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联考精品试卷PAGEPAGE1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人的屋里突然起火,来帮助灭火的人觊觎属于房主的家具,拿了属于房主的家具,这个人应该被扔到那正在燃烧的火里”。这表明法典A.体现商品经济的要求 B.维护了全体民众的利益C.注重调和阶级矛盾 D.强调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法典对偷窃财物的人有着严厉的处罚,强调对私有财产的保护,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商品交易的内容,排除A项;该规定针对的不是全体民众,不符合主旨,排除B项;该规定不针对特定阶级,不涉及阶级矛盾的调和,排除C项。故选D项。2.信史时代是通过书写或者镌刻记录下来而为我们所知的人类历程。两河流域的信史时代大约始于公元前3000年,欧洲地中海地区则大约始于公元前1000年。由此推知A.文字是文明诞生的唯一标志 B.两河流域文明始终领先欧洲C.早期文明之间相互联系密切 D.文明具有多元性和不平衡性〖答案〗D〖解析〗两河流域的信史时代大约始于公元前3000年,欧洲地中海地区则大约始于公元前1000年,说明两个地区的文明具有各自的特点,且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所以可以推知文明具有多元性和不平衡性的特征,D项正确;文明诞生的标志不仅仅是文字,还包含金属工具的使用、城市的建立和阶级与国家的出现等,排除A项;题干仅体现出信史方面两河流域领先于欧洲,并不代表其文明始终领先欧洲,且始终领先欧洲的说法也是不符合史实的,排除B项;题干中仅提到了两河流域文明和地中海文明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信史的出现时间,并没有提到二者之间的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3.颜师古注解《汉书》时称,从大秦(古罗马)贩运至汉王朝的琉璃(早期玻璃制品,烧制于古罗马所辖的西亚或埃及地区)“盖自然之物,采泽光润,瑜于众玉,其色不恒”。这可以佐证,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A.商贸来往较为频繁 B.开辟最早的洲际交往C.共同开辟丝绸之路 D.技术交流尚不密切〖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朝人颜师古注解《汉书》时,仍然认为玻璃是一种自然界本身存在的事物,说明制造玻璃的技术,数百年来都不曾从罗马或西亚地区传入中国,这可以佐证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技术交流尚不密切,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两大古文明之间的贸易量,A项以偏概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最早的洲际交往,排除B项;“共同开辟丝绸之路”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4.公元前5世纪以来,在亚非欧三大洲先后出现了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据如表可知,三大帝国三大帝国统治概况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统治概况①政治制度:(中央)君主专制(地方)行省制②措施:建立比较完善的税收系统①政治制度:(中央)君主专制(地方)行省制②措施:推广希腊文化①政治制度:(中央)元首制(地方)行省制②措施:基督教定为国教A.治国方略存在借鉴与创新 B.阻碍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C.使基督教文化成为了主流 D.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波斯帝国的政治制度:(中央)君主专制(地方)行省制。措施:建立比较完善的税收系统”、“亚历山大帝国政治制度:(中央)君主专制(地方)行省制。措施:推广希腊文化”、“罗马帝国政治制度:(中央)元首制(地方)行省制。措施:基督教定为国教”可知三大帝国在政治制度及措施上存在借鉴与创新的现象,A项正确;帝国的建立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排除B项;基督教成为国教是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帝国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D项。故选A项。5.在西欧中世纪,封臣对封君义务主要有:每年自备鞍马,为封君服40天的骑兵役;封君被俘,封臣要提供赎金;对封君的政事和家事,封臣有提出建议的义务。封君则负有保护封臣本人及其家人生命安全、维持其生活衣食无忧的责任和义务。这说明封君与封臣之间A.不利于社会发展 B.经济上相互制约C.形成了严格等级 D.体现出契约关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封君与封臣之间是一种权利和义务关系,体现出契约关系,D项正确;处在割据时代的庄园经济不利于整个西欧的经济发展,但其作为许多经济独立体的庄园经济在客观上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A项表述过于笼统,排除;经济上相互制约表述错误,不是相互制约,排除B项;封君与封臣之间不是严格的等级,排除C项。故选D项。6.某法律是历史上第一部最完备的奴隶制成文法典,它系统地搜集和整理了自罗马共和国至查士丁尼为止的所有法律和重要法学家的著作,集罗马法精华之大成,反映了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关系对简单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均有明确的规定。此法律是A.《查士丁尼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C.《罗马民法大全》 D.《法学汇纂》〖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民法大全》系统地搜集和整理了自罗马共和国至查士丁尼为止的所有法律和重要法学家的著作,故选C;《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是《罗马民法大全》的一部分,排除A、D;《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公元前1750年在位)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排除B。7.9世纪初,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鼓励并组织对希腊古典哲学的大规模翻译活动。柏拉图、托勒密、盖伦、希波克拉底等大批希腊人、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学、科学和医学名著的译本经整理、注释之后,相继问世。可见,阿拉伯帝国A.推动了西方人文精神复兴 B.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C.积极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 D.