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博物馆馆藏玉佩饰赏析_第1页
武汉博物馆馆藏玉佩饰赏析_第2页
武汉博物馆馆藏玉佩饰赏析_第3页
武汉博物馆馆藏玉佩饰赏析_第4页
武汉博物馆馆藏玉佩饰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博物馆馆藏玉佩饰赏析

玉培装饰是指制作的玉培。一般器形不太大,有孔可穿系或缝制,分为头饰、耳饰、项饰、手饰、腰饰等,种类繁多,形制多样。佩玉风尚起自新石器时代,此后一直相沿成习。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观念根据民族习俗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玉佩饰也大为发展,历代佩饰既有传统的延续,又有众多的创新,丰富多彩,蔚为大观。特别是明清时期的玉佩饰,更是集历代之大成,不仅题材图案多种多样,而且做工也更为精巧细致。虽是“小玩意”,却能从其形制、纹饰中窥见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的大世界来。武汉博物馆藏玉器中的玉佩饰,类型丰富,品质上乘,多为上个世纪武汉文物商店收购的明清时期玉器精品,本文撷取其中的部分器物以献读者。一.头饰较之金、银等金属材质的各类簪、钗等头饰而言,玉质头饰囿于其材质的特殊性,主要有玉簪、扁方、翎管等几种。1.织物的织物和织物玉簪,又称为“玉搔头”,是插于发间的常用饰品。由簪首和簪柄两部分组成,明清时期玉簪多呈圆锥形,少数为方形尖首,簪首有凤鸟、松、竹、梅、如意等,有的刻有吉语(图1-2)。扁方和玉簪具有类似的作用,都是插在头发里的装饰物,但使用对象有所不同。扁方是满族贵族妇女梳旗头时所插饰的特有饰品,俗称“钿子”,均作扁平一字型,质地多为白玉、青玉,少数为金、银制品。清翡翠扁方(图3),长9.5厘米,佩戴时贯穿于发髻之中,翠绿色的玉色与漆黑的头发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极具审美效果。2.整体制作—翎管翎管,是清代特有的产物,是随着冠制的改革诞生的。清代伊始,取代宋、元、明时期流行的高冠或帽翅之制,以礼帽替代。礼帽上缀有顶珠,翎管便是用在顶珠下以安插翎枝的管子,多为圆柱形,主端有鼻,往下中空,到下端中空部分插入翎子,材质有翡翠、白玉、碧玉、琥珀、水晶、琉璃、瓷、铜等。在清代,翎管和羽翎是佩戴者身份和地位的标志,通常品级高的文官佩戴翡翠翎管,品级高的武官佩戴白玉翎管。清翡翠翎管(图4),高6.4、直径1.8厘米。圆柱形,中空,上端有宽柄,柄上钻一透孔以连接顶珠。雕琢规整,色泽艳丽,自然均匀。二.身体装饰身饰,包括项部、胸部及腰部所佩戴的装饰品。主要有玉佩、玉牌、玉及各种动植物及人物的肖形玉挂饰等。1.文创与文创之文玉牌,亦称为“别子”,一般为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上首浅浮雕或镂空雕云头、龙头、花卉、蝙蝠等各种图案,牌顶端有孔可穿绳佩系,一面刻山水人物、亭台楼阁及花卉等纹饰,一面刻名人诗文,明清时期十分盛行,尤以明“子冈牌”最为有名。子冈,姓陆,江南“吴门”(今苏州)人,是明嘉靖、万历年间苏州玉雕名家。子刚制玉挂件,形若方形或长方形,宽厚敦实,人称“子冈牌”。