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综合试题(附答案)_第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综合试题(附答案)_第2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综合试题(附答案)_第3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综合试题(附答案)_第4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综合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综合试题(附答案)1.看拼音写词语。打jī

jī动

piāo流

piāo荡

仔细guānchádǒudòng羽毛

dǎngzhù视线

了解guīzé

zāizhòng果树pīnmìng喊叫

liàngjīngjīng的水洼

wùméngméng的树林2.在括号内加上合适的标点(1)()救命啊()()小蚂蚁拼命地叫起来。(2)()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3.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再写出你自己的发现(1)百()百()

四()八()我发现这两个成语都________________。(2)秋()气()

()高()淡我发现这两个成语都________________。(3)手()脚()

面()耳()我发现这两个成语都________________。4.照样子或按要求填一填。①_________的音乐会

累得______________②闹哄哄(ABB式)()()③银光闪闪(ABCC式)()()④下列停顿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足跌没/水中

B.足跌没/中

C.足/跌没水/中

D.足跌/没/水中⑤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您离开这里吧”中“恳求”的近义词最不贴切的是()A.请求

B.乞求

C.要求

D.苦求5.用“\”划去带点字的错误读音。

果实累累(léilěi)

胳臂(beibì)

鲫(jǐjì)鱼窗明几(jījǐ)净

处(chǔchù)理

答(dādá)应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山()岭

()棋书()()()于怀

()()吁吁形态()()

自相()()上面所填的词语中,_________和“望闻问切”结构相同:AABC的词语有:________,像这样的词语我还会写___________;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列加点成语或名言警句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妈妈常常教育我:“不要老是轻易相信别人说得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你得自己学会看问题。”B.芳芳犯了错很后悔,我安慰她:“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C.作文课上,老师点评了我的习作,特别指出文章的结尾写得非常精彩起到了画蛇添足的作用。D.老师的话还没说完,台下已经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8.写句子。雨季,小溪的水涨起来了,唱着歌儿向前奔涌;旱季,小溪露了底,气喘吁吁地移动着脚步。仿照例句,写写同一种事物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之处。春天,柳树_____________;秋天,柳树______________。9.按要求完成句子。(1)紫花油豆角、白鹅、陶瓷都是我们家乡的农业特产。(修改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__。(补写古诗)(3)一时强弱在于力,__________________。(按原文补写)(4)露水把蝴蝶的翅膀打湿了。(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盯住你手上的石头一天,我走进一位石刻家的工作室。面对那一件件镂刻精美的艺术品,我不禁赞叹不已。我随手指着一个最小的石刻作品问石刻家花了多长时间雕成的,石刻家轻描淡写地告诉我用了10年。“啊,10年!”我惊讶地张大嘴巴,感觉那实在太不可思议了。石刻家没有解释,拿起一块绘好图案的花岗岩,旁若无人地镂刻起来。在那坚硬的石头上运刀如笔,其难度叫人看着吃惊,因为他手上丝毫的颤动,都直接影响这镂刻的最终效果。石刻家全神贯注地盯着手中的石块,一点点地挪动着刻刀,认真得像一个眼科医生正在为婴儿做着眼球手术。那会儿,仿佛时间都凝固了。半小时后,石制家开始歇息,我不禁问道:“这个花岗石刻能卖多少钱?“不知道,也许能卖10元,也许能卖10万元。”石刻家很淡然。“那你在雕刻时,心里想到它能卖多少钱?”我追问道。“根本没想它能卖多少钱,我的眼睛只能紧紧地盯着手上的石头,只能把全部的心心都投在上面。至于它最终的商业价值,那就不是我一个人所能决定的了。”“(

)我在做石刻,(

)必须做好它,这才是最重要的。”石刻家不紧不慢的话语中渗透着玄机。“哦,我明白了!”我恍然大悟地向石刻家深鞠一躬。道理再简单不过了——谁的心中都可能有许多美好的憧憬,但谁都必须首先把目光凝聚到眼前,凝聚到最真切的现实中。盯紧手上的石头,用智慧和执着去精心镂刻,石刻家才能让普通的石块变成“金块”。10、根据语句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1)不停地赞叹,形容十分欣赏。()(2)好像旁边没有人,形容态度自然。()(3)忽然间明白过来。()1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既然……就……12、读句子,联系上下文思考。“不知道,也许能卖10元,也许能卖10万元。”石刻家很淡然。这里写出石刻家心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13、作者说:“石刻家不紧不慢的话语中渗透着玄机。”其中的“玄机”是指(

