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上历史第五单元测试卷1.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毛泽东谈论的是()A.井冈山会师B.西安事变C.百团大战D.重庆谈判2.下列人物既参加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是()A.周恩来B.毛泽东C.邓小平D.刘伯承3.抗战胜利后,积极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4.某地中学同学们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国民党报刊中,查阅到一些民主人士对毛泽东的称赞:“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这些民主人士主要称赞毛泽东()A.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举B.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胆魄C.在北平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D.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业5.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签署的协议是()A.《双十协定》B.《和平建国纲领》C.《共同纲领》D.《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6.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右图反映的史实是()A.台儿庄战役B.孟良崮战役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D.千里挺进大别山7.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根据毛泽东“不要与前来合击之敌纠缠,下决心不要后方”的指示,兵分三路横跨陇海线,开始千里跃进的壮举。此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挺进大别山B.渡江战役C.淮海战役D.转战陕北8.1947年7—9月,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转战陕北歼强敌B.千里挺进大别山C.齐心合力战淮海D.百万雄师过大江9.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招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由此可知他感叹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10.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同时为华北的解放创造条件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11.据统计,在辽沈战役中,支援解放军前线的民工达160万人,担架13800副,大小车辆6750辆,牲畜3万头,粮食0.7亿斤。这组数据说明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解放军实力比国民党军队强B.解放军英勇善战C.解放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D.解放军武器装备先进12.三大战役中,歼敌人数最多的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13.刘伯承与邓小平被称为战场上的最佳拍档。他们共同指挥的著名战役有()①千里挺进大别山②辽沈战役③淮海战役④平津战役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4.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15.1949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献词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此,中国共产党于4月发动了()A.淮海战役B.辽沈战役C.渡江战役D.平津战役16.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②打倒列强,除军阀③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①③④D.④①③②17.原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黄铜铸成的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我们还能看到上面写有“中华民国卅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的字样。其寓意是()A.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B.抗日战争获得最终胜利C.旧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D.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18.右图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有: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辽沈战役、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南京解放、北平解放。据图,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⑥⑤B.④①②③⑥⑤C.②①③④⑥⑤D.①②④③⑤⑥19.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今天海峡两岸还未实现统一。这一问题是哪一次战争的历史遗留问题()A.甲午中日战争B.抗日战争C.人民解放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为使课堂内容生动丰富,老师要求每学习完一个单元后,都由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互相推荐影视作品。学习完《人民解放战争》这一单元后,他们推荐的下列四部作品有错误的是()A.《重庆谈判》B.《大决战》C.《渡江侦察记》D.《西安事变》21.下图是明明在某一主题图文结合的探究学习中搜集的图片资料,请你也参与这次探究活动。(1)图片一、二、三、四分别反映了哪些战争(或事件),分别产生了怎样的结果?(2)从图片一、二、三、四可以看出国共两党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获得的启示是什么?(3)通过以上图片和问题的解答,你知道明明探究学习的主题是什么吗?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国民党共产党拥有军队430万人127万人武器装备接收100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基本上是步枪拥有人口3亿多1亿多拥有地区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材料二1946年8月,毛泽东在延安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时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毛泽东还就中国的全面内战说:“我们所依靠的不过是小米加步枪,但是历史最后将证明,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1)根据上述材料,请你说说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2)材料一说明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如何?(3)毛泽东为什么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4)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短短三年内就打败国民党?(请从战争的性质、民心向背、指挥决策、军队士气等方面进行对比说明)参考答案1.D2.A3.A4.B5.A6.C7.A8.B9.A10.A11.C12.B13.C14.C15.C16.B17.D18.B19.C20.D21.(1)图一: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势力。图二:红军长征。取得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图三:抗日战争。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完全胜利。图四:人民解放战争。国民党政权垮台,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2)变化:合作—分裂(内战)—合作—内战。启迪: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启示合理、有针对性即可)(3)“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辉煌的革命历程”等。22.(1)有利条件: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全国人民的拥护和大力支持。不利条件:与国民党的军队、武器装备、拥有地区相比:共产党只有127万人,军队人数少;基本上是步枪,武器装备落后;拥有的只是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而国民党拥有军队430万人,军队人数多;接收100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武器装备先进;占有大城市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2)敌强我弱,国民党处于绝对优势。(3)得民心者得天下。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拥有了民心,必定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必定会用小米加步枪打败拥有飞机加坦克的蒋介石。所以毛泽东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4)国民党为了维护其独裁统治而发动的内战是非正义战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