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学重点总结_第1页
消防工程学重点总结_第2页
消防工程学重点总结_第3页
消防工程学重点总结_第4页
消防工程学重点总结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第一章:1、火灾:指火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而蔓延的一种灾害性燃烧现象。2、火灾根据燃烧对象分类:(1)A类火灾:固体火灾,(2)B类火灾: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汽油,甲醇,石蜡,沥青等)(3)C类火灾:气体火灾(4)D类火灾:金属火灾(5)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6)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3、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类型消防队伍:(1)兵役制公安消防部队(2)职业公安消防队伍(3)县、市、和开发区组建的专职消防队(4)企业专职消防队(5)城乡义务消防队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于1998年4月29日通过,1998年9月1日起施行;于2008年10月28日修订,2009年5月1日施行;消防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第二章:1、着火机理可分为两类:热自燃机理和链式自然机理2、燃烧三要素:可燃物、氧化剂,点火源3、谢苗诺夫自燃理论(热自燃理论):指在外部热源加热条件下,使反应混合气达到一定温度,在此温度下,可燃混合气发生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热量大于容器器壁所散失的热量,从而使混合器的温度升高,这又促使混合气的反应速率和放热速率增大,这种相互促进的结果,导致极快的反应速率而达到着火4、链式反应自由基的销毁过程:气相销毁(自由基在气相中与稳定分子碰撞失去活性)、器壁销毁(自由基与器壁碰撞失去活性)5、液体可燃物的着火过程:液体可燃物着火前先蒸发,在液面上方形成一层可燃物蒸汽,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液体可燃物的燃烧实际上是可燃混合气的燃烧,是一种气态物质的均相燃烧。6、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固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是表示蒸发特性的重要因素,闪点越低,越易蒸发,越易燃烧,反之则不易蒸发,不易燃烧7、(具体看书P22)固体可燃物燃烧过程:P22图2-9(1)火源加热——熔融蒸发——着火燃烧(关键阶段)(2)火源加热——升华——着火燃烧(3)火源加热——热解——着火燃烧(关键阶段)8、阴燃:是一种在气固界面处的燃烧反应,是一种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第三章:1、P30由图3-7,3-8描述辐射角系数与火焰传播速度的关系2、从图可以看出,着火的部位不同,传热情况不同,所以火蔓延的速度也不同。在无相对风速条件下,下端着火、火向上蔓延时,因燃烧后的高温燃气流经未燃烧部分的表面,所以对流换热作用很强,未燃烧部分通过对流传热能从高温燃气得到更多的热量,对未燃烧部分的热解、气化有利,因此火的蔓延速度快;而上端着火,火向下蔓延时,因为高温烟气不流经未燃烧部分,对未燃烧都分的传热量少,因此火的蔓延速度就慢。第四章1、火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主要由三种类型的物质组成:(1)气相燃烧产物;(2)未燃烧的气态可燃物;(3)未完全燃烧的液、固相分解物和冷凝物微小颗粒。2、烟气的危害:毒害性、减光性3、毒性指数:LC50:使50%试验动物丧失生命的烟气浓度,简称半数致死浓度。LD50:使50%试验动物致死的剂量(简称半数致死量)第五章:1、烟气羽流三个区域:连续火焰区、间断火焰区、热烟区2、室内火灾各发展阶段及特点:eq\o\ac(○,1)火灾初期阶段:(1)室内温度不均衡;(2)燃烧发展不稳定;(3)燃烧面积不大;(4)火灾持续时间长短不定eq\o\ac(○,2)火灾发展阶段:(1)室内温度高达1100℃左右;(2)房间的顶棚以及墙壁的抹灰层因高温作用发生剥离;混凝土预制楼板、梁、柱等构件也会发生爆裂剥落的破坏现象,甚至发生断裂破坏。(3)铝制品的窗框被融化,钢窗整体向内弯曲,雾水保护的防火卷帘也像热一侧弯曲。eq\o\ac(○,3)火灾熄灭阶段:(1)室内可燃物减少(火灾荷载消耗81%时),温度开始下降(火灾温度降低到最高温度的80%时);(2)温度下降速度与火灾持续时间有关;(3)阶段开始的温度仍为火灾最高温度,热辐射很强,对周围建筑物仍有很大威胁。3、轰然:是建筑火灾发展过程中特有的现象,指房间内局部燃烧向全室性火灾过渡的现象。4、中性层:室内外压力差为零,即室内外压力相等,通过该位置的水平面。5、烟囱效应对建筑物火灾蔓延影响:P516、火灾负荷:火灾范围内单位地板面积的等效可燃物的数量(kg/m2),其中某种可燃物的质量;为该可燃物单位质量的发热量,为单位质量木材的发热量,所有可燃物的发热量,A:为火灾范围的地板面积,7、火灾负荷密度:房间内所有可燃物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总热量与房间特征参考面积之比。