的协议。法院经审理认为:31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一)概念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指欠缺生效要件,但一方当事人可依照自己的意思使行为效力归于消灭(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二)特征

1、可撤销的行为的效力是否消灭,取决于撤销权人的意思。

2、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在未被撤销以前是有效的。

3、撤销权一旦行使,可撤销合同原则上溯及其成立之时的效力消灭。(三)种类

1、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民总增加第三人欺诈的问题)一方故意告知虚假信息或隐瞒真实信息(积极欺诈和或消极欺诈);对方因此陷入错误认识且做出了错误意思表示。例,甲有一件明代瓷器,卖给乙时谎称是汉代的,乙明知此情,却愿意按甲开价200元购买,之后又以自己受欺诈为由要求撤销。请问甲是够构成欺诈行为?不构成没有错误认识。第三人欺诈:甲想与乙签合同,乙不想,丙对乙实施欺诈,丙于是与甲签合同。如果甲知情,可撤销;如甲不知情,不可撤销。涉及利益第三方的第三人欺诈:甲想和乙签合同,甲如因病死亡,乙向丁支付100万,甲体检,身患绝症,医院未告知甲实情。如果甲丁都不知情,不可撤销,如果甲或丁有一个知情,就可以撤销。

32332、受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新增第三人胁迫的问题)欺诈与胁迫胁迫:我本来可以不做,但因为你的行为,我不得不做。欺诈:我本来可以不做,但因为你的行为我陷入错误认识而做。例如:老师手机被摔;老师被打第三人胁迫:不论相对人是否知情,一律可以撤销。

3、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指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当事人处于危难困地而提出苛刻条件迫使对方当事人做出接受的意思表示而产生的显示公平的民事行为。(1)危难受害人处于危难之中;(2)他方故意实施了乘人之危的行为;(3)危难受害人因危难受被迫做出非真实的意思表示;(4)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关系显失公平。趁人之危与胁迫:危难是已经存在还是预告的。(马某掉水里)4、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

误解,指表意人的表示意思与其真实意思不一致,而这种不一致是表意人为意思表示时所不知或误认的。

1、有意思表示的成立;

2、表示行为与效果意思不一致;

3、表意人自己的原因,不知表示意思与真实意思不一致或误认为一致。

重大误解,是指一方因自己的过错而在作出意思表示时,对涉及法律行为法律效果的重要事项存在着认识上的显著缺陷,使误解人受到较大损失,以至于根本达不到缔约的目的。

1、须因误解而作出了意思表示。

2、误解须重大。如对行为的性质、主体、标的物等的认识错误

3、误解是由误解方自己的过失造成的。区别于误传:误传是由于传达人的错误造成的。

4、误解是过失而非故意造成的。注意:误解的是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是商业风险)、缔结合同的原因,不属于重大误解误解。345、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指一方当事人利于优势地位或者对方缺乏经验而实施的,致使双方的权利义务严重失衡,明显违反公平、有偿原则的民事行为。

(1)

显示公平必须发生在合同订立期间。(2)利用对方缺乏经验或自身的优势地位。(3)双方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35(三)撤销权及其行使

1、撤销权的概念:指撤销权人依其单方的意思表示即可使合同等法律行为溯及既往地消灭的权利。性质是形成权。

2、撤销权的行使(1)撤销权的主体:因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受损害的一方当事人。(2)撤销权行使的方式:诉讼或仲裁(3)撤销权的消灭:

A、撤销权实现。

B、因除斥期间的经过而消灭。1年、5年、3个月(重大误解)(看法条)

C、因权利人抛弃而消灭。(5)撤销权的效力: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36依我国法律,当事人对下列哪一合同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03/3/6)

A.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B.包含因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的合同C.因欺诈而订立且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D.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甲手机专卖店门口立有一块木板,上书“假一罚十”四个醒目大字。乙从该店购买了一部手机,后经有关部门鉴定,该手机属于假冒产品,乙遂要求甲履行其“假一罚十”的承诺。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08/3/7)