)A.石刻家故弄玄虚,让“我”摸不着头脑。B.石刻家胸有成竹,知道了作品的价值。C.用智慧和执着去精心镂刻,石刻家才能让普通的石块变成“金块”。14、“我”为什么要向石刻家深鞠一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西湖①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②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③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十里澄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yíng)洲,湖心亭、阮(ruǎn)公墩(dūn),掩映在绿树丛中。明净的湖水映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yí)呢!④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美景。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清风徐来,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部融化在月色里了。15、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1)连绵起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______16、根据文章内容填空。文中“人间天堂”指的是______,作者把______比作“天堂”里的明珠。第②段中“硕大的银镜”指的是______,写出了西湖水面______的特点。17、第④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__”画出来。18、文章分别描写了______和______的西湖,表达了作者______之情。19、仿照第④自然段的写法,根据提供的开头,写一段话。我喜欢春天的早晨。____________________20、习作。本学期我们观察了身边不少的事物,有了很多发现。这一次习作,就请你把最近观察到的印象最深刻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注意围绕一个意思来写,题目自拟。1.【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飘”“栽”“雾”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1)第一处是说话内容,用前引号,第二处是感叹语气,用感叹号。第三处是说话内容,用后引号。(2)第一处是说话内容,用前引号,第二处一句话没说完用逗号,第三处说话内容结束用后引号,第四处提示语在中间,“说”的后面打逗号,第五处是说话内容用前引号,第六处这句话结束用后引号。3.

含有数字

是描写秋天的

含有人体部位名称【详解】本题考查补全成语和成语的理解。(1)百战百胜、百依百顺;四平八稳、四通八达。这些成语都含有数字。(2)秋高气爽:形容秋天晴空万里,天气凉爽。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这两个成语都是描写秋天的。(3)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乱,没有条理。面红耳赤: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这两个成语都含有人体部位名称。4.D【解析】

美妙

不想说话

金灿灿

绿油油

想入非非

得意洋洋

D

C【详解】①本题考查词语搭配。如:隆重的音乐会;盛大的音乐会;精彩的音乐会。累得气喘吁吁;累得汗流浃背。②本题考查词语仿写。ABB式词语:黑沉沉、亮晶晶、静悄悄、香喷喷、金灿灿、亮闪闪、笑哈哈、黑压压③本题考查词语仿写。ABCC式词语:天网恢恢、怒气冲冲、生机勃勃、白雪皑皑、得意洋洋、大名鼎鼎、议论纷纷、想入非非、波光粼粼、人才济济、目光炯炯、气喘吁吁、言之凿凿、文质彬彬。④本题考查朗读句子。学生可根据句子的翻译进行朗读划分。足跌没水中。翻译: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⑤本题考查近义词。恳求:真诚地请求。请求:说明要求,希望得到满足。乞求:请求别人给予。要求:提出具体事项或愿望,希望能实现。苦求:苦苦地哀求。5.lěibìjǐjǐchùdá【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累:[lèi]:1.疲乏,过劳。2.使疲劳。[lěi]:1.连续,重叠,堆积。2.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3.连及,连带。[léi]:1.a.连续成串,如“果实~~”;b.颓丧的样子“果实累累”的“累”选择“léi”,意思是比喻巨大的成绩或者荣誉。臂:[bì]:胳膊。[bei]:见〖胳臂〗。“胳臂”的“臂”选择“bei”鲫鱼拼音“jìyú”几:[jǐ]:1.询问数量多少。2.表示不定的数目。[jī]:1.小桌子。2.副词。将近;差一点。窗明几净:形容房间收拾得整洁、干净、明亮。“几”拼音“jī”;处:[chǔ]:1.居住。2.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3.置身在(某地、某种情况等)。4.处置;办理。5.处罚。6.姓。[chù]:1.地方。2.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一般比局低,比科高),也指某些机关。处理拼音“chǔlǐ”:意思是处置、安排、加工,快速的解决问题,也泛指低价出售。答:[dá]:1.回答。2.受了别人的好处,还报别人。3.姓。[dā]:义同“答”(dá),专用于“答应、答理”等词。答应拼音“dāying”,意思是(动)①应声回答。②同意;允许。6.

琴棋书画

耿耿于怀

滔滔不绝

今年中秋节的花灯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非常好看。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琴棋书画:在古代,弹琴(多指弹奏古琴)、弈棋(大多指中国象棋和围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故合称琴棋书画。耿耿于怀:意思是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出自《诗经·邶风·柏舟》。形态各异: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点睛)7.C【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成语解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谓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的意思。出自汉·刘向《说苑·政理》。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原句出自《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人能够不犯错误,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窃窃私语:背地里小声说话。8.

