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语文-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语文-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语文-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语文-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检查课文朗读,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少年中国说》,课文会读了吗?指名三个同学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价。关于课文朗读,课本上还有什么要求?怎样才能读的连贯而有气势呢?(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初试身手,朗诵第三自然段过渡:同学们,课文有一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是哪个自然段?“哉”是什么意思?尝试带入情感朗诵。

三、品读第二自然段,感悟少年中国形象过渡:课文哪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少年中国的形象?提出读书要求,学生自由学习。汇报交流。基本汇报格式:我读的句子是,作者把中国比作,读这一句,我眼前仿佛看到了。师总结:梁启超把少年中国描绘成初升的红日、奔涌的大河,描绘成勇猛的龙虎鹰隼,描绘奇花名剑,象征着中国的未来是光明的,中国一旦崛起,必将声威震惊世界,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让我们再来试一试,读出气势,读出画面。

12.理解后三句。你眼前又仿佛看到了什么?(交流中国像一位巨人,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前途广阔,未来的发展之路还有很长很长。)13.品读写法。(1)引导学生从内容、形式、音韵方面发现写作特点。(2)老师总结:这样的语言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有人曾评价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感情饱满、气势昂扬,也有人说它感情充沛、酣畅淋漓。(3)学生齐读。

四、拼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少年与中国的关系14.过渡:同学们这样美好的中国是不是靠想象来实现呢?应该怎样来实现呢?在课文中有一句话点出来了,是哪一句?出示句子,齐读。15.我少年究竟有怎样的责任呢?课件示句子,生齐读。16.通过朗诵,你读懂了什么?交流:(1)少年怎么样,中国就会变成什么样。(2)只有有智慧才能富有,只有富有才能强大,强大起来才能独立,才能自由,才能获得进步,只有不断进步,才能胜于欧洲、雄于地球,意思的层层递进。17.填空式诵读。18.质疑问难。(1)学生自由质疑。(2)老师质疑:梁启超为什么要把中国称为少年中国呢?

(3)补充时代背景:1990年帝国主义侵略者阴谋瓜分中国,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帝国列强共管和瓜分。一些无知昏庸的中国人也跟着叫嚣:“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梁启超写下了《少年中国说》,表达了对中国未来的期望,也表达了对中国少年的期望。19.全班齐诵课文。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20.感受中国现代建设成就。(1)师过渡:同学们,《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至今120年过去了,你们觉得梁启超的少年中国梦实现了吗?(2)播放中国成就展视频。21.拓展阅读郑振铎《我是少年》,尝试着读出气势。

22.布置作业。(1)百年来,在强国梦想的激励下,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人物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地质学家李四光、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数学家华罗庚、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查找资料,读一读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和同学做一份手抄报。(2)背诵课文,体会情感。《13少年中国说(节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学过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所以让学生借助注释和资料大致理解文意大致可以做到。在第一节课中已经完成了生字的认读和课文的朗读,并且对梁启超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了资料查找和交流。课文中出现的象征手法,以及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因此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想象画面情景突破难点,体会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同时结合第一段的发现来突破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效果分析根据本课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气势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3.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过梦想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并制作手抄报。在教学环节设计上,我先是提出如何有气势地朗读,然后让学生直抒胸臆朗读第3自然段,想象画面朗读第2自然段,最后全体起立齐诵,气势昂扬地朗诵全文。之后拓展阅读,尝试自己有气势地朗读,这样层层递进,让学生自己学会有气势地朗诵。从效果来看,基本能达到教学目标。但是因为老师在朗诵过程中指导不到位,学生在朗诵时语调变化不大,一直在高昂的韵律上,以后还需要加强指导。《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材分析《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当时八国联军阴谋瓜分中国,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一盘散沙”,不能自治,只能由帝国主义列强共管或瓜分。在国内,一些昏聩无知的卖国求荣者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为了驳斥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和卑劣阴谋,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甘为亡国奴的心理,激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梁启超先生适时地写出了这篇文章。《少年中国说》全文逻辑严密,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课文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奋发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课文第1自然段阐述了建设少年中国之责任在中国少年;第2自然段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第3自然段直抒胸臆,感情饱满地赞颂了少年中国“与天不老”,讴歌了中国少年“与国无疆”。通过层层阐述,说明了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课文的突出特点是感情炽热,文句整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使人意气风发,豪情满怀。《13少年中国说(节选)》作业设计百年来,在强国梦想的激励下,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人物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地质学家李四光、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数学家华罗庚、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查找资料,读一读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和同学做一份手抄报。背诵课文,体会情感。《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后反思《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在1900年所作。作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和才华横溢的学者,在风雨飘摇的1900年,梁启超以他的一支有力之笔饱蘸激情写下了慷慨激昂的热血之歌——《少年中国说》,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课文节选的这部分是文章的尾声,也是文章最铿锵有力的号角之声,因此,课后思考题中提出了这样的朗读要求“做到连贯而有气势”。根据文章半文半白的特点,我在这节课中提出了这样的目标: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画面形象来读出气势。因此,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说一说该怎样读出气势,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很快就说出要有感情地读。然后直接切入第三自然段,作者抒发感情的段落,让他们尝试着读出来。再通过少年中国之美切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这样的办法能让学生在品读中慢慢地领悟文字间所流淌的爱国之情,比教师死板灌输给学生要好很多。而且学生多读多想,在感受画面中也感受到了少年中国的美好,不用老师多讲,学生自然而然就能读出气势来。朗读后背诵也成易事,理解情感更成易事,所谓“品读易达情”在这一课得到很好的验证。在教学中,因为学生对当时社会背景的知识缺乏,尽管在预习时已经查阅过背景资料,但对梁启超期望的少年中国依然理解上有些困难,另外,在学习方法的及时总结上、在和学生的交流互动上,老师应给予更及时、更热情地反映。反思过去,才能创造更好的将来。在日后的教学中,借鉴以往,改正不足,才能日臻完善,给学生一个更简洁有效的课堂。《13少年中国说(节选)》课标分析《义务教育语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