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14宋元话本_第1页
中国古典文学14宋元话本_第2页
中国古典文学14宋元话本_第3页
中国古典文学14宋元话本_第4页
中国古典文学14宋元话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元话本

白话小说成熟的形态——宋代话本一、话本的兴起和发展“话本”原是“说话”艺人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伎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文学形式,“说话”就是讲故事,类似现代的说书。是在志怪、传奇等文言小说之外,从群众中产生的白话小说。“话本”的出现,正如鲁迅所指出的:“实在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它标志着我国小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现存宋元话本目录(部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冯玉梅团圆》《错斩崔宁》《吴越春秋平话》《秦并六国平话》《武王伐纣平话》《西游记平话》《快嘴李翠莲记》《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碾玉观音》底本:“说话”和“话本”说话人平时要揣摩复习,师徒间传习授受,或传之子孙,世代相守,所以有了“话本”。最初的话本,只是一种写本,仅仅掌握在说话人手里,当作秘本应用和传抄,并不公开传播以供大众阅览。写作“话本”的目的,是为了职业,为了实用,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是为了文学或审美。由于坊间书贾的搜求牟利,“话本”被刻印流传。宋元「话本」的起源及「变文」一名的由来一、宋元「话本」的起源由唐代僧人的讲唱佛经演变而来。二、「变文」一名的由来中唐时,僧侣宣讲佛教故事,以韵散结合,唱白并用的形式,改变了佛经中的艰涩文词,所以称为「变文」。后因颇受欢迎,引起道士的效法、民间的流行。宋元话本小说意义:「话本」,本来只是说话人的脚本,并非供大众阅读。但后来经过文人润色,或者模拟话本的形式写作所谓「拟话本」,于是成了供人阅读的小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水浒传《三国志平话》

三国演义何谓「话本」、「平话」?话本何以又称为「诗话」、「词话」?一、话本指说话人说故事的底本或稿本。起源于唐代僧人讲唱佛经的变文。宋、元时期说话是一种行业,其中的「话」是故事之意。早期的话本是由说话人将故事的内容记下来,做为以后自己再说故事时的依据,也有留传给亲人、徒弟参考的意图,后被人刻印成书出版,仍称「话本」。二、平话「平」是「评」的简写,因为它是夹叙夹议,评论古今的缘故。多指宋、元时期,讲史类话本的集结,如《新编五代史平话》、《全相武王伐纣平话》等。三、另名由来王国维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跋文中说:「以其中有诗有话,故得此名,其有词有话者,谓之词话。亦即「诗话」、「词话」是因为话本中穿插了许多诗词而得名。瓦舍亦称瓦子、瓦市、瓦肆。宋元间市井中游艺性场所的总称。艺人的“说话”即在此间演出。南宋吴自牧《梦梁录》:“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意,易聚易散也。其中有表演各种伎艺的勾栏和棚,范围大小不等。此外,还有命相占卜、诊方卖药、杂货饮食摊铺等。两宋瓦舍数目众多,对“说话”伎艺的表演和话本小说的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清明上河图中的瓦舍场面南宋临安的瓦舍分布状况现存宋元话本小说保留到今天的宋代话本有40余种,元代话本有16种,小说史上一般统称它们为“宋元话本”。具体情况看下表:话本名称保存出处《张生彩鸾灯传》熊龙峰刊行小说四种《西湖三塔记》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古今小说《张古老种瓜娶文女》《错斩崔宁》(《十五贯戏言成巧祸》)醒世恒言《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碾玉观音》(《崔待诏生死冤家》)警世通言《西山一窟鬼》(《一窟鬼癞道人除怪》)

《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万秀娘仇报山亭儿》话本可分为那几类?一、小说:又名「银字儿」,银字指乐器,意指说唱小说时,以觱bi篥li等乐器作辅助。包括烟粉(女性,并与鬼魂有关)、灵怪(精怪)、传奇(爱情)、公案(审案)、说铁骑儿(战争)。二、讲史:讲说前代书史文传中,争战兴废之事,多以正史为蓝本,再加上野史传说,及作者的虚构而成,如:《新编五代史平话》叙五代历史、《大宋宣和遗事》记北宋灭亡前后的史事,为日后《水浒传》的底本。三、说经:演说佛经的话本,包括说参请、说诨经,系指宾主参禅、悟道等事。以《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最有名,是吴承恩写《西游记》的基石。四、合生或商谜:合生是捷词辩舌的随兴讲说,多为滑稽讽刺的内容。商谜是猜诗谜、字谜。