8、富氧燃烧(Oxygen-richfire):是氧气的供给量大于或接近于燃烧所需要的氧气量的燃烧。富燃料燃烧(Fuel-richfires):是氧气的供给量低于燃烧所需要的氧气量的燃烧。富燃料燃烧的危险性大于富氧燃烧。富燃料燃烧产生炽热含挥发性气体的烟流与相接巷道新鲜风流交汇后燃烧,可使原火源下风侧出现若干再生火源,即出现燃烧蔓延的“跳蛙”现象。9、矿井火灾风流紊乱现象:风流逆转、烟流逆退、烟流滚退第六章:1、建筑材料高温性能:燃烧性能、力学性能、发烟性能、毒性性能、隔热性能2、、钢材耐火极限低得原因是:(1)钢材的导热系数大,比热小,是受火灾高温作用时升温迅速的根本原因。(2)温度升高(250℃以后),强度降低。(3)钢材的弹性模量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变形加大,蠕变增加。(4)预应力钢筋:经过冷加工处理,内部晶格发生畸变,强度增加,塑性降低,再受温度作用时,冷加工提高的强度逐渐消失,在同样受热温度下,冷加工钢筋强度降低的绝对值比未加工钢筋大。另外,预应力钢筋蠕变增加快,预应力钢筋更易发生爆裂,这是预应力钢筋构件不耐火的主要原因。3、GB8624-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分七级:A1、A2、B、C、D、E、F第七章:1、建筑构件耐火性能内容:一是组成构件材料的燃烧性能,二是构件的耐火极限2、我国把建筑材料根据燃烧性能不同分为:不燃材料,难燃性材料,可燃性材料,易燃性材料四个级别。3、耐火极限:指构件在标准耐火试验中,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或完整性或绝热性止,这段抵抗火作用的时间4、时间-温度标准曲线作用:目的是为了对建筑构件的极限耐火时间全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检验标准。5、影响耐火极限的因素:(1)材料的燃烧性能。材料燃烧性能越好,构件耐火极限就低。(2)构件的截面尺寸。构件的截面尺寸大,构件的耐火极限越高。(3)保护层的厚度。构件的保护层厚度越大,构件的耐火极限越高。第八章:1、耐火等级的定义:指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准2、建筑物耐火等级以楼板的耐火极限作基准,一般建筑物耐火等级分为四级,分别为1.5h,1.0h,0.5h,0.25h,高层建筑物耐火等级分为两级3、高层民用建筑: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超过24m,且层数为二层及两层以上的其他民用建筑4、影响耐火等级选定因素:(1)建筑物的重要性(2)火灾危险性(3)建筑物高度(4)火灾负荷第九章:1、截面系数即构件单位长度内受火面积F与其体积V之比来表示构件的吸热能力,截面系数F\V越大,构件越不耐火2、钢结构耐火保护方法:(1)截流法:喷涂法、包封法、屏蔽发、水喷淋法(2)疏导法第十章:1、防火分区:采用耐火性能比较好的墙壁和楼板等构件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向同一建筑的其它区域蔓延的防火单元。2、常用的防火分隔物: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水幕带、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耐火楼板、上下楼层之间的窗槛墙、封闭防烟楼梯间等。3、防火墙:耐火极限不小于4.00h(高层民用建筑3.00h)的不燃烧体墙体。4、按耐火极限不同,防火门可以分为甲、乙、丙三级,其耐火极限分别是1.2h、0.90h、0.60h5、防火间距:为了防止火灾在建筑物间的蔓延,十分有效的措施是在相邻建筑物之间留出一定的防火安全距离,及防火间距。6、防烟分区: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向下突出不小于50cm的梁划分的防烟空间。第十一章:1、安全分区设计的目的:(1)人员安全疏散的可靠(2)减少烟气进入楼梯间,并防止烟气向楼梯间扩散(3)为消防灭火活动提供场地和进攻路线。2、允许疏散时间(RSET):建筑物发生火灾之后,是处于危险区域的人员安全撤离火场并抵达安全区域所需要的时间危险来临时间:自火灾开始,至由于烟气的下降,扩散,轰然的发生等原因而致使建筑或疏散通道发生危险状态为止的时间。安全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危险来临时间>允许疏散时间3、安全疏散距离包括两层含义:(1)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疏散距离(2)房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距离4、民用建筑一般均应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安全出口5、,其中:N--疏散人数,(即100人);b--单股人流宽度,0.55~0.6m;A—单股人流的通行能力(人/min);t—允许疏散时间(min)。