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北师大版选修4学案第六章章末优化提升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历史北师大版选修4学案第六章章末优化提升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历史北师大版选修4学案第六章章末优化提升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历史北师大版选修4学案第六章章末优化提升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历史北师大版选修4学案第六章章末优化提升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优化提升一、正确理解中国古代近代科技人物1.作为世界的文明中心之一,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除此之外,中国的中医药学是最具民族特色的科学成果之一。李时珍作为中国传统中医药学的代表性人物,他在多年行医、走访长江、黄河流域众多地方并广泛搜集药物标本和民间药方的基础上,撰写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专著——《本草纲目》,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2.延及中国近代,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留学美国的学生,回国后担任铁路工程师,率领中国工程人员,克服重重困难,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成为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并为建立中国铁路近代化制度做出了卓越贡献。3.李四光从地质运动的观点出发所建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成为世界地质学界具有独创性的学说,此后,他所建立的一些理论模型对我国的石油探测和地震预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4.从科学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而言,他们不可能与伽利略、牛顿、法拉第、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比肩,但就中国而言,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人物。二、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应用之间的关系1.科学精神主要是指科学主体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其具体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2)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3)辩证的怀疑和批判意识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4)协作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构成要素。2.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质和灵魂。对于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科学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就自然科学的表现形态而言,有三种不同层次的类型:一是科学精神;二是科学知识;三是科学的应用。15、16世纪以后的西方,就自然科学发展的一般趋向而言,主要是在科学精神领域中取得了巨大进展,如探索自然规律以表现人的价值和能力,尊重客观规律以准确揭示自然发展的因果关系,只相信事实不迷信权威,只相信相对真理不承认绝对真理等。同时,在自然科学知识的积累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为近代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学科的形成和近代教育的重大改革奠定了基础。科学精神通过科学知识的传播在社会上深入人心,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使科学在生产领域广泛持久的应用成为可能,科学在实践领域所表现出的巨大威力,使人们更加认同科学精神,更深入地探索自然的奥秘,更加强烈地追求科学知识,进而在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应用三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3.古代中国的自然科学研究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立足点放在了应用领域。正是因为15世纪以后的中国自然科学没有走上良性循环的正确道路,其落后的趋势已不可避免。在技术领域,虽然中国同西方相比没有明显处于落后地位,但其发展速度趋缓,优势地位的丧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后来的历史发展表明,中国在技术领域的落后,其原因在于自然科学的落后,而自然科学的落后,就其本身而言,是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领域的落后造成的。eq\a\vs4\al([真题练])1.材料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发现德国大长和各科学长都是每年更迭一次,由教授会公选。1916年底他被任命为北京大长。此前的北大,校长独揽大权,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等少数几个人办理,连各科学长也无权与闻其事。蔡元培接任校长后,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凡大学“立法”均须评议会通过;同时,它又是全校最高权力机构,凡重要事项经评议会审核通过才能付诸执行。评议会由评议员组成,校长是当然的议长,评议员包括各科学长、主任教员和各科教授。此后,蔡元培又组织选举产生各学科教授会,规划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他聘请教员不拘一格,不问思想流派,只问学问能力。1919年3月,《东方杂志》载文称蔡元培“使数年来无声无臭生机殆尽之北京大学挺然特出,褒然独立……学风丕振,声誉日隆”。——据周天度《蔡元培传》(1)根据材料,指出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校务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大务改革的特点,并评价蔡元培的贡献。解析(1)从蔡元培在德国的经历、当时北京大学管理体制的弊端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2)首先从管理、办学思想等角度归纳特点,然后联系北京大学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等相关知识评价蔡元培的贡献。