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21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21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21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21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上海黄浦初三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6分)

L毅魄归来日,。(夏完淳《别云间》)

2.,独与老翁别。(杜甫《石壕吏》)

3.,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4.是亦不可以己乎?。(孟子《鱼我所欲也》)

5.A同学面对车水马龙的城市街景,心中都感受到宁静与祥和。此情此景,正如陶渊明在(饮

酒(其五)》中的两句诗:“,J

【答案】

1.灵旗空际看

2.天明登前途

3.衣带渐宽终不悔

4.此之谓失其本心

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解析】本题考查课内古诗文的默写和理解。注意“途”“班”等易错字。第5题理解性默

写中要注意“车水马龙”、“宁静与祥和”等词语的提示,能够得出答案。整体来看,考了

一篇七年级的《蝶恋花》,八年级的《饮酒(其五)》、《石壕吏》,九年级的《别云间》、

《鱼我所欲也》,二模和中考我们要全面复习考纲上要背的课内古诗文。

(二)阅读下面词和文,完成第6-9题(12分)

[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乙]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驾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6.以上《破阵子》的作者是南宋的,《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8.下列对[甲][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破阵子》首句用一个“醉”字,塑造了一个失意者的形象。

B.《出师表》中追述托付之事,是为这次出师寻找正当的理由。

C.[甲][乙]都表达了作者想要“了却君王天下事”的雄心壮志。

D.[甲][乙]都表现了作者面对梦境,“夙夜忧叹”的悲壮之情。

9.假如有甲词作者的朋友,借用[乙]文中的话来宽慰“可怜白发生”的他。你认为会是哪一

句?简述理由。(4分)

【答案】

6.(2分,各1分)辛弃疾诸葛亮

7.(3分)我本来是平民(1分),在南阳(1分)自己耕田(1分)

8.(3分)C

9.(4分)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分)。因为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时候,

可效仿诸葛亮:归隐田园,潇洒豁达:淡泊明志,宁静致远(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理解能力。第6题是最基础的常识题,学生应对古诗文的作者

熟记于心;第7题考查翻译,采分点:“布衣”、“平民”。第8题A选项中,“醉”无法

塑造失意者的形象,而是用“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整体来表现的:B选项追述托

付之事是为了表明作者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决心;C选项正确,诸葛亮为了兴复汉室可谓

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处处为后主着想,希望能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因此是为“了却君王天

下事”。

D选项《出师表》并不是在梦境中展现思想,因此不正确。第9题考查内容运用,宽慰“可

怜白发生”,可怜白发生体现的是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所以加以安慰,因此可选择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一句。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T2题(12分)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久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手,日:“子奇必能治阿。”

齐君日:“何以知之?”日:“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

子奇至阿,熔库夫以作耕器,出仓縻以济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

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注释】①阿(6):地名,今山东东阿。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追者您()(2)熔库丹以作耕器()

11.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你为什么这么了解子奇呢?B.你凭什么知道子奇能治阿?

C.你怎么知道谁能治理阿县?D.你因为什么了解到这件事?

12.小小的阿县为何能打败魏国的军队?请结合相关内容,完成下表。(5分)

内容原因

___________m__________老年人和年轻人各展所长

熔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康以济贫穷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

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4分,各2分)(1)返回(2)兵器,武器

11.B(3分)

12(5分)(1)以老之智,以少者决之(1分)(2)发展生产(改善民生),赢得人心

(2分)(3)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保卫家园(2分)

【解析】

课外文言文考查,第10题考查文言实词,“还”和“兵”都是比较常考的文言实词,“还”

作为动词,译为返回;“兵”作为名词,译为兵器,武器。第11题考查句子翻译,“何以

知之”为倒装固定句式,何以解释为凭什么,知是知道,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子奇能治阿,

因此选B。12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题干要求和表格进行填空,从“老年人和年轻人

各展所长”可以推断是“以老之智,以少者决之”:由“熔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康以济贫穷”

可以推断为“发展生产(改善民生),赢得人心”;由“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

可以推断为“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保卫家园”。

【译文】

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君反悔了,派人追赶他。

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齐君说:“你凭什么知道子奇能治阿?”

