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8_第1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8_第2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8_第3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8_第4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朴实清新的语言,学习用平实的叙述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情感的方法。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品味文章重点词句、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培养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3.感悟莎莉文老师爱的教育的源泉及海伦·凯勒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二、教学重难点1.理清文章两条并行的线索,一是莎莉文老师爱的教育,一是海伦·凯勒对爱的逐渐感悟的过程。2.理解标题中“再塑生命”的含义,通过对课文的阅读,让心灵接受一次爱的教育。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海伦·凯勒的资料,以及古今中外自强不息的人物的事迹。2.制作带有重点问题及重点语句、课文插图等的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问题追思简介《千手观音》,出示“感动中国”给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邰丽华的颁奖词: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再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今天我们也来看看这么一位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仍对健康人格和生命热爱追求的女性——海伦·凯勒。海伦·凯勒是个奇迹,那么,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是谁引领海伦·凯勒走上了漫长的人生路,是谁把海伦·凯勒带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是谁给海伦·凯勒再塑了生命?今天,我们学习海伦·凯勒口述的一篇文章《再塑生命的人》,一起来解开这个谜。(二)人物介绍,奇迹震撼【播放海伦·凯勒的影音资料】直观了解作者作品。罗斯福夫人说:“人类精神的美一旦被认识,我们就永远不会忘记。在她的生活和生活乐趣中,凯勒小姐给我们这些没有那么多困难需要克服的人们上了永远不能遗忘的一课——我们都希望这部书有越来越多的读者,让她的精神在越来越广的范围内传播。”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她一岁半时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随之又丧失了说话能力。然而就在那个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秀的成绩从大学毕业,成为一名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后来成了卓越的社会活动家,她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和聋哑人的教育筹集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的士兵。她受到人们的崇敬。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之一。教育的奇迹──莎莉文老师简介【课件展示简介内容】安妮·莎莉文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小时候因一场眼疾失去大部分视力。1880年10月进入帕金斯盲人学校。此间经过两次眼部手术,安妮的视力得到部分恢复。从帕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后,1887年3月,安妮来到海伦·凯勒家做家庭教师,从此一生致力于对海伦的教育。(三)走进海伦的世界1.利用题目进行复述,整体感知,初探“感激”(1)复述文章:学生自读课文,准备复述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复述原文。要求:能够引用原文的尽量引用原文;能概括主要事迹。【师生互动】学生复述,师生互评中激励学生大胆发言,同时提醒复述的详略、事件的核心要点以及语言的规范。【教师总结】学生能否扣住标题“再塑生命的人”,谈出对“我”的改变和“我”的感激。(2)【问题引领】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再塑生命的人”,“再塑生命”指什么?海伦·凯勒在这篇文章里为什么把她的老师安妮·莎莉文称之为“再塑生命的人”?【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围绕“再塑”一词,教师追问怎样再塑,有何事,有何影响?【师生总结】莎莉文老师教会了海伦这个既盲且聋又哑的残疾人学习知识,体悟情感,即重新塑造了海伦的生命,表达了海伦对莎莉文老师的无尽感激。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可参考【微教案:题目的含义】2.利用提纲挈领的句子概括事件,体会“再塑生命”的历程(1)“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结识莎莉文老师前是无尽的黑夜与迷茫。作者开篇以“一生”“最重要的一天”“截然不同”“感慨万分”“不寻常”等词向读者引出莎莉文老师。(2)“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教“我”识字,认识字的“我”开始感受幸福的复苏,并感受、懂得爱。(3)“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热切的求知欲被激发。3.深入研讨,见证“再塑生命”的过程【问题引领】刚才我们大家一起概括了“再塑生命”的历程,那么同学们现在对“再塑生命”是怎样理解的呢?