A.“假一罚十”过分加重了甲的负担,属于无效的格式条款

B.“假一罚十”没有被订入到合同之中,故对甲没有约束力

C.“假一罚十”显失公平,甲有权请求法院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D.“假一罚十”是甲自愿作出的真实意思表示,应当认定为有效37三、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一)概念与特征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指已经成立的民事行为,能否依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发生法律效力尚未确定,待第三人意思表示辅助后,其效力才能确定的民事行为。

1、效力待定民事行为不具备全部的法律行为有效要件,具有瑕疵。

2、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瑕疵是可以消除的。有权人的追认,指有权人明确表示同意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追认特点:(1)追认是一种单方意思表示。(2)追认是无条件的。

3、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瑕疵在消除之前,其有效与否处于不确定状态。(二)效力待定合同的类型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其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法律行为;(民总145)

2、狭义无权代理:无代理权的人以被代理人名义从事民事法律行为。(不构成表见代理)(1)根本无权代理;(2)授权行为无效的代理;(3)超越代理权范围进行的代理;(4)代理权消灭以后的代理。3839问:因无权处分而签订的合同是效力待定还是有效?(有效)(三)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效力

1、概述(1)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已经成立,但能否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并不确定。(2)效力不确定是因为法律行为不完全具备有效要件,合同有瑕疵。(3)效力的确定取决于享有追认权的第三人的追认或拒绝。

2、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1)追认权人追认或拒绝追认的意思表示自到达相对人时发生法律效力。追认权人:享有财产处分权的人;被代理人;法定代理人。(2)追认权行使:

A、追认或拒绝追认的意思表示应向相对人为之方能生效。

B、相对人催告时,追认须在规定的催告期间内以明示的方式作出,逾期不追认的,视为拒绝追认。(3)法律效果:

A、经追认后,合同自始有效。

B、拒绝追认,合同自始无效。但无效所涉当事人范围各不相同403、相对人的催告权与撤销权

相对人,与限制行为能力人、无权处分人、无权代理人成立法律行为的对方当事人。(1)相对人的催告权——相对人与对方当事人成立的法律行为有效力待定的事由后,将之告知追认权人,敦促其于依法确定的期限内(接到催告通知之日起一个月)明确回答是否追认的权利。经相对人催告后,追认权人应于相对人依法确定的人明确回答是否追认,不予明确回答的,视为拒绝追认。(2)相对人的撤销权——相对人依法撤销其意思表示的权利。撤销的意思表示,可向追认权人作出,也可向对方当事人作出,自撤销通知到达追认权人或对方当事人生效。撤销权的限制:(1)相对人仅于效力待定法律行为追认前享有撤销权。(2)相对人须为善意才享有撤销权。(3)相对人作出撤销的意思表示时,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思考:效力待定中相对人的撤销权与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撤销权有何不同?通知;仲裁或诉讼;期限不同(追认生效之前;1年)41四、民事行为无效或被撤销法律后果民事行为无效(包括不被追认的无效)或被撤销,即不能发生行为人意欲发生的法律效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发生任何法律效力。

1、返还财产(双方和单方返还)。当事人双方因无效或被撤销的民事行为而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

2、赔偿损失。有过错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而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失的,依过错大小赔偿。

3、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返还第三人。42下列不属于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有()

A.甲基于重大误解而与乙订立买卖笔记本电脑的合同

B.丁以欺诈手段与马某订立的买卖钢木家具的合同

c.13岁的丙与聪慧电脑公司签订的购买一台价值2万元电脑的合同

D.7岁的戊与发达公司签订的接受10万元赠与的合同43甲因出国留学,将自家一幅名人字画委托好友乙保管。在此期间乙一直将该字面挂在自己家中欣赏,来他家的人也以为这幅字画是乙的,后来乙因做生意急需钱,便将该幅字画以3万元价格卖给丙。甲回国后,发现自己的宇画在丙家中,询问情况后,向法院起诉。下列有关该纠纷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02/3/55)

