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技术交底_第1页
监测技术交底_第2页
监测技术交底_第3页
监测技术交底_第4页
监测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交底统计单位名称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工程名称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下穿通道及滑行道桥工程第二标段交底地点交底时间交底项目监测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一、设计文献交底:设计施工图纸及施工技术规定。二、各工序施工重要内容交底:(1)规定项目部管理、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交底材料,并按规定进行施工。(2)施工办法: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具体施工办法见附页。三、监测规定(1)对基坑周边环境的监测,应在基坑施工之前就开始进行,并将测得的原始数据以及周边的现状统计在案。(2)基坑开挖期间普通状况下每天观察一次,如遇位移、沉降及其变化速率较大时,则应增加观察的次数。(3)观察数据普通应当天填如规定的表格,并及时提供建设、监理和施工等单位。挖土至坑底期间应增加监测次数。(4)每天的数据应整顿成有关表格,并绘制成有关曲线,如位移沿深度的变化曲线,位移及沉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及时提供应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等单位,根据其发展趋势分析整个基坑的稳定状况,方便及时采用安全方法。记录:年月日交底人(签名):被交底人(签名):监测技术交底附页监测目的及内容1.监测目的:通过对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期内的边坡与围护墙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基坑边坡、围护墙以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1)根据现场监测所得数据与预警值进行比较,如果超出某个限值则立刻采用方法,避免支护构造、边坡发生变形破坏;(2)根据监测提供的数据指导现场施工,优化施工组织;(3)根据监测的成果检查和评价支护构造、边坡的稳定性。2.监测内容: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办法。2.1仪器监测本基坑工程安全监测按二级基坑安全监测规定进行,距离基坑3倍开挖深度范畴内的周边道路、建筑和管线属重点监测对象。重要监测内容涉及:(1)基坑内、外观察;(2)围护墙桩顶部水平位移监测;(3)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监测;(4)围护墙桩体变形监测;(5)钢支撑内力监测;(6)地下水位监测;(7)桩内钢筋应力应变监测;(8)土压力监测。2.2巡视检查基坑工程施工和使用期内,每天均应由专人进行巡视检查。基坑工程巡视检查涉及下列内容:(1)支护构造:支护构造成型质量;冠梁、围护桩、支撑有无裂缝出现;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墙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基坑有无涌土、流沙、管涌。(2)施工工况:开挖后暴露的土质状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别;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撑设立与否与设计规定一致;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与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与否运转正常;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3)周边环境:周边管道有无破损、泄漏状况;周边建筑有无新增裂缝出现;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邻近基坑及建筑的施工变化状况。(4)监测设施:基准点、监测点完好状况;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状况;有无影响观察工作的障碍物。巡视检查宜以目测为主,可辅以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并规定做好统计;检查统计应及时整顿,并与仪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和危险状况,应及时告知建设方及其它有关单位。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1.基准点本次工程水平位移基准点应选在稳固可靠的位置,拟设立3个水平位移基准点(JZ1~JZ3);竖向位移基准点可与水平位移基准点共用;基准点布设位置见附图。水平位移基准点点位运用施工方控制点点位,点位标志为埋设混凝土桩,点位稳固可靠。2监测点(1)围护墙顶部水平位移位移监测点围护墙桩顶部水平位移监测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水平间距为20m~4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适宜少于3个,监测点宜设立在围护墙顶。围护墙桩顶监测点采用在围护墙桩顶射入刻有“十”字标记钢钉作为监测标志。根据设计规定及现场状况此工程共设立58个点,布设位置详见附图。(2)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监测点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监测点宜按监测剖面设在坑边中部或其它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剖面应与坑边垂直,每个剖面上的监测点数量不适宜少于5个,间距应为5~10米。根据设计规定及现场状况此工程地面沉降监测点180个点,布设位置详见附图。(3)围护墙桩体变形监测点围护墙桩体变形监测宜布置在基坑周边的中部、阳角处及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水平间距为20m~5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适宜少于1个。因灌注桩已浇筑完毕,测斜管已经无法埋设,宜采用在桩体表面贴设反光片,反光片间距为3-4m。根据设计规定及现场状况此工程共设立522处,布设位置详见附图。(4)钢支撑内力监测点钢支撑内力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监测点宜设立在支撑内力较大或在整个支撑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杆件上;每层支撑的内力监测点不应少于3个,各层支撑的监测点位置在竖向上宜保持一致;钢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支点间1/3部位或支撑的端头;每个监测点截面内传感器的设立数量及布置应满足不同传感器测试规定。根据设计规定及现场状况此工程钢支撑内力监测点64个点,布设位置详见附图。(5)地下水位监测点重要运用水位管和水位仪进行监测,水位管布置在开挖深度有明显变化的部位,每侧布置4个地下水位监测间距100米,本工程共布置8个地下水位监测点。(6)桩内钢筋应力应变监测点桩内钢筋应力应变监测应对桩体全高进行监测,每隔2米布置一种监测点,并在基坑深度变化出增加布置点,即本工程共布设812处桩内钢筋应力应变监测点。(7)土压力监测点土压力监测运用土压力盒在围护构造的迎土侧和嵌固段桩背土侧进行监测,土压力监测点应每隔4-5米布置一种监测点,本工程按质量规定共布置土压力盒406个。监测办法及精度对同一监测项目,监测时宜符合下列规定:①采用相似的观察办法和观察路线;②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③固定观察人员;④在基本相似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水平位移监测(1)水平位移基准网的建立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应采用独立的坐标系,采用LeicaTCA全站仪观察。建立独立的坐标系统时,使坐标系统的横轴或纵轴尽量平行边坡方向,纵轴或横轴的变化量即为边坡位移量。