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教案设计_第1页
《泊秦淮》教案设计_第2页
《泊秦淮》教案设计_第3页
《泊秦淮》教案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泊秦淮》教案设计

《泊秦淮》是唐代家杜牧的诗作。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

分享了《泊秦淮》的,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听老师朗读一首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

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是谁写呀?(杜牧《山行》〉)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诗人?(唐代)唐代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呀?最著名的两位诗

人是谁呀?(、)后人把李白和杜甫一起合称为“大李杜”。

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杜”,你们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吗?(杜指的是杜牧)那李呢?指的是擅长写的唐代诗人。为了有别于“大李

杜”,后人把李商隐和杜牧一起合称为“小李杜”。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

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有谁知道这条河在哪呀?(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

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

方。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

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

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板书:泊秦淮)

这是一首绝句还是律诗呀?(五言绝句)

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感悟。

三、学生示范朗读再全班齐读。

四、赏析诗歌。

1、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两句是写什么的?(写景)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

觉?(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

谁来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

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

“笼”是什么意思?(笼罩)“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天气寒冷,表明这是

深秋时节)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心的冷)

2、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请同学们看一下注解。(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

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

“犹唱”就是“还在唱”。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

之音!最后二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不是)大家想一想,歌女以卖唱为生,既

然是卖唱,就要有听众,有点歌者。没有听众,歌女也无意唱这个曲子。

大家想一想,这些听众可能是哪些人?(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还有金钱、

有时间、有心情听曲子应该是些豪门贵族)

这些豪门贵族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而且是在国难当前的情况下,

可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沉湎酒色,寻欢作乐,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

生活)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景象,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感

慨、鄙视、忧伤、悲愤)

所以“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

借题发挥,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种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陈后

主醉生梦死,亡了国,这些豪门贵族不以为鉴,一样会步陈后主的后尘,除了

忧伤、悲愤、鄙视外,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中,我们还可感受到作者那颗

忧国忧民的心。

板书:借题发挥

商女豪门贵族

主题:对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五、齐读并背诵全诗。要求:读出忧伤、悲愤。

六、积累:

1、《题临安邸》。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

[翻译]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湖中的游客皆达官贵人,

他们通宵达旦与歌*舞女一起寻欢作乐,纸熏金迷,这种情况不只何时才能罢

休?暖洋洋的春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他们忘乎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

竟把杭州当成了汴州。

[简析]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

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

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

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

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

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

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

平景象。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

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

感概。“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

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不能理解

为一般游客,它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

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

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

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这首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

己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反思:

问题:本次公开课教学流程基本符合了本来的设计方向,但是在具体执行

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首先,导入设计本来想以历史背景导入,让学

生深刻的理解晚唐的社会、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诗,才能更好地理解

诗歌,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由于语言引导不到位,没有达到预想效果,导致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完全投入其中,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其次,在讲授诗歌

的过程中,作为绝句,应该注意体裁,要把握住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的特

点要求,但是我在讲授诗歌的过程中忽略了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

意。

在论语讲解过程中,没有更好地关注学生思考、表达,对于简单的论语内

容,可以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进行理解,感知,以后要注意改进。

课外的一些思考:公开课结束后,我想了很多,为什么这些问题静下来的

时候,自己都能找出来,而在讲课之前却没能及时纠正呢?在找周校长评课时,

周校长问我,“你觉得自己的课讲得怎么样”,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