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点速记手册_第1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点速记手册_第2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点速记手册_第3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点速记手册_第4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点速记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点速记手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点速记手册PAGEPAGE100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点速记手册【考点一】根本立场

第一章 安全生产相关国家政策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立足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人民服务。【考点二】核心要义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理论精髓会议:坚持党对全国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这"十一个坚持"既是重大工作部署,又是重大战略思想。【考点三】安全生产红线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发展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考点四】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一《意见》的总体要求——五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安全发展。二是三是四是五是(二)五项制度性改革加快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政府的领导责任,明确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地方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由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同级党委和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着力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制大力推进安全生产依法治理建立安全生产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保障能力建设第二章 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考点一】法的概念(一)法的定义广义狭义的法律: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制定的法律。日常生活中,使用“法律”一词多是从广义上来说的。(二)法的形式法的形式制定主体宪法全国人大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政法规国务院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政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行政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三)法的分类划分标准划分类别法的创制和适用主体国内法和国际法法的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根本法和普通法法的适用范围一般法和特别法法规定的内容实体法和程序法创制和表达形式成文法、不成文法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法和资本主义法【考点二】法律体系与法的效力(一)法的效力-法的效力层级宪法至上,上位法高于下位法。作变通规定的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在同一位阶的法之间,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新的规定优于旧的规定。法的不同层级和效力位阶上位法上位法高于下位法法的不同层级和效力位阶上位法上位法高于下位法(法的效力层级)下位法同一层级的法的适用范围(各领域普遍问题、某一领域特殊问题)一般法《安全生产法》特别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法的内容、适用范围和具体规范(相对的可分的)综合性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单行法)法律形式名称特征宪法《宪法》法律《XX法》行政法规《XX条例》地方性法规《XX地XX条例》部门规章《XX规定、办法、细则》地方政府规章《X地X规定、办法、细则》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考点一】《安全生产法》适用范围(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考点二】安全生产工作的理念、方针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安全生产法》着重对事故预防作出规定,主要体现为“六先”。(一)安全意识在先(宣传、普及安全意识)(二)安全投入在先(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投资人予以保证)(三)安全责任在先(明确赋予政府、有关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各自的职权,同时设定安全责任)(四)建章立制在先(生产经营单位制定落实措施制度)(五)事故预防在先(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六)监督执法在先(事前、事中监管)【考点三】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考点四】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一)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主要决策人)由董事会决策的,那么董事长就是主要负责人。一般情况下,主要负责人是其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在异地或者国外,(厂长投资人或者生产经营负责人。当董事长或者总经理长期缺位(因生病、学习等)时,由其授权的副职或者其他人主持全面工作(实际负责人承担责任)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考点五】工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和权利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工会有权进行监督,提出意见。有权要求纠正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作出处理。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考点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职责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安全生产规划,并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规划应当与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所需经费列入本级预算。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制,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第九条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本行政区域或者管理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协助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按照授权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与专项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监管类型行业范围地域范围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各行各业全国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应急管理部门专项监管有关行业全国国务院各部委县级以上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生产专业机构的规定第十五条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管理服务。仍由本单位负责。国家鼓励和支持【考点七】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负有下列职责:(一)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二)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五)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考点八】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三)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四)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五检查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七)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设置专职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协助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考点九】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的规定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费用在成本中据实列支【考点十】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要求单位和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100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点十一】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规定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生产经营单位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实习的,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学校应当协助生产经营单位对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考点十二】关于建设项目安全的规定(一)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考点十三】特种设备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考点十四】关于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按照安全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信息公示栏等方式向从业人员通报。其中,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重大事故隐患纳入相关信息系统,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考点十五】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考点十六】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的安全管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考点十七】从业人员的人身保障权利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考点十八】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考点十九】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监督检查时行使的职权1.