受明代文人绘画的影响,在一块小小玉牌上,镌刻着山水、人物故事和书法,集诗、书、画于一体,将中国书画的艺术精髓浓缩于方寸之间,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佩戴于身,玩味无穷。“子冈”款玉牌在清代多有仿制,其中以清中期为甚,其风格一改明代的粗犷简洁,轮廓规矩,棱角挺直,边线锋利,多采用镂雕和浮雕技法,图案琢磨细致,纹饰繁琐,附加纹逐渐增多,题材内容除继承明代传统外,多戏曲人物和吉祥故事图案。清青玉山水诗文牌(图5),高4.7、宽2.2厘米。青玉质,玉质温润。长方形,上首镂雕龙纹,一面浅浮雕山水、柳树、舟纹,另一面阳刻草书“何处渔舟泊柳阴”,落“子冈”款。上下端各有一小圆形对穿孔,可穿系。清白玉高士纹牌(图6),高4、宽3厘米。白玉质,方形,四角为圆弧形。一面浅浮雕一高士,头戴高冠,仰首望向上方,衣炔飘飘,另一面则绘山石、竹枝,并楷书诗文“落笔起云烟”五字,下有“子冈”白文印。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有“挥毫落笔如云烟”诗句,形容书法家张旭挥毫时的动作潇洒;欧阳修《太白戏圣俞》中亦有“李白落笔生云烟”,借以表现李白诗文之风华,此玉牌中高士之形象,配以此诗句,给人一种妙笔生花的意境。清白玉持莲童子纹牌(图7),高6.5、宽4.4厘米。白玉质,玉质油润。长方形,正面浮雕一眉目清晰的童子,双臂举一朵莲花,花茎修长,其寓意为“连生贵子”。背面篆有“景福永昌”四字,“景福”,即洪福、大福,《诗·周颂·潜》载:“以享以祀,以介景福”;三国魏曹植《精微篇》曰:“圣皇长寿考,景福常来仪。”可见深含吉祥寓意。两面边框四角均饰一蝙蝠,上下两端以浮雕云纹装饰。“持莲童子”纹饰即文献中所载之“摩喝乐”(音译,又作“摩孩罗”、“摩睺罗”等)的泥、瓷或玉等偶像,是牛郎、织女的化身,用于七夕时节乞巧之用。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七夕》:“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儿童辈特地新妆,竞鲜丽。”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市井儿童手执新荷叶,效‘摩睺罗’之状。此东都流传,至今不改,不知出何文记也。”七夕时儿童肩扛荷叶,效仿摩喝乐巧神,乞求聪慧,故也被称为“持荷送巧”纹。清白玉“喜鹊登梅”牌(图8),高5.7、宽4厘米。牌边缘为对称花形,牌额上雕祥云纹,一面绘一只长尾喜鹊立于梅花枝头,背面篆刻“槑寿”之章。“槑”即“眉”之古异体字,“眉寿”指长寿之意。民间传说七夕时分,人间所有的喜鹊会飞上天河,搭起一条鹊桥让牛郎和织女相见,因此喜鹊代表着好运和福气;而梅花,又称为“报春花”,相传其具五德,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与和平等五福,故而“喜鹊登梅”寓意着吉祥、喜庆和好运的到来,因此成为艺术品中常见的题材,又称作“喜上梅梢”,寓意“喜上眉梢”。清白玉“榴开百子”婴戏纹牌(图9),高6.5、宽5厘米。白玉质,牌额浅浮雕祥云纹,中间一孔可供穿系。牌正面浅浮雕一童子在石榴树下嬉戏玩耍,背面雕篆书“榴开百子”四字。石榴因其果实饱满多子,有“多子多孙”之吉祥寓意。常见的“榴开百子”图,主要有两种:其一为切开的石榴果连着枝叶;其二为婴童嬉戏于石榴树旁,周或饰以石榴花、果等纹。