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湟川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青海省湟川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青海省湟川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青海省湟川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青海省湟川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湟川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真核细胞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一个DNA分子就是一个基因D.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2.关于某人体内B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的共同点说法,错误的是()A.它们均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B.它们细胞中mRNA、蛋白质的种类完全不同C.它们细胞表面都含有受体,可以识别相应抗原D.受刺激后,它们都可以经历活化、增殖的过程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称为初级生产量,其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消耗,余下部分称为净初级生产量。表为4个生态系统的研究实例。类别玉米地荒地湖泊I湖泊II太阳能利用率(初级生产量/入射太阳能)1.6%1.2%0.4%0.1%呼吸消耗率(呼吸消耗/初级生产量)23.4%15.1%22.3%21.0%净初级生产效率(净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76.6%84.9%77.7%79.0%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4个生态系统中,制造有机物质最多的是玉米地B.与玉米地相比,荒地的太阳能利用率低,但净初级生产效率高C.两个湖泊中植物的呼吸消耗率与玉米地的大致相等,但明显高于荒地D.两个湖泊的太阳能利用率低,与太阳光穿过水层时损失了部分能量有关4.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东亚飞蝗的幼虫和成虫②惠州西湖的全部生物③惠州西湖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④惠州西湖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5.下图表示人体物质交换的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①、②、⑤处使用“→”表示物质单向转移B.组织液中的胰岛素可来自于血浆和细胞内液C.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D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B.在合成生长素的部位,色氨酸可经一系列反应转变为IAA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会受到单侧光和重力的影响D.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茎的背地性都说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如图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1)此细胞处于_______分裂,你的判断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细胞有_______个DNA分子,_______个姐妹染色单体,________个染色体,_______个四分体,1和2是_________染色体。(3)此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子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对数为_________。8.(10分)研究机构对某草原的野兔进行了调查,下表表示通过某种方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的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项目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只)雄性个体数(只)初捕32321418重捕3641818(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则该草原野兔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若一部分被标记的野兔被狼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该调查方法称为___________法。(2)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的性别比例(♀/♂)为__________。9.(10分)为治理城市水体污染,科研人员通过引进河水、设计湿地景观、优化植物种植等,建成了城市湿地景观公园(如图),其中箭头代表水流方向,折水涧为阶梯式进水道,河水由此引入该系统。一段时间后,不仅污染的水体环境明显改善,而且对引进的河水也有了一定的净化作用。请回答:(1)设计湿地景观生态公园应遵循________等生态学原理。(2)在该湿地景观公园中,A区域中以挺水植物芦苇为主,B、C区域以沉水植物伊乐藻、苦草为主,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3)A区域种植芦苇能通过三种途径净化水体:①通过阻挡、吸附等使污染物沉降;②通过增加水中______,使微生物分解增强;③通过减弱______,抑制水体中藻类繁殖。(4)从净化水体、维持生态稳定的角度分析,水质较清的B、C区域种植沉水植物的作用有_________(答两点)。(5)若该湿地公园对引进的河水有净化作用,则与进水口水样相比,出水口水样中________。①总氮磷含量下降②浮游生物数量较多③有毒物质减少④溶解氧上升10.(10分)如图1表示正常人从25气环境进人10℃的环境中,机体发生的部分调节示意图,其中A、B、C表示3种激素,图2表示在上述过程中人体散热的变化曲线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的3种激素化学结构各不相同,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着一些共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2)激素A能作用于甲状腺,但不能作用于肾上腺,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寒冷刺激皮肤至大脑皮层并产生冷觉,该过程______(填“能”或“不能”)称为反射活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激素B和C都能促进机体产热,由此反映出激素B和C之间具有______作用。(5)图2中t2~t3曲线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机体通过调节,致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从而减少热量的散失。t3后人体的产热速率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t2前人体的产热速率。11.(15分)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是植物体内常见的五种植物激素,近几年科学家陆续发现一些其他植物激素,比如独脚金内酯等。GR24是人工合成的独脚金内酯类似物,为了研究其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图1的实验,结果如下图2。请回答:(1)GR24和NAA均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属于______。与独脚金内酯相比,GR24的优点有______。(至少写出两点)(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其余的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从图2可看出,GR24与NAA对侧枝生长具有______(选填“协同”或“拮抗”)作用。(3)据图2的结果,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假设:在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GR24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运输。为验证该假设,采用与图1相同的切段进行实验。组别处理检测实验组在主茎上端施加NAA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的NAA在琼脂块中②主茎下端的放射性标记含量对照组①同上在琼脂块中③请在表中的空白处填写相应处理内容,完成实验方案。①________;②添加GR24;③________。若检测结果为________,则支持科研人员提出的假设。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详解】A、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B、对于遗传物质为DNA的生物而言,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正确;C、DNA分子分为基因片段和非基因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C错误;D、细胞核中能被碱性燃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正确。故选C2、B【解析】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详解】A、人体内B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均属于淋巴细胞,均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A正确;B、某人体内B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属于已经分化的细胞,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细胞中mRNA、蛋白质的种类有所不同,B错误;C、B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具有受体,均可以特异性识别抗原,C正确;D、接受抗原的刺激后,人体内B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均会发生活化、增殖的过程,D正确。