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市主要大气污染物特征分析_第1页
新疆和田市主要大气污染物特征分析_第2页
新疆和田市主要大气污染物特征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和田市主要大气污染物特征分析

1克什米尔地区的交通现状和田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角。昆仑山脉北坡。地势南高北低,从西向东倾斜。南部居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交界,北部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阿克苏相连,东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接壤,西部与喀什地区毗邻,西南以喀喇昆仑山为界同克什米尔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77°24′—84°55′,北纬34°20′—39°38′,总面积24.8万km2,占自治区总面积的14.8%,是全国总面积的2.6%。属暖温带荒漠干旱气候。2和田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和总量从和田市15年的大气污染物监测结果分析来看,SO2的平均浓度为0.030mg/m3,NO2的平均浓度为0.014mg/m3,都低于国家二级标准(0.06mg/m3、0.08mg/m3);而TSP的平均浓度为1.440mg/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20mg/m3)的6.20倍,最大日均值浓度为8.203mg/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30mg/m3)26.34倍;降尘量的均值为139.67t/km2·月,超过自治区推荐标准(16t/km2·月)的8.7倍,最大值为619.08t/km2·月,超标37.69倍。从而得出:和田市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TSP和降尘。见表1。用空气污染指数对和田市3年的大气污染物进行评价,见表2。由表2可看出,SO2和NO2污染指数的年平均值都在50以下,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而TSP污染指数的年平均值都在500以上,超过国家V级标准,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3tsp浓度和降尘量的月变化规律沙尘天气是造成降尘量增大、TSP浓度超标的主要因素。和田市处于偏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工业发展落后,全市几乎没有太大的工业企业,所以,工业污染相对较轻,TSP和降尘超标主要是自然环境恶劣造成的沙尘天气所致。据和田市近三年的统计结果显示,沙尘天气累计为浮尘501d,扬沙123d,沙尘暴35次,见表3。说明和田市沙尘天气出现的频率高,强度大,能见度低,持续时间长,导致TSP浓度和降尘量的增高。将2001年和2002年TSP浓度、降尘量的月均值汇总后,得出TSP、降尘的年变化规律曲线,见图1、图2。从图1、图2可看出,TSP浓度和降尘量的月变化规律为春末、夏初最高(4—6月),秋季次之,冬季最低,这与沙尘天气出现的频率是相吻合的,见表4。沙尘天多,降尘量就大,沙尘天造成能见度降低,TSP浓度则增高。仅以2002年和田市沙尘天气和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为例,和田市出现沙尘暴天气13次、扬尘天气35d、浮尘天气155d,引起TSP浓度严重超标,使污染指数重度污染占82.66%、中度污染占4.05%、轻度污染占10.40%、良占2.89%(首要污染物是TSP)。造成空气重度污染天数为302d。6月6日的沙尘暴使和田市TSP的瞬时浓度达57.724mg/m3,造成空气严重污染,并持续了4d。再结合近15年来和田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对比分析,若不考虑沙尘天气的影响,TSP可以达到Ⅱ、Ⅲ级,凡是受沙尘天气的影响时,TSP为Ⅴ级,属重度污染,由此可以证明沙尘天气是造成和田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4沙害天气的原因4.1气候条件和天气特征和田市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整个地区被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分割成几百块大小不等的绿洲,沙漠、砾漠、戈壁、山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3.3%,在地理位置上形成了全国沙尘暴多发地带。另外和田市属暖温带荒漠干旱气候,阳光充足,降雨量小,年降水量13.1—48.2mm,蒸发量大,为2540—2824mm。地表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气候干燥,相对温度小,易于扬尘的地表面积大,这为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客观的物质条件。和田市沙尘暴多发的原因除沙源条件充足外,大风是产生沙尘天气的客观动因。从西部翻山进入南疆的天气系统,出现的次数多,常常引起偏西大风,强风将地面沙尘吹起,使沙尘浮游在空中,空气很浑浊,能见度下降,天气由黄色变成黑色,形成强沙尘暴天气。因降雨少,沙尘暴过后会形成和出现3—7d的浓浮尘天,这是和田市天气系统的因素影响所致;加之塔里木盆地夏季有一种热低压(它主要由盆地内边界大气强烈受热所致),这种系统对和田市的天气影响频率极高,常常形成5级左右的偏东风(俗称东灌),引发大范围的沙尘天气,致使空气质量受到严重污染。4.2土地沙化的生态环境因素人为的不合理地利用水资源,造成水资源浪费,使和田河流域荒漠植被遭到破坏。特别是上世纪末30年来,大规模的开荒和过度放牧、滥砍、滥挖,导致大量的胡杨、红柳、草场和荒漠植被毁坏,造成大面积的土地荒漠化,加剧了土地沙化的进程,使得原本已经很脆弱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据不完全统计,和田市有大约2万hm2以上的绿洲被沙漠吞没,现风沙步步逼进和田市,这些人为的因素为沙尘天气的形成创造了条件。5防尘系统可使用的技术手段沙尘天气是一种自然现象,到目前为止,人类尚不能完全控制它,但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科技手段,减轻和降低沙尘天气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结合和田市生态环境脆弱、沙尘天气多发的实际情况,要改善和田市的生态环境,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5.1绿化植被建设,提升生态带的质量1)合理利用水资源,在农、林、草业等方面大力实施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保护和恢复塔里木河下游现有的荒漠植被,及时定量给下游的荒漠植被供足生态水,确保下游的生态植被面积不减少。3)实施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工程。主要加大人工种草、种树面积,营造防风林,防止土壤的沙化、荒漠化。特别是要建设好和田市绿洲生态防护工程,如近期建设的皮山—和田—民丰这条近700km的生态防护林建设工程。4)各县在县城内因地制宜,建设好乔、灌、草、林果相结合的节水防风固沙体系,巩固和田市特色的农田林网化建设的成果,使和田市局部生态环境逐年得到改善。5.2地理成因分析沙尘天气的成因尽管有多种因素,但也可以预测和防治。防治沙尘天气的危害,涉及到环境、林业、草原、水利、气象、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