奉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答案〗D〖解析〗阿拉伯帝国作为穆斯林国家,政府组织学者翻译希腊古典哲学、科学和医学,成就显著,这说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实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B正确;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是在意大利,排除A;桥梁重在沟通,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阿拉伯帝国并未政府希腊,排除C。8.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体制的建立A.与封建庄园的形成有密切联系 B.仿效了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C.标志日本初步建立中央集权制 D.结束将军与武士的主从关系〖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幕府是古时日本一种权力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其经济基础是封建庄园,A正确;B是对大化改新的描述,排除;C是大化改新的结果,排除;幕府体制强化了将军与武士的主从关系,D排除。故选A。9.观察下图《非洲大陆的帝国和商路》,从中能够看出非洲A.帝国掌握黄金资源 B.广泛使用奴隶生产C.商业贸易较为发达 D.殖民据点星罗棋布〖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商路图可以看出,古代非洲的对外贸易发展,马里,桑海等帝国商业贸易繁荣,C项正确;A项太绝对,从材料中也看不出来,排除A;BD项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排除。10.墨西哥玛雅古国城市遗址帕伦克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于公元600年至700年达到顶峰,现存的古老建筑多是这一时期的,素有“美洲的雅典”之称。这说明A.帕伦克吸收了雅典文明成果 B.玛雅古国曾有繁荣的城邦文明C.帕伦克的文明成果延续至今 D.玛雅文明发展了雅典民主政治〖答案〗B〖解析〗根据“于公元600年至700年达到顶峰,现存的古老建筑多是这一时期的,素有“美洲的雅典”之称”可得出美洲的玛雅古国曾有繁荣的城邦文明,B正确;材料与雅典无关,排除AD;帕伦克的文明已经不在,排除C。11.“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马克思这一论述主要表达A.新航路开辟引发了欧洲社会变革 B.价格革命促成了欧洲封建社会转型C.商人资本瓦解了封建的生产方式 D.欧洲资产阶级取代了封建贵族阶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可知,新航路开辟使得商业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推动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即新航路开辟引发了欧洲社会变革,A项正确;与价格革命无关,排除B项;商人资本瓦解了封建的生产方式还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C项;欧洲资产阶级取代了封建贵族阶级与“地理上的发现……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2.在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之后,欧洲又有大量的航海冒险家踏上了这一航程。16世纪,以为航海家在环球航行中到达了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即合恩角。这位航海家是A.法国人卡帝埃 B.荷兰人巴伦支C.英国人卡伯特 D.英国人德雷克〖答案〗D〖解析〗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了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即合恩角,故选D;法国人卡帝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排除A;荷兰人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排除B;英国人卡伯特父子发现纽芬兰岛,排除C。13.新航路开辞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等家禽,小麦、大麦等农作物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如玉米、马铃薯、甘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这一现象说明A.全球贸易促进商品流动 B.殖民扩张打破多元文明格局C.人口迁移促进物种交流 D.商业革命促使贸易中心转移〖答案〗C〖解析〗根据“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等家禽,小麦、大麦等农作物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如玉米、马铃薯、甘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可得出其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移民促进了物种的传播,C正确;材料强调人口迁移的作用,排除A;材料与多元格局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贸易中心转移,排除D。14.晚明时期,澳门发展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重要商埠,以澳门一果阿一里斯本的贸易而论,葡萄牙人把中国的生丝、丝织品、瓷器等商品,从澳门运往印度果阿,由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有白银、象牙、檀木等,而以白银为大宗,这些白银是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在这场贸易中A.罪恶的“三角贸易”逐渐形成 B.传统的印度洋贸易日渐衰微C.中国被卷入了“全球化”贸易 D.新兴的大西洋贸易迅速成长〖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葡萄牙人把中国的生丝、丝织品、瓷器等商品,从澳门运往印度果阿,由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有白银、象牙、檀木等,而以白银为大宗,这些白银是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可知澳门将中国的产品运出去买,换回白银等,获利丰厚,从侧面反映中国被卷人了“全球化”贸易,C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罪恶的“三角贸易”,排除A项;没有具体的数据比较,材料信息无法得出传统的印度洋贸易是否衰落,排除B项;材料表述的是太平洋贸易,不是大西洋贸易,排除D项。故选C项。15.但丁和彼特拉克认识到爱情是人性中不可压抑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他们往往利用已有的信仰模式为自然的感情冲动寻找合理位置。这表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A.深受宗教的影响 B.否定自身的价值C.淡化信仰的权威 D.