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九上语文期中试卷_第1页
2013九上语文期中试卷_第2页
2013九上语文期中试卷_第3页
2013九上语文期中试卷_第4页
2013九上语文期中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无锡市锡山区2011-2012年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浮想连篇殷(yān)红B.矫揉造作隽(jūn)永C.明眸善睐忸怩(ní)D.纷至踏来恣雎(suī)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东林13年二模卷)A.小王彬彬介绍新版锡剧《梁祝》时说:“演员们以优美的舞姿把这个古典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催人泪下。”B.儿子张默吸毒被捕,张国立在随后发出的致歉声明中写道:“他目前身陷囫囵,暂不能对公众有一个交代。”C.在全球创业峰会上,创新工厂创始人李开复告诫年轻人:“要想在中国创业成功,不能简单地照搬美国的创业模式,勿期望一挥而就。”D.韩乔生在播报体育新闻时说:“中国男子体操队在世界锦标赛中,技压群芳,荣获冠军。”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据无锡东林中学2013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改)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A.念:考虑。 B.丹:用丹砂写。C.罾:用网捕。 D.怪:对……感到奇怪。4.补入下面文段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2013年江南中学语文二模试卷)著名心算家阿伯特·卡米洛从来没有失算过。这一天他做表演时,有人上台给他出来道题:“一辆载着283名旅客的火车驶进车站,有87人下车,65人上车;下一站又下去49人,上来112人;再下一站又下去37人,上来96人;再再下一站又下去74人,上来69人,再再下一站又下去17人,上来23人……”那人刚说完,心算大师便不屑地答道:“小儿科!告诉你,火车上一共还有……”“不,”那人拦住他说,“我是请你算出列车一共停了多少站口。”卡米洛呆住了,这组简单的加减法成了他的“滑铁卢”。由此可见,,天才也难免遗憾。A.心怀骄傲,目空一切B.不能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C.不听完题目,心急抢答D.不能放低姿态,冷静思考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A.十八湾公园将成为集休闲健身、科普教育、旅游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生态公园,是无锡市人民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B.“中国达人秀”栏目因为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阶段都有,他们带来的绝活也多种多样。C.他一走进《哈利·波特》的演播大厅,就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一张张快乐的笑脸。D.教育部门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二.阅读与赏析(共46分)(一)朱云(12分)(新区2011年初三二模语文试卷)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①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②,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③者也。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④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选自班固《汉书·杨胡朱梅云传》。·阳货》:“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龙逢,夏桀时臣;比干,商纣时臣。他们皆因忠言直谏而被杀。)6.下列句中的“于”与“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苛政猛于虎B.余将告于莅事者C.兴复汉室,还于旧都D.舜发于畎亩之中7.根据文意,选出最能验证朱云“变节”的一项事实(2分)A.他先后跟白子友学习《易》,后又跟萧望之学习《论语》。B.他能活用孔子的话廷谏国君。C.他自比龙逢、比干,暗讽成帝是夏桀、商纣。D.他能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而忧患朝廷的未来。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①丞相故安昌侯张禹②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③此臣素著狂直于世④使其言是9.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2分)译文:(2)其言非,固当容之(2分)译文:(二)(4分)(13年东林二模卷)十七日观潮(宋)陈师道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10.阅读上面的一首诗歌,回答问题。(4分)(1)诗歌头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钱塘江潮怎样的特点?(2分)答:(2)诗歌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试分析它的表达效果。(2分)答:(三)(5分)(12-13年无锡某校九年级期中卷)①。②晶莹美丽的珍珠,其中心不过是颗砂粒,正所谓“病蚌成珠”。精美洁白的雪花,它的凝结中心或许就是一粒灰尘。疯狂施虐的台风,其中心竟然是一孔无风无雨,晴朗安宁的“风眼”。③高尚的科学若溯本求源,其萌发中心也多为蒙昧异类。医学源于“巫术”;化学起于“炼丹”;天文学源于“占星术”;地理学源于“风水”;数学起于“数术”;概率论源发于“赌博”。就连科学的许多根本问题也都源自于宗教的原始追问,如生命起源、人类起源、宇宙起源、智能起源。④大气中的水汽之所以能凝成雨滴,全靠空气中的尘埃作为凝聚中心。倘若天空绝对干净,哪怕大气中的水汽再多也绝不会下雨。可见,天空里若缺了这些“脏东西”,陆地上就没有雨,没有河流,没有植物,没有动物,当然更不可能有我们人类。一句话,没有灰尘我们就不能活!⑤有时能成为“中心”的还非得异类。同类之物彼此相差无几,谁也难成谁的中心。异类的介入打破了这种无差异的均衡,“中心”自然也就应运而生。想当年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各怀绝技谁肯服谁?倒是那位武不如诸将,文不如军师的“异类”人物——宋公明,凭着“急公好义”的道德威望成了山寨的最高首领。11.结合全文内容,在第①段空白处补出一句话,能概括全文观点,不超过15个字。(2分)答:12.②③④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具体作用?(3分)答:(四)温暖的村庄