A.乙与丙之间的买卖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B.乙与丙之间的买卖合同属于效力未定的合同

c.甲对该幅字画享有所有权

D.丙对该幅字画享有所有权44

案例:某甲年初在某储蓄所存入50000元人民币(定活两便)。当时甲要求设立代号为“1997'’的密码,储蓄所在给甲的存单上也有“密码取款”的字样。前不久,甲的存单不慎遗失,便到储蓄所查询,工作人员告诉甲:存款已被人取走。甲询问储蓄所工作人员:冒领50000元存款的人是怎么知道密码的?该工作人员说:定活两便的存款不需凭密码取款。甲与储蓄所负责人交涉,该所负责人认为,设立密码只是内部操作上的方便,本身没有任何作用和效力,故储蓄所不负存款被人冒领的责任。甲遂向法院起诉,要求储蓄所负赔偿责任。

第五节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行为

(《民总》158、159、160;《通则》62条、《意见》75条、76条、《合同法》45条)一、附条件的法律行为45

本案中甲在存款时与储蓄所约定以密码取款,也就是在储蓄关系的解除上即取款附以条件,因此,双方的储蓄即存款行为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现储蓄所未依约定办理,而让人未用密码就将款取走。储蓄所应否对甲的存款被提取承担赔偿责任,应依法律关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来认定。思考方向:46(一)概念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指当事人约定的以将来可能发生的客观事实的发生与否为条件决定其效力发生或消灭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条件

1、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

2、必须是不确定的事实3、必须可能4、必须合法5、必须是由当事人意定的而不是法定的

若不符合这些条件,视为未附条件

472、条件的分类(1)以条件的功能在于决定法律行为效力之发生或消灭为标准:①延缓条件:又称停止条件、生效条件,条件成就时法律行为生效②解除条件:又称终止条件、失效条件,条件成就时法律行为失效(2)以作为条件内容的客观事实发生或不发生为标准,条件可分为:①积极条件:以将来事实的发生为条件的成就。②消极条件:以将来事实的不发生为条件的成就。48

(三)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1、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未成就前,当事人仅享有期待权;当条件成就时,当事人的期待权即转化为既得权;所附条件永久不成就时,期待权消灭。

2、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未成就前,当事人已经享有确定的权利;当条件成就时,法律行为效力终止,当事人的权利消灭;所附条件永久不成就时,法律行为一直有效。(四)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保护

因条件成就而受有利益的当事人,以不正当行为促成条件成就时,视为条件不成就。因条件成就而受有不利益的当事人,以不正当行为阻止条件成就时,视为条件成就。(五)不允许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1基于公共利益的要求而不允许

就婚姻、收养、离婚、认领等身份行为而言,为维护公序良俗而不允许附条件。2基于交易安全和法秩序稳定的要求而不允许

基于交易安全而不允许附条件,如票据行为等。基于

法秩序安定,主要是指行使形成权的行为,如抵销、解除、追认、撤销等行为。由于单方行使形成权会导致法律关系的变动,为了促进法秩序的稳定,排除不确定状态,故不允许该种行为附条件。49

甲打算卖房,问乙是否愿买,乙一向迷信,就跟甲说:“如果明天早上7点你家屋顶上来了喜鹊,我就出10万块钱买你的房子。”甲同意。乙回家后非常后悔。第二天早上7点差几分时,恰有一群喜鹊停在甲家的屋顶上,乙正要将喜鹊赶走,甲不知情的儿子拿起弹弓把喜鹊打跑了,至7点再无喜鹊飞来。关于甲乙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合同尚未成立B.合同无效C.乙有权拒绝履行该合同D.乙应当履行该合同

50下列所附条件不符合民事法律行为要求的有()。

A.甲与乙签订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如果甲不结婚,则将房屋租给乙

B.甲与乙签订一份借款合同,约定如果太阳从西边出来,就借款5万元给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