2.清代“二令三力学”中的文创物玉佩是除玉牌之外佩戴于身的主要装饰品,形制多样,与玉牌具有同种功能,即运用人物、灵兽、花鸟等形象,结合吉祥的文字或诗文,构成“一句吉语一幅画”的表现形式,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古人佩玉,不仅因为玉的贵重,更是源于玉的品格,因此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说法。明白玉绳纹如意结佩(图10),高7.5、宽5.3厘米。白玉质,局部有褐色浸蚀。呈八结形,通体作绳索状盘结。“如意”最早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挠背工具,后演化为吉祥顺意的象征。玉如意将玉的纯洁不渝和“如意”的吉祥寓意结合,代表着典型的中国吉祥文化,清朝选后妃时便采用“如意”作为信物和凭证。明白玉“四喜”童子佩(图11),边长4厘米。白玉质,呈正方形,中部饰方孔。外周琢一男童手持荷花,一女童手持桃花,从四个方位都可以看到一个笑容可掬的童子,或趴或仰、或跪或坐,故称为“四喜”(图12)。此佩玉质温润,设计巧妙。清代与之设计相仿的设计多为环形佩,如图13、14。明青玉螭纹椭圆璧形佩(图15),高7、宽7厘米。青玉质,器呈椭圆璧形,面饰卧蚕纹。另一面高浮雕三螭纹,一螭尾卷于璧孔中,三螭局部探出于璧外,故也称为出廓璧。明白玉螭纹璧形佩(图16),高7、宽7厘米。白玉质,扁平圆璧饰涡纹,三螭立于璧外缘,首、足伸入璧内。清白玉螭纹璧形佩(图17),高7、宽6厘米。白玉质,器呈扁平圆璧形,璧形规整,璧面浅浮雕卧蚕纹。另一面高浮雕螭纹,其头蜷于璧后,足、尾则缠绕于璧外。明青玉松鼠葡萄纹佩(图18),边长4.8厘米。青玉质。器呈“工“字形,两边各有一凹槽,边框内一面饰松鼠葡萄纹,一面饰蟠螭纹。葡萄纹作为纹饰题材,最早见于唐代,如海马葡萄纹铜镜等,至明清时期更为多见。其果实成串成簇,堆叠繁密,象征着丰收和富贵之意。鼠在十二时辰中为子,喻意“子”,与象征着“多”的葡萄一起,表示“多子多福”的吉祥愿望。清白玉松鼠葡萄纹佩(图19),高5.5、宽4厘米。白玉质,局部留皮。透雕,器形浑厚,呈团状结构。松鼠管钻圆眼,双耳外撇,爪攀葡萄之上,葡萄颗粒饱满,树叶留皮,与松鼠、葡萄浑然一体。清白玉“益寿”婴戏纹佩(图20),高8.5、宽7.1厘米。白玉质,器呈椭圆形。正面主题纹饰为一喜庆童子左手执葫芦叶,右手背一如意,反面中间上方刻“益寿”二字,下方刻松鼠、菊花、万年青等纹饰,意指“益寿万年”,佩正反两面边缘均绕以蝙蝠、缠枝、葫芦纹。吉祥寓意颇为丰富。3.玉鱼的装饰造型肖形玉挂饰,也是常用的佩饰,多肖动、植物及人形。人形挂饰(图21-23),有辟邪之用的翁仲佩,还有穿戴各种服饰、姿态多样的玉人,它们栩栩如生,这些玉人挂饰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服饰特色以及社会生活状态。宋白玉翁仲佩(图21),高4.5、宽1厘米。白玉质,局部略带褐色浸蚀。器呈人形,阴刻短线以示双眼、鼻、口、三角形胡须,双手挽袖拱于胸前,长裙曳地,头顶至广袖两侧处琢对穿三孔,可系佩。翁仲,相传秦始皇派他守卫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用铜铸了他的像,放在咸阳宫司马门外。