答案(1)北大原有管理体制存在严重弊端;蔡元培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善于借鉴国外教育管理经验。(2)特点:成立相应管理机构,权力下移;教授治校;兼容并包。贡献:力倡并推行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使北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推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2.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代表着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作为一名医生,李时珍非常注重药物名实的考证。鉴于历代本草虽屡经修订,仍有不少错误,于是他立志重修本草,经过多年寻访,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生姜是味常用药,可历代药书都强调生姜不可多食、久食,但未提及生姜的害处。李时珍便天天食之,结果“眼发热”,后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食姜久,积热患目疾,珍屡试有准。”——摘编自卢嘉锡《中国科学技术史》等材料二《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但已谈到接种疫苗以防治天花及今天仍在应用的一些医药用品。欧洲学者普里高津在论及《本草纲目》等中国古代医药学著作时曾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首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然性,研究协调与协和。现代新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时珍从事药物研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本草纲目》的优点。(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本草纲目》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特点和地位。解析(1)第问,据材料一“作为一名医生,李时珍非常注重药物名实的考证”得出,药物研究与行医相结合,据材料一“李时珍便天天食之,结果‘眼发热’,后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食姜久,积热患目疾,珍屡试有准’”得出,李时珍重视亲身实践,具有精益求精的态度;第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分类、药物品种、内容以及吸收前人经验等方面得出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涉及多门学科,收集的药物品种丰富,图文并茂。(2)第问依据材料“接种疫苗以防治天花及今天仍在应用”“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然性”的信息来归纳作答;第问据材料二“欧洲学者普里高津在论及《本草纲目》等中国古代医药学著作时曾高度评价”得出,古代科技文明在古代世界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答案(1)特点:药物研究与行医相结合;重视亲身实践;具有精益求精的态度。优点: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涉及多门学科(分类细致);收集的药物品种丰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2)特点: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整体性。地位: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eq\a\vs4\al([自选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受家庭的熏陶,张仲景自幼便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医学典籍。他对扁鹊精湛高明的医术由衷佩服,对医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拜著名中医张伯祖为师,并继承了他刻苦严谨的特点。张仲景依据《素问》《九卷》等医学典籍,同时借鉴当时各家医术,与个人丰富的医学实践相结合,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编撰出《伤寒杂病论》。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记载了对自缢者进行急救的方法,其操作步骤与现代急救时的人工呼吸法基本一致。还首次记载了药物灌肠术,并对胆道蛔虫的临床综合表现进行了最早的文字记录,还记载了治疗胆道蛔虫的方法和药物。——摘编自刘瑛等《漫谈医圣张仲景的贡献与成就》(1)根据材料,概括张仲景得以编撰《伤寒杂病论》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成就。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受家庭的熏陶”“对医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刻苦严谨”“依据……医学典籍”“借鉴当时各家医术”“个人丰富的医学实践”等概括即可。(2)根据材料信息“记载了对自缢者进行急救的方法”“首次记载了药物灌肠术”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形成、对后世医学发展的推动等方面回答即可。答案(1)受家庭的影响,对医学感兴趣;总结吸收前代医学著作和各家医术,并结合自己的行医实践;个人的不懈努力。(2)记录了多种治疗方法,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对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2.李时珍和牛顿是世界公认的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都留下了影响深远的经典巨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李时珍在艰巨的研究工作中,“无书不读”,涉猎诸家……1552年(明嘉靖三十一年)李时珍35岁时,开始了《本草纲目》的写作。在编写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篓,带着学生和儿子建元,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广大地区,以及牛首山、摄山、茅山、太和山等大山名川,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参阅各种书籍八百多种,历时二十七年,终于在他六十一岁那年(1578年)写成。