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说明书_第1页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说明书_第2页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说明书_第3页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说明书_第4页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阐明书下列内容仅供参考,请以药品包装盒中的阐明书为准。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阐明书请认真阅读阐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英文名:HaemocoagulaseAgkistrodonfor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jianwenshexueningmei【成分】本品重要成分为从尖吻蝮蛇蛇毒中分离提纯的血凝酶。分子量:29300~29500Dalton本品辅料为右旋糖苷20。【性状】本品为白色冻干块状物。【适应症】用于外科手术浅表创面渗血的止血,与否使用需要根据外科医生对伤口出血状况的判断。【规格】1单位/瓶;4瓶/盒。【使用方法用量】本品为单次静脉注射给药。每次2单位(2瓶),每瓶用1ml注射用水溶解,缓慢静脉注射,注射时间不少于1分钟。用于手术防止性止血,术前15-20分钟给药。【不良反映】不良反映涉及心悸、胸闷、血压减少等全身过敏反映和皮疹、皮肤瘙痒、红斑等皮肤过敏反映,上述过敏反映的发生率均局限性十万分之一,属非常罕见范畴。如出现这类状况,可按抗过敏办法解决,予以抗组胺药或/和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治疗。【注意事项】1.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及血液病所致的出血,不适宜使用本品。2.缺少血小板或某些凝血因子时,宜在补充血小板和缺少的凝血因子或输注新鲜血液的基础上应用本品。3.本品溶解后应当天用完。4.动脉、大静脉受损的出血,必须及时外科手术解决。5.使用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出、凝血时间。6.本品为蛋白类物质,不能排除重复给药诱导产生抗体的可能性。上市后的IV期临床实验中,部分患者有重复用药的经验,参见

【临床实验】【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的安全有效性尚未确立。【小朋友用药】小朋友用药的安全有效性尚未确立。【老年用药】请遵医嘱用药。一项由60个中心完毕的外科临床研究,采用开放、多中心的研究办法,选择14个科室,涉及40余种手术患者。入选凝血功效正常或PT、APTT、TT≤1.5倍正常值高限,肝功效大致正常(ALT、TBIL≤1.5倍正常值高限)。手术切口创面的止血时间时间和出血量、手术中出血量、手术中输血量、手术后出血量(24小时引流量)为疗效指标。每次2单位,或根据临床需要给药。共入组1891例受试者,其中60岁以上老年受试者409例,涉及60岁-64岁受试者193例(10.2%),65岁74岁受试者162例(8.6%),75岁以上受试者54例(2.9%)。老年受试者中404例为手术患者,5例为非手术患者。409例老年患者平均每例用药总量6.08单位,其中手术患者每例平均用药总量6.05单位,非手术患者每例平均用药总量8.20单位。404例老年手术患者手术过程给药1次286例(70.79%),给药2天的患者23例(5.62%),给药3天的患者89例(21.76%),给药4天的患者111例(27.14%),给药5天的患者24例(5.87%),给药6天的患者5例(1.22%),给药7-12天的患者7例(1.71%)。研究中未发现不良反映。【药品的互相作用】尚无与其它药品互相作用的报道。为避免药效减少,不适宜与其它药品混合静注。【临床实验】上市迈进行了两个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的临床实验,一种为安慰剂对照实验,一种为阳性药对照实验。观察创面均为腹部外科手术腹壁切口渗血,重要疗效观察指标为出血量、止血时间和单位面积出血量。在以安慰剂对照的临床实验中,180例患者按1:1:1比例随机等量分至安慰剂、2单位和3单位三组,在术前15-20分钟单次静脉注射给药,成果提示本品两个剂量在出血量、止血时间和单位面积出血量指标均优于安慰剂组,但两剂量组之间没有量效关系。在以阳性药为对照的实验中,实验组324例,对照组108例,实验组单次给药剂量为2单位,均为术前15-20分钟单次静脉注射给药,以上实验中均未观察到不良反映。上市后进行了2412例的IV期临床实验,涉及妇产科、神经外科和脊柱外科3个随机安慰剂对照实验、1个外科开放单臂实验其中。妇产科实验由4个中心完毕。该实验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研究办法,选择宫颈锥切患者和阴道分娩患者。宫颈锥切创面的出血时间和出血量、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为疗效指标。共入组269例,其中实验组134例(宫颈锥切68例;阴道分娩66例),安慰剂组135例(宫颈锥切69;阴道分娩66例)。137例宫颈锥切患者评价了疗效,实验组和安慰剂组的锥切创面中位出血时间分别为41.5秒、120.0秒,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中位出血量分别为14.00g和27.00g,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1)。132例阴道分娩患者评价了2小时内的出血量,实验组和安慰组的产后2小时中位出血量分别为40.95g,86.00g,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实验未观察到不良反映,实验组与安慰剂组的各项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均未发生异常变化。