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音乐知识)打击乐器 双响筒 铃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音乐-(音乐知识)打击乐器 双响筒 铃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音乐-(音乐知识)打击乐器 双响筒 铃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音乐-(音乐知识)打击乐器 双响筒 铃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音乐-(音乐知识)打击乐器 双响筒 铃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打击乐器双响筒铃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双响筒、铃鼓两种打击乐器,能区分其音色,说出其名称,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2、通过律动和模仿三种人物的步态,使学生感知三种节奏的快慢,提高身体的协调性;2.通过用双响筒、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等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发展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4、结合生活实际,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各种节奏,体验节奏世界里的乐趣,加深学生对音乐与生活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认识双响筒、铃鼓两种打击乐器,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2、引导学生掌握“X-”、“X”、“X”三种节奏。活动准备:课件、打击乐器、小道具等。课前活动:(播放70周年国庆阅兵视频)同学们,你们见过这样壮观的场面吗?这是祖国妈妈70周年阅兵式,让我们像解放军叔叔一样,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起来吧!一二一!敬礼!活动过程:一、导入上课!同学们好!刚才,我们的步伐是不是很有节奏?生活中到处都有动听的声音、美妙的节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音乐节奏,一起发现节奏世界里的乐趣吧。(板书课题)二、课内探究1、认识双响筒、铃鼓两种打击乐器:出示乐器,教师范奏,引导学生认识、练习演奏方法。2、节奏律动:《爷爷爸爸和我》1、课件出示爷爷、爸爸、小朋友图片,教师:小朋友、爸爸、爷爷走路是什么样子呢?(学生模仿走路姿态,感受节奏的快慢变化)2、播放歌曲视频,师生随音乐共同模仿小朋友、爷爷、爸爸走路,直观体验、感受三种节奏。3、出示三条节奏图:(1)教师范读节奏;(2)引导学生根据人物不同的形象和性格,为他们选配合适的节奏,并说明理由;(3)学生集体、拍手读、别生拍手读节奏练习等;三、结合歌曲《粉刷匠》,进一步掌握节奏1、师生随歌曲视频表演唱歌曲《粉刷匠》;2、教师:小朋友和爸爸、爷爷看粉刷匠们干得这么起劲,也帮着一起干。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呀,请同学们戴上帽子、穿上围裙,拿着小刷子,我们和粉刷匠一起体验劳动的快乐吧!(中速):XX︱XX︱XX︱X-︱(唰)(快速)XXXX︱XXX︱XXXX︱X-︱(慢速)×-︱×-︱×-︱X-︱3、学生分组(三组)练习三种节奏:4、用双响筒、铃鼓、沙锤、响板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出示伴奏谱,指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完整演唱歌曲。四、课内拓展教师:同学们,今天你们表现得真棒!其实,节奏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里,让我们一起发现生活中的节奏吧!1、教师引领,发现生活中的节奏。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发现节奏:(课件出示图片,引领学生模仿声音并找出对应的节奏)2、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节奏。五、课后延伸1、(课件出示古诗《春晓》视频)节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我们学习的古诗词也包含着韵律和节奏之美,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春晓》的节奏美吧!2、教师:同学们,我们不仅可以按节奏读诗词,还可以说句子、唱儿歌。今年,老师告诉同学们要勤洗手、戴口罩,是因为我们身边发生疫情了。有好多儿歌都是教我们怎样做好防护的,比如;(出示儿歌图片,教师朗读)下课后,同学们再搜集更多的儿歌,读给同学们听吧。学情分析:三年级共有学生8名,其中男生5名,女生3名。按智力障碍程度分析,有中度智障学生1名,重度智障学生7名(含1名自闭症学生)。大多数学生伴有语言、动作、行为缺陷,如多动、吐字不清、走路不稳等。表现在音乐课的学习上,主要是音调不准、节奏感不强、肢体动作不协调等。效果分析1.课前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课前,播放70周年国庆阅兵视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仅感受了阅兵式雄壮的场面,也像解放军叔叔一样,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起来了。2.通过形象、有趣的音乐实践活动,增强智障学生的节奏感:如:通过律动和模仿三种人物的步态、模仿粉刷匠粉刷房子、用双响筒、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等。3、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各种节奏,体验节奏世界里的乐趣,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加深学生对音乐与生活的热爱。4.课后小结和拓展作业的布置,更加激发了学生观察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体现了音乐课程的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一节综合音乐知识训练课。结合湘艺版一年级下册第九课第二课时(音乐知识)打击乐器双响筒铃鼓的教学内容以及三年级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音乐学习基础等,作了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主要分三部分:1、认识双响筒、铃鼓两种打击乐器,能区分其音色,说出其名称,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二是在律动表演中,模仿三种人物的步态,感受三种节奏的快慢不同;二是通过用双响筒、、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等,进一步掌握“X-”、“X”、“X”三种节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三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各种节奏。评测练习在本堂课中我为学生预设了四个练习,主要包括对对旧知识的复习巩固,对本堂课主要教学内容的练习提高,对学生能力的拓展提升三个方面的内容。1.课前练习:课前练习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增强学生的节奏感。2.课内练习:(1)三种节奏的练习XXXX︱XXXX︱XXXX︱X-︱XX︱XX︱XX︱X-︱×-︱×-︱×-︱X-︱(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拓展作业:引导学生按节奏读古诗词,读疫情防护儿歌。课后反思:节奏是是构成音乐的三大要素之一。但节奏练习本身是很抽象、枯燥的,尤其是智障儿童。为了使学生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不再感觉枯燥乏味,我结合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采用了“节奏律动”、“用双响筒铃鼓用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节奏训练,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语言中快乐地进行节奏的探索、发现、创作,从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并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各种节奏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熟知的事物相结合,让学生感到:“节奏在生活中无所不在”。本节课学生的兴趣一直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教师语言不够简练;二是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过程,在合奏过程中有个别同学出现跟不上节拍现象,个别辅导不够。那么从这节课得到的启示中,今后,我会努力探索生活音乐对智障学生的影响,把生活音乐融入到课堂中来,进一步优化培智音乐课程,探索适合智障儿童音乐教育教学的新路子。课标分析:湘艺版一年级下册教材采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充满趣味性,鼓励和启发学生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