(一)小说话本「银字儿」:体制小说:又名「银字儿」,银字指乐器,意指说唱小说时,以觱bi篥li等乐器作辅助。小说话本体制可分为题目、篇首、入话、头回、正话、和篇尾六部分。小说话本的结构体制是“说话”表演程序的书面反映,而“说话”表演程序是在长期演出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题目:错斩崔宁篇首:聪明伶俐自天生,懵懂痴呆未必真。嫉妒每因眉睫浅,戈矛时起笑谈深。九曲黄河心较险,十重铁甲面堪憎。时因酒色亡家国,几见诗书误好人。

这首诗,单表为人难处。只因世路窄狭,人心叵测,大道既远,人情万端。熙熙攘攘,都为利来;蚩蚩蠢蠢,皆纳祸去。持身保家,万千反覆。所以古人云:“颦有为颦,笑有为笑。颦笑之间,最宜谨慎。”入话、头回:这回书,单说一个官人,只因酒后一时戏笑之言,遂至杀身破家,陷了几条性命。且先引下一个故事来,权做个德胜头回。却说故宋朝中,有一个少年举子,姓魏名鹏举,字冲霄,年方一十八岁。娶得一个如花似玉的浑家,未及一月,只因春榜动,选场开,魏生别了妻子,收拾行囊,上京取应。正话:篇尾:有诗为证:善恶无分总丧躯,只因戏语酿殃危。小说话本:主要内容灵怪讲的是普通的鬼怪妖异。烟粉讲的是人与鬼的恋爱故事。传奇是人与人的恋爱故事。公案讲的是刑事案件,一般包括犯罪、侦破、惩罚完整过程。扑刀杆棒指的是故事中主人公使用的武器。实际上写的是侠义好汉,接近后来的武侠小说。妖术现存的宋元小说话本中属于妖术的作品很少,只有比较接近的作品。神仙讲的是道教的故事,写神仙点化托渡世人。小说话本:艺术特色宋元话本创作构思的重心是以故事为本位,选材上注重新奇刺激,力求世俗生活传奇化。情节线索单一明晰。通过对话能看出人物的身份性格。通俗、生动的白话文学语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后世通俗小说的创作开辟了道路。作品介绍《碾玉观音》(《崔待诏生死冤家》)崔宁、璩秀秀、郭排军《错斩崔宁》(《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崔宁、陈二姐、刘贵、王氏夫人、静山大王宋元话本中女性形象的特色—以〈陈巡检梅岭失妻记〉、〈碾玉观音〉两篇中的女主角为例一、忠诚、勇敢、坚持〈陈巡检梅岭失妻记〉中的张如春,被白猿精所盗,贞烈不屈与〈碾玉观音〉中的璩秀秀同是忠于情爱,生死不渝的典型二、个性鲜明,光彩夺目张如春在白猿精处,「只求早死」,虽金莲、牡丹加以劝说:「在他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如春仍斩钉截铁地回答:「烈女不更二夫,宁死而不受辱」,甚至骂二女是「贪生受辱,枉为人在世」。

璩秀秀趁着郡王府大火,提着一帕子金珠富贵,与崔宁撞见,一起奔至崔宁住处,秀秀道:「你记得当时在月台上赏月,把我许你,你兀自拜谢,你记得也不记得?」崔宁叉着手,只应得喏。秀秀道:「当日众人都替你喝采:『好对夫妻!』你怎地到忘了?」崔宁又则应得喏。秀秀道:「比似只管等待,何不今夜我和你先做夫妻,不知你意下何如?」崔宁道:「岂敢!」秀秀道:「你知道不敢,我叫将起来,教坏了你。你却如何将我到家中?我明日府里去说。」足见秀秀个性之鲜明。

(二)讲史话本:体制体制:分卷(则)标目;开场诗散场诗;断代编年。讲史题材往往时间跨度较长,内容较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讲演完毕。说话艺人需要将有关内容提炼成故事单元,反映在书面上便是分卷分则并加上情节提示即标目。讲史话本:《元刊全相平话五种》《三国志平话》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关于三国故事的讲史话本。它是当时说话艺人的一个提纲性质的东西,但后来的《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它都具备了,在《三国演义》成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武王伐纣书》对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有重要影响。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宣和遗事》是根据前人的野史笔记、官方史书还有一些诗文编写的。它同《水浒》关系密切。书中有一部分集中写了梁山好汉的故事,如智取生辰纲,义释晁盖,宋江杀惜,杨志卖刀等,其中还记载了三十六天罡星的姓名绰号,同《水浒》相比只有少许的不同。首次将水浒故事加以整合,在《水浒》成书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杀了阎婆惜,寰中显姓名。