使者说:“和他同车的人都是老人。凭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轻的人来作最终决定,一定能治

理好阿县啊!”子奇到达阿县,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

的人民,阿县治理得整整有条。魏国的人听说小孩子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武器,粮仓里没

有积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子兄弟相互鼓励,用自己家的兵器迎战,

打败了魏国军队。

二、现代文(3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T7题(18分)

为什么统计数据有时会“撒谎”

①收集统计数据是一项复杂而又精细的工作,每一步都有出错的可能。即使所有的细节

都万无一失,最终得到的数据里也会隐藏大量的陷阱。如果盲目地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有

时会得出一些甚为荒谬的结论。

②统计学家曾经调查过铀矿工人的寿命,其结果让人本丝.第:在铀矿工作的工人居然

与普通人的寿命相当,有时甚至更长!难道统计结果表明在铀矿工作对身体无害甚至有益吗?

当然不是!事实上,只有那些身强体壮的人才会去铀矿工作,他们的寿命本来就可能长一些;

正是因为去了铀矿工作,才把他们的寿命拉低到了平均水平,造成了数据的伪独立性。这种

现象常常被称为健康工人效应。

③有虚假的独立性数据,就有虚假的相关性数据。统计数据显示,去救火的消防员越多,

火灾损失越大。初次听到这样的结论,想必大家的反应都一样:这怎么可能呢?仔细想想你

就明白了:正是因为火灾灾情越严重,损失会越大,所以才会有更多消防员去救火。这里的

因果关系弄颠倒了。数据只能显示两个事情有相关性,但并不能告诉你它们内部的逻辑关系。

④事实上,两个在统计数据上呈现相关性的事件,甚至有可能根本就没有因果关系。统

计数据表明,冰激凌销量增加,鲨鱼食人事件也会同时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把冰激凌销

售点全部取缔了,就能减小人被鲨鱼吃掉的概率。真实的情况是,这两个变量同时增加只不

过是因为夏天到了。又如,统计数据显示,篮球队的获胜率,竟然与队员的球袜长度成正比。

难道把队员的球袜都换长一些,就能增加球队实力吗?显然不是。数据背后真正的因果关系

是,球队的获胜概率和队员的球袜长度同时受第三个因素——队员身高——的影响,这导致

了获胜概率与球袜长度之间表现出虚假的相关性。

⑤可见,要想从统计数据中挖掘出正确的结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只从表面上

观察数据,往往会得到一些错误的信息。正如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言:“世上一共有三种

谎言:谎言,糟糕的谎言,还有统计数据。”

13.第②段加点词“大跌眼镜”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14.第②段以“铀矿工人与普通人的寿命相当,有时甚至更长”为例,是为了说明()(3

分)

A.铀矿工人寿命更长B.健康工人效应

C.数据的虚假独立性D.统计数据会“撒谎”

15.以下内容,适合放入文中的哪一段?()(3分)

有数据表明打太极拳的人和不打太极拳的人平均寿命相当。事实上,打太极拳确实可以

强身健体,延长寿命,但打太极拳的人往往体弱多病。

A.第②段B.第③段C.第④段D.第⑧段

16.第③-④段中“救火的消防员越多,火灾损失越大”与“冰激凌销量增加,鲨鱼食人事件

也会同时增加”两个例子及分析,能互换位置吗?请说明理由。(5分)

17.运用本文第④段中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5分)

【现象一】1950年左右,大气层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和肥胖症人口的数量都出现了一次非

常剧照的增长。

【现象二】20世纪50年代,汽车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尾气排放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含量陡然增加。

【答案】

13.(2分)(因出意料而)大吃一惊

14.C(3分)

15.A(3分)

16.(5分)不能,因为在说明虚假的相关性数据时,按逻辑应先说明相关性数据中的因果关

系,而虚假体现为因果颠倒,再说明相关性数据没有因果关系(2分)。“消防员救火”的

例子是说明因果颠倒,“冰激凌和鲨鱼”的例子说明没有因果关系(2分),

17.(5分)【示例】大气层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和肥胖症人口的数量变化,都受第三个因素