长出了新的绿叶,在春风中跳舞

的叶子都快落光了,在秋风中垂头丧气【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仿句的方法如下:1.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做到语意连贯;2.仿照例句所用到的修辞;3.仿语境:仿照例句中所包含的道理或感情色彩。拟人句就是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因此方法如下:1.找出句中的物;2.给“物”加上人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题目中例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溪拟人化,分别写出了雨季和旱季时小溪的表现。仿照例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赋予柳树以人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写出柳树在春天和秋天的不同表现。例如:春天,柳树长出了新的绿叶,在春风中跳舞;秋天,柳树的叶子都快落光了,在秋风中垂头丧气。9.

紫花油豆角、白鹅、陶瓷都是我们家乡的特产。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万古胜负在于理

蝴蝶的翅膀被露水打湿了。【解析】(1)这道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归类不当,“陶瓷”不是农业特产,可去掉“农业”。(2)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理解记忆能力。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原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3)本题考查谚语俗语的理解记忆能力。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意思是:短时间的强弱在于力气大小,长时间的胜负在于道理。意在强调理是不能违背的。(4)这道题考查学生“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换。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如下:首先,找出“事物1”、“事物2”与“怎么样”;其次,把、被两字互换;再次,“事物1”和“事物2”交换位置;最后,“怎么样”不变,照搬下来。事物1:露水,事物2:蝴蝶的翅膀,怎么样:打湿了。C【解析】10、

赞叹不已

旁若无人

恍然大悟

52.既然

53.

淡然

说明石刻家并不在乎自己的作品的商业价值,而是更在乎雕刻的过程。

54.C

55.我被石刻家认真专注的精神折服,从心底表示敬佩。【分析】10、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赞叹不已:连声赞赏不止。出自《儒林外史》。旁若无人:身旁好像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也形容很投入,没有感到他人的存在。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恍然大悟: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11、考查关联词的辨析和选词填空的能力。“虽然……但是……”属于转折关系。“不但……而且……”属于递进关系。“既然……就……”属于因果关系。结合题干来看两句话属于因果关系,所以选择“既然……就……”12、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从“‘不知道,也许能卖10元,也许能卖10万元。’石刻家很淡然。”和“‘根本没想它能卖多少钱,我的眼睛只能紧紧地盯着手上的石头,只能把全部的心心都投在上面。至于它最终的商业价值,那就不是我一个人所能决定的了。’”中的“淡然”可以看出石刻家并不在乎自己的作品的商业价值,而是更在乎雕刻的过程。13、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从“谁的心中都可能有许多美好的憧憬,但谁都必须首先把目光凝聚到眼前,凝聚到最真切的现实中。盯紧手上的石头,用智慧和执着去精心镂刻”中可以看出“玄机”指:用智慧和执着去精心镂刻,石刻家才能让普通的石块变成“金块”。14、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从“‘根本没想它能卖多少钱,我的眼睛只能紧紧地盯着手上的石头,只能把全部的心心都投在上面。至于它最终的商业价值,那就不是我一个人所能决定的了。’”和“谁的心中都可能有许多美好的憧憬,但谁都必须首先把目光凝聚到眼前,凝聚到最真切的现实中。盯紧手上的石头,用智慧和执着去精心镂刻”中可以看出因为刻石家的专注所以表现出“我”的佩服。15、

连续不断且高低不平。

心情愉悦,精神舒畅。

27.

杭州

西湖

平静的湖面

平静

28.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美景。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29.

白天

月光下

对西湖的喜爱与赞美

30.和风絮絮,细雨蒙蒙。树上一点点地露出了小芽苞,大的像毛桃,小的像黄豆。鸟儿在树上歌唱,小草在地上打量着这个世界。到处都是绿色,烟雨迷蒙中像是一杯刚沏好的茶。【解析】15、考查词语解释。(1)连绵起伏:连续不断且高低不平。联系文中句子“连绵起伏的山峦”可知是指山峦连续不断且高低不平。(2)心旷神怡:心情愉悦,精神舒畅。联系文中句子“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可知是指西湖的美景令人心情愉悦,精神舒畅。16、考查根据文章内容填空。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由原文“西湖,就是镇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将“西湖”比作“明珠”;“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将“西湖”比作“银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湖面的平静。17、考查中心句。第④段描写了月光下西湖的景致,可知中心句在开头,为“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美景”。这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文中通过描写白天与夜晚的西湖,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可知中心句在开头“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18、考查中心思想。仔细阅读,文章可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自然段,将西湖比作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写西湖美景。第二部分为第2~4自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