神经外科实验由2个中心完毕。该实验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研究办法,选择颅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术患者,手术切口出血时间(切皮至切开颅骨)为重要疗效指标,手术切口单位面积出血量(切皮至切开颅骨)、术中单位肿物体积手术时间为次要疗效指标。共入组126例,其中实验组84例,安慰剂组42例。全部患者术前和术后各给药2单位,其中14例(实验组10例,安慰剂组4例)手术时间超出6小时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第3.5小时追加给药1单位。全部126例患者评价了切开颅骨前止血时间和切开颅骨前单位面积出血量,实验组和安慰剂组切开颅骨前中位止血时间分别为38.5秒,90.0秒,两组差别含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实验组和安慰剂组切开颅骨前中位单位面积出血量分别为0.07g/cm2、0.12g/cm2、两组差别含有统计学意义(P<0.005)。123患者评价了术后6小时单位面积渗血量,实验组和安慰剂组术后6小时中位单位面积渗血量分别为0.29g/cm2、0.58g/cm2,两组差别含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单位肿物体出血量、切口单位面积手术时间、单位肿物体积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实验未观察到不良反映,实验室指标成果显示本品对各项安全性指标无明显影响。脊柱外科实验由2个中心完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研究办法,选择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狭窄开窗减压术患者,手术切口止血时间(切皮至切开椎板前)为重要疗效指标,手术切口单位面积出血量(切皮至切口椎板前)、术中单位椎板体积出血量、术后单位面积渗血量(缝皮结束至缝皮后6小时)、手术切口单位面积手术时间(切皮至切开推板前)、术中单位椎板体积手术时间为次要疗效指标共入组126例,其中实验组84例,安慰剂组42例。全部患者术前和术后各给药2单位,其中10例(实验组5例,安慰剂组5例)手术时间超出6小时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第3.5个小时追加给药1单位。124例患者评价了切开椎板前止血时间和切开椎板前单位面积出血量,实验组和安慰剂组切开椎板前中位止血时间分别为50.0秒、91.0秒,两组差别含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实验组和安慰剂组切开椎板前中位单位面积出血量分别为0.22g/cm2、0.32g/cm2,两组差别含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术中单位椎板面积出血量、术中切口单位面积手术时间、单位椎板面积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该实验未观察到不良反映,实验室指标成果显示本品对各项安全性指标无明显影响。开放单臂外科实验由60个中心完毕。实验采用开放、多中心的研究办法,选择14个科室,涉及40余种手术患者。入选凝血功效正常或PT、APTT、TT≤1.5倍正常值高限,肝功效大致正常(ALT、TBIL≤1.5倍正常值高限)患者。手术切口创面的止血时间和出血量、手术中出血量、手术中输血量、手术后出血量(24小时引流量)为疗效指标。每次2单位,根据需要术前、术中、术后给药。实验共入组1891例,年纪从12岁至88岁。手术患者1863例,非手术患者28例。静脉给药1820例(96.25%),局部给药33例(1.75%),静脉同时局部给药38例(2.01%)。全部患者平均每例用药量5.70单位,其中手术患者平均每例用药量5.69单位,非手术患者平均每例用药量6.54单位。手术过程给药1次1364例(73.22%),给药2次423例(22.71%),给药3次76例(4.08%)。189例患者平均用药2.52天,其中给药1天的患者739例(39.08%),给药2天的患者172例(9.10%),给药3天的患者420例(22.21%),给药4天的患者459例(24.27%),给药5天的患者62例(3.28%),给药6天的患者24例(1.27%),给药7到12天的患者15例(0.79%)。该实验未发生与研究药品有关的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研究药品对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效、肝功效、肾功效、心电图没有明显影响。1521例手术切口创面的中位出血量8.50g。1429例手术切口创面的中位止血时间13.00秒。1787例术中中位出血量100.00ml。266例患者术中输血(全血或成分血),中位输血量为600.00ml。1863例手术患者中,1855例(99.57%)未发生术后皮下血肿,1853例(99.46%)未因出血接受二次手术。891例的24小时中位引流量为140.00ml,引流液中的中位血红蛋白为5.00g/L。【药理毒理】药理作用尖吻蝗蛇血凝酶为止血药,通过水解纤维蛋白原使其变为纤维蛋白而增强机体凝血功效。动物实验成果显示,尖吻蝮蛇血凝酶能明显缩短小鼠剪尾出血时间和兔全血凝固时间。毒理研究遗传毒性:Ames实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CHL细胞染色体畸变成果均为阴性。【药代动力学】在30名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分别静脉予以本品4单位、5单位、6单位后,在体内代谢符合二室模型。表观分布容积(Vd)约为8.1~10.4L,分布较为局限。本品在血液中有较高浓度,3个剂量组给药后血清零时浓度(C0)分别为1.09±0.14μg•L-1、1.46±0.02μg•L-1、1.7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