汽车产业一定规模的影响,汽车尾气排放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3分):同时,人

们更多地用汽车代步,活动大大减少,自然肥胖症人口也会增加(2分)。

【解析】

第13题考查词语在文中的含义,首先理解词语本意,然后带入情境,解释语境义。大跌眼

镜本意为指对出乎意料的结果或不可思议的事物感到非常惊讶,在语境中意思不发生改变,

所以可以解释为“(因出意料而)大吃一惊”。第14题考查事例的作用,把铀矿工人与普

通人的寿命进行比较,结合后文可知数据和事实不符,因此是为了说明数据的虚假独立性,

因此选Co第15题考查材料的位置题,材料将打太极拳和不打太极拳的人寿命进行比较,

也是为了说明数据的虚假性,和第②段说明内容一致,因此放在第②段,选择A。第16题

考查材料位置内容调换,考查说明顺序这一知识点,“消防员救火”的例子是说明因果颠倒,

“冰激凌和鲨鱼”的例子说明没有因果关系,而③④段中,在说明虚假的相关性数据时,按

逻辑应先说明相关性数据中的因果关系,而虚假体现为因果颠倒,再说明相关性数据没有因

果关系。第17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运用,首先概括第④段说明内容事实上,两个在统计数据

上呈现相关性的事件,甚至有可能根本就没有因果关系。接着分析材料内容,进而进行概括

为两点答案。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20分)

叛逆的葡萄

①过往岁月的记忆也许是一棵树,它就站在那里,站在暮色笼罩的大地上,离你不远。

树的轮廓向你显现出来,但你看不见它的叶子,每一片叶子。有时候这叶子会自动飘到你的

手上来,你才会发现那一整棵记忆之树的存在。

②我读小学四年级那年的冬天,母亲让我去给班主任送一筐葡萄。当时我的学习成绩非

常不错,但我特别调皮捣蛋,并不受班主任的喜爱。老师喜欢的是那种文文静静、学习好又

听话的孩子,我即便聪明伶俐、学习又好,但因为调皮捣蛋,就不受宠爱。在小学时代,三

年级以后,好学生可以加入红小兵组织——当时还不叫少先队,就因为老师不喜欢我,我总

是不能加入红小兵,而我偏偏又特别想加入红小兵。于是,我母亲让我在快过年的时候去给

班主任送一筐葡萄。

③那天我右手提着一筐葡萄,踩着吱吱作响的积雪,向老师家走去。我的班主任是一个

戴着眼镜、看上去特别严厉的女老师,平时我们都有些怕她,我当时的思想斗争十分激烈,

我在想到底该不该把葡萄给老师送去。我为什么要给她送葡萄呢?她并不喜欢我,一直认为

我还不具备加入红小兵的资格,连很笨但很听话的女生都加入了,我为什么要向她去讨好和

投降呢?

④我大脑中两种声音在激烈地斗争着。一种声音认为:如果我这一天成功地把葡萄送了

出去,那么我也许就将获得老师的宠爱很快就能加入红小兵组织了。另一种声音认为:如果

我把葡萄送给了老师,等于从尊严上已先矮了一截,我是向老师送了礼才加入红小兵的,这

于我的自尊心是受不了的。而且,万一老师收了葡萄最终又不让我加入红小兵呢?这也是一

种可能,是那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可能,这样我一定会更加生气,甚至自己也瞧不起自己。

⑤10岁的我在那年冬天,大脑中进行着十分激烈的斗争,从而使我感觉到去给老师送葡

萄的路程显得无比漫长。我想我从来也没有走过那么漫长的路了,而那一筐葡萄也显得孥枣

越沉重,把我的身子整个儿拉向一边。那年冬天特别冷到处都结了冰我必须小心翼翼地走过

那些很滑的地方。后来,已经可以看到老师住的房子时,我站住了。我想了一会儿,决定还

是不送了。我躲到校园里一幢房子后边的雪堆旁,决定自己把这筐葡萄吃掉。我足足吃了半

个小时,吃得实在太多,太撑了,但也只把筐里的葡萄吃掉了一层,然后,我把剩下的埋进了

雪堆。

⑥我把一大筐葡萄埋入雪中之后,内心突然之间涌起了一丝喜悦,因为我没有向某种东

西屈服,我战胜了自己,也保全了自尊心,因为我无法面对自己向老师送礼以求得额外好处而

自尊心受伤的现实。是的,当我把那一筐葡萄埋入雪堆之后,我一下子轻松了。这是十岁的

我生平第一次做出的一个重大决定。然后,我愉快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⑦回到家中,母亲问我把葡萄送给班主任了没有,我说送到了。她又问,你们老师说了

些什么?我说她没说什么,只是挺高兴的。母亲说,你明年就可以戴上红领巾了。

⑧第二个学期我仍旧没有戴上红领巾,因为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有成见,是不可能轻易

