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科抗疫事迹材料_第1页
医务科抗疫事迹材料_第2页
医务科抗疫事迹材料_第3页
医务科抗疫事迹材料_第4页
医务科抗疫事迹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务科抗疫事迹材料今年42岁的张志田,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其次医院放射科医生,宣恩县李家河镇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带着10岁的儿子从杭州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原本规划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张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张志田主动向宣恩县卫生安康局“请战”,情愿参加李家河卫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张志田走进卫生院,成为该院一名“编外医生”。

张志田从医20余年,主要从事放射科临床医学讨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张志田发挥自己优势,参加卫生院影像学报告诊断。

李家河卫生院进出口只有一个大门,医护人员和患者通道通用,张志田与卫生院商议改造,根据传染病楼两通道、三分区的标准,隔离出医护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分开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物区。同时,针对通道还改造两个小门出入住院楼,该院在卫生院大门,也特地用隔离带分开为进、出口。

该卫生院医用物资紧急,张志田便多渠道联系,为卫生院筹集捐助医用防护物资。“又捐物资,又捐技术,真的很感动。”李家河卫生院院长段万能表示。

家住来凤县大河镇大坝社区的杨铮,2023年从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在外地一企业上班。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杨铮看到监测点人手不够,主动申请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效劳。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排查过往车辆,为车上人员检测体温,同时利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学问,指导执勤人员标准防护措施……

医务科抗疫事迹材料2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过是装成大人模样,走在抗击疫情一线;有这样一群人,担当着“90后”的标签,却早已经担当大梁;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刚入职不久,才参加汤庄镇机关工会大家庭,就已经把自己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效劳中去。

去年刚入职的青年干部党政办办事员李铮,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听从镇里工作安排,提前返岗,奋斗在抗疫第一线。大年初二,李铮在扬州过年,突然接到镇政府办公室电话,要求他立马赶往政府,待岗待命。李铮同志二话没说,跟父母家人打了声招呼,说明白状况,立即下午赶回了汤庄。作为医疗救治组的一员,李铮戴上口罩,每天早早来到卫生院,帮忙工作人员先做好医院内外消毒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当有病人前来就诊的时候,他还要负责做好体温检测,前期问诊,诊室引导工作,具体做好问诊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疑似病例。他还要跟随卫生院医生走入街头巷尾,走进邻里乡亲,宣传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学问以及防护措施,嘱咐乡亲们削减外出,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李铮每天早出晚归,为了防止传染,此次他一人回到汤庄,家里亲人都在扬州,每天父母也不放心,频频要求回来照看他,他都拒绝了,要求父母正月十五以后再回来。李铮在入职之前始终在扬州消防大队做一名文职,如今成为了汤庄一名青年公务员,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牢记在心,他积极要求参加党组织,始终在用行动向党组织靠拢,是一名热血奋进积极向上的好青年!

防疫一线的还有闵捷同志,大年初三接到通知,闵捷从宝应老家赶回汤庄,快速投身到战斗中去。每天他整理资料台账,做好抗击疫情前线信息收集归档工作,保存好原始数据资料。每日上级部门下发公文,闵捷第一时间接收,传达给镇各级部门、村和社区,保证了特别时期信息传达的通畅性、时效性和有效性。

宣传科的秦婧钰,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了带头示范作用,在接到通知前往汤庄后,始终做好“幕后英雄”的角色。在疫情肆虐人心惶惶的关键时期,照旧每日更新汤庄公众号“水韵汤庄”,积极报送汤庄每日“战况”,报道抗击疫情一线感人事迹,宣传普及新型冠状病毒防护学问,传递宣扬汤庄正能量,扫除疫情期间多日阴霾。

还有许多许多年轻的身影活泼在抗击疫情一线,三岁孩子的母亲孙晶晶、汉留村后备干部李辉、曾钰村入党积极分子吴龙肖……他们是“90后”年轻干部,他们是“20年”新奇血液,他们是年青一代队伍中的`“硬核”!青年强,则国强!

