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海洋教育】《维护海洋权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校本课程-【海洋教育】《维护海洋权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校本课程-【海洋教育】《维护海洋权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校本课程-【海洋教育】《维护海洋权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校本课程-【海洋教育】《维护海洋权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维护海洋权益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国际、国家相关的海洋法规,明确依法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性。2.初步了解中国新组建的国家海上执法力量及其作用。3.培养关注海洋的意识,树立维护海洋权益的观念并自觉践行。重难点:了解国际、国家相关的海洋法规,树立维护海洋权益的意识。准备:教师准备:钓鱼岛地理位置图及相关简介、《台渔船靠近钓鱼鱼岛遭日船阻挠》视频、《中国最大海上执法公务船下水》视频。学生准备:搜集国家及颁布的海洋法规。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初识海洋权益1.教师谈话:说到维权,你们想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3.教师小结:维权就是维护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利益。教师板书:维护海洋权益。4.教师谈话:看书中两幅插图,并结合文字说一说,从这两幅图中,你们能了解到哪些行为是侵犯了中国的海洋权益。5.学生交流,教师总结什么是维护海洋权益。【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了解的消费者权益、妇女儿童权益等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顺其自然地认识到海洋权益,通过看图对基本的海洋权益有一定的认识。】二、学习法规知权益1.教师过渡: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海洋权益,学习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必不可少。课件出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封面。谈话: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0页的内容,看看你们能从书中提取哪些关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信息。2.学生自读课本内容,回答。3.教师课件出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课本第50页的内容),谈话: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条法规,从中你们能有什么了解?学生自读,谈收获。4.教师谈话:下面,考察一下大家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实际运用能力。我们为什么说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呢?教师课件出示钓鱼岛地理位置图及简介,学生测量并回答。5.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对,从钓鱼岛地理位置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钓鱼岛位于中国沿海200海里以内,所以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充分证明钓鱼岛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看钓鱼島地理位置图,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规定,明确了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是有法可的。】三、填写裁定书,依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1.教师过渡:关于钓鱼岛的问题一直是纷争不断,下面我们播放一段视频,请同学们就视频中发生的事件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播放视频《台渔船靠近钓鱼岛遭日船阻挠》,学生看视频,发表自己的意见。2.谈话:看来,同学们对日方的做法都是异常愤怒。今天,咱们当一回审判长,运用法律武器,就中国台湾渔船靠近钓鱼岛遭日船阻挠这一事件作出公正的裁决。学生组内讨论、交流并填写裁定书,教师巡视指导。3.审判长宣读裁定书内容,师生共同评价。4.教师小结:日船阻挠中国台湾渔船靠近钓鱼岛,是对中国海洋权益的严重侵害。同学们能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这一事件作出公正的裁决,依法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很有说服力。5.教师谈话: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海上权益,中国也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海洋的法律法规。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并填写表格。学生组内按照内容整理、分类、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6.学生汇报,各小组相互补充。7.教师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制定和颁布的这一系列有关海洋的法律法规,有力地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海洋权益。【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填写并交流栽定书的过程中,增强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相关法律条款理解、运用能力。通过对中国有关海洋的法律法规整理分类,培养了学生整理与分析资料的能力,让学生从内容上对中国有关海洋的法律法规有了一定的了解,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关条款,组织严禁的语言,依法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四、加强监管维权益1.教师过渡:维护海洋权益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从钓鱼岛事件来看,中国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请同学们看书上的插图,阅读书中内容,说一说中国的海上执法情况。学生自读课本内容,交流。2.补充视频:《我国最大海上执法公务船下水》。教师谈话:看了视频,你们对我国的海上执法有什么感受?3.学生谈感受。4.谈话:同学们,建设海洋强国是我们国家发展的根本大计。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广泛开展宣传,带动更多的人提高海洋意识。让我们行动起来,设计、制作宣传明信片,一起为国家的海洋权益作出自己的努力吧!学生分小组设计制作宣传明信片,教师巡视指导。5.集体展示,师生评价。6.教师总结:维护海洋权益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请小组将设计好的明言片贴到黑板上的明信片上,使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树立海洋意识,关心海洋,共同维护我们国家的海洋权益!【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维护海洋叔益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学生通过设计、制作宣传明信片,提高了自身的海洋意识,在集体展示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应担负起维护海洋权益宣传的重任。】《维护海洋权益》学情分析以小学生生活经验发展为主线,遵循儿生活经验增长规律、认知规律,形成综合化、立体化和序列化的结构体系。遵循儿童生活经验增长规律、认知规律和心理、生理特点,精心选择与小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案例,以此为切人点,对本套教材进行整体构建,构建起小学生生活经验发展的脉络。同时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按学生认知规律进行分层设计,并有机结合,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安排到各年级,形成综合化、立体化和序列化的结构体系。主要运用诸如档案袋评定、学生自评与互评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平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参与状况、过程记录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进行记录;期末可结合每册教材最后的“海边足迹”评价页,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和达成情况以及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其他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还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定,努力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要求融合在一起。《维护海洋权益》效果分析整堂课达成了教学目标,实践了《课标》要求。一、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目标。通过重点了解、应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对中国海洋法律法规的分类整理,初步了解国际、国家相关的海洋法规,明确依法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性。二、实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课堂中,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中国政府整合海监、海警、渔政和私等海上执法力量成立中国海警局,开展海上统一维权执法的举措。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新组建的国家海上执法力量及其作用。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社会上关爱海洋的措施与行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海洋开发、宣传与保护的行动中,做关爱海洋权益的践行者,带动更多人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培养学生关注海洋的意识,树立维护海洋权益的观念并自觉践行。课堂中,学生在多方面有了不同的收获,课堂达标效果较好。