改变的。五年级时,我们的班主任换了,新来的老师非常喜欢我,而且常常在班上朗读我写的

作文。不久,我就加入了已改名为“少先队”的组织,还当上了小队长。但在我心中,始终有

一个小小的情结,那就是:我有些恨不让我加入红小兵的那位老师。

⑨有一年我回新强探亲,一个人踩着积雪重返小学校园,我在那里转悠了很久,想看看我

的小学有了多大变化。突然,我看见了我曾经的班主任,她已头发花白步履蹒跚了。她从我

身边走过,并没有认出我来,我想她永远也不会知道我是谁。看着她远去的影子,我才发现,

自己早已不再恨她。而我对她的恨,她永远不会知道。那是只属于一个十岁孩子的内心风暴。

18.梳理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内容。(6分)

(1),希望老师批准“我”戴上红领币。

(2).

⑶五年级时,换了班主任,“我”加入了少先队。

⑷。

19.第5段加点词“越来越沉”是因为:⑴⑵(4分)

20.对本文题目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题目表现了“我”是一个既自尊心强,又能坚持自己看法的孩子。

B.题目中“叛逆”与“葡萄”的反常搭配,能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C.“叛逆的葡萄”含蓄地表现了从“送葡萄”到“埋葡萄”的过程。

D.“叛逆的葡萄"暗指“我”对老师的恨,体现我的忏悔之意。

21.以下是A同学对第⑧段划线句的质疑。请你结合本文内容,为A同学的观点提供一个理

由。(3分)

文中的“我”说班主任对他有成见,其实他对原来的班主任也有成见。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联系全文,分析结尾“早已不再恨她”的原因。(4分)

【答案】

18.(6分,各2分)

(1)快过年了,妈妈让“我”去给老师送葡萄。

(2)在路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决定不送老师葡萄了。

(4)长大后,我不再恨当年的班主任(长大后,我碰到了当年的班主任)。

19.(4分,任意两点即可,各2分)

(1)冬天到处结冰,路不好走,我小心翼翼。

(2)“我”在进行思想斗争,路显得无比漫长,感觉提葡萄的时间也变长。

(3)我的心情很沉重,觉得葡萄也越来越重。

20.D(3分)

21.(3分)【说明】成见是指对人或事物所抱的固定不变的看法,文中亦可指偏见。文中

“老师的成见”(或“偏见”)指老师不喜欢“我”(不让“我”戴红领巾)。“我”对老

师的“成见”主要表现在“我”对没能戴上红领巾的错误归因。

【示例一】他一直把自己没能戴上红领巾归因于班主任不喜欢自己,而不是自己的调皮捣蛋。

【示例二】他认为班主任喜欢文静听话的孩子,不喜欢像他那样成绩好但调皮捣蛋的孩子,

所以自己一直没能戴上红领巾。

【示例三】他一直认为班主任不让他戴红领巾是因为她“特别严厉”,而不是自己调皮捣蛋。

22.(4分)【说明】要点:(1)联系文章第①段;(2)联系“我”的性格特点;(3)联

系事实;(4)联系老师的形象。以上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示例】(1)联系第①段可知,过往岁月的记忆常常变得模糊不清,“我”对老师的恨也

同样,会随着记忆的淡漠而消失:(2)从送葡萄到埋葡萄,说明“我”是一个善良正直的

孩子,调皮捣蛋只是“我”对严厉管教的逆反,“我”不会真的恨老师:(3)“我”恨老

师的原因是没能戴上红领巾,在换了班主任很快戴上红领巾后,“我”没了恨老师的理由,

所以就不再恨老师;(4)老师不让“我”戴红领巾,是因为“我”调皮捣蛋,说明老师坚

持原则,与老师的严厉形象一致,长大后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也就不会再恨老师。

【解析】

作者用朴实自然的语言给我们讲述J'童年生活中的一件趣事,小时候虽然成绩不错,但由于

调皮捣蛋不受老师喜欢,一直没加入红小兵,为了加入小红兵,母亲让“我”给老师送葡萄,

但“我”最终也没有把葡萄送给老师。文章最精彩的部分是拿上葡萄后“我”的心理活动描

写,把一个孩子执拗和正直的心表露得淋漓尽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我”决定把葡萄吃掉,