6、疏散楼梯基本类型:(1)普通楼梯间—安全可靠程度不大;(2)封闭楼梯间—设有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比较安全;(3)防烟楼梯间—入口处设有前室或可供排烟的阳台、凹廊,且有通向前室、阳台、凹廊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是最安全的P1337、避难层设置要求:(1)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避难层(2)避难层的设置,自建筑物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3)避难层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8、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但合用前室的门不能采用防火卷帘第十四章1、灭火的基本原理:冷却、窒息、隔离、化学抑制2、常见灭火剂的灭火机理及其适用范围(第14章)蛋白泡沫,氟蛋白泡沫“轻水”泡沫和抗溶性泡沫灭火剂在使用场所上有何不同?P159-1613、我国对待卤代烷灭火剂的政策是什么?P1644、25%析液时间:指从开始生成泡沫到泡沫中析出1/4质量的液体所需时间50%析液时间:指从开始生成泡沫到泡沫中析出1/2质量的液体所需时间第十五章1、灭火器型号编制:1.M—灭火器;2.F—干粉、T—二氧化碳、Y—1211、P—泡沫;3.T—推车式、Z—舟车式(例P173)(MFT35,MTZ5的含义)2、被保护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可划分为:轻危险级、中危险级、严重危险级3、灭火器配置场所所需灭火级别计算:Q=KS/U,其中Q为灭火器配置场所所需灭火级别,A或B;S为灭火器配置场所的保护面积;U为A类火灾或B类火灾的灭火器配置场所相应危险等级的灭火器配置基准;k为修正系数第十六章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成:触发器件、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以及具有其他辅助功能的装置2、简述各类火灾探测器工作原理(P209、P204)3、根据火灾特点选择探测器:(1)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小或没有火焰辐射,应选用感烟探测器;(2)火灾发展迅速,产生大量的热、烟和火焰辐射,可选用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其组合(3)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的烟与热,应选用火焰探测器(4)火灾形成特点不可预料,可进行模拟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探测器(5)对使用、生产或聚集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汽的场所,应选择可燃气体探测器4、火灾探测器数量的计算:N,其中N为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S为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K为修正系数,A为一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重点保护场所K=0.7到0.9。非重点保护场所K=1.0。第十七章:1、《自动喷水系统规范》中将火灾危险等级分为四大级、八小级,即轻危险级、中危险级(Ⅰ级、Ⅱ级)、严重危险级(Ⅰ级、Ⅱ级)、仓库危险级(Ⅰ级、Ⅱ级、Ⅲ级)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P2273、湿式喷水灭火系统的组成(主要组件功能)及工作原理湿式喷水灭火系统主要由喷头,湿式报警阀,管网,水流指示器等组成。当火灾发生时,火源周围温度上升,导致火源上方的喷头开启、出水,管网压力下降,报警阀阀后压力下降致使阀板开启,接通管网和水源,供水灭火。与此同时,部分水流由阀座上的凹形槽经报警阀的信号阀,带动水力警铃发出报警信号。如果管网中设有水流指示器,水流指示器感应到水的流动,也可发出电信号,如果管网中设有压力开关,当管网水压下降到一定值时,启动水泵供水,消防控制室同时接到信号。4、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P263)主要由闭式喷头,管网系统,预作用阀组,水力警铃,充气设备,供水设备,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等组成工作原理:火灾发生时,由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灾,通过火灾报警控制箱开启预作用阀,或有手动开启预作用阀,开启排气阀,向喷水管网中喷水,当火源处温度继续上升,喷水开启立即出水灭火。如果发生火灾,火灾探测器发生故障,没能发出报警信号开启预作用阀,而火源处温度继续上升,使得喷头开启,于是管网中的压缩空气气压迅速下降,由压力开关探测到管网压力骤降的情况,压力开关发出报警信号,通过火灾报警控制箱开启预作用阀,供水灭火。5、湿式报警阀工作原理湿式报警阀是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重要部件,安装在总供水干管上,连接供水设备和配水管网,是一种允许水单流方向流入配水管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