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_第1页
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_第2页
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_第3页
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_第4页
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第四篇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

第二十二章动物类生药[概论]动物类生药(animaldrags)在我国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4千年前甲骨文就记载麝、犀、牛、蛇等40余种药用动物。3千多年前我国就开始了对蜜蜂的利用。2千多年前就有对珍珠、牡蛎养殖的记载。从本草著作的记载来看:《神农本草经》已收载动物药65种。其中如鹿茸、麝香、牛黄等至今仍为常用品种。唐代《新修本草》记载有128种。明代《本草纲目》收载461种,并将其分为虫、鳞、介、禽、兽、人各部。清代《本草纲目拾遗》又收载160种。就全世界范围看,已研究和使用的动物药超过3000种。1977年出版的《中药大辞典》收载动物药740种。1979~1982年出版的《中国药用动物志》一、二集收载药用动物共832种。《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动物生药42种。据近年报道,我国动物药有900余种,药用动物则达1564种。

[分类]按药用部位常将动物类生药分类如下:(一)全动物类水蛭、地龙、全蝎、蜈蚣、土鳖虫、斑蝥、红娘子、青娘子、海龙、海马、金钱白花蛇、蕲蛇、乌梢蛇、蛤蚧等。(二)角骨类鹿茸、鹿角、羚羊角、水牛角、龟甲、鳖甲、豹骨、穿山甲等。(三)贝壳类牡蛎、石决明、蛤壳、珍珠母、瓦楞子、海螵蛸等。(四)脏器类哈蟆油、熊胆、鸡内金、紫河车、桑螵蛸、海狗肾、鹿鞭、鹿胎等。(五)生理病理产物珍珠、蟾酥、牛黄、麝香、僵蚕、五灵脂、夜明砂、白丁香、蝉蜕、蛇蜕、蜂房、蜂蜜、马宝、狗宝等。(六)加工品阿胶、鹿角胶、鹿角霜、鳖甲胶、龟甲胶、水牛角浓缩粉、血余炭、人工牛黄等。[活性成分](一)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类(二)甾体类(三)生物碱类毒素(四)萜类重要动物类生药选论鹿茸CornuCerviPantotrichum[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NipponTemminck马鹿C.elaphusL.雄鹿未骨化密生绒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鹿茸[动物形态]梅花鹿体长约1.5m。耳大直立,颈及四肢细长,臀部有明显的白色臀斑,尾短。雄鹿第二年开始生角,不分叉,密被黄色或白色细茸毛,以后每年早春脱换新角,增生1叉,长全时共有4~5叉。眉叉斜向前伸,第二枝与眉叉较远,主干末端再分小枝。雌鹿无角。冬毛厚密,呈棕灰色或棕黄色,四季均有白色斑点,夏毛稀薄,无绒毛,红棕色,白斑显著。马鹿体形较大。身长2m多,冬毛灰褐色,臀部有黄赭色斑。夏毛较短没绒毛,呈赤褐色,无白色斑点。角叉多至6叉以上。梅花鹿马鹿[产地]花鹿茸主产于吉林、辽宁、河北等省,品质优。马鹿茸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等省区,现均有人工饲养。[采制]目前我国分锯茸和砍茸两种方法。主要是经“水煮、烘烤、风干”方法加工而成。锯茸一般从第三年的鹿,开始锯取,二杠茸每年采收两次,第一次在清明后45~50天,习称“头茬茸”,立秋前后锯第二次(二茬茸);三岔茸只收一次,约在7月下旬。锯下的鹿茸进行排血、清洗消毒,置沸水中反复烫,使茸内血液排出。然后晾干、烘干,最高不能超过60℃。最后一步是要凉透。马鹿茸加工方法与花鹿茸不同处是煮烫时不要排血,煮烫和干燥时间比花鹿茸要长。砍茸将死鹿或老鹿头砍下,再将茸连脑盖骨锯下,刮净残肉,反复用沸水烫,放通风处晾干至室内风干。[性状]花鹿茸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上端较密,下端较疏;分岔间具1条灰黑色筋脉。锯口黄白色,外围无骨质,中部密布细孔。体轻,气微腥,味微咸。具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略呈弓形,微扁,枝端略尖,下部多有纵棱筋及突起疙瘩;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二茬茸的特征是其挺长而不圆,下部有纵棱筋。皮灰黄色,茸毛较粗糙,锯口外围多已骨化。体较重。无腥气。质较次。马鹿茸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二个者习称“莲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或更多。最多可分至“九岔”。按产地分“东马鹿茸”和“西马鹿茸”。均以茸形粗壮、饱满、皮毛完整、质嫩油润、无骨棱、无钉者为佳。砍茸为带头盖骨的鹿茸。茸形与锯茸相同。脑盖骨壁较薄,前端较平齐,后端有一对弧形的头骨,习称“虎牙”。气微,味微咸。鹿茸[化学成分]鹿茸主要含氨基酸,含量达50.13%,其中以甘氨酸、谷氨酸、脯氨酸含量最高。胆甾醇类,如胆甾醇肉豆蔻酸酯、胆甾醇油酸酯等。脂肪酸类,如月桂酸、肉豆蔻酸等。多胺类,如精脒、精胺等。此外尚含硫酸软骨素A等酸性多糖类、脑素约1.25%、雌酮、雌二醇及26种微量元素。[理化鉴定](1)取粉末约0.1g,加水4ml,置水浴上加热15min,放冷滤过。取滤液1ml,加茚三酮试液3滴,摇匀,加热煮沸数min,显蓝紫色;另取滤液1m1,加10%氢氧化钠液2滴,摇匀,滴加0.5%硫酸铜溶液,显蓝紫色。(2)薄层色谱[药理作用]①强壮作用②对神经系统的作用③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④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促进创伤愈合等作用。[功效]性温,味甘、咸。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用于治疗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等病症。用量1~2g,研末冲服。[附]鹿角为马鹿或梅花鹿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分别称为“马鹿角”、“梅花鹿角”、“鹿角脱盘”。鹿角胶为鹿角加水煎熬,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呈黄棕色或红棕色,半透明。质脆、易碎,断面光亮。能补血益精。鹿角霜为鹿角去胶质的角块。鹿茸混淆品市上销售的混淆品有驼鹿茸、驯鹿茸、狍茸、草鹿茸、水鹿茸、白唇鹿茸及赤鹿茸等。伪品多见砍茸伪品。有用某种兽头装上两支类似砍茸的伪造品,或在一块平板上装有两支似二杠或三岔的鹿茸伪制品。主要鉴别特征:“鹿茸”基部附有全头顶或呈平板状“脑盖骨”,颅壁极厚,并有粗大的壁窝和支架。两茸间距太小,几呈平行或少于四指。主枝太粗、太长,侧枝太短、太细,分枝方向呆板不自然。茸毛太稀少。水浸后皮“骨”易脱离,骨架烧之冒烟,有塑料气味,说明多为外包兽皮的塑料制品。蛤蚧Gecko本品为脊索动物门壁虎科动物蛤蚧GekkogeckoLinaeus的干燥体。全年均可捕捉,除去内脏试净,用竹片撑开,使全体扁平顺直,低温干燥。主产于广西、云南、广东等地,可人工养殖。蛤蚧性状药材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cm,头颈部约占1/3。头呈扁三角状,两眼凹陷成窟窿,口内有细齿,生于颚的边缘。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著的斑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具5趾;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背部颜色相同,有6~7个明显的银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