医务科抗疫事迹材料3

1月24日,荆州一医主治医师王道亮是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医疗人员,第一轮换岗后,刚解除隔离观看的王道亮再次主动请战,重返抗击疫情第一线。疫情当前,使命必达。王道亮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医务工的初心和使命。

一个念头:救人

“患者的心率快速下降,假如不做紧急处理,患者会很快消失心跳骤停。”王道亮毫不迟疑地冲上去,给患者开头实施胸外心脏按压,进展抢救,随焦急救药物开头起效,患者的生命体征渐渐平稳,转危为安。

抢救时空气中的气溶胶密度较大,暴露的危急更大,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时大幅度的动作可能会导致防护服的破损。面对危急,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抢救患者,必需争分多秒。在抢救之前,王道亮设想过万一遇到危急状况应当怎样做,然而真正操作起来,这种担忧早被抛到脑后,“光想着怎么救人了。”好在一切顺当,没有发生意外。这样惊心动魄,与死神抗争的场景无时无刻不在隔离病房内上演,高压力、高紧急的状态是工作日常,半夜起来抢救患者更是习以为常。

一种态度:责任

每天早上8点王道亮都会准时穿上防护装备。查房时,王道亮都问的特殊细,包括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体温、咳嗽等病症,年龄、根底疾病,检查结果及用药状况,等等,进而做出推断。

对确诊患者,王道亮责任就是执行新冠肺炎专家组治疗方案。患者个体差异很大,有的病症轻,有的危重,有的恢复快,有的迟迟不见慢,有的还伴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其它疾病……王道亮和医疗团队采纳综合疗法和共性化治疗,确保每一名患者得到科学合理的救治。“这既是为患者负责,也是为患者家庭和社会负责,把好治疗最终一道关口,让患者顺当康复,安全回归家庭和社会。”王道亮说,这就是战“疫”医生必需担当起的特别的责任,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一线医护人员还有许多,“他们都很年轻,也更辛苦,夜班8个小时,不能休息,特殊困时,只能趴在桌子上及躺椅上稍作休息。”

一个信念:担当

“这次新冠疫情,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但是出于医生的职责,生命相托,关键时刻我们必需托得住。必需有信念、有力量,更是有担当有责任去尽力救治患者。”王道亮已经1个多月没有回家了,新年安排的节奏全部打乱了,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王道亮爱人在安排。

王道亮每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而且没有休息日。他说经过这次实战有了隔离病房工作的阅历,比方穿脱防护服、怎样对病人检查治疗等。根据要求,出隔离病房后需医学隔离观看14天,2月25日,王道亮立即申请再次进入隔离病房。他盼望,现在没有新增病例,根据这样的节奏持续,疫情早日完毕。疫情完毕后,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将手里没有完成的手术做完。

医务科抗疫事迹材料4

深夜1点多,护士站的电话铃再次响起。“患者的档案请快点传来,人命关天。”值班医生张巍的语气有些急促。

ICU夜班一组10人,7名护士、3名医生。其中,护士负责卫生消毒、标本统计、执行医嘱等,还要随时观看病房需要;医生则依据病人状况实时研判,调整诊疗方案。

值班医生要始终待到早上8点半,趁回清洁区喝水的间隙,记者和值班医生张巍聊了几句。“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过去了就好。”张巍今年40岁出头,从正月初一忙到现在,还没回过家。他说:“很惦念老婆孩子。”

护士文媛说,有一次患者状况危险,张医生来不及做好全套防护就冲进了病房。张巍说:“我小时候3000米跑得特快,身体底子好,我这样‘百毒不侵’的人就该冲在前面。”

对自己“宽松”,对别人却很“严苛”。在ICU采访的时候,张巍几次督促:“你们记者在ICU待着太危急,快点回清洁区吧,我们不放心。”

每一位重症病人的康复背后,是医护人员的倾情付出。金银潭医院已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