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单元测试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单元测试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单元测试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单元测试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单元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共19题;共38分〕1.以下两个唐朝诗人中,前者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后者的诗作那么充满沉郁、朴实而深刻的情感。这主要是因为

A.

前者性格豪放,后者性格沉郁

B.

前者生活于盛唐时期,后者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C.

后者的艺术技巧不如前者

D.

前者出生于大地主家庭,后者出生于农民家庭2.“徐、利相识再相知,中西合壁成伟业,译文句句见真功,千古名著映神州〞。诗中的“名著〞特指〔

〕A.

?几何原本?

B.

?泰西水法?

C.

?坤舆万国全图?

D.

?崇祯历书?3.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A.

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

B.

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

C.

中国古代只重人的研究,不重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开展

D.

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4.“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这是组委会给201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其中的“两弹〞应该是指(

)A.

原子弹、氢弹

B.

原子弹、导弹

C.

氢弹、导弹

D.

原子能、原子弹5.清代画家石涛有诗云:“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与诗中所描述的艺术表现形式相近的西方画派是〔

〕A.

古典主义

B.

印象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开展A.

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

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

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

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7.诗词歌赋既是历代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以下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

〕A.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

B.

“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

C.

“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

D.

“岢峨大舶皎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广州歌?〕8.中国古代在社会动乱比拟剧烈时或是在大动乱前后,总有史学杰作出现。经过有春秋战国及秦汉之际的社会变乱,到汉武帝时,可马迁写出了?史记?;两宋时阶级、民族矛盾交织,司马光写出了?资治通鉴?。这说明中国古代史学〔

〕A.繁荣于社会动乱时期

B.重视历史事实客观性

C.侧重历史的借鉴作用

D.编撰体例呈现多样化9.对以下图解读中,正确地揭示了中西科技开展轨迹上的差异的是〔

A.

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

15世纪中西方科技开展趋势出现逆转

C.

公元前后中国科技到达最顶峰

D.

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10.某著作对中国文学的开展有极其深广的影响,几乎每个文学领域,各个不同的体裁的文学都不同程度存在它的身影。郑振铎对其给予极高的评价:“像水银泻地,像丽日当空,像春天之于花卉,像火炬之于黑暗的无星之夜,永远在启发着、冲动着无数的后代的作家们。〞该著作是〔

〕A.

?诗经?

B.

?楚辞?

C.

?史记?

D.

?左传?11.关汉卿的?窦娥冤?最突出的社会意义是A.

反映了民间疾苦

B.

提出了民主思想

C.

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

D.

把元杂剧推向顶峰12.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那么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这反映了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

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

C.

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D.

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13.同学们对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一些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

?周公制礼:稳固周王朝的百年基业?

B.

?周代:手工业者是准公务员?

C.

?禹传启:宗族关系成为根本政治关系?

D.

??诗经?:黄河的浪漫风情?14.湖南耒阳高铁车站的屋顶造型像一张飘逸的纸,其设计用意是为了纪念〔

〕A.

屈原

B.

蔡伦

C.

王羲之

D.

毕昇15.中国古代的四大创造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替宗教改革开路〞的创造是(

)A.

指南针

B.

火药

C.

针灸疗法

D.

印刷术16.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那么,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A.

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

B.

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C.

以儒家思想为理论根底

D.

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17.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创造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兴旺,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开展的特点是()

①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②重视实用技术

③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

④理论体系完整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18.中国古代把请人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称为“润笔〞。至明朝中后期不少士大夫已形成为人作文字必须取得适当的金钱或其它物质报酬的观念,甚者以“润笔为生〞。材料能说明〔

〕A.

封建文化专制政策的松弛

B.

儒家传统价值观念发生转变

C.

士大夫轻视科举入仕途径

D.

白银流通扩大商品经济范围19.美国学者罗伯特·K.G.坦普尔通过比拟研究认为:“近代世界赖于建立的种种根本创造与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以下宋朝时传入欧洲且对“近代世界〞的建立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创造是〔

〕A.

指南针

B.

地动仪

C.

造纸术

D.

火药二、材料分析题20.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正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二:在当时文人看来,词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缺乏,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那么的疑心、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请答复:〔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时代背景,并概括宋代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2〕据材料二,概括宋词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兴盛的主要原因。〔3〕宋代的思想文化虽然繁荣,但是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艺复兴〞。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其原因。21.科学技术的开展与革新是社会生产力开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人类社会的开展与科学技术的开展紧密相联。阅读材料并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创造统计资料〔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年

代科技创造〔件〕中国科技创造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创造件数百分比件数百分比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材料二?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材料三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开展进行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开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除“四大创造〞外,还有很多创造,如机械钟、铸铁技术、瓷器、万向架、马镫马具、独轮车,拱桥等都首创于中国。“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开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请答复:〔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有何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3〕中国古代科技创新成果为人类文明开展作出杰出奉献,有的成为文明的助推器,影响整个世界的开展。请列举你认为最重要的三项成果,并说明它们如何

推动世界文明的开展。〔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明清时出现的“李约瑟难题〞的原因。22.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科学技术开展史大事记〔节选〕1604年,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下落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1687年,牛顿在认真研究伽利略自由落体运动定律的根底上写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万有引力和运动定律。

1765年木工哈格里夫斯创造珍妮机。

1769年詹姆斯•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1785年理发匠卡特莱特创造水力织布机,到1800年,英国棉纺业根本实现了机械化。

1807年罗伯特•富尔顿第一个成功地用蒸汽机来驱动轮船。1814年,史蒂芬孙妍制出笫一辆蒸汽火车。

1831年,法拉笫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38年,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70年,格拉姆制成电动机,1876年,贝尔创造了机。

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创造汽油内燃机,1882年,爱迪生创违笫一个发电厂,1887年,迪塞尔创造柴油内燃机。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郎克(1858-1947)提出量子论学说。

1903年,莱特兄弟设计了第一架飞机。

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了狹义相对论。

1945年,以原子能的研究与利用为标志,人类开始了核能利用的新时代。

1955年,以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为标志,人类开始向外昆空间进军。

21世纪以计算机互联网为标志,人类进人了信息时代。〔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世界科学技术开展的特点。〔2〕任选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史实简要槪述其影响。三、综合题23.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开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文学那么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那么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思想特征。〔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开展的观点,请说明理由?〔3〕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宋朝“市民社会〞和文化开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答案解析局部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2.【答案】A3.【答案】C4.【答案】B5.【答案】D6.【答案】B7.【答案】B8.【答案】C9.【答案】B10.【答案】B11.【答案】C12.【答案】B13.【答案】D14.【答案】B15.【答案】D16.【答案】B17.【答案】B18.【答案】B19.【答案】A二、材料分析题20.【答案】〔1〕背景:统治阶级无视传统儒家伦理道德;追求奢靡享乐。

进步:崇尚道德;主张力行,务实。

〔2〕特点:平民化、世俗化;具有娱乐艺术性;自由活泼;。

原因:更能表达个人情感;文人对抗统治思想的压制;文人对文学艺术的创新。

〔3〕原因:封建政治体制的束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21.【答案】〔1〕地位: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处于绝对优势〕。

〔2〕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等与农业有关的领域。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与农业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