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程序中的基本元素》教学设计_第1页
《认识程序中的基本元素》教学设计_第2页
《认识程序中的基本元素》教学设计_第3页
《认识程序中的基本元素》教学设计_第4页
《认识程序中的基本元素》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识程序中的基本元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粤教版信息技术(必修一)高一年级下册第四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

第一课《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第三框《认识程序中的基本元素》

【课标要求】

认识程序中的基本元素常量、变量、函数、运算符、表达式、语句等,领

会它们的作用,能够读懂和编写简单的计算机程序。

【教材分析】

粤教版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材是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按照“信息的

获取与评价一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一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于管

理''这一线索呈现学习内容。《认识程序中的基本元素》是第四章信息的加工与表

达(下)的一小节重要内容。第四章承接了第三章中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引

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认识计算机程序的基本特征。

【学情分析】

结合数学中的圆的周长和面积案例以及生活中的案例交流中发现部分学生

对计算机程序中的基本元素的认识不够,只是知晓简单的数值型数据区分,却忽

视了程序中每一个元素的作用,以及读懂和书写简单的程序语句。因此,通过设

置例题程序,模仿书写程序语句,能够顺利学到知识同时解决疑惑。进一步学习

编制程序解决问题章节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读懂简单的程序,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编程的兴趣。

2、能力目标:

掌握程序中常用的基本元素,提升自己辨别、认知、计算、书写能力。

3、知识目标:

理解和掌握常量和变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会计算表达式的值,提升学生

的计算思维能力;能读懂简单的程序,培养学生编程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区分常量和变量,求解表达式的值,初步形成以信息技术学科方

法观察计算机程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示计算思维。

难点:读懂简单的计算机程序,形成计算机编程的意识。

【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1、任务型教学法。通过4个简单的程序,让学生自主学习,产生疑问,整

个过程发现问题到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问题和解决疑惑,分体现学生的主动

性,积极性。

2、讲授法。根据教材知识要求,重难点内容采用讲授的方式,针对学生容

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正确的讲解和引导。

3、小组探究法。单个学生处理一个完整的程序总显得势单力薄,任务完成

起来吃力,课堂教学进度和任务也会受到影响,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可以看到学

生热烈地讨论探讨,效率高,将课堂教学内容屡清拨顺。

(-)学法

1、自主探究法。通过任务程序,辅助学生进行结合理论知识鼓励学生尽可

能去看,给充足的时间主动学习知识,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

2、合作交流法。利用同学之间、同小组成员之间的思考,解决自己存在的

疑惑,教师聆听小组引导小组分析问题中的不足,争取在回答前改正。

3、归纳总结法。通过对具体简单案例的联系,掌握和理解计算机程序中基

本元素的作用,读懂简单的计算机程序。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产生疑问

思考: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会出现常量、变量、函数、运算符、表达式、语

句等,这些都是计算机语言的基本元素,请同学们结合教材79页的相关内容试

找出其中有哪些基本元素?并标记出自己的疑惑。

(设计意图:新课程要求在课堂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结合

理论知识,鼓励学生尽可能去看,给充足的时间主动学习知识,让学生带着疑惑

学习。)

二、生活探索,引入变量

杯子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带着疑惑观看幻灯片展示的两幅图片,第一幅

图向玻璃杯中正在倒入一杯纯净水,第二幅图正在倒入可乐。玻璃杯中可以放水

也可以放可乐,可以放一升、十升水,也可以啥都不放。这里的可乐或者水,就

是我们的变量类型;一升、十升、空,就是我们的变量的值。

变量就像一个容器一样,计算机语言也提供了类似生活中的变量的概念。

何为变量?何为常量?