把吃不掉的葡萄埋进雪堆……文章的题目别致新颖,“叛逆的葡萄”,把葡萄拟人化,那一

串串被“我”吃掉的葡萄包含着“我”幼小心灵上的为了自己尊严而对母亲的叛逆,同时,

也暗含着“我”对世事的看法。

18.本题考察学生筛选文章主要信息,概括的能力。结合已经给出的信息看,共分为四个

部分,第一部分有“希望老师批准“我”戴上红领巾”。第三部分有“五年级时,换了班主

任,“我”加入了少先队。”由此可以对文章进行分段如下:

(1-2)快过年了,妈妈让“我”去给老师送葡萄。

(3-7)在路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决定不送老师葡萄了。

三.(8)五年级时,换了班主任,“我”加入了少先队。

四.(9)长大后,我不再恨当年的班主任(长大后,我碰到了当年的班主任)。

答案由此可知。

19.“10岁的我在那年冬天,大脑中进行着十分激烈的斗争,从而使得我去给老师送葡萄

的路程显得无比漫长。我想我从来也没有走过那么漫长的路了,而那一筐葡萄也显得越来越

沉,把我的身子整个儿拉向一边。那年冬天,天又特别冷,到处都结满了冰,我必须小心翼

翼地走过那些很滑的地方。”本题考察含义理解题,需要注意浅层和深层意思,浅层是字

典义,深层需要结合文章中的主人公,故事发生的天气和地点去分析人物形象。由此可知“越

来越沉”的浅层含义:冬天到处结冰,路不好走,我小心翼翼。深层含义是:“我”在进

行思想斗争,路显得无比漫长,感觉提葡萄的时间也变长。

20.叛逆,离经叛道忤逆的合并词汇。其含义有:一、坚定自我主张,有时不服从伦理道德。

二、从广泛群体和舆论中脱离大多数意志,不听从别人看法,不愿受人指挥。三、摆脱困境,

化不可能为可能,靠自身脱颖而出。四、追求个性。反对盲目崇拜,也不求别人欣赏。叛逆

常得出结论,不易驯服、驯化。广义上的叛逆,可以包含各种有生命力的动植物。A选项中

题目表现了“我”是一个既自尊心强,又能坚持自己看法的孩子。正确。B选项中“反常

搭配”,举例: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千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这一句中的“纺”和“疲

惫的歌”动宾反常搭配,让文章显得更加有文采。B选项题目中“叛逆”与“葡萄”的反常

搭配,能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正确。C选项“叛逆的葡萄”含蓄地表现了从“送葡萄”到

“埋葡萄”的过程。正确。D选项“叛逆的葡萄"暗指“我”对老师的恨,体现“我”的忏

悔之意。但是调皮捣蛋只是“我”对严厉管教的逆反,“我”不会真的恨老师,因此D选项

错误。

21.文中的“我”说班主任对他有成见,其实他对自己原来的班主任也有成见。成见是指对

人或事物所抱的固定不变的看法,文中亦可指偏见。文中“老师的成见”从文中信息可知作

者对老师的成见体现在作者认为班主任喜欢文静听话的孩子,不喜欢像他那样成绩好但调皮

捣蛋的孩子,所以自己一直没能戴上红领巾。

22.此题考查对于文章句子含义的理解以及中心主旨的把握。结合文本内容以及画线句,以

及抓住关键词“本色”“早已不再恨她”结合上下文内容解释这句话,解释的过程要联系文

章第一段,联系作者的性格特点,联系事实,联系老师形象综合思考。

三、综合送用(12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3-25题(12分)

小C同学利用双休日,在社区参加了“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主题学习活动。

23.小C同学准备了一个简短的发言提纲,你认为恰当的顺序是()(3分)

⑴语言文字还是人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是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最好的钥匙。

⑵语言文字在提高青少年语文素养、坚定文化自信中,有着独特优势和作用。

⑶我们可以通过诵读古典名篇佳作,有效帮助我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⑷用好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的汉语言文字,可促进对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

A.⑵⑶⑴⑷B.⑶⑵⑷⑴

C.⑴⑷⑵⑶D.⑷⑶⑵⑴

24.小C同学被“一句话搞定多音字”的展示吸引了(见示例),他认为这是掌握多音字的好

方法。他想到“冠”有两个读音(gudn和guan),读错的人很多。请你仿照示例,帮小C写

一句话,让更多人掌握“冠”这个多音字(4分)

示例:|看:看(kdn)守大门的保安,也很喜欢看喜加看高~

冠:__

25.小C旁听了一场辩论会,辩题是:要不要提倡网络新词。双方观点如下:(5分)