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一(二)现场处理权: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三紧急处置权责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四查封扣押权危险物品【考点二十】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要求监督检查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出示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及时移送其他有关部门并形成记录备查,接受移送的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处理。【考点二十一】对拒不执行执法决定实施停电停供民用爆炸物品措施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采取通知有关单位停止供电、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品等措施,强制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决定。二十四小时通知生产经营单位。【考点二十二】地方政府应急救援工作的职责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相应的生产协助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按照授权依法履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职责。【考点二十三】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组织及装备、器材的规定危险物品的单位以及矿金轨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危险物品的【考点二十四】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后的报告和处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考点二十五】政府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发生事故后的报告和处置规定12.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负责人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参与事故抢救的部门和单位应当服从统一指挥,加强协同联动,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并根据事故救援的需要事故抢救过程中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抢救,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考点二十六】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的规定1.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及时全面落实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批复事故调查报告后一年内,组织有关部门对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向社会公开评估结果3.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统计分析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考点二十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1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自作出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2.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一)存在重大事故隐患,一百八十日内三次或者一年内四次受到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的;(二)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三不具备条件导致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四)拒不执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作出的停产停业整顿决定的。3.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由应急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三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二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一千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情节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的,应急管理部门可以按照前款罚款数额的二倍以上五倍以下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处以罚款。【考点二十八】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前款违法行为撤职处分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简记:五年对任何,终身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罚款;(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罚款;(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罚款;(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一百的罚款。生产经营单位的其他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暂停或者吊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格,并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二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的罚款;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考点二十九】安全生产专业机构的违法行为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职责的机构租借资质、挂靠、出具虚假报告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第四章 安全生产单行法律【考点一】矿山建设的安全保障的规定(一)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三同时”第七条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第八条矿山建设工程的设计文件,矿山建设工程的设计文件,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并按照国家规定经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批准;不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不得批准。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必须有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审查。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由国务院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制定。(二)矿山安全出口和运输通信设施第十条 每个矿井必须有两个以上能行人的安全出口,出口之间的直线水平距离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第十一条 矿山必须有与外界相通的、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和通讯设施。【考点二】矿山开采的安全保障的规定(一)矿山开采的基本要求第十三条 矿山开采必须具备保障安全生产的条件,执行开采不同矿种的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第十四条 矿山设计规定保留的矿柱岩柱在规定的期限内应当予以保护不得开采或者毁坏。(二)矿用特殊设备、器材、护品、仪器的安全保障第十五条 矿山使用的有特殊安全要求的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和安全检测仪器,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安全标准。第十六条 矿山企业必须对机电设备及其防护装置、安全检测仪器,定期检查、维修,保证使用安全。(三)开采作业的安全保障第十七条 矿山企业必须对作业场所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和井下空气含氧量进行检测,保证符合安全要求。第十九条 矿山企业对使用机械电气设备排土场矸石山尾矿库和矿山闭坑后可能引起的危害,应当采取预防措施。【考点三】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的规定第二十条 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矿长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第二十一条 矿长应当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报告安全生产工作,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职代会监督)第二十二条矿山企业职工有权对危害安全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职工监督)第二十三条矿山企业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生产安全的合法权益,组织职工对矿山安全工作进行监督。(工会监督)第二十九条矿山企业不得录用未成年人从事矿山井下劳动。矿山企业对女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实行特殊劳动保护,不得分配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劳动。第三十条矿山企业必须制定矿山事故防范措施,并组织落实。第三十一条矿山企业应当建立由专职或者兼职人员组成的救护和医疗急救组织,配备必要的装备、器材和药物。《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七条矿山企业发生重伤、死亡事故后,矿山企业应当在24小时内如实向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和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报告。【考点四】火灾预防的规定(一)建设工程的消防安全第十一条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规定的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法对审查的结果负责。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单位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或者申请批准开工报告时应当提供满足施工需要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第十三条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规定应当申请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竣工,建设单位应当向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申请消防验收。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验收后应当报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进行抽查。(二)公众聚集场所和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消防安全第十五条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实行告知承诺管理。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向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申请消防安全检查,作出场所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的承诺,提交规定的材料,并对其承诺和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应当予以许可。