后人用石雕成翁仲像守护坟墓,汉代用其雕刻为佩玉来辟邪。与刚卯、司南佩一起被称之为“辟邪三宝”。动物造型的玉器,一般都具有吉祥寓意,比如“鱼”,便代表着“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的涵义,故而在玉挂饰中是常见的造型(图24-28)。商代仅在妇好墓中就发现了75件玉鱼,制作简练,以阴刻线表示鱼鳍,有分向两侧的叉尾,吻部也向两边外撇;西周时期墓葬出土鱼形佩数量很多,形制各异,身体较长,既有佩饰,也有从葬品。至宋代,多为佩饰,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鱼嘴长而向前,各部分用阴线相隔,阴环眼,鱼尾呈摆动状,富有动感。元代玉鱼以白玉为主,体形以平直形为多,鱼身宽阔,大圆眼或阴刻或隐起浮雕,鱼鳞刀法粗壮有力,多为规整的斜方格纹,尾部呈扇形,刻锯齿纹饰,线条挺直。明代的玉鱼则不强调写实,而重图案表现,缺乏力度,鱼身出现“米”字纹或“水”字纹,多用阴刻直线,有的有一道阴刻的弧形长线,从腮部一直延伸至尾部,鱼鳞以叶形水藻叶纹表现。清代玉鱼在雕琢技法上既承袭了前代风格,又更为娴熟的加以发挥,鱼身线条较明代粗且多,鱼尾向两边分开成花形,鱼鳍呈弧形,线条较为柔软。此外,龙、凤、蝴蝶、蝉、鹿等也是常见的动物造型(图29-31),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涵义,并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各自的艺术风格面貌。以鹿为例。鹿是中国古代艺术题材中常见的瑞兽,与“禄”谐音,象征着福禄富贵。因很早就与人类生活中密切联系,在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上便已出现鹿纹。玉佩饰中也早有使用。商周时期的玉鹿多为片状扁平形站姿,鹿角逐渐加强渲染增大,极具夸张性。汉代出现写实性的奔鹿形象,线条流畅,鹿身出现阴刻小细圆圈表示花纹,并以云气纹陪衬,有的还有飞翼,这些特征延续至南北朝时期。唐代鹿眼呈三角眼,头顶灵芝式角(俗称珍珠盘式角),鹿身以短而粗的阴线表示毛发,以浅细阴线刻划肌肉纹理,立体感增强,多见卧鹿形象,身下阴刻卧莲纹。宋代则在沿袭唐代风格外,最大的不同在于阴刻线短直有力,以衔莲形象为多,体态纤细,形象古朴。明代则多在带饰板或嵌饰中采用双层或多层次透雕技法琢刻松鹿纹,以阴线刻菱形眼、三角眼或圆眼,耳朵似兔子般的长耳,身躯苗条,阴刻平行密集毛纹,较为粗糙,晚期多以“米”字纹或“木”字纹表示花纹。清代则多以写实风格体现鹿的造型美,纹线刻划整齐,有的附饰蝙蝠、仙鹤等纹饰,吉祥寓意尤为深邃。植物造型多以花卉为主,以明代为多见,与明文人写意情怀或有关(图32-34)。此外,还有肖其他物体形状而制作的玉佩饰(图35-37),如扇形、钟形、锁形等,造型丰富而独特,尤以清代为多,显示出此时期玉佩饰创作的独具匠心。又称“蜡子”,俗称勒子,是挂于胸前或腰间的玉饰,可单独挂,也可与其他玉饰组合配挂。最早见于红山、良渚文化,中间上下对穿孔,形制有圆柱形、扁圆柱形、纺锤形、束腰形、腰鼓形、方柱形、扁方柱形、三角柱形、六角柱形等。早期以素面为主,后出现各种纹饰,常见的有兽面纹、线形纹、谷纹、勾连谷纹、云纹、勾连云纹、龙纹(图38)、凤纹等。清白玉诗文勒子(图39),高3.5、直径1.2厘米。白玉质,玉质温润。圆柱体,上下有对穿的孔,可穿系。