:正方:要提倡网络新词

“硬核”“给力”“点赞”“秒杀”等,反映时代特征,传播正能量。网络新词,是数

据时代的新生事物,具有准确、生动、活泼的特点,是语言的创新。语言只有在创新中才能

伴随着时代而发展。

反方:不要提倡网络新词

“人艰不拆”“十动然拒”等生造晦涩之语,破坏了汉语的美,还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大量不规范、不文明的误读误写误用现象,有损语言文明,严重的可能造成不良价值导向。

提倡“说规范话、写规范字”。

小C认为双方都有一定道理。主持人让小C发表看法,小C综合了双方的观点作了现场

发言,扁得了热烈的掌声。小C的主要观点是:

【答案】

23.(3分)A

24.(4分)【示例】人们给冠(guan)军戴上桂冠(guan)(.

25.(5分)【要点及评分】(1)(2分)突出规范的重要:学习语言,首先是学习规范的

语言,从而掌握语言的规范。(2)(2分)对语言创新的认识:语言创新要以语言规范为前

提和基础;语言的创新要切合生活的实际,要符合时代的需要。(3)(1分)只有在规范使

用汉语的框架内,语言创新才能获得丰富而健康的内涵。

【解析】

23.本题考察逻辑顺序。首先:语言文字在提高青少年语文素养、坚定文化自信中,有着独

特优势和作用。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诵读古典名篇佳作,有效帮助我们“扣好人生第•粒扣子”。再次,语

言文字还是人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是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最好的钥匙。最后。用好承载着

中华优秀文化的汉语言文字,可促进对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由此可得答案:(2)(3)

(1)(4)

24.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

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根据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

用法的作用。举例如下:

薄:薄(bo)荷油味不薄(bdo),很受欢迎,但要薄(b6)利多销。

拓:拓片、拓本的“拓”读(ta),开拓、拓荒的“拓”读(tub)。

恶:这条恶(6)狗,真可恶(wu),满身臭味,让人闻了就恶逅)心。

便:局长大腹便便(pian),行动不便(bian)o

宿:小明在宿(su)舍说了一宿(xiCD有关星宿(xiii)的常识。

号:受了批评,那几名小号(hdo)手都号(hdo)啕大哭起来。

藏:西藏(zang)的布达拉宫,是收藏(cang)大藏(zang)经的宝藏(zang)(.

轧:轧(zhd)钢车间的工人很团结,没有相互倾轧(ya)的现象。

卡:这辆臧匿毒品的卡(kd)车,在过关卡(qi百)时被截住了。

调:出现矛盾要先调(dido)查,然后调(tiao)解。

模:这两件瓷器,模(rmi)样很相似,像是由一个模(mo)型做出来的。

25.辩论是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在

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辩论(赛)旨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因此本题能够言之有理自

圆其说即可。

传统的汉字书写正慢慢被人遗忘,“新生儿”网络语言却越来越火,传染快得惊人。类

似“人艰不拆”这样的无厘头网络新词层出不穷。这些网络新词,不少来源于影视剧作品,

如郭德纲相声台词“霸气侧漏”、周星驰电影中说过的“躺枪”。更多的,则是来源于新闻

事件,如大学生深情告白被拒产生的“十动然拒”,网络转帖常用语”让男人沉默,女人流

泪”简化而来的“男默女泪”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生活中使用网络新词。近期十分火爆

的音乐选秀节目《快乐男声》中,四个评委互称“小伙伴”,源于6月微博中走红的一句“我

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本以为“人艰不拆”已经够新潮、够难懂,一句“何弃疗”再次挑战大众的语言习惯。“何

弃疗”即“为何放弃治疗”的缩写,意为“你有病,快去治”。以后有“小伙伴”做出令你

惊讶到无法接受的事,你也可大呼一声:“何弃疗!”“不必担心网络语言教坏小孩",近

些年,网络词汇在他的词汇笔记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从“给力”,“hold住”到最近的