消防救援机构应当根据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及时对作出承诺的公众聚集场所进行核查。申请人选择不采用告知承诺方式办理的,消防救援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救援机构许可的,不得投入使用、营业。消防安全检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制定。承办人应当依法向公安机关保持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配置齐全、完好有效,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消防车通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考点五】消防组织的规定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专职消防队,并按照国家标准配备消防装备,承担火灾扑救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承担火灾扑救工作。第三十七条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专职消防队按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第三十九条 下列单位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一)大型核设施单位、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主要港口;(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三)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四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较远的其他大型企业;(五距离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第四十条 专职消防队的建立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报当地消防救援机构验收专职消防队的队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第四十一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以及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根据需要,建立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开展群众性自防自救工作。第四十二条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对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等消防组织进行业务指导;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可以调动指挥专职消防队参加火灾扑救工作。【考点六】灭火救援的规定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针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火灾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人员、装备等保障。第四十四条 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第四十五条 消防救援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火灾现场扑救,应当优先保障遇险人员的生命安全。火灾现场总指挥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有权决定下列事项:(一)使用各种水源;(二)截断电力、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的输送,限制用火用电;(三)划定警戒区,实行局部交通管制;(四)利用临近建筑物和有关设施;(五(六第四十六条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专职消防队参加火灾以外的其他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第四十九条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专职消防队扑救火灾、应急救援,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单位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参加扑救外单位火灾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等,由火灾发生地的人民政府给予补偿。四、监督检查的规定第五十四条消防救援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的,应当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不及时消除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消防救援机构应当依照规定对危险部位或者场所采取临时查封措施。第五十五条消防救援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城乡消防安全布局、公共消防设施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或者发现本地区存在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的,应当由应急管理部门书面报告本级人民政府。【考点七】道路通行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全国实行统一的道路交通信号。交通信号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警察的指挥。第二十六条 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第二十七条 铁路与道路平面交叉的道口应当设置警示灯警示标志或者安全防护设施。无人看守的铁路道口,应当在距道口一定距离处设置警示标志。第二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占用、损毁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道路两侧及隔离带上种植的树木或者其他植物设置的广告牌管线等应当与交通设施保持必要的距离不得遮挡路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不得妨碍安全视距不得影响通行。第三十条 道路出现坍塌坑漕水毁隆起等损毁或者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等交通设施损毁、灭失的,道路、交通设施的养护部门或者管理部门应当设置警示标志并及时修复。第三十二条 因工程建设需要占用、挖掘道路,或者跨越、穿越道路架设、增设管线设施,应当事先征得道路主管部门的同意;影响交通安全的,还应当征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同意。经道路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验收合格,符合通行要求后,方可恢复通行。第三十三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商业街区、居住区、大(中)型建筑等,应当配建、增建停车场;停车泊位不足的,应当及时改建或者扩建;投入使用的停车场不得擅自停止使用或者改作他用。在城市道路范围内,在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的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施划停车泊位。第三十四条 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门前的道路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施划人行横道线,设置提示标志。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应当按照规划设置盲道。盲道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考点八】机动车通行规定1.同车道行驶第四十三条 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超车:前车正在左转弯、掉头、超车的;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的;前车为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的;2.交叉路口的行驶第四十四条 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过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时,应当减速慢行,并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第四十五条 在车道减少的路段、路口,或者在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遇到停车排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时机动车应当依次交替通行。第四十六条 机动车通过铁路道口时应当按照交通信号或者管理人员的指挥通行没有交通信号或者管理人员的,应当减速或者停车,在确认安全后通过。第四十七条 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3.机动车裁物行驶第四十八条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当经公安机关批准后,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机动车载人行驶第四十九条 机动车载人不得超过核定的人数,客运机动车不得违反规定载货。第五十条 禁止货运机动车载客。拖拉机行驶第五十五条 高速公路、大中城市中心城区内的道路,禁止拖拉机通行。其他禁止拖拉机通行的道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在允许拖拉机通行的道路上,拖拉机可以从事货运,但是不得用于载人。【考点九】非机动车通行规定第五十七条 驾驶非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有关交通安全的规定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第五十八条 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考点十】高速公路的特别规定第六十七条 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70公里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20公里。【考点十一】特种设备的种类第二条本法所称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的其他特种设备。【考点十二】特种设备的生产第十八条 国家按照分类监督管理的原则对特种设备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许可,方可从事生产活动。第十九条 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保证特种设备生产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负责。第二十条 锅炉、气瓶、氧舱、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设计文件,应当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核准的检验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口诀:氧气运大炉第二十一条 特种设备出厂时,应当随附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并在特种设备显著位置设置产品铭牌、安全警示标志及其说明。第二十二条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依照本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电梯制造单位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电梯安装、改造、修理的,应当对其安装、改造、修理进行安全指导和监控,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校验和调试。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安全性能负责。第二十三条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30将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移交特种设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将其存入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考点十三】特种设备的经营第二十七条 特种设备销售单位销售的特种设备应当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其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应当齐全。