要捉凶身者,梁山泺上寻。

是时郓城县官司得知,帖巡检王成领大兵弓手,前去宋公庄上捉宋江。争柰宋江已走在屋后九天玄女庙里躲了。那王成根捕不获,只将宋江的父亲拿去。宋江见官兵已退,走出庙来,拜谢玄女娘娘;则见香案上一声响亮,打一看时,有一卷文书在上。宋江才展开看了,认得是个天书;又写着三十六个姓名..........「话本」中小说类与讲史类之不同項目

類別篇幅文字小說短篇成熟的白話文

讲史长篇文白夹杂(浅近文言与不甚成熟白话),受古史书影响(三)讲经话本:关于讲经讲经也是说话家数之一,主要是演说同佛教有关的故事。唐代有俗讲,即和尚对俗众宣扬一些佛教义理,比较通俗易懂,其中也有说佛教故事为主的。俗讲后来演变为宋代的讲经。

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充满神怪色彩,是玄奘取经史实故事化的产物,其中已有猴行者和深沙神。从中可以看出《西游记》的故事是如何演变的,明代的《西游记》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又吸收其他素材最后定型的。

偶于一日午时,见一白衣秀才,从正东而来,便揖和尚:“万福万福,和尚今往何处?莫不是再往西天取经否?”法师合掌曰:“贫僧奉劝,为东土众生未有佛教,是取经也。”秀才曰:“和尚生前两回去取经,中路遭难,此回若去,千死万死。”法师云:“你如何得知?”秀才曰:“我不是别人,我是花果山紫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我今来助和尚取经。此去百万程途,经过三十六国,多有祸难之处。”法师应曰:“果得如此,三世有缘。东土众生,独大利益。”当便改呼为猴行者。(行程遇猴行者处第二)宋元话本的思想内容基本主题:暴露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官吏草菅人命、玩忽职守;妇女地位低下,无安全保障;个性解放,追求婚姻自由。宋元话本小说所反映的应该是下层城市市民的真性意识,是广大市民的情感追求和价值判断。对荣华富贵的钦羡渴慕对人情世俗的津津玩味对风流艳遇的期望欲求对公案神怪的广泛兴趣宋元话本的艺术结构“个体意识的弱化,群体意识的增强”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说话人还必须采取听众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艺术形式。入话、头回、正话、煞尾。由此可见,在形式结构方面,话本小说没有提供给作者为表现自己的才情或根据内容需要进行个性创造的空间。

让人物服从于故事,

将日常生活传奇化

重故事而不重人物,在人物塑造方面有让人物服从故事的倾向。

想方设法把日常生活传奇化,来增强故事的刺激性、吸引力。通过大量的巧合、偶然因素的堆积,使日常生活题材传奇化。通过鬼神、奇事等非现实性因素的插入,使发端于现实的故事传奇化。对日常生活中某些具有特殊性的人物性格加以夸张,使其具有传奇色彩。宋元话本的语言特征通俗化、民间化、口语化。这富家姓张名富,家住东京开封府,积祖开质库,有名唤做张员外。这员外有件毛病,要去那:虱子背上抽筋,鹭鸶腿上割股。古佛脸上剥金,黑豆皮上刮漆。痰唾留着点灯,捋松将来炒菜。这个员外平日发下四条大愿:一愿衣裳不破,二愿吃食不消,三愿拾得物事,四愿夜梦鬼交;是个一文不使的真苦人。他还地上拾得一文钱,把来磨做镜儿,捍做磬儿,掐做锯儿,叫声“我儿”,亲个嘴儿,放入箧儿。人见他一文不使,起他一个异名,唤做“禁魂张员外”。中国古代最早的白话小说。宋元话本的特点一、具民間性

宋、元经济发达,都市生活繁荣,故民众文学盛行,讲故事、演影戏、唱杂剧的活动极兴盛。其说话对象为市井小民,取材自常民生活,反映其心理,情节曲折离奇,以迎合民众趣味。如〈错斩崔宁〉中的陈二姐本为卖糕饼铺人家的女儿,为人妾后身份卑微与无奈,在司法不公下含冤而死。〈志诚张主管〉里的张胜受小夫人爱慕,凸出女性鲜明形象,还记述宋代节庆民俗动,显示话本与群众、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紧密结合。二、具通俗性说话人面对不同地方的听众,使用当地的方言、市语、俗语、谚语,话本语言亦多配合人物身分、情节的发展,所使用的白话文朴实、通俗而生动。如「做不是的」意指小偷;「失晓了」是天早亮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