“十动然拒”,网络新词的产生频率越来越快。“生活日新月异,语言要创造新内容,表达

新感受,就会不断地有新词产生”,用谐音、幽默的方式创造词汇,表达情感,这在国外也

是很普遍的事。其实网络新词,与古代对对联、猜灯谜,现代的相声段子一样,都是语言游

戏功能的体现。“不必担心网络语言教坏小孩,”孩子们有他们的生活情境,网络语言无法

避免更无需避免。“语言有自身的净化规律,”大多数人都懂得语言表达的得体和使用的语

境,网络语言,不会被生搬硬套到现实生活中去使用。

网络时代容易“走红”的两类词汇。一类是新闻含量高、与时政相关的新词,比如“房嫂”,

这类词瞬间爆发,流行速度是最快的,但也会速生速朽。另外一种是网络新词,其含义能精

准概括某一现象或内涵。比如“吊丝”,这个词一出来就非常火,“每个使用的人都对它进

行重新定义”,它的含义代表了多种意义的集合,“你可以将它理解为‘房奴车奴’,也可

以理解成'有志青年',每个人都随意地用这个词来自嘲或者自黑”。

面对信息的海量化,词语的压缩化将是一个趋势。但他所指的压缩,不是类似“喜大普奔”

或“累觉不爱”这样具有随机性的压缩,“压缩应当符合词语的语法规律”,网络语言也会

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网络语言会自我净化,沈阳,武汉大学教授,是中国较早开始对微博进行研究的学者。在他

看来,网络语言具有传染性和娱乐性,“更年轻,更新潮。”而这些,都得益于网络语言对

漫画、外来语、汉字文化的吸收。

“网络语言的不断产生,能够促进语言的不断创新发展”沈阳说,类似《汉字英雄》一类的

节目,是现实的一种应激反应。但需要注意的是,提倡汉字的传承没必要上纲上线,语言并

不是一小群人的文化,而是社会的共同心理形成。沈阳认为,“网络语言的生命力”是一个

伪命题,“网络语言同样处于网络言论的宏大信息流之中,存在自我筛选与净化机制。”不

符合大众审美习惯的网络语言,一样会被遗忘。比如“十动然拒”,日常交谈中,很少听到

有人用。而另一些词,比如''给力”,则进入了现实的话语体系。谈到网络语言的使用,沈

阳认为要防止盲从心态,”要善于吸纳好的,防止恶性的、不良的语言符号”。

四、写作(60分)

26.题目:走过这一年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答案】

走过这一年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新型肺炎的到来给整个中国蒙上了一层阴

影,它就像一朵“黑云”笼罩着中华大地,陡然间,天空黯淡,世界阴冷。然而,坚强的

中国人民用温暖驱散/黑暗。走过这一年,我收获了太多的感动与美好。

在刚得知有关疫情方面的消息时,我并没有刻意地将目光投放于此,因为我深知武汉

这座城市与我所在的城市相隔甚远,并不一定能影响到我这里的生活。但随着疫情的加

剧,我心中越发不平静了,新型冠状病毒在全国疯狂肆虐!疫情笼罩,全国人民人心惶

惶,有人急着离乡,有人忙着团聚,也有人赶着奔赴前线。

在疫情期间,最令我关注的还属冲锋在前、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们。•天清晨,我翻

看新闻时.,一条以“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为标题的新闻深深吸引了我,当我打开这

篇文章,仔细阅读后才得知,这是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的钟南山院士在疫情最危急的时刻脱

口而出的一句话!钟南山院上有着84岁的高龄,但在这样人人自危的情况下,他的话像是

一股暖流,流上全国人民的心头。随后,一句“没有什么事,最好别去武汉”,更是在新

闻头条上占领了一席之地,可谁知话音刚落,他就自己坐上了去往武汉的高铁!他那因劳

累在高铁上睡着的样子、他迈着坚毅步伐出现在武汉医院的身影,让我内心深受触动!

除了钟南山院士的感人举动,全国各地都在上演着这样的感人事迹。在一天夜里,我

仍旧关注着变幻莫测的疫情。在一篇文章旁的图片不禁让我感到好奇,图片上有一只已被

汗水浸久的手,也是一位男护士的手。当他脱下防护服,摘下防护手套,若无其事地说

道:“汗水浸久了,我和同事的手基本都是这样。”除了这张图片,后面紧接着还有一

张:她面色憔悴,年轻的面庞上有着几道很深的印记。看过文章后才知道,这位年轻的女

护士为了节约时间,连续四五个小时不喝水,防护面罩在她脸上留下了疼痛的印记。看到

这些,我的眼泪不自觉地落了下来,这些默默奉献的陌生人让我感动,更让我心疼。虽然

相隔甚远,但我的心仿佛也和他们连在一起。

2020年,在那样严峻的形势下,一个个用生命佑护生命的“战士”冲在前线、逆向而

行,是这些可爱的人,为我们国家构筑了一道又一道的安全防线!