特种设备销售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检查验收和销售记录制度。禁止销售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第二十九条 特种设备在出租期间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义务由特种设备出租单位承担,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三十条 进口的特种设备应当符合我国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经检验合格;需要取得我国特种设备生产许可的,应当取得许可。进口特种设备随附的技术资料和文件应当符合相关规定,其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产品铭牌、安全警示标志及其说明应当采用中文。第三十一条 进口特种设备,应当向进口地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履行提前告知义务。【考点十四】特种设备的使用(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第三十二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并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第三十三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30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登记标志应当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第三十四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岗位责任、隐患治理、应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第三十五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二)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三)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四)特种设备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记录;(五)特种设备的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第三十六条 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负责,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其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简记:大客梯专职)第三十八条特种设备属于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种设备,受托人履行本法规定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义务,承担相应责任。共有人未委托的,由共有人或者实际管理人履行管理义务,承担相应责任。(二)维护保养与定期检验第三十九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第四十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将定期检验标志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三)隐患排查与故障处理第四十一条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特种设备运行不正常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操作规程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安全。第四十二条 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方可继续使用。第四十三条 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在每日投入使用前,其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对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检查确认。安全使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考点十五】特种设备的检验和检测第五十条 从事本法规定的监督检验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以及为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提供检测服务的特种设备检测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核准,方可从事检验、检测工作:(一)有与检验、检测工作相适应的检验、检测人员;(二)有与检验、检测工作相适应的检验、检测仪器和设备;(三)有健全的检验、检测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第五十一条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人员应当经考核取得检验检测人员资格,方可从事检验、检测工作。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中执业;变更执业机构的,应当依法办理变更手续。第五十五条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对检验检测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不得从事有关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推荐或者监制、监销特种设备。第七十二条 特种设备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发生重大事故,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发生较大事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发生一般事故,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第九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被依法吊销许可证的自吊销许可证之日起三年内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不予受理其新的许可申请。【考点十六】建筑许可建设单位的建筑许可及要求第七条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但是,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限额以下的小型工程除外。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不再领取施工许可证。第八条 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已经办理该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二)依法应当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已经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三)需要拆迁的,其拆迁进度符合施工要求;(四)已经确定建筑施工企业;(五)有满足施工需要的资金安排、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六)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七日内,对符合条件的申请颁发施工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的延期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当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3个月内开工。因故不能按期开工的,应当向发证机关申请延期;延期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3个月。既不开工又不申请延期或者超过延期时限的,施工许可证自行废止。建设单位的报告义务第十条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1建筑工程恢复施工时,应当向发证机关报告;1第十一条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因故不能按期开工或者中止施工的,应当及时向批准机关报告情况6【考点十七】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建筑工程的发包及对发包单位的要求第二十五条 按照合同约定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由工程承包单位采购的发包单位不得指定承包单位购入用于工程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或者指定生产厂供应商。2.建筑工程的承包及对承包单位的要求第二十六条 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第二十九条 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对建设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考点十八】建筑工程监理1.对建设单位的要求第三十一条 实行监理的建筑工程,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工程监理单位监理。建设单位与其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订立书面委托监理合同。监理单位的权利与义务第三十四条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监理范围内,承担工程监理业务。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根据建设单位的委托,客观、公正地执行监理任务。工程监理单位与被监理工程的承包单位备供应单位不得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工程监理单位不得转让工程监理业务。【考点十九】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第四十三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并依法接受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安全生产的指导和监督。第四十四条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依法加强对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亡和其他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建筑施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第四十五条 施工现场安全由建筑施工企业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第四十六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第四十八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鼓励企业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第五章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考点一】民事责任(一)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考点二】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规定(一)生产安全事故中的同命同价第一千一百八十条 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二)用人者责任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 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第一千一百九十三条 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造成第三人损害或者自己损害的,定作人不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定作人对定作、指示或者选任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考点三】刑罚的种类第三十三条 【主刑种类】主刑的种类如下:1)管(2)拘役3)有期刑4)无期刑()死刑。