《维护海洋权益》教材分析情境导入:通过组织学生对教材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交流,使学生对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有初步的了解,知道哪些行为侵犯了中国的海洋权益。学习法规知权益:在“海洋法规知多少”环节中,引导学生搜集、了解国际、国家有关海洋的法规,知晓《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核心内容、重要条款,交流及地方颁布的海洋法规,了解其中的条款,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奠定基础。通过组织“模拟法庭”的活动,让学生从辩论中明晰海洋法规的具体规定,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并会运用法律法规维护海洋权益。加强监管维权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中国政府整合海监、海警、渔政和私等海上执法力量成立中国海警局,开展海上统一维权执法的举措。教师可组织学生交流、探究海警局最新的维权执法措施,探讨有效地提高海洋权益的方式、方法。关爱海洋护权益:组织学生了解世界上以海洋立国的国家及其主要建设举措,交流对国家大力发展蓝色经济的认识,了解国家推进海洋事业的重大举措,不断丰富海洋知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社会上关爱海洋的措施与行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海洋开发、宣传与保护的行动中,做关爱海洋权益的践行者,带动更多人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11《维护海洋权益》评测练习法律法规分类内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海洋资源开发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法律裁定书申请人:被申请人:依据《》(法规),裁定如下:为什么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呢?钓鱼岛,亦称钓鱼台、钓鱼屿、钓鱼山,是中国东海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岛,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北纬25°40′~26°00′、东经123°20′~124°40′之间,距离温州市约356千米、距福州市约385千米、距基隆市约190千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中国台湾岛的东北部,周边水深140~180米。东侧有深达2000多米的冲绳海槽,将其同琉球群岛分隔开。2012年9月10日起,中国政府部门对钓鱼岛及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中国海监执法船在钓鱼岛海域坚持巡航执法,渔政执法船在钓鱼岛海域进行常态化执法巡航和护渔,维护该海域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中国还通过发布天气和海洋观测预报等,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实施管理。中国海洋法规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国家规范性文件及地方海洋法律法规,具体内容是:一、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2、《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12、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13、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14、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二、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6、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8、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10、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11、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12、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13、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15、外商参与打捞中国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办法16、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17、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18、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20、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1、基础测绘条例22、中华人民共和国航标条例三、部门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1990年9月20日公布)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实施办法》(1990年9月25日公布)3、《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实施办法》(1992年8月26日公布)4、《海洋行政处罚实施办法》(2002年12月25日公布)5、《海底电缆管道保护规定》(2004年1月9日公布)6、《委托签发废弃物海洋倾倒许可证管理办法》(2004年10月20日公布)7、海域使用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四、国务院法规性文件1、国务院关于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批复(国函[2008]9号)2、国务院关于国土资源部《报国务院批准的项目用海审批办法》的批复(国函[2003]44号)3、国务院关于国土资源部《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审批办法》的批复(国函[2003]38号)4、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发[2003]13号)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审批项目用海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2]36号)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勘定省县两级海域行政区域界线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2]12号)7、国务院关于全国海洋功能区划的批复(国函[2002]77号)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海洋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63号)五、地方海洋法律法规(一)海域使用类1.辽宁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2、河北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3、天津市海域使用管理条例4、海域使用管理条例5、江苏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6、上海市海域使用管理办法7、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8、福建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9、广东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10、广东省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管理办法11、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域使用管理办法12、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办法13、大连市海域使用管理条例14、青岛市无居民海岛管理条例15、厦门市海域使用管理规定16、厦门市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17、宁波市无居民海岛管理条例(二)海洋环保类1、辽宁省海洋环境保护办法2、海洋环境保护条例3、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4、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5、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6、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办法7、深圳经济特区海域污染防治条例8、上海市金山三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9、海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定《维护海洋权益》课后反思我执教的是六年级《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的第十一课《维护海洋权益》。蓝色海洋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课程。阅读教材,我们可以发现,《维护海洋权益》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多种学科紧密结合,课程非常注重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因此在讲课时不仅要熟悉课本内容,还要把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与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的现实性和亲近感。要在课堂上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加深学生对道德要求的理解,对文本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的行为动机,培养学生实践道德要求的能力。下面就我设计的《维护海洋权益》一课谈谈我教后的一些感想。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情感的引发,往往与一定的情景有关,情感受外部环境和气氛的影响。开课时,应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气氛,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情景交融,导入新课。从学生比较了解的消费者权益、妇女儿童权益等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顺其自然地认识到海洋权益,通过看图对基本的海洋权益有一定的认识。把自主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这比老师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