忽视个人的欲望〖答案〗A〖解析〗材料“他们往往利用已有的信仰模式为自然的感情冲动寻找合理位置”体现的是宗教信仰对文艺复兴的影响,A正确;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肯定人的自身价值和欲望,BD排除;C说法与材料无关,C排除。故选A。16.在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中,法国里昂工人在起义时提出了“在里昂将成立委员会和人民基层会议”“人人自由平等!”的口号;英国宪章运动提出了“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的口号和要求。这说明当时的欧洲工人运动A.斗争目标明确指向资本主义制度B.已经有了科学的革命理论的指导C.从政治斗争发展到经济斗争阶段D.仍局限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目标〖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其运动目标还没有跳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目标要求,如法国里昂工人要求自由平等,英国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利等,工人斗争的口号大多停留在过去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所要求的水平上,故D项正确;“斗争目标明确指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当时马克思主义尚未诞生,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当时的欧洲工人运动“从政治斗争发展到经济斗争阶段”,故C项错误。17.《***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写道,特别是(巴黎)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俄国的机会主义者将之解释为马克思在这里是强调缓慢发展的思想,不主张夺取政权。列宁认为,作者意在强调要工人阶级敢于打碎、打破资产纷级旧的国家机器,而不是简单地夺取。这主要反映出巴黎公社革命实践经验A.坚定了列宁走暴力夺权道路的信心B.成为列宁主义证生的实践和理论基础C.及时纠正了俄国机会主义者的错误认识D.对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十分重要〖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列宁与俄国的机会主义者对《***宣言》关于巴黎公社的解读存在着分歧,俄国的机会主义者认为马克思强调的是缓慢发展的思想,不主张夺取政权;而列宁认为马克思意在强调要工人阶级敢于打碎、打破资产纷级旧的国家机器,而不是简单地夺取。结合所学可知,列宁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革命的实践经验坚定了列宁走暴力夺权道路的信心,故A项正确;巴黎公社革命无法为列宁主义诞生奠定理论基础,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及时纠正了俄国机会主义者的错误认识”,故C项错误;“对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十分重要”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18.16世纪以来,拉美宗主国只允许殖民地生产棉花、甘蔗、烟草等,不允许种桑养蚕、栽种葡萄等。这一做法旨在A.促进殖民地的经济发展 B.维护殖民者的利益C.压制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D.强化殖民者的权力〖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拉美的宗主国只允许殖民地生产棉花、甘蔗、烟草等,不允许种桑养蚕、栽种葡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主国对殖民地强迫种植市场紧缺的产品,说明要把殖民地变为其经济附庸,旨在维护殖民者的利益,B项正确;材料中宗主国的做法限制殖民地的经济发展,排除A项;材料叙述的是经济现象,而不是殖民地的独立运动,排除C项;材料的经济现象,并不是为了强化殖民者的权力,排除D项。故选B项。19.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的会议达成协议: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即“地图上作业”。这次会议A.加深了拉美殖民化程度 B.建立了宰割中国同盟C.加快了瓜分非洲的步伐 D.形成了世界殖民体系〖答案〗C〖解析〗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列强达成“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的协议,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步伐,故选C;柏林会议讨论了列强瓜分非洲的一般原则,与拉美殖民化、宰割中国无关,排除AB;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被帝国主义列强控制和奴役,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排除D。20.1875年以前,欧洲殖民者在非洲具有一些小型海岸殖民地和武装据点,很少拥有大区域殖民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这主要是因为A.殖民者对非洲资源的需求 B.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C.欧洲各国的殖民竞争加剧 D.非洲成为最后一块殖民地〖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所给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可知这一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垄断资本具有极强的扩张性,导致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B项正确;殖民者对非洲资源的需求在1875年以前就已经存在;排除A项;这一时期不是欧洲所有国家都加入了殖民竞争,排除C项;非洲成为最后一块殖民地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1.19世纪拉美国家矿产品和农产品的加工制造及配套的维修铺、铸件厂迅速发展,各国经济几乎形成“各持一方”的特色。如智利的铜矿业、墨西哥的麻加工业、巴西的咖啡业以及阿根廷的畜产品加工业等。1870年后,外国资本开始了对拉美大规模的投资、收购。20世纪初,阿根廷的4.9万家工业企业中外资企业占3.15万家、合资企业为1.5万家;墨西哥铁路的40%、采矿业的98%为外资控制。对这一时期的拉美经济的分析,结论正确的有①19世纪拉美已步入了工业化进程②拉美工业不是主要服务于本国市场③国际分工的深化推动民族国家的独立④跨国公司是金融技术转移的主要载体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A〖解析〗根据“19世纪拉美国家矿产品和农产品的加工制造及配套的维修铺、铸件厂迅速发展,各国经济几乎形成‘各持一方’的特色”可知19世纪的拉美已经步入了工业化进程,①说法正确;根据“外国资本开始了对拉美大规模的投资、收购。