故选B。3、A【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光能利用效率最高的是总初级生产量/总入射日光量的值最大的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量转化为净初级生产量比例最高的生态系统是生产者呼吸消耗量/总初级生产量的值最小的生态系统。【详解】A、若入射太阳能相同,上述4个生态系统中,制造有机物质最多的是玉米地,因为玉米地的太阳能利用率最高,A错误;B、玉米地的太阳能利用率高于荒地,而玉米地的净初级生产效率却低于荒地,B正确;C、由实验数据可知,两个湖泊中植物的呼吸消耗率与玉米地的大致相等,但明显高于荒地,C正确;D、两个湖泊中有很多的水生植物,而这些植物接受的太阳能需要穿过水层,据此可推知两个湖泊的太阳能利用率低,与太阳光穿过水层时损失了部分能量有关,D正确。故选A。4、A【解析】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东亚飞蝗幼虫和成虫,是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属于种群;②惠州西湖的全部生物是所有生物的集合体,属于群落;③惠州西湖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④惠州西湖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既不是种群(不是同一个物种)又不是群落(没有包括全部生物)。故选A。5、A【解析】血浆、组织液、淋巴共同组成多细胞生物的体内环境,称为内环境,也称为细胞外液。外界环境为机体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运输至全身,而组织细胞产生CO2和代谢废物,通过血液循环运至呼吸系统、排泄系统等排到体外。【详解】A、血浆和组织液、血浆和外界环境、组织液和细胞内液都是可以双向交换,而血浆与淋巴、组织液与淋巴只能单向交换,因此②③可以用“→”表示物质单向转移,A错误;B、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产生和分泌的激素,激素通过体液进行运输,因此组织液中的胰岛素可来自于血浆和细胞内液,B正确;C、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如神经递质就由神经细胞释放到组织液中,抗体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等等,C正确;D、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间接物质交换,因此内环境稳定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尤为重要,D正确。故选A。6、B【解析】生长素是植物产生的、对植物有调节作用的激素之一。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关,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这称为生长素的两重性。【详解】A、生长素可通过促进赤霉素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A错误;B、IAA是由色氨酸合成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B正确;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不会受到单侧光和重力的影响,横向运输(非极性运输)会受到单侧光和重力的影响,C错误;D、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都说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茎的背地性(近地侧浓度高,生长更好)没有体现两重性,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减数(2).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3).8(4).8(5).4(6).2(7).同源(8).0【解析】(1)由图可知,1和2是同源染色体,3和4是同源染色体,图中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故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过程中。(2)该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核DNA分子,2个四分体,其中1和2为同源染色体。(3)该细胞分裂至后期时,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其产生的子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即同源染色体的对数为0。8、(1)①.种群密度②.144只/hm2③.偏大④.标记重捕(2)8:9【解析】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主要有标记重捕法和样方法,其中标记重捕法中种群数量估算公式是: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个体数,结合表格数据和题干信息计算,该草原野兔的种群密度=32×36÷4÷2=144只/hm2。【小问1详解】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草原野兔的种群密度为144只/hm2;题干中调查野兔种群密度的方法为标记重捕法,若一部分被标记的野兔被狼捕食,导致标志后重新捕获数变小,则计算出来的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将偏大。【小问2详解】根据表格数据计算,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的性别比例(♀/♂)=(14+18):(18+18)=8:9。【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理解标志重捕法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并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数据计算该草原野兔的种群密度,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9、(1)自生、循环、协调、整体(2)水平(3)①.溶氧量②.水体中的光照(4)有效吸收矿质营养或增加水体含氧量或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等(5)①③④【解析】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小问1详解】设计湿地景观生态公园应遵循自生、循环、协调、整体等生态学原理。【小问2详解】在该湿地景观公园中,A区域中以挺水植物芦苇为主,B、C区域以沉水植物伊乐藻、苦草为主,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小问3详解】种植芦苇能通过三种途径净化水体:①利用芦苇的身高阻挡污染物、并吸附污染物,使其沉降;②通过增加水中溶氧量,使微生物分解增强净化水体;③通过减弱水体中的光照,抑制水体中藻类光合作用,进而抑制藻类繁殖。【小问4详解】水质较清的B、C区域,种植沉水植物的作用有:有效吸收水体中的矿质营养或增加水体含氧量或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等【小问5详解】若该湿地公园对引进的河水有净化作用,则与进水口水样相比,出水口水样中总氮磷含量下降、浮游生物数量较少、有毒物质减少、溶解氧上升。故选①③④。【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原理,掌握人工湿地的作用,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0、(1)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微量和高效(2)甲状腺细胞上有激素A的受体,而肾上腺细胞上没有激素A的受体(3)①.不能②.反射弧结构不完整##该过程没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参与(4)协同(5)①.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②.大于【解析】寒冷环境下,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导到下丘脑,使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图1中,A、B、C分别表示TSH、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图中机体还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等变化以减少散热。【小问1详解】图1中的3种激素化学结构各不相同,但激素调节有着一些共同特点,比如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但不直接参与代谢,微量和高效。【小问2详解】激素A表示TSH,能作用于甲状腺,但不能作用于肾上腺,直接原因是激素调节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因为甲状腺细胞上才有激素A的受体,而肾上腺细胞上没有激素A的受体,不是TSH的靶细胞。【小问3详解】寒冷刺激皮肤至大脑皮层并产生冷觉,该过程不能称为反射活动,理由是大脑皮层是神经中枢,该过程从感受器将兴奋传到神经中枢,没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的应答,反射弧结构不完整。【小问4详解】激素B是甲状腺激素,激素C是肾上腺素,都能促进机体产热,具有相似的作用效果,由此反映出激素B和C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小问5详解】图2中t2~t3曲线下降,即散热量减少,结合图1可知,主要原因是机体通过调节,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等变化,以减少散热。t3后人体的散热量大于t2前人体的散热量,由于人体体温相对稳定,t3后人体的产热速率大于t2前人体的产热速率。【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体温的调节、相关激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反射等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11、(1)①.植物生长调节剂②.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作用时间长等(2)①.NAA和GR24的有无(和培养时间)②.协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