(15分)(江南中学语文二模试卷)

①村庄真是一个固执的地方,多少代就在那里矗立着。而且村庄自信,从村庄走出的人,无论走多远,有了多大的变化都还会回来看她。而远走的人,无论去了哪里,梦里都还是村庄里的人村庄里的事。②你端起一个异地的碗,你会想起放在家中碗柜里的碗。什么碗柜呀,就是一个搁碗的木架子,也可能炉台上有一个放碗的空间,垒炉子时就丢下的放碗的地方。筷笼子就挂在墙壁上,风吹来,筷子们像占卦人抖动的卦签,那种响动忽然就搅动了你的胃口。有时候你想城里的墙上为什么不也挂这样的筷笼子,让风也吹一吹,听听筷子的响声。这样的时候,你站到了厨房的窗前,开始望着家乡的方向。你把耳朵尽力地往窗外挪,你就会想起家乡的糊涂面条,想起放在糊涂面条锅里的红薯,想起黏在红薯上的黄豆。③春节在家时,有一天儿子对你说,爷爷的手工面真好吃。儿子去老人锅里给你盛了一碗。你怔怔地捧着,自己就是吃父亲的手工面长大的啊,现在你自己的孩子也喜欢上父亲的手工面了,想起自己在城里馋时去吃街上的手工面,父亲的手工面才是最最好吃的啊。你的泪掉在了碗里。④走在流浪途中的人最频繁想起的一个词,就是“村庄”。那个在某棵树下埋着自己胞衣的地方是永远忘不了的。那里才是你最终的灵魂,才是你灵魂的栖息之地。是又一次远行,背起行囊就要回家的时候你忽然地想起村庄,忽然想起“温暖的村庄”这几个字,你对村庄的温暖有了一种疼痛的体味。当脚步踏在村口的时候你的心悸动起来,那是一种远行,带着一种漂泊,一种苦寻的远行。你在村口闭上了眼睛,真的,一刹那,你竟然不敢睁着眼睛去看自己的村庄。但你实在想看看想念中的村庄