如今,疫散春回,樱花绽放,走过这一年,我收获了太多感动与美好,并将永久地珍

惜与留存。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份宝贵的记忆将激励我不断努力学习,我要像那些伟大的

人们一样,敢于担当,默默奉献,用行动和温暖回报社会。

走过这一年

青春活泼的心,不作悲哀的留滞。这一年是生命一片生机勃勃的春天,我们一起走

过。

这一年,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初次与同学们野炊的经历。头顶仿佛是一片蔚蓝的海,

其间嵌着一轮金光熠熠的朝阳,云衣如纱遮不住明媚的光,便蟒懒地望着它四处蜿着铺满

大地。我们一行提包背囊,到了野炊的草坪上。四周是一片郁葱葱,大家的心中也充满了

期待。我们男生分头捡拾柴火,而女生则取出准备好的食材,绿油油的莱看着鲜嫩还捎了

几分自然的气息,用一瓢水轻轻为它洗去浮尘和泥土又一片一片摞起来,这一回可是欲滴

的绿。

搭炊,安灶,我们忙碌着,也欢喜着。即便是阵秋风调皮地吹灭了我们生起的微弱火

苗,我们也是一笑而过继续轮番蹲守在灶前,用自己的身躯抵住风的小把戏。“下锅

咯”,女生们这回可要好好施展一番自己的厨艺,男生们围聚在一侧好奇地瞧着,却见到

这些“手艺高超”的厨师将菜股脑儿倒进锅里,僵硬地翻动着青菜叶子。于是不免一阵欢

声笑语和调侃声。

我也是这其中的一员,大铲子在我这个厨房小白手中显得格格不入,油盐调料的量随

心而定,菜什么时候才算炒熟更是一概不知,千丝万缕的技术性问题如藤蔓紧紧缠绕着我

的脑子正在犯难时,一位同学便赶来救场,凭借她娴熟的手法赶紧按照调味品的比例将我

的“败笔”挽教了回来。男生们这回可不再旁边站着瞧了,而是细致勃勃地参与进来,帮

忙打下手,争着干活,将调味等准备工作做得如火如茶。

阳光洒落我们闪着青春光彩的笑容上,锅撞击的声音和我们的交流声交织成美妙的秋

日乐章。半晌,绚丽多彩的菜品一一可乐鸡翅,黄瓜炒蛋,麻婆豆腐,鸡蛋羹一一呈现在

眼前,清新的空气里央进了一股诱人的菜香味儿。等到大功告成,我们把塑料布平展展地

铺在草地上,七手八脚地解开挎包,拿出碗碟摆了一“桌子”。袅袅炊烟和欢声笑语中我

们一起走过初中生活最特殊的一次出游。此时方知,一个人的力量虽渺小,但正是这些看

似渺小的力量汇聚起来,却有着强大的力量。走过这一年的我们,早已在无数个瞬间懂得

了凝聚彼此的力量,酝酿出无限深沉的青春情谊。时光荏苒,不变的是这份沉句句的同窗

情,这些记忆将永存我的心底,充盈独属我们的宛转流年。走过这一年的我们,未来的路

途上还有很多的欢喜,很多的惦念,很多的青春笑语……

走过这一年

时间的磁带慢慢播转,漫漫一路的人与事悉数淡了轮廓,只留朦胧光影,只有那些无

法忘怀,这般执着地盘踞在心底。我们一起,走过这一年的光景……

遇见•追寻

这一年,一条不甚熟悉的路,一段不同寻常的邂逅。

在路的这头远远望去,便看见一个青竹搭成的门,幽雅别致。心底好奇的芽儿就这样

破出土来,不自觉地迈出脚步。小径的两边芳香四溢,迎春花早已吹起了黄的小喇叭,棵

棵紫色的白玉兰花亭亭玉立,就连那娇贵的海棠,也笑盈盈的。光碎地透过树梢,在地上

洒落斑驳光影,这些斑风光就这样在我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的剪影。就在那烂漫的景

致中,窈窕着走来一位身着素净的女子,两道细细的眉若远山青黛,朦胧着风情,眼眸里

是直射人心底的笑意,只让人觉着是那般地舒心,脸频上两个酒窝若现。“您好!”她把

两手叠放在左侧腰际,微微点头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