第三十四条 【附加刑种类】附加刑的种类如下:1)(2)(3)没收财产第三十五条 【驱逐出境】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考点四】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犯罪及其刑事责任(一)重大责任事故罪第一百三十四条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强令、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第一百三十四条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或者明知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而不排除,仍冒险组织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三)危险作业罪第一百三十四条 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具有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现实危险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的;因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场所或者立即采取排除危险的整改措施,而拒不执行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未经依法批准或者许可,擅自从事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以及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等高度危险的生产作业活动的。(四)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第一百三十五条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五)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第一百三十五条 之一 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考点五】关于生产安全犯罪适用《刑法》的司法解释1.重大责任事故罪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定罪标准《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实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行为,因而发生安全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造成严重后果或“发生重大伤亡事者成其他严后果对关任员处年下期刑者役: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其他造成严重后果或者重大安全事故的情形。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死亡一人以上重伤三人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 实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行为,因而发生安全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相关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死亡三人以上或者重伤十人以上,负事故主要责任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百万元以上,负事故主要责任的;其他造成特别严重后果、情节特别恶劣或者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死亡三人以负事故主要责任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总结:严重等级死亡重伤直接经济损失严重后果1~3(不含)3~10(不含)100万~500万(不含)特别严重3人以上10人以上500万以上犯罪类型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特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安全设施或造成3年以下有期5年以下3年以下有期徒刑徒刑或拘严重后果徒刑或拘役有期徒刑或拘役役情节特别恶劣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5年以上有期徒刑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2.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指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以及其他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节严:(一)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一人以上,或者增加重伤三人以上,或者增加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二)实施下列行为之一,致使不能及时有效开展事故抢救的:决定不报、迟报、谎报事故情况或者指使、串通有关人员不报、迟报、谎报事故情况的;在事故抢救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毁灭、伪造、隐匿与事故有关的图纸、记录、计算机数据等资料以及其他证据的;(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三人以上,或者增加重伤十人以上,或者增加直接经济损失五百万元以上的;采用暴力、胁迫、命令等方式阻止他人报告事故情况,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考点六】行政处罚概述(一)行政处罚的种类第九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警告、通报批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行政法学上通常将行政处罚的种类分为四种:人身自由罚。如行政拘留、劳动教养等。行为罚。又称能力罚、资格罚。如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营业执照等。财产罚。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销毁违禁物品等。声誉罚。如警告、通报批评、剥夺荣誉称号等。(二)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1.处罚法定原则:①实施处罚的主体法定;②处罚依据法定;③处罚程序法定。2.处罚公正、公开原则(未经公布,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权利保障原则(陈述权、申辩权、行政复议、诉讼、提出行政赔偿权)一事不再罚原则:第二十九条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多个法律规范应当给予罚款处罚的,按照罚款数额高的规定处罚。【考点七】处罚的管辖和适用(一)行政处罚的管辖职能管辖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地域管辖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级别管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的解决两个以上行政机关都有管辖权的,由最先立案的行政机关管辖对管辖发生争议的,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也可以直接由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二)行政处罚的适用①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②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从轻或减轻处罚③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实施违法行为的④主动供述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⑤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⑥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有违法行为的给予处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不予处罚①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②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③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④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追诉时效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考点八】行政处罚的决定(一)一般规定第四十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必须查明事实;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第四十四条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内容及事实、理由、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要求听证等权利。第四十五条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二)1.简易程序第五十一条 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二百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三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立案。调查取证。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法制审核。(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印章。行政机关应当自行政处罚案件90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3.听证程序第六十三条 行政机关拟作出下列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1)较大数额2)较大数额较大价值3)吊销4责令停产关闭限制从业(5其他较重(6)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第六十四条 听证应当依照以下程序组织五日内2)证的七日前(3)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依法予以保密外,听证公开举行(4)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5)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席听证或者未经许可中途退出听证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行政机关终止听证;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笔录应当交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核对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考点九】行政处罚的执行(一)执行程序实行处罚机关与收缴罚款机构相分离第六十七条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或者通过电子支付系统缴纳罚款。