(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中学生常见的物品玻璃杯入手,可以直接拉近课程

与学生生活的关系,进而引发学生关于变量的思考。)

三、任务探究,理解程序中的基本元素

变量: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可以发生改变的量。

Dim变量名As数据类型

字符型变量要跟“$”符号

(Dim的由来:原来是这样,在早期版本的BASIC语言中,Dim是为了声明

数组的维数(Dimension),后期的BASIC语言中,由于兼容性原因,就沿用了

最初的用词。)

常量: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始终不能被改变的量。

Const常量名=值

字符型常量要用引号引起来

数据类型,为了使程序设计语言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各种各样的数据,一般

将数据抽象为若干种类型。数据类型就是对某些具有共同特点的数据集合的总称。

数值型(Numeric)

字符串(String)

布尔型(Boolean)用于逻辑判断,0转换为False非0转换为True

说了这么多,我们先用简单的例子来熟悉下常量和变量

任务1:探究圆的周长中,哪些是常量?

PrivateSubCommandl_Click()//是命令按钮Command1的单击(Click)事

件处理程序的起始句,在其下编写实现该事件过程的程序。

Constpi=3.14

DimrAsSingle//r表示圆的半径,r的值是通过键盘输入,给它赋值。

DimCAsSingle//C表示圆的周长C的值是在程序中通过计算给它赋值,变量

的值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是可以改变的,即可以重新给它赋值。

r=Text1.Text

C=2*pi*r

Text2.Text=C

EndSub

任务2:(可多选)探究圆的面积程序中,哪些是变量?

PrivateSubCommandl__Click()

Constpi=3.14

DimrAsSingle

DimSAsSingle

r=Textl.Text

S=pi*r*r

Text2.Text=S

EndSub

任务3:(可多选)探究字符型变量?同时解答学生课本任务对程序的疑惑

PrivateSubForm_Click()

xml$="刘”

xm2$="丽”

dml=Asc(xml$)

dm2=Asc(xm2$)

Print"字符”

Print”机内代码是:”

Printxml$

Printdml

Printxm2$

Printdm2

EndSub

函数

Abs():求绝对值的函数

Sqr();求算术平方根的函数

运算符与表达式

算术运算符按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

字符串运算符:和“+”(功能都是将两个字符串连接起来组成新

的字符串)

“十”的运算规则:“+”号两边的运算对象应都是字符型数据,如果两

边都是数值型数据则为算术加法运算;如果一个为数值型字符,另一个为数值

型,则自动将数字字符转换为数值,然后进行算术运算;若一个为非数字字符

型,另一个为数值,则系统出错。

的运算规则:不论号两边的运算对象是否哪种类型,系统都先

将运算对象转变为字符型数据,然后再进行连接运算。

关系运算符用于对两个表达式的值进行比较,返回逻辑值一一真(True)或假

(False)

任务4:认真领会表中所列出来的四类表达式,并能够计算表达式的值

表达式类型运算符表达式

(5-3)*6

算术表达式+_*/

6-abs(3-12)

字符串表达式+&“I”+“2”

4<3

关系表达式=<><>>=<=

32<100

(l>2)and(3<4)

逻«(n]箱y-o表达'4--式4^Andornot

Not(l>2)

6-3-sqr(36)not(not(3>=4))(2>3)or(3>4)

语句:

赋值语句用一个“=”表示,这里不表示数学中的“等于",而是表示赋

值:把符号右边的变量、表达式、数值赋给符号左边的变量名。如下面的语

句:

c=2*pi*r;〃计算,2*pi*r获得的值,存放在变量名为c所指的

内存中,计算圆的周长。即把“=”右边表达式计算的结果值赋给变量c

s=pi*r*r;〃同上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完成之后,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感觉有好的地方也有不

尽如人意的地方,反思如下:

优点:按照教学设计完整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教学任务,力求体

现了教学目标,重点清楚,难点有所突破,整个课堂基本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

特点。落实知识点常量变量和数据类型设置传统的学生作答方式,能够及时发

现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从而有助于更好的落实知识。学生的参与性非

常强,几乎是百分百的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