【小组交流】“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明确:(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是用其喻义)。(2)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教师小结】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四)感悟人物的精神1.用圈点评注法,标划文中带给你启发和触动的词、句,并在其旁标注阅读感受学生展示,师生互动点评。预设与相机点拨:(1)学生圈点开头段中对莎莉文老师带给“我”影响的高度评价系列词语。【教师点拨】叙事类作品,开头常以凝练语言,奠定全文抒情基调,掌握这一点,利于把握全篇。(2)品读能突出莎莉文老师教“我”学习“水”这个词不易的过程。播放【课文朗读】如:“我”不能分清“杯”和“水”时,“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坏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的动作描写,既可呼应前文“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又能为下文表现莎莉文老师对“我”耐心、智慧的教育引导做铺垫。再如:对莎莉文如何帮助“我”战胜挫折的词句批注。“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莎莉文老师的爱心与耐心。“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体现了莎莉文老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的智慧。【教师明确】莎莉文老师的爱心与耐心,莎莉文老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的智慧,再次深化“再塑生命”——她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爱心点燃了一个苦闷和寂寞的残疾儿童心灵深处的火花,帮她走向成功。(3)结尾处“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表面说文字的神奇,实则暗示知识带来的力量。它使“我”感受到了快乐,看到了光明,感受到幸福,因而,“我”觉得世界充满了花香,洋溢着光彩。“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海伦热切求知欲被激发。【教师明确】带给“我”的影响,恰恰最能传达“我”的感激!再次印证“再塑生命”,表现“我”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和感激。朴实的语言,让人感到亲切;华美的语言,可以点亮文章的色彩。孔子有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说,一篇文章不要太通俗,也不要太华丽,两者结合才最佳。本文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叙事语言朴实亲切,后文对大自然描写的句子用词却极其华美,如“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等,仿佛茵茵绿草上绽开着鲜花,给人不一样的美感。2.创造奇迹的这两个人即安妮·莎莉文和海伦·凯勒,你最欣赏她们的什么特点?【明确】(1)莎莉文老师:深谙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法,循序渐进,充满爱心。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式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可以说,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艺术家。(2)海伦·凯勒:求知欲强、善思好学、坚毅而情感丰富。海伦成为不平凡的人,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也是她主观努力的结果。本文向我们展示了儿时海伦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起步的足迹。(提醒:若时间充裕,应该结合原段原句,亦可与上文圈点评注相结合。)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倾诉了她对生活的礼赞。其中假定自己获得视力后第一天凝视莎莉文的情节就充分表现了她的感念和尊敬。文中说:如果我有三天视力的话,我该看些什么东西呢?第一天,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首先,我想长久地凝望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的脸。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她就来到我面前,给我打开了外面的世界。为了将她珍藏在我的记忆中,我不仅要看她脸部的轮廓,还要仔细研究她的容貌,找出同情心的温柔和耐心的活生生的迹象,她就是靠这些完成了教育我的艰巨任务的。我想从她的眼睛里看出使她能坚定面对困难的坚强个性和她经常向我展露出的对于全人类的同情心。【教师小结】如果说黑暗与光明之间隔着一条河,莎莉文就是那座从黑暗通向光明的桥。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那颗纯净的心灵的照耀下快乐地成长,她虽然看不见阳光,但她能感觉到来自莎莉文老师的爱的光芒。影片《美丽心灵》中女主人公说“爱能改变一切”,因为莎莉文老师,我们对此深信不疑。(五)爱要说出口写出手师生根据本节课所点评的句子,商定几个句子或段落,进行朗读训练,学有余力的孩子当堂有选择地背诵。如:“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教师点拨】朗读注意捕捉关键词,注意海伦·凯勒前后的变化,以声调的抑扬顿挫、关键词重读等,来传达情感。学生从莎莉文老师身上,可以学到一种爱心。适时加入小练笔,请学生结合自身感受,谈谈“爱”,注意锤炼语言。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拓展延伸大语文【教师提问】培根论说人生时,曾意味深长地称颂残疾人“总是和上帝扯平了的”。请大家联系阅读体验,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答案示例:奥斯特洛夫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