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材料二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花费18个月时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书中全部的论述都以命题形式给出,每一个命题都给出证明或求解,所有的求证求解都是完全数学化的,必要时附加推论,而每一个推论又都有证明或求解。只是在牛顿认为某个问题在哲学上有特殊意义时,他才加上一个附注,对问题加以解释或进一步推广。(1)据材料一,指出李时珍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编写《本草纲目》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最大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从这两位科学家身上学到的高贵品质。解析(1)第问主要方法,据材料一“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参阅各种书籍八百多种”得出研读、请教,据材料一“历时二十七年,终于在他六十一岁那年(1578年)写成。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得出实践、总结;第问主要原因,据材料一“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得出纠正错误,补充不足。(2)第问特点,据材料二“书中全部的论述都以命题形式给出,每一个命题都给出证明或求解,所有的求证求解都是完全数学化的,必要时附加推论,而每一个推论又都有证明或求解”得出特点是数学化;第问影响,据材料二“1687年,他花费18个月时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标志着经典力学的创立。(3)从李时珍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牛顿著作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两位科学家共同的高贵品质:治学严谨,刻苦钻研,求真创新。答案(1)方法:研读、请教、实践、总结。原因:纠正错误,补充不足。(2)特点:数学化。影响:标志着经典力学的创立。(3)品质:治学严谨,刻苦钻研,求真创新。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铁路多系借外款兴筑,路权之损失姑不具论,即就路工本身而言,掌理工程之高级人员多属外籍,不但薪给特殊优厚,而且常需假事权于翻译,而不肖之徒则不免从中作弊,而购料有折扣,包工有陋规(旧时多指不正当的收费常规),国家损失甚大,铁路之成本亦自然提高。——凌竹铭《詹天佑先生年谱》材料二“在我受命此工作前,即使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因为要开山凿石,并且修建极长的隧道!”“夫本路当建筑之初,工程浩大,同事各员,昼夜辛勤经营缔造,常患难齐欧美,鄙人默坐而思,亦夫战战兢兢,深虑有志未能,莫敢自信。今幸全路告竣……”——詹同济《詹天佑日记书信文章选》就全路建筑工款平均每公里支出来看:津浦铁路119000元、京汉铁路95600元、京奉铁路94600元、京张铁路48600元。——高宗鲁、凌鸿勋《詹天佑与中国铁路》(1)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中国修建铁路成本高的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京张铁路修建的特点。从中体现了詹天佑怎样的品格?解析(1)关注材料一的关键信息“多系借外款兴筑”,可见资金缺乏,举借外债;“掌理工程之高级人员多属外籍”,可见高薪聘用外方人员,技术力量薄弱;“常需假事权于翻译”,可见依赖翻译;“不肖之徒则不免从中作弊,而购料有折扣,包工有陋规”可见经办人员从中作弊。(2)第问特点,注意材料二的关键信息:“昼夜辛勤经营缔造,常患难齐欧美,鄙人默坐而思,亦夫战战兢兢,深虑有志未能,莫敢自信。今幸全路告竣”说明是中国自主设计施工;“工程浩大”;对比其他铁路的支出,“京张铁路48600元”说明成本低廉。第问品格,从材料中可见詹天佑热爱祖国,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答案(1)原因:资金缺乏,借外债;技术力量薄弱,高薪聘用外方人员;依靠翻译,难以监督;经办人员从中作弊(或获取购料回扣、包工有不正当的收费规则)。(2)特点:中国自主设计施工;工程浩大、艰巨;成本低廉。品格:爱国;奉献;勇于担当。(任答其中一点即可;符合题意,言之成理亦可)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蔡先生的人格,是儒家教育理想的最高的表现。陈独秀悼念蔡元培写道:“一般地说来,蔡先生乃是一位无可无不可的老好人;然而有时有关大节的事或是他已下决心的事,都很倔强地坚持着,不肯通融,虽然态度还很温和;这是他老先生可令人佩服的第一点。”材料二蒋梦麟在《苦难与风流》中写道,蔡元培主持北大时,“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谈。”——以上摘编自《角色·十性: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1)材料一、二对蔡元培先生的评价有何不同?(2)据材料一、二,指出蔡元培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社会实践对近代中国所产生的影响。解析(1)材料“然而有时有关大节的事或是他已下决心的事,都很倔强地坚持着,不肯通融,虽然态度还很温和”注重的是蔡元培的个人的品格,材料主要讲述的是蔡元培主持北大时“兼容并包”,倡导思想自由。(2)第问时代特征,结合材料一认为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材料二提出宣扬西方的资产阶级文化。第问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有利于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答案(1)不同:材料一着重个人品格,认为蔡元培性格温和又坚持原则;材料二着重社会行动,认为蔡元培在北大兼容并蓄,推动了思想自由。(2)特征:既受传统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又宣扬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影响: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变革,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哥白尼是一位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是太阳系日心说的创立者,也是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1496到1506十年间,他到意大利求学,主要攻读医学、法律、神学等专业,还钻研了大量的古希腊著作。哥白尼的天才在于体系的建构,他的伟大成就是《天体运行论》。在此著作中,他提出地球和其他行星每天围绕着它们自己的轴自转,同时每年又围绕静止的太阳运转。明末清初,随着“西学东渐”,哥白尼的学说传入中国。成书于1640年的《历法西传》介绍了《天体运行论》的卷次目录及一些观测结果,但对日心地动说没有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