器表浅浮雕隶体“温润而泽,缜密以栗,廉而不刿,垂之如坠,其声清越”五列诗文,落“子冈”款。此诗出自《仪礼·聘礼》。5.油塑带钩的制作玉带饰包括带钩、带扣和带板及其他饰品。玉带钩,是古人用于系扣腰带的用具。形状呈扁长条状,由钩首、钩体、钩钮等组成,最早雏形出现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春秋中期已具成熟形态。带钩的出现与流行,或与古代衣冠服饰的演变有密切关系。春秋以前的衣着形制,上体的“衣”与“裳”分开,到春秋战国时期衣冠服饰制度发现变化,开始出现上衣、下裳连为一体的“深衣”,故而革质腰带及用于扣系腰带的带钩大量出现并流行开来。直至东汉之前,盛行不衰。东汉以降,使用渐少,逐渐为带扣所取代,直至元明清时期,带钩再次兴起,形制多样,内涵丰富。常见的有“苍龙教子”造型和动物首造型。明青玉“苍龙教子”带钩(图40),长12、最宽处3厘米。青玉质,长条形。龙首额平坦,短眉,凸眼,蒜形鼻,大嘴微开,露出上下排牙,猫耳,单股龙角向后分成两叉,龙发三撮后飘。钩背上雕有一只潜伏衔灵芝的小螭与龙首相望,蟠螭平额,短眉,珠眼,蒜形鼻,猫耳,披发,三爪足,长尾分叉,尾端卷起。螭背上用阴线刻出脊柱和肋骨冰纹线,肘、胯、踝关节刻卷云纹,四肢上刻胫毛。花瓣形钩纽。刻有苍龙教子图案的饰品多为长辈送给晚辈以资勉励之意。元明清时期的“苍龙教子”带钩,形制上区别不大,主要区别在于钩首龙头与钩面蟠螭的距离,年代愈晚其间的距离愈近,龙头则逐渐往上抬起(图41-42)。以动物首状作为钩首,也是玉带钩的主要形制(图43-47)。战国以前的玉带钩钩首便多以水禽、龙首为主,头部较小,颈部较细,钩钮逐渐从尾部向中部发展。汉代仍沿袭此种钩首造型,但首、颈部更为细长,身则宽而略薄,造型较为夸张,一般体表无纹,也有纹饰精美者,一般刻画减地浅浮雕卷云纹,通体线条流畅,螭首带钩较多见,头短宽,足有两尖爪,为此时期始见器形和纹饰。宋以后,在承继汉代钩首作禽鸟、兽首形外,玉质选材更为讲究,造型更加优美,雕琢技艺也日渐高超。其中明代螳螂肚形带钩最多,钩首作各种动物首状,造型简洁优美,以光素无纹为多,清代则在做工上更为甚之,且多饰有富有吉祥寓意纹饰。玉带扣(图48-53),用于穿缀束腰之带,带扣上的钮,用来扣丝腰带,由钩体和扣体组成。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形制较为原始。春秋晚期已有扣首,但无钮,战国时期基本形制已确立,流行于战国至西汉时期。宋之后的带扣,从用途上看,更接近于带钩,故亦被称作“扣形钩”。尤其是清代的带扣,造型极为优美。玉带板(图54-57),又称为“带饰板”,是皇帝和宦官士大夫腰间阔带上的板状饰玉,有长方形(排方)、长条形(辅弼)、圆桃形(俗称鸡心)、铊尾等组成,数量从13块到26块不等,明代一套标准玉带板的数量应为20块,包括2块铊尾、4块辅弼、6块圆桃、8块排方。目前所见的最早完整玉带板实物是唐代玉带板,而明代十分盛行,玉带板也是古代官位区别的标志之一。一般而言,学术界认为玉带板“兴于唐,终于明”。胡人形象是唐代玉带板尤为突出的纹饰图案,多采用浅浮雕法雕琢,运用阴线琢刻衣纹,根根凸显,一丝不乱。其后各时期的玉带板,均使用与当时社会环境相类的主题人物纹饰,雕琢技法也不断的沿承和创新,如宋代将胡人戏狮纹最早引入带制,南宋岳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