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侗家儿童真快乐》教学设计(部级优课)-四年级音乐教案_第1页
《(演唱)侗家儿童真快乐》教学设计(部级优课)-四年级音乐教案_第2页
《(演唱)侗家儿童真快乐》教学设计(部级优课)-四年级音乐教案_第3页
《(演唱)侗家儿童真快乐》教学设计(部级优课)-四年级音乐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侗家儿童真快乐》教案第1课时授课时间:2017年12月19日(第17周星期二)上课地点:音乐室课题:演唱《侗家儿童真快乐》(唱歌课)教学目标: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侗家儿童真快乐》。

德育目标:感受侗族风情,跳起罗也舞,聆听侗族大歌,激发学生喜爱民族歌舞之情。知识目标:对侗族有初步了解

,以及歌曲中的情绪处理。能力目标:学习二声部的演唱,并了解常用的知识与技能。教学重点:歌曲二声部的音准,并能和谐的演唱教学难点:学习感受侗族歌曲的风格,用各种手段表现歌曲。教学方法:练习法、演示法课前准备:PPT、伴奏、MP3、钢琴教材分析:

《侗家儿童真快乐》这首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曲调活泼跳跃,节奏明快,表现出侗家儿童在党的关怀下,生活得无比幸福,全曲由一个扩充性乐段组成民族五声调式。第一、二、三、四乐句节奏基本相同,以较快的反映出儿童天真活泼和好动的年龄特征。接下来的是衬词部分,它是歌曲的扩充,也是歌曲的高潮。第一声部节奏拉宽,第二声部是第一声部旋律的紧缩,两个声部的结合给人以既变化又统一的感觉,而类似戏曲中紧拉慢唱的效果,把歌曲推向高潮。休止符的运用也十分巧妙的使歌曲原来类似说话的一字一音的平稳规律,突然停顿了一下,描绘出儿童天真烂漫、风趣可爱的神情。教学理念:

通过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侗族儿歌的风格特点,感受侗族儿童天真烂漫、风趣可爱的神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用各种形式学习并表现演唱歌曲,让学生亲自实践体验音乐的美,大胆展示自我才能和思考,在音乐活动的共同参与中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喜爱民族歌舞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一首动听的歌曲)师播放歌曲:这首动听的歌曲来自于这个少数民族(PPT)师:“那同学们对侗族了解多少呢?”(放侗族图片,师简介:侗族主要居于我国湖南、广西、贵州、湖北四个省,侗族音乐最主要的就是民歌,由于侗族南北差异,在音乐方面也形成了不同的特点,北部的侗族民歌有“酒歌”“儿歌”等;而南部就有“大歌”等民歌。侗族有三宝:鼓楼、花桥、大歌。)

师:“你们想不想走进侗族山寨,聆听一下那里的歌声?”二、新课讲授

师:首先我们来初步感受一下歌曲,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两个小问题:1、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A、慢速B、中速C、快速2、它表现了侗族小朋友的什么心情?(活泼、快乐、)师:“同学们刚听过一次歌曲,会发现这段是两条旋律同时在演唱,这就是侗族大歌的魅力所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合唱。你知道合唱的优点吗?——能让声音更加饱满、好听。”

师:“侗族的小朋友想邀请我们去山寨做客,侗族人民在山寨大门前摆设了迎宾酒,同学们,因为我们不能喝酒,所以进入山寨的前提是得学会演唱他们的侗族大歌,你们敢挑战吗?先看一下节奏。”(师出示节奏,让学生分别模仿拍打)

师:“能让两条节奏同时进行吗?”(师生合作或分两个小组进行)

师:“太棒了,现在我们唱一下旋律”(分别用琴教唱,唱“噜”,期间处理两条声部的情绪——第一声部优美、舒展,第二声部轻快、活泼)

师:“我们也用侗族的衬词(耶罗耶)唱出来吧。”

师:“合唱谱要求在两条旋律前面加上大括号。试试把两条旋律一起唱出来吧。”师:“唱的太棒了!侗族的小朋友听到同学们的歌声,高兴地邀请我们加入他们的队伍,在鼓楼前,他们欢快的唱起了歌。”(放歌曲范唱)

三、歌曲学唱《侗家儿童多快乐》

师:我们进入这首歌的学习,首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按照节奏念念第一段的歌词吧!最后一句歌词“追的画眉大声和”的节奏同学们还把握的不太准确,那么我们先来熟悉这个比较复杂的节奏吧1、摊手代替没有拍子的地方,跟着老师一起把最后一句的节奏做一遍。2、同学们自己来一遍师:“我们学习了歌词发现,他们是一群怎样的孩子呢?他们讲文明、懂礼貌,生活在祖国和谐的大家庭里,感到非常的幸福。你能跟着他们一起唱吗?小声一点。”

进入乐谱中大括号里边的旋律节奏的学习(再放范唱)师:“你认为怎样能唱出快乐的感觉?”(处理情绪,自己唱一遍)

师:“完整来一遍吧。”(放伴奏)

4、舞蹈律动

师:“今天我们来到了侗族山寨,跟侗族的小朋友一起玩的高兴吗?你有什么收获呢?”

师:“马上就要离开侗族山寨了,在临走之前,侗族的小朋友想邀请我们一起跳起“罗也舞”,你们想参加吗?”

师:“在侗族,每当有重要的节日,人们就会围成大大的圆圈,在鼓楼前跳起欢快的罗也舞。”(放罗也舞图片)

师:“我请一小组的同学跟我做个示范。”(师示范舞步,带领孩子随歌曲跳起来)

师:“我们围成一个大圆圈,一起跳起来吧。”(师领生一起做)

在欢快活跃的气氛中结束本课的学习。课后拓展:对少数民族音乐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回家了解并欣赏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歌,感受不同少数民族的特点,风俗,不同风格的少数民族民歌。板书设计:《侗家儿童真快乐》1=F节拍2/4力度变化:强与弱情绪:活泼地情绪变化:连音与调音教学反思:《侗家儿童多快乐》是一首具有侗族大歌特点的二声部合唱曲,它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曲调活泼跳跃,节奏明快,表现侗家儿童在党的关怀和哺育下生活得无比幸福。本节课教学内容包括:欣赏侗族“三宝”,感受其多声部的和谐美。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学习加以感受体验并唱好二声部。在教案设计中,先是介绍侗族的风土人情、服饰特点和居民建筑,让学生感受侗族的美,然后再以邀请同学们到侗族做客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为了进入山寨设计的节奏练习、节奏练习升级为旋律练习,在旋律练习中加入侗族的拟声词的练习,让学生先突破歌曲的重难点,然后再进入歌曲的教学。在突破难点时,我引出"风"和"雨"是好朋友,他们共同演绎了一段欢快的二重唱,让学生感知舒展的节奏型和密集的节奏型所表现的和谐。在歌曲教学中,我主要使用了对比欣赏法、全身心参与法和听唱法。让学生轻松的学会了歌曲的演唱,并在最后部分,加入了舞蹈律动让孩子的快乐进行了升级,最后在快乐中结束了歌曲的教学。在这课的教学中,我做得不足之处是,突破难点时花了太多的时间,如果能再紧凑些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