,永远系着你灵魂的村庄

。树叶在你离开时才刚刚成片,才刚绽出一年的旺盛,现在竟然已开始落了。时光真是无情,时光真像一把锋利的钳子

,再坚硬的钢丝绳也能铰断。妻子和两个孩子站在胡同口,你看见他们了,他们手拉手看你慢慢地走近。妻子牵着他们的手不让他们跑,你倏然看见孩子们长高了。时光也真是有意思,女儿的辫子撵上妈妈的长了,儿子在用一种狐疑、期盼又调皮的眼神看着你。走近院子,你看见了父亲,父亲是越来越老了,父亲的睫毛上都结上了皱纹。父亲站着,不说话,这个一生不爱说话的老人后来说,你不是爱吃梅豆嘛,霜降后的梅豆结得稠。你这才看见满院子的青绿,梅豆枝上的白花,在白花的中间拱出豆荚,还有和梅豆争着地盘的线瓜。⑤村庄是很大的,要真正走遍村庄也是不容易的,村庄好像是让你永远都不会走遍的,你长到八十岁,回头一望,你真的会有没有走过的地方,没有去过的人家。其实这就是村庄的阔大,村庄给你的念想。村庄是太大了,多少年多少代她生长了多少树多少庄稼,衍生了多少人,养过多少鸟多少牲畜,建起了多少房子,多少人走成了多少路,你怎么会把村庄走遍呢?其实,村庄是很小的,抬一抬腿就到头了,村庄就是巴掌大的一个地方。只是那巴掌一握就会把好多游子,把好多时光,把好多的梦,把多少年庄稼的长势握在手里。⑥你现在又离开村庄了,你又天天走在城市的大街上。有一天你又站在阳台上,你遥望着村庄,你忽然又想起“温暖的村庄”了,你想起了一棵孤独的坟树,坟树下的母亲,坟树上留恋着悠然盘旋的鸽子。坟树,其实是你最大最痛的怀念。你想起一生都守在村庄的父亲,你想应该让父亲来这个城市走一走。站在窗口忽然想,让父亲来看看城市的模样,城市的成长,让父亲也站在楼上望一望他住了一生的村庄吧。⑦你的心已经跑回村庄。⑧村庄永远固定地在那个地方等你。

13.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答:14.第⑤段中作者先说“村庄是很大的”,又说“村庄是很小的”,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答:

15.末段“村庄永远固定地在那个地方等你”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答:16.请说说本文以“温暖的村庄”为题,有何用意?(4分)答:(五)(9分)17.根据课文默写。①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②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③,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④晨兴理荒秽,。(陶渊明《归园田居》)⑤,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⑥临风一唳思何事?。(白居易《池鹤》)⑦,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⑧辛弃疾的词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与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诗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三、表达与交流(共45分)(一)(5分)(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8.近来,在我国教育界,有人认为我们语文课本中的一些名著名篇已经过时,不适合中学生阅读,提出名著名篇要与时俱进,以“配合”现代的审美观点。例如,有人呼吁从课本中删掉鲁迅的文章,因为它太晦涩难懂;有人认为朱自清散文名篇《背影》“文风孱弱、无病呻吟”,文中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不值得再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渲染暴力,对尚未成年的十几岁的孩子影响不好”,也应该从课本拿掉……对此种现象,你的看法是怎样的?请发表你的观点,并阐明理由。(不少于100字)(二)(40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原创题)光阴荏苒,转眼间我们已经初三,回首往昔岁月,有欢乐、有温暖、有失落、有感动。但无论何时,总有一些人不离不弃,总有一些事激励我们奋起,在人生的长路上,是他们或者它们让我们不断前进,不断超越。请以“带着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不得抄袭;控制在600~800字之间;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答案:积累与运用1、B2、A3、B4、B5、B6、C7.B8.(4分)①原来的②通“励”,劝勉③平素,向来④正确的,对的9.(1)(2分)对上不能辅佐国君,对下没什么措施让老百姓得到好处(2)(2分)(假如)他的话错了,姑且应该宽恕他10.⑴比喻的修辞。(1分)以“白虹”设喻,突出其水急浪高的气势;以“神仙失手倒空了玉杯里的琼浆”设喻,突出波浪翻滚、汹涌奔腾的动态感。(1分)⑵侧面烘托。(1分)写明朗的天空和灿烂的夕阳映在江水中的倒影,以它们的一再摆来荡去,时浮时沉,突出江潮起伏、汹涌(1分)11.“异类可以成为事物的中心”或“异类往往成为事物的中心”。(意思符合即可)12.举例论证1分;举典型事例,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全面)论证了异类往往成为事物的中心的观点1分,使文章更具说服力1分。13.(3分)排比(1分),(增强语势),突出了家乡特有食物之多(之诱人)(1分),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