(2)水平位移监测点的监测以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解算出基准点的坐标为基准,对围护墙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点进行监测。水平位移监测点观察采用LeicaTCA型全站仪(0.5〞,1mm+1ppm)双测站极坐标法测定。每次观察前均应对基准点进行监测,确保基准点的稳定性。(3)水平位移监测精度基坑围护墙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精度应根据其水平位移报警值按下表拟定。水平位移报警值累计值D(mm)D<2020≤D<4040≤D≤60D>60变化速率vD(mm/d)vD<22≤vD<44≤vD≤6vD>6监测点点坐标中误差≤0.3≤1.0≤1.5≤3.0注:1监测点坐标中误差,是指监测点相对测站点(如工作基点等)的坐标中误差,为点位中误差的1/;2当根据累计值和变化速率选择的精度规定不一致时,水平位移监测精度优先按变化速率报警值的规定拟定;竖向位移监测(1)竖向位移基准网的建立竖向位移基准网,采用几何水准法,布设成一条闭合水准路线,用精密水准仪和銦钢尺按一级水准测量技术规定施测,经严密平差后计算得到各基准点的高程,作为沉降观察基准。高程系统宜采用国家或测区原有的高程系统,也可采用假设的相对高程系统。(2)竖向位移点的监测竖向位移监测采用几何水准法,将水准基点和监测点布成水准网,用精密水准仪和銦钢尺按二级水准测量技术规定施测,经严密平差计算,求得各观察点的成果。(3)竖向位移监测精度 基坑周边地表、管线和邻近建筑的竖向位移监测精度应根据其竖向位移报警值按下表拟定。竖向位移报警值累计值S(mm)S<2020≤S<4040≤S≤60S>60变化速率vS(mm/d)vS<22≤vS<44≤vS≤6vS>6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15≤0.3≤0.5≤1.5注: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是指对应精度与视距的几何水准测量单程一测站的高差中误差。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监测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监测办法同竖向位移监测。桩体变形监测桩体变形监测宜采用在桩体表面贴设反光片观察桩体各深度处水平位移,桩体变形监测采用在基坑对面垂直于桩体的地方埋设固定点,用全站仪测设各深度处桩体表面距离固定点的水平位移,在变形影响区域外应设立固定点对基坑边固定点进行监测。钢支撑内力监测支护构造内力可采用轴力计量测。内力监测值宜考虑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轴力计的量程为设计值的2倍;内力监测传感器埋设前应进行性能检查和编号。桩内钢筋应力应变监测桩内钢筋的应力应变监测采用钢筋计和应变仪,对桩体的全高进行监测,在进行安装仪器之前要先读取应仪的初始值,在进行监测的过程中随时注意钢筋应力的变化状况。土压力监测土压力监测重要用土压力盒进行监测,在监测的过程中对土压力盒的数值进行统计,随时注意侧面土体对围护构造的压力变化状况,队基坑的土体压力进行全程监测。监测期和监测频率基坑工程监测工作应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监测期应从基坑工程施工前开始,直至地下工程完毕为止。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和本地经验而拟定。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宜减少监测频率。本工程根据施工工期及现场施工状况,监测频率在施工期间开挖1~7天为2次/天,7~15天为1次/天,15~30天为1次/2天,30天后来为1次/3天,预计监测次数为105次左右。当出现下列状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①监测数据达成报警值、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紧;②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③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持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④基坑附近地面荷载忽然增大或超出设计限值;⑤支护构造出现开裂;⑥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⑦邻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⑧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潘漏或流沙等现象;⑨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⑩出现其它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状况。监测报警及异常状况下的监测方法基坑工程监测报警值应由监测项日的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值共同控制。基坑及支护构造监测报警值应根据土质特性、设计成果及本地经验等因素拟定;当无本地经验时,可根据土质特性、设计成果以及下拟定。序号监测项目支护构造类型基坑类别(一级)累计值变化速率绝对值(mm)相对基坑深度(h)控制值(mm/d)1围护墙(边坡)顶部水平位移灌注桩25~300.2%~0.3%2~32深层水平位移灌注桩45~500.4%~0.5%2~33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25~35-2~34支撑内力(60%-70%)f2-当出现下列状况之一时,必须立刻进行危险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构造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用应急方法。①监测数据达成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②基坑支护构造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忽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沙、管涌、隆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③基坑支护构造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曲、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④周边建筑的构造部分、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构造的变形裂缝。⑤周边管线变形忽然明显增加或出现裂缝、泄漏等。⑥根据本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它必须进行危险报警的状况。当监测成果达成报警值时,应及时告知有关各方,方便及时采用有效应急方法。并且观察频率应根据状况增加,直至隐患排除。监测数据解决与信息反馈各项监测数据及时整顿、绘制位移—时间曲线等随施工作业面的推动时间变化规律曲线。对早期时态曲线及时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大变形值,根据时态曲线回归分析成果,结合监控量测管理等级,进行位移,速率综合分析判断,指导施工,反馈设计。基坑监测数据每七天提交监理一次,当发现观察成果达成预警值要及时与监理沟通,以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待工程结束后,进行最后成果整顿,形成多个观察成果表、绘制多个曲线图及撰写变形分析意见,形成监测工程技术报告提交监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严格恪守本单位《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手册》,认真贯彻以“防止高空坠物、触电、坍塌、机械伤害为重点,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控制管理,杜绝重大伤亡事故,保护员工安全健康。”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文明施工、减少污染、节能降耗、保护生态环境。”的环境方针。①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环保政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