20世纪初,阿根廷的4.9万家工业企业中外资企业占3.15万家、合资企业为1.5万家;墨西哥铁路的40%、采矿业的98%为外资控制”可知拉美工业不是主要服务于本国市场,②说法正确;国际分工不是推动拉美民族国家独立的要素,③说法有误;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金融技术的转移,④说法与题意无关。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22.20世纪初兴起的亚洲革命风暴,是继19世纪初拉丁美洲革命风暴之后的全世界历史新阶段的重大标志性事件,是第三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历史性开端。列宁把这次革命风暴称为“亚洲觉醒”。之所以被称为“亚洲觉醒”,主要是因为A.民族资产阶级成为革命领导阶级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社会主义国家地理范围不断扩大 D.革命后各国实现了民族独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亚洲觉醒”是指亚洲资产阶级从改良走上革命,走上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A项正确;“亚洲觉醒”主要是指资产阶级领导成为革命领导阶级,不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排除B项;二战后,东欧各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地理范围不断扩大,排除C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革命后大多数国家都处于殖民地或半殖民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23.20世纪,非洲本土史学家撰写了一系列的本国、本民族的历史。他们从非洲的角度来看待非洲历史,大书殖民入侵前的非洲历史,大量使用口述史料、考古材料等。这些做法A.恢复了非洲的古老历史传统 B.否定了历史文献的史料价值C.消除了殖民主义在非洲的影响 D.增强了非洲人的自信和自豪感〖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西方国家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因此这一时期非洲本土史学家从非洲的角度来看待非洲历史,大书殖民入侵前的非洲历史,主要是为了增强了非洲人的自信和自豪感,D选项正确;非洲受到近代欧洲文明的入侵,并非恢复古老的历史传统,排除A项;材料与否定历史文献资料的史料价值无关,排除B项;“消除”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24.1918年1月,一种流感从美国爆发,随美军进入欧洲并波及亚洲和北非国家。到7月病毒发生变异,流感瘟疫在全球各地几乎同时爆发,死亡人数远超战争,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原因之一。这反映的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历史合力论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阶级斗争学说〖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一战的结束和流感的爆发有密切的关系,这体现了唯物史观中全面分析问题的思路,即历史结果是众多因素推动导致的,是历史合力论,B项正确;材料内容与A、C、D三项涉及的唯物史观无关,排除。故选B项。25.为了在新的战争中战胜法国及其盟国,德军制订了“施里芬计划”,实行“速战速决”战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标志着德军“速决战”破产的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战线的战役,是西方战线中德军最后一次发动大规模攻击的战役,使得德军速战速决计划开始破产,故选A;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不符合题意,B错误;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钳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进一步削弱了德军实力,不符合题意,C错误;日德兰海战是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的一场大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不符合题意,D错误。26.某学者在1919年撰文称,“各国战后所耗元气,都要取偿于外。环顾宇内,就剩中国一块大肥肉,自然远客近邻都在那里打我们的主意。若是自己站不起来,单想靠国际联盟当保镖,可是做梦理!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还要尽自己的力量,促他的进步。这回国际联盟总算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调和的发轫,把国家相互的观念深入人心,知道国家意志并不是绝对无限,还须受外部多大节制。”该文旨在A.说明列强环伺的隐患使中国外交依然被动 B.希翼中国应当认清国际时势主动有所作为C.揭示国联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 D.强调国联盟约为中国争取外交平等提供了契机〖答案〗B〖解析〗据材料“若是自己站不起来,单想靠国际联当保镖,可是做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该学者希望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后应该主动有所作为,力争国权,故B选项正确;列强环伺的隐患,属于中国力争国权的背景,不是材料主旨,故A选项错误;材料“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说明学者也肯定了国联的积极作用,故C选项错误;当时国联受到英法控制,对中国争取外交平等的不利性更大,故D选项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国王由实权变为虚位,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封建贵族退到了历史舞台的后面,但中世纪政治体制的框架、立法、行政、司法的基本机制,仍被保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部分内容也被不断变革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摘编自许大华《论“光荣革命”对英国的历史影响》材料二原定这次会议的任务是修改《邦联条例》,但是《邦联条例》所确立的体制,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美国国内和国际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重新构建美国政治体制,制定一部新的宪法取代《邦联条例》。会议代表在取得共识之后,很快便由讨论对《邦联条例》的修改,转入对制定新宪法的讨论,因此这次会议便称为“制宪会议”。会议经过三个多月的激烈争论,终于在1787年9月17日通过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草案,并提交各州批准。