银行应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第六十八条 依照本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一)依法给予一百元以下罚款的;(二)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第六十九条 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依照本法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七条的规定作出罚款决定后,当事人到指定的银行或者通过电子支付系统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第七十条 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国务院财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专用票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专用票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第七十一条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在水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当在二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第七十四条 除依法应当予以销毁的物品外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必须全部上缴国库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不得同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考核、考评直接或者变相挂钩。除依法应当退还、退赔的外,财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返还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行政处罚的强制执行第七十二条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加处罚款的数额不得超出罚款的数额;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依法处理或者将冻结的存款、汇款划拨抵缴罚款;根据法律规定,采取其他行政强制执行方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考点十】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一)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和设定(三)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和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限制人身自由冻结存款、汇款其他强制查封、扣押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的设定: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一)行政强制执行合法原则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程序实施强制执行。(二)行政强制执行决定经催告,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定,且无正当理由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在催告期间,对有证据证明有转移或者隐匿财物迹象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立即强制执行决定。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但是,情况紧急的除外。行政机关不得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三)中止执行和终结执行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能力履行,中止执行满三年未恢复执行的,行政机关不再执行。(四)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二条,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不得超出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强制执行。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经催告仍不履行的,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已经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行政机关,可以将查封、扣押的财物依法拍卖抵缴罚款。【考点十二】国家对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第四级强度体力劳动和其他禁忌劳动具体规定经期不得安排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第三级强度体力劳动孕期不得安排从事第三级强度和孕期禁忌劳动怀孕七个月以上,不得安排加班和上夜班(6个月内可以)哺乳期不得安排从事第三级强度和哺乳期(1周岁以内)禁忌劳动,不得安排加班和上夜班。总结:特殊时期第三级,怀孕7个月~娃1岁不得加班、上夜班。【考点十三】国家对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禁止用人单位安排(1618)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要求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注:第十五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考点十四】劳动合同的建立及相关权利义务(一)劳动关系的建立与内容1.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第八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必备条款选择条款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必备条款选择条款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培训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保守秘密劳动报酬补充保险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合同期限试用期合同期限试用期1试用期包含在合同期限内合同期限<3个月试用期=03个月≦合同期限<1年试用期≦1个月1年≦合同期限<3年试用期≦2个月3年≦合同期限试用期≦6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0试用期工资③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享有依法约定服务期的权利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享有依法约定竞业限制的权利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约定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2【考点十五】劳动合同履行及相关权利义务(一)劳动者解除合同及获得经济补偿的权利预告解除(无经济补偿)提前30日(试用期3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随时通知解除(有经济补偿)未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会保险费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无通知解除(不需事先告知)(有经济补偿)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二)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随时解除(劳动者有过错)预告解除(提前30日、劳动者无过错)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外工作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仍不能胜任与其他单位同时建立劳动关系,拒不改正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协商仍不能变更劳动合同内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趁人之危与单位订立劳动合同被追究刑事责任【经济性裁员】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提前三十日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三)禁止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情形(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不得预告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解除(2)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不得经济(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性裁员(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口诀:老弱病残孕,不得预告解除,不得经济性裁员。【考点十六】突发事件及其应对的分工(一)突发事件的概念第三条 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二)突发事件的分类与分级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三)应对突发事件时政府部门的分工第七条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统一领导应急处置工作。第三十条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第三十二条 国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储备制度。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供给。【考点十七】监测与预警(一)突发事件预警第四十二条 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1.三级、四级警报后的措施第四十四条 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启动应急预案;加强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学者,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发生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发布可能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二)一级、二级警报采取的措施采取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采取特定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必要的防范性、保护性措施。【考点十八】应急处置与救援(一)应急处置措施1.应急处置措施的法定条件、主体和要求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依照本章的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公安机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二)应急救援立即组织本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其他单位应当【考点十九】事后恢复与重建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恢复秩序【考点二十】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方针、基本制度第三条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第四条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第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第六条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第七条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第九条 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有关部门收到相关的检举和控告后,应当及时处理。【考点二十一】前期预防要求(一)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要求第十五条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第十七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医疗机构建设项目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预评价报告之日起30日内,作出审核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者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的,不得开工建设。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