——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发生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特点,分析其制定的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两国代议制确立的相同点。〖答案〗(1)变化:资产阶级掌握国家大权;封建贵族日渐衰落;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2)特点:制定形势具有紧迫性;制定方向具有变化性;制定过程争论激烈。原因:《邦联条例》引发统治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主要领导人的认识。(3)相同点:都历经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都迎合了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都开创了新型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解析〗(1)根据材料一“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得出资产阶级掌握国家大权;根据材料一“封建贵族退到了历史舞台的后面”得出封建贵族日渐衰落;根据材料一“国王由实权变为虚位,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得出国王逐渐“统而不治”结合“光荣革命”后英国政体发生的变化得出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2)第一小问特点,结合美国独立之初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严峻形势可得制定形势具有紧迫性;根据材料二“很快便由讨论对《邦联条例》的修改,转入对制定新宪法的讨论”得出制定方向具有变化性;根据材料二“会议经过三个多月的激烈争论”得出制定过程争论激烈。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但是《邦联条例》所确立的体制,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美国国内和国际发展的要求”,结合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得出《邦联条例》引发统治危机。结合18世纪7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历程得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根据材料二“会议代表在取得共识之后”,结合华盛顿等美国资产阶级主要领导人的共同认识得出主要领导人的认识。(3)结合英国的“光荣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的史实得出都历经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根据材料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材料二“但是《邦联条例》所确立的体制,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美国国内和国际发展的要求”得出都迎合了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英国开创的君主立宪制,美国开创的民主共和制得出都开创了新型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5~19世纪世界及部分地区人口变化简表(单位:百万)中国印度欧洲非洲撒哈拉以南拉丁美洲全球1400年70745260364251600年11014589104105451800年3301801469219900(1)阅读材料一,指出世界及部分地区人口的变化并分析原因。材料二下列是部分学者关于工业革命的相关论述。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势力以惊人的速度飞快地增长,不少工厂主在几十年内便由一个小业主发展为百万富翁,商业、金融贵族被推向后台。但是,在政治上,工业资产阶级继续被排斥于议会大门之外,处于无权地位。……他们迫切要求改革旧的议会选举制度,以便能够在议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与贵族分享国家统治大权。1851年英国女性人口为1070万人,其中参加工作的妇女有283万人,大多集中在纺织业、服装业、帮佣。另外,采矿业、金属业、造纸、印刷、食品、水泥、制砖、玻璃等行业也雇佣了一部分女工。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以后,城市人口的激增,使得城市原有的住房不能满足需要,城市住房十分拥挤。由于城市居住条件太差,导致卫生环境十分恶劣,疾病到处流行。英国工业化初期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炭,煤烟尘和水蒸气的结合,这使伦敦成了世界著名的“雾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影响。〖答案〗(1)变化:①全球人口增长迅速,增长了一倍多;②其中中国、印度、欧洲人口持续上升;③非洲人口先升后降;④拉丁美洲人口则先降后升。原因:①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的交流,高产农作物的传播导致世界人口的整体增加;②但欧洲人掠夺大量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导致非洲人口下降;③美洲的印第安人因屠杀和传染病急剧减少,之后外来移民成为美洲的主要居民。(2)影响:①首先,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引起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建立了资本主义工厂制;②其次,工业资产阶级的崛起导致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两大阶级对立,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政治权利,推动了英国议会制度的改革;③第三,工业革命给英国的社会生活带来新变化,如女性走出家庭,在生产活动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等;④同时,工业革命也导致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解析〗(1)变化:①根据材料中全球人口变化可以看出,全球人口增长迅速,增长了一倍多;②从部分地区人口对比可以看出,其中中国、印度、欧洲人口持续上升;③从非洲人口数量看,非洲人口先升后降;④从拉丁美洲人口数看,拉丁美洲人口则先降后升。原因:①根据材料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高产农作物的传播导致世界人口的整体增加;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欧洲人掠夺大量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导致非洲人口下降;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人在美洲大肆掠夺,美洲的印第安人因屠杀和传染病急剧减少,